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课时训练课件(共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课时训练课件(共31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21:40: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1张PPT)
文本助读
背景解读
2021年6月17日9时22分,搭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的长征二号F遥十二运载火箭,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准时点火发射。约573秒后,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顺利将3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送入太空。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知识链接
新闻的多行标题
多行标题的形式多样,可以由引题和正题组成,也可以由正题和副题组
成,甚至可以由引题、正题和副题共同组成。
引题用于介绍背景,烘托气氛,引出正题;正题用于概括新闻的主要内容或点明中心思想;副题用于补充说明与正题有关的情况,如点明意义、指出结果等。
语文知识
二十四节气
二十四节气指立春、雨水、惊蛰、春分、清明、谷雨、立夏、小满、芒种、夏至、小暑、大暑、立秋、处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大寒等二十四个节气。
二十四节气歌:春雨惊春清谷天,夏满芒夏暑相连。秋处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字音字形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huì



2.理解词义
(1)   :得到消息知道(某事)。
(2)   :停留。
(3)   :会合;相交。
(4)   :比喻事物最紧要的部分;对事情起决定作用的因素;最关紧要的。
3.文学文化常识
(1)消息的最大特点是:   、   。
(2)本文的标题是双行标题,由   、   两部分组成。
获悉
驻留
交会
关键
真实客观
时效性强
引题
正题
4.整体感知
1.本文采用了双行标题形式,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巩固练 深层解读 02
答案:引题《神舟十二号三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的目的是引出正题《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引题和正题紧密配合,高度概括了主要事实,给读者清晰准确的印象。
2.电头交代了哪些内容 有什么作用
答案:电头交代了通讯社名称、发电地点和时间。电头的作用:交代信息来源,表明材料真实,报道及时,体现了新闻的权威性。
3.本文的语言简明准确,请结合下面句中的加点词加以体会。
答案:“首次”的意思是第一次,头一回,具体、准确地表明中国对太空的探索已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饱含作者的自豪之情。
答案:“约”表明6.5小时是一个概数,不是确数。“约”字体现了新闻语言表达准确性。
体会新闻语言的准确性
1.解释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2.将词语的意思代入原句,结合语境理解词语的语境义或引申义。
3.体会词语的准确性,从留有余地、符合实际情况等角度体会。
4.理解词语表达的情感。
5.调整语序,将以上分析所得的要点用简明的语言表述出来。
技法点拨
4.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安排详略的
答案:这则消息主体部分详略得当。详写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的对接、航天员进入空间站的各个环节,略写了后续工作。这样安排,能更好地突出新闻的主要事实及其意义,突出主题。
积累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学完课文后,小语从网上搜集了更多的资料去进一步了解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的伟大成就。请你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1—4题。
  征途漫漫,唯有奋斗。了不起的航天成就,离不开航天人勇攀高峰的拼bó精神和进取意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行的成功并不是①(  )的,这一中国航天事业的重要里程碑背后,关jiàn是无数人的汗水和付出。神舟十二号②(  )着亿万人的期盼与梦想,是对中国航天能力的
又一次考验,对中国航天技术和水平的又一次③(  )。振奋
人心的是,他们成功了!


xiè
2.将下列词语依次填入文段括号里,最恰当的一项是( )
A.①一挥而就 ②承担 ③检测
B.①一蹴而就 ②承载 ③检验
C.①一蹴而就 ②承担 ③检验
D.①一挥而就 ②承载 ③检测
导析:B 第①空,一挥而就:一动笔就写成了。形容才思敏捷。一蹴而就:踏一步就成功。形容事情轻而易举,一下子就能完成。根据语境可知,应用“一蹴而就”,排除A、D。第②空,承担:担负,担当。承载:托着
物体,承受它的重量。根据后面的“期盼与梦想”可知应用
“承载”,排除C,故选B。
B
3.在语段中“  ”上依次填入下列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①那些无与伦比的视觉体验
②以航天员的第一视角看蔚蓝色的地球和灿烂星空
③备感保护太空、呵护家园的重要性
④也领略到了宇宙之辽阔、地球之美好
⑤让每一个人感受到了“满船清梦压星河”的浪漫诗意
A.⑤④①②③ B.⑤①②③④
C.②①⑤④③ D.②⑤④①③
C
导析:C ②句承接前面的“神摄手”,应为首句。①句“视觉体验”指的是②句中的“以航天员的第一视角看蔚蓝色的地球和灿烂星空”,故①为第二句。根据从浅到深的逻辑,可判断后三句顺序为⑤④③。故选C。
4.语段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你提出修改建议。
答案:将“创造”改为“推动”。
5.选词填空。
(1)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   (准确 正确)进入预定轨道。
(2)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   (采纳 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
(3)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完成为期三个月的在
轨   (停留 驻留)。
准确
采用
驻留
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问题。(17分)
飞向寰宇 再叩苍穹
——写在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之际
殷泽昊
  ①2024年4月25日下午,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圆梦园广场,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此举行。航天员叶光富、李聪、李广苏身着航天服,迈着稳健的步伐从问天阁走出,开始了叩问太空的
征程。
  ②此次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的航天员乘组,由一名第二批航天员和两名第三批航天员组成,三名航天员都是80后:1980年出生的指令长叶光富,参加过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第三批航天员李聪和李广苏分别出生于1989年和1987年,都是首次飞行。
  ③叶光富回忆,神舟十三号在轨期间,他第一次进行出舱活动。俯瞰地球,他看到了美丽的极光、闪亮的光斑和五彩斑斓的陆地。那次任务中,他进行了太空授课,与青少年天地互动。这些美好的记忆,让回到地球的他念念不忘。那时他就想:什么时候能再上一次太空
  ④从2022年4月返回地球到2024年4月再赴太空,叶光富作为指令长以全新身份再次承担飞行任务,带领两位新队友踏上征程。他期待在全面建成的空间站里工作、生活,完成新实验任务,再次出舱,遨游太空。
  ⑤李聪心中航天梦的种子,是在2003年神舟五号一飞冲天时种下的。2020年,李聪入选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他离自己的航天梦仅一步之遥。课业忙碌、训练繁重,面对挑战,他一直锲而不舍。对于出征太空,李聪信心满满:“我已做好准备,干就完了!”
