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6张PPT)
文本助读
知识链接
骈 文
骈文,又称“骈体文”,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魏,形成于南北朝。骈文的最大特点是讲求对仗。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字数相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词义相互配对,通常是四字句、
六字句相互交替,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沿,到
清代叫作骈体文。
13 与朱元思书
素材积累
描写山水风光的诗词句
1.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李煜《渔父》
2.千里江山寒色远,芦花深处泊孤舟,笛在月明楼。
——李煜《望江南·闲梦远》
3.花褪残红青杏小。燕子飞时,绿水人家绕。——苏轼《蝶恋花·春景》
4.江流宛转绕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张若虚《春江花月夜》
5.云想衣裳花想容,春风拂槛露华浓。——李白《清平调》(其一)
6.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杜甫《绝句》(其一)
7.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李白《望天门山》
8.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刘禹锡《望洞庭》
1.读准字音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piǎo
miǎo
línɡ
lì
lún
zhuàn
同样的颜色
表示约数
跟,随
冲击,撞击
至,到达
筹划,治理
互相掩映
3.文学文化常识
(1) ,字叔庠,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朝代)文学家。吴均的《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和《与朱元思书》并称“吴均三书”,都是描写山水的名篇。其文章清秀拔俗,时人或仿效之,称“吴均体”。
(2)书,即 ,古人的书信又叫“尺牍”或“信札”,多记事陈情。
(3)鸢飞戾天,语出《 ·大雅·旱麓》:“鸢飞戾天,鱼跃于渊。”鸢,俗称 ,凶猛而善高飞。古代把 曾叫作“纸鹞”
或“纸鸢”,是因为风筝最早的造型是用绢或纸做成鹰。
吴均
南朝梁
书信
诗经
老鹰
风筝
4.整体感知
文言现象
巩固练 深层解读 02
( )
( )
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同“返”,返回
向上
在上面
( )
( )
( )
( )
[ ]
直接
笔直
独一无二的
消失
极(高)
( )
( )
好像
你
至,到达
向东或向西
往高处伸展;往远处伸展
向上
在上面
指飞奔的马
内容探究
5.文中写富春江的山水“天下独绝”,“独绝”在哪里
答案:富春江的山水,山奇水异。水静处,清澈透明,千丈见底;水急处,甚箭如奔马。山势连绵陡峭,直插云天;山中万物欣荣,变幻无穷。
6.面对山水,作者有何感想 你如何理解这种感想
答案:第一问: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第二问:这句话由景而生慨叹,反衬出景物之怡人。表现出作者归隐林泉、享受美景的愿望;也是在劝说朱元思,不妨放下公务,一同来欣赏这
美景。
积累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导析:A “缥”应读“piǎo”。
A
导析:B “缥碧”的意思是“浅青色”。
B
导析:B A项,飞奔的马;B项,从/如果;C项,到;D项,停止,消失。
B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词类活用的一项是( )
A.一狼洞其中
B.猛浪若奔
C.学而不思则罔
D.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导析:C A项,洞,名词用作动词,挖洞;B项,奔,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D项,隧,名词用作状语,从通道。
C
5.下列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风烟/倶净,天山/共色
B.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C.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D.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导析:C C项,正确的朗读停顿应为“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C
6.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奇山异水, 。
(2)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 。
(3)急湍甚箭, 。
(4)文中从侧面表现江水清澈的句子是“ , ”。
(5)文中赋予静止的山以奋发向上的无穷生命力的句子是“ ,
, , ”。
天下独绝
窥谷忘反
猛浪若奔
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负势竞上
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
千百成峰
课内精读
D
导析:D A项,直接/笔直;B项,看见/了解;C项,独一无二的/极(高);D项,都是“遮蔽”的意思。
8.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译文:
(2)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译文: .
湍急的江流比箭还快,汹涌的大浪就像飞奔的马。
(山峦)凭借(高峻的)地势,争着向上,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远处
伸展,笔直地指向云天。
9.本文在描绘景色时,手法多样。请你任选一种手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一)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采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突出了水清的特点。(示例二)动静结合。如“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采用动静结合的手法,突出水清和水势迅猛的特点。
10.仁者乐山,智者乐水。小语读了《三峡》后,为三峡美景拟写了一则宣传语,请你以此为例,根据本文内容,为富阳一带的山拟写一则宣传语。
小语为“三峡”拟写的宣传语:奔流千里,木秀林密,三峡美景,天下
无双!
我为“富阳一带的山”拟写的宣传语: .
(示例)千峰竞秀,鸟鸣山幽,
富阳奇山,天下独绝!
