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文本助读
背景解读
1941年,抗日战争正处于相持阶段,茅盾目睹了北方军民在共产党的领导下同心同德、团结抗战的情形,从解放区的人民身上看到了民族解放的前途和希望,他深受鼓舞,写下了这篇热情洋溢的散文。文章借赞美“西北极普通的”白杨树,讴歌了西北军民团结抗战的伟大精神和意志。
16 白杨礼赞
知识链接
象征手法
象征手法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某人或某物的具体形象(象征体),以表现某种抽象的概念、思想和情感的一种艺术手法。运用象征手法可以将比较抽象的精神品质化为具体的、可以感知的形象,赋予文章以深意,使文章立意高远,含蓄深刻。
素材积累
关于“品德”的名言
1.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王守仁
2.因为道德是做人的根本。根本一坏,纵然你有一些学问和本领,也无甚用处。——陶行知
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孔子
4.德育实为完全人格之本,若无德则虽体魄智力发达,适足助其为恶,无益也。——蔡元培
1.字音字形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zǎi
qiú
yān
jué jiànɡ
qí
yì
hénɡ
怠
砥
垠
宛
楠
决
炼
竞
娑
2.理解词义
(1) :语出陆游《文章》:“文章本天成,妙手偶得之。”指文学素养深的人出于灵感,即可偶然