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背影 课时训练课件(共3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5 背影 课时训练课件(共38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1.4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4 21:46:0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8张PPT)
第四单元
文本助读
背景解读
朱自清与父亲浦口分别时20岁,是北京大学学生。20岁的朱自清是一个深受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对行事方式与思想都与自己相差了一个时代的父亲,自然会有种种不解和不满。本文写于他28岁,任清华大学教师时。28岁的朱自清涉世渐深,又经历了大大小小的社会变动,对父亲就多了一份理解和体谅。
文中既有对当年不理解父亲的后悔,也有对父亲易怒的理解,以及对
父亲的思念,表现出父子之间隔阂的消融。
15 背 影
知识链接
回忆性散文是以散文的基本形态为基础,熔叙事、议论、抒情于一炉,只是在叙述上用回忆过去的方式,对过去发生的事件进行阐述、描写。
书法小知识
草 书
草书是汉字的一种字体,有广狭二义。广义的,不论年代,凡写得潦草的字都算草书;狭义的,即作为一种特定的字体,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
大约从东晋时代开始,为了跟当时的新体草书相区别,把汉代的草书称作章草。新体草书相对而言称作今草,其又分大草(也称“狂草”)和小草。
历来人们都认为草书(今草)是东汉张芝始创的。张旭是草书的代表人物之一,代表作品有《古诗四帖》等。
草书特点:状似连珠,绝而不离,结构简省,笔画勾连,不拘章法,
笔势流畅。存字之梗概,损隶之规矩,纵任奔逸,赴速急就。
1.字音字形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chóu chú
pán shān
tuí
jīn
sānɡ
chāi




2.理解词义
(1)   :纷纷落下的样子。
(2)   :把财物等典当、抵押出去。
(3)   :文中指失业在家。西晋潘岳辞官家居,作《闲居赋》,后因称罢官闲居、失业无事为赋闲。
(4)   :短时间停留。
(5)   :乱七八糟的样子。
(6)   :衰颓败落。
(7)   :细小而琐碎的事。
(8)   :抑制住自己的感情。
簌簌
典质
赋闲
勾留
狼藉
颓唐
琐屑
自已
3.文学文化常识
  朱自清(1898—1948),字佩弦,江苏扬州人,   、   、
   。著有诗文集《踪迹》,散文集《背影》《   》。散文代表作有《   》《背影》《春》《绿》等。
散文家
诗人
学者
欧游杂记
荷塘月色
4.整体感知
1.“背影”在全文中起了什么作用
巩固练 深层解读 02
答案:①从内容上看,“背影”是父爱的象征、父子之情的交汇点、父子关系改善的触发点;②从结构上看,“背影”是文章中“我”的情感变化的转折点,也是文章的线索。文章围绕“背影”展开,推动情节发展,使文章结构更严谨。
2.文章中“我”对父亲的情感态度有怎样的变化 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什么
答案:“我”对父亲的情感一直是深厚的,只是有时略有些不耐烦。看到父亲送站时向脚夫讲价钱,“我”觉得“他说话不大漂亮”;看到父亲嘱托茶房“好好照应我”时,“我”觉得他“迂”。而“我”的情感态度变化的契机,是在父亲爬上爬下车站月台之时,“我”的内心被强烈震
撼到。
原因:一是父亲对“我”很好,让“我”感动;二是“我”本来就对
父亲怀有深情,内心的强烈震撼是很容易发生的,所需的只是
“背影”这样的契机。
3.本文语言平实,饱含情感,看似平淡,其实极具表现力。试赏析下面的句子。
(1)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
答案:(示例)内容上,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父亲的思念,为全文奠定感情基调;结构上,提示全文内容核心,突出父亲的“背影”,照应文章题目。
(2)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他肥胖的身子向左微倾,显出努力的样子。
答案:(示例)内容上,连用“攀”“缩”“倾”三个动词,细腻而又简练地写出了父亲爬月台的整个动态过程,表现了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