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6分)
【甲】《与朱元思书》全文。
【乙】二十三日,过巫山凝真观,谒妙用真人祠①。真人即世所谓巫山神女也。祠正对巫山,峰峦上入霄汉,山脚直插江中。议者谓太、华、衡、庐②,皆无此奇。然十二峰者不可悉见,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③,惟神女峰上有白云数片,如鸾④鹤翔舞徘徊,久之不散,亦可异也。
(节选自陆游《入蜀记》,有删改)
【注】①祠:供奉祖宗、鬼神或先贤的处所。②太、华、衡、庐:泰山、华山、衡山、庐山。③翳:遮盖,这里指云。④鸾:凤凰一类的鸟。
往高处伸展
停止,消失
向上
说
1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
(1)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译文:
(2)是日,天宇晴霁,四顾无纤翳。
译文:
13.用“/”给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两处)(2分)
所 见 八 九 峰 惟 神 女 峰 最 为 纤 丽 奇 峭 宜 为 仙 真 所 托
那些筹划人世间俗务的人,看到这些幽美的山谷,就会流连忘返。
这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
答案:所见八九峰/惟神女峰最为纤丽奇峭/宜为仙真所托
14.古人云:“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请概括甲、乙两文所表达的情感的异同。(6分)
答案:相同点: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山水的赞美之情。甲文通过描写富春江的山水,展现了江水的清澈、湍急和山的高峻,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富春江山水的赞美;乙文对巫山的峰峦,尤其是神女峰的纤丽奇峭进行描写,在描写过程中体现出对巫山景色的赞叹。不同点:甲文还蕴含着作者对追求功名利禄的人的鄙弃,如“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表达了作者淡泊名利的心志;乙文主要侧重于对所见奇异景
色的记录和感叹,没有这方面的情感。
参考译文:【乙】二十三日,(我)经过巫山凝真观,拜谒了妙用真人祠。妙用真人就是世人所说的巫山神女。祠堂正对着巫山,山峰高耸入云,山脚直接插入江水中。议论的人说泰山、华山、衡山、庐山,都没有这样奇特的景色。然而十二座山峰不能全部看到,所能见到的八九座山峰,只有神女峰最为纤细秀丽、奇特峻峭,应该是神仙真人所依托的地方……这天,天空晴朗,看四周没有丝毫云烟,只有神女峰上有几片白云,就像凤凰、仙鹤飞翔舞动,徘徊在空中,很久都没有消散,(这)也很是奇异啊。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17分)
五泄①水石俱奇绝,别后三日,梦中犹作飞涛声,但恨无青莲之诗、子瞻之文,描写其高古喷薄②之势,为缺典耳。石壁青削,似绿芙蕖,高百余仞,周回若城,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飞瀑从岩巅挂下,雷奔海立,声闻数里,大若十围之玉,宇宙间一大奇观也。暮归,各得一诗,不知是何等语。时夜已午,魈③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节选自袁宏道《袁中郎随笔·五泄二》,有删改)
【注】①五泄:位于浙江省诸暨市西北。泄,瀑布。②喷薄:
汹涌,激荡。③魈(xiāo):传说中的山林之怪。
15.小文在阅读本文时遇到两个难理解的实词,请你采用“课内外迁移法”帮她解释。(2分)
全,都
罢了
16.请用“/”给文中画波浪线部分断句,限断三处。(3分)
彼 此 谛 观 须 眉 毛 发 种 种 皆 竖 俱 若 鬼 矣
答案:彼此谛观/须眉毛发/种种皆竖/俱若鬼矣
17.小文不理解下列句子的意思,请你帮忙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石色如水浣净,插地而生,不容寸土。
译文: .
(2)时夜已午,魈呼虎号之声,如在床几间。
译文:
石头的颜色好像是被水洗干净了一样,从地里突兀出来,(上面)
没有一点泥土。
这时已是午夜,魈和猛虎的叫声,似乎就在床边。
18.阅读完本文,小文在笔记本上写下了以下内容,但关键点有遗漏,请你帮她补充完整。(4分)
这篇文章与学过的《与朱元思书》均为写景的文章,表达的主旨存在异同点。相同点:两文都赞美了(1) ,都抒发了(2) 。不同点:《与朱元思书》还体现了(3) ,本文表达了(4) 。
山水的美好(自然景物的美)
作者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之情
作者对名利的鄙弃,对自由和谐的向往,对生命的礼赞
与好友同赏山水归来后的种种趣味
19.假如你是导游,你会怎样向游客介绍五泄呢 (4分)
答案:(示例)各位游客:五泄水石奇特,瀑布声势浩大,十分震撼。由于瀑布从五泄山巅的崇崖峻壁间飞流而下,折为五级,因此当地人称之为
“五泄”。
参考译文:五泄水石都非常奇特,离开(它)三天后,在梦中仿佛还能听到那波涛奔涌的声音,只遗憾没有李白的诗、苏轼的文,(自己)描写五泄高古激荡之势缺少范文罢了。石壁黛青瘦削,好像是绿芙蕖,有一百多仞高,像城墙一样环绕,石头的颜色好像是被水洗干净了一样,从地里突兀出来,(上面)没有一点泥土。飞瀑从岩石的顶部挂下来,声若奔雷,势如海涌,声音传到几里外,(那飞瀑)巨大得好像有十围之粗的玉石,(真
是)宇宙间的一大奇观。晚上回来,(我们)各自写了一首诗,不知道(写
的)是些什么话。这时已是午夜,魈和猛虎的叫声,似乎就在床边。
(我们)彼此看看对方,胡须眉毛头发,全都竖起来,(一个个)都
像是见到了鬼一样。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