  ⑥李广苏是第三批航天员中唯一的文科生。他表示,面对大量理工科知识的学习任务,自己天资平凡,唯有努力,稳稳当当地走好每一步。第三批航天员赶上了高频次的空间站任务,时间紧,任务重,自己只能利用课后时间,逐个攻破一个个小知识点,逐个“啃”一项项训练项目。在两年多的时间里,他宿舍的灯总是亮到后半夜。“狂奔的蜗牛”,是李广苏用了很久的社交软件昵称,他以此勉励自己坚定地走好每一步。随着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狂奔的蜗牛”踏上了新的征程,这一次他要奔向太空。
  ⑦叶光富激动地表示,仰望苍穹,在浩瀚的太空中,中国人有了属于自己的“太空家园”——空间站,而且经过几代航天人接力,“一居室”已被建成了“三室两厅”的别墅。此时此刻,他发自内心地为伟大的祖国感到骄傲。
  ⑧据了解,此次航天员乘组将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任务,进一步提升空间站运行效率,持续发挥综合应用效益。
  ⑩“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叶光富!”“航天员李
聪!”“航天员李广苏!”
6.文章主要记叙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的相关情况。请认真阅读全文,梳理行文思路,完成思维导图。(3分)
答案:①回忆“飞天”历程及期待 ②回忆自己的努力拼搏 
③开展大量的科学实验与技术试验任务
▲7.第⑨段中加点的“约”有什么作用 (3分)
答案:“约”表明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入轨后对接于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形成三船三舱组合体大约需要6.5小时,这不是确定的时间。“约”字体现了新闻语言表达的准确性。
8.请从修辞角度,给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做一个批注。(3分)
答案:(示例)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空间站比作“太空家园”“别墅”,形象地写出了空间站的重要性和发展变化,体现了中国航天事业的伟大成就,表达了航天员的自豪之情。
9.这篇新闻主标题和副标题是如何凸显新闻价值的 (4分)
答案:主标题不仅将读者的思绪带向那遥远而神秘的宇宙空间,营造了宏大壮观的意境,而且呼应中国航天史上的辉煌成就,更传递出探索宇宙的持久信念和不懈追求。富有诗意,引发阅读兴趣。副标题则补充、说明了新闻主题,让人对新闻内容有大致了解。
10.在“中国梦·飞天梦”阅读分享会上,杨杨准备制作一块展板介绍一代代中国航天人的航天探索进程。请你结合文意,给他的展板拟一个恰当的标题,并简要说明。(请避开本文标题)(4分)
答案:(示例)《逐梦太空,永不止步》。理由:文章主要讲述了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发射及航天员的相关情况,展现了中国航天人不断探索太空的历程,“逐梦太空”体现了航天人的目标,“永不止步”突出了他们不断进取的精神,与文章内容相符。
素养提升
语言运用
11.你所在的学校开展了以“我的航天梦”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请你仿照活动一,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活动一:太空奥妙我来讲
活动二:   
活动三: 
(示例)航天新闻我报道
飞天历程我探究
(2)中国计划于2030年前后发射载人登月飞船,有同学打算用“婵娟”和“飞月”为飞船命名,请任选其一,阐述理由。
答案:(示例一)婵娟。“婵娟”是月亮的别称,用“婵娟”命名,既切合奔月的主题,又表达了对中国登月事业的美好祝愿。
(示例二)飞月。“飞月”是中国人的梦想,“飞月”既是“飞跃”的谐音,又切合奔月的主题,表达了希望祖国的航天事业飞跃发展的美好愿望。
(3)为提高同学们的科学素养,学校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办“航天科技”讲座,打算邀请南阳市科协主席参加并做指导。作为邀请人,你见到主席后,会怎么说
答案:(示例)主席,您好! 我是××中学的学生×××。我校定于本周五下午3点在学校报告厅举办“航天科技”讲座,诚挚邀请您来参加并做指导。我校全体师生期待您的光临!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