父亲对儿子的关心、体贴、爱护之情,通过这一连串的动作含
蓄地表现了出来。
赏析句子
【方法指津】
1.描写方法角度。五种人物描写方法(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神态描写、外貌描写、心理描写)、正侧面描写、细节描写、环境描写等常见描写方法。
2.修辞手法角度。比喻、拟人、排比、对偶、夸张等常见修辞手法。
技法点拨
3.表现手法角度。对比、抑扬、衬托、象征、照应、渲染、烘托、铺垫、借景抒情等常见表现手法。
4.表达方式角度。主要赏析描写句(人物描写、环境描写、多种感官描写、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等)、议论句和抒情句等常见的表达方式。
5.句式角度,如长短句等。
6.词语角度,如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答题规范】
方法(描写、修辞、表现力丰富的字词、特殊句式)+规范化(生动、形象、细腻、突出……)+具体化(写出了……内容、心理)+表达效果(情感、观点、性格)。
积累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学完《背影》后,同学们深受感动,并开展了相关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悟父爱】
下面是小语读完《背影》后的感悟,请你阅读并完成1—2题。




2.结合语境,解释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
(1)踌躇:   。
(2)触目伤怀:   。
犹豫
看到某种情况而内心伤悲
【说父爱】
3.填入下面语段中横线处的语句,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父爱如山,高大而巍峨,    ;父爱如天,辽阔而深远,    ;父爱如河,源远而流长,    。
A.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 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 让我俯而自鉴不敢涉足
B.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 让我俯而自鉴不敢涉足 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
C.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 让我俯面自鉴不敢涉足 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
D.让我望而生怯不敢攀登 让我仰而心怜不敢长啸 让我俯而自鉴不敢涉足
导析:D “山”应该用“望”,“天”应该用“仰”,“河”应该用
“俯”。故选D。
D
B
导析:B A项,“在”是介词;C项,“基础工程”是偏正短语;D项,语序不当,“社会和他人”应改为“他人和社会”。
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6分)
手推车碾过岁月
  ①又是一年清明节,我回故乡给父母扫墓。当江外村大桥出现在眼前,我脑海里不由自主地就想起了家里那辆手推车,想起了那辆手推车碾过的悠悠往事和沧桑岁月。
  ②那辆手推车是我哥当年修水库时买的折价处理货,虽是旧物,但算得上是我们家一件贵重的家什。
  ③我隐约记得,有那么一段日子,父亲隔三岔五就用手推车拉着母亲去卫生院打针。幼小的我,十分惬意地坐在她身边,偶尔还能享受亲戚送的鲜美的菠萝罐头、花花绿绿的水果糖。可惜,这样的快乐记忆很短暂,我刚满5岁,母亲就病逝了。
  ④我读一年级那年,父亲去洪水塘放牛,看到石灰窑附近丢弃了大量无人要的生石灰粉,他寻思用手推车拉些回来,用作肥料。我蹦蹦跳跳地追着与他同往。返程时,手推车上堆摞了大小不一的箩筐,我坐在盛满生石灰粉的箩筐上面。公路弯多,坡陡且长。行进途中,车轮越滚越快,将前面拉车的父亲撵逼得脚步飞迈,一路狂奔。很快,他便眼花缭乱,手脚酥软。就在车子无法把控,即将冲下山路、滚入悬崖的千钧一发之
际,父亲猛蹭一脚,用尽全力扭转车把,车子径直撞抵公路里侧
山壁,轰的一声,车把拦腰折断,推车瞬间侧翻。
  ⑤我滚落车下,箩筐压在身上,生石灰粉倾泻在头顶,全身疼痛难忍,张口大哭。哪料泪水和唾液一遇生石灰粉,顿觉火烤盐腌、灼热痒疼,惨不堪言。原本也跌倒在地的父亲,狼狈而又慌张地爬起来,掀开箩筐,背起我就往乡卫生院狂奔……幸好,经医生的及时处理,我才没有失明。
  ⑥我读五年级时,学校新砌了几排花坛,老师安排我们去山上拉土来栽花。作为班长的我,表现积极地拉出了家里的那辆手推车。没有想到,却闯了一场大祸。
  ⑦当我正费力地拉着一车土经过江外村大桥时,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自行车铃声,还伴随着大声疾呼“让开!让开!”我扭头一看,只见同学晓勇,骑着驮有一大袋土的自行车,正飞速地向手推车冲过来,也不知道是慌了神,还是刹车不灵。我吓得还来不及拉车让道,他的自行车前轮已经猛烈地撞到后车架上。“啊……”尖叫声中,晓勇的身子一下子腾空跃起,连人带车从桥上摔了下去,跌落在一丈多深的河里。
  ⑧在那场祸事中,晓勇右腿骨折。父亲没有骂我半句,带着我多次去晓勇家看望。每次拿的,都是家里好不容易积攒起来准备拿去卖的
鸡蛋。晓勇的母亲对我们怨言颇多,总是喋喋不休地责怪。父
亲就像做错事的小孩儿,不停地赔礼道歉。
  ⑨那辆手推车,给我留下了很多难忘的时光,也承载着我的梦想。我害怕干农活,就拼命读书。父亲养牛喂猪,经常拉着一车小猪仔去街上
卖,毫无怨言地苦苦支撑我去追逐灿烂的梦想,直到把我送进大学,变成城里人……
  ⑩农村的活计又苦又累,加上长年抽旱烟、喝白酒,年迈的父亲患上了严重的肺心病,住进了医院,我请假从城里赶回来照顾他。父亲在医院里住了一个星期,就坚持要回家。我想,他是舍不得花钱,也不愿意耽搁我,怕影响我的工作。
5.请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的图表补充完整。(2分)
答案:(示例)①车翻“我”受伤 ②父亲坐手推车
▲7.本文的语言整体而言较为素朴,但也不乏典雅。请分析第⑤段画横线句语言的典雅之处。(4分)
答案:这个句子连用三个四字词组,句式整齐,朗朗上口;句中运用较多书面语词汇,如“哪料”“若”“不堪”,显得较为典雅(“火烤”和“盐腌”对仗,“灼”“热”“痒”“疼”并列,用语简洁而语义丰富,有文言文的古雅之感)。
  【链接材料】父亲因为事忙,本已说定不送我,叫旅馆里一个熟识的茶房陪我同去。他再三嘱咐茶房,甚是仔细。但他终于不放心,怕茶房不妥帖;颇踌躇了一会。其实我那年已二十岁,北京已来往过两三次,是没有什么要紧的了。他踌躇了一会,终于决定还是自己送我去。
(节选自朱自清《背影》)
答案:选文中的父亲在儿子离开时很不舍,但是并没有说出来,而是以站在家门口长久地张望的方式表达出来;《背影》中的父亲不放心儿子独自去北京,但也没有说出来,而是踌躇再三后,还是决定亲自送儿子。由此可见,父亲爱子之情的表露是间接的、含蓄的、沉默的、行动多于语言的。
素养提升
语言运用
9.父亲节来临之际,请你参加“感受父爱”的专题学习活动。
(1)【活动一:规范书写】“情”字为左右结构,请将“情”字的偏旁
(“竖心”旁)的笔画顺序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笔画:
(2)【活动二:理解沟通】同学小强想要一部手机,他的父亲因为担心影响小强的学习没有购买,小强为此与父亲赌气,连续几天不与父亲说话。你该如何劝说他
答案:(示例)小强,你要理解父亲的良苦用心。手机对于你的学习,不是必要的;没有手机,也许你能更专心致志地学习。
(3)【活动三:提出倡议】针对下面统计表反映的情况,向你的同学们提出两点倡议。
项目 生日 爱好 学习或 工作压力 喜欢吃
的食物
对父亲的了解 49% 32% 45% 32%
对朋友的了解 92% 89% 87% 94%
倡议书
亲爱的同学们:
通过调查发现,大家对朋友的了解程度远比对父亲的了解程度深,为更深入地了解父亲,我提出如下倡议:
① 
② 
让我们和父亲多交流,增进了解、增强感情,感受父爱的伟大!
倡议人:×××
2025年6月13日
应感恩父亲,记住父亲的生日、爱好,及时给予关心。
分担父亲的忧愁,理解父亲工作的辛劳,回家后及时问候。
(4)【活动四:感悟父爱】下面是一位同学写的一首小诗,请你根据诗歌要求将其补全。
父亲是一座巍峨的大山,坐在肩头能眺望远方的世界;父亲是一棵倔强的弯松,依靠臂膀能感受踏实的力量;   ,   。世界再大,你的笑让我牵挂;风雨兼程,你的爱为我撑伞。
答案:(示例)父亲是一杯浓香的咖啡 细品内涵能体味甘醇芳香的品质
笔歌墨舞
10.在众多表现亲情的文章中,《背影》是非常典范的作品,文中动作描写、心理描写都很精彩,请你仿照文中的动作描写或心理描写,写一段
话,表现母爱。(100字左右)
答案:(示例)我说:“妈妈,手好冷呀。”妈妈立刻拿出热水袋,两个手指捏着热水袋的口,另一只手拎着热水瓶慢慢往热水袋里注水,身体微微斜倾,显出努力的样子。水满了,她用力拧紧盖子,倒过来看看有没有漏水。我看着她粗糙的双手,顿时有些哽咽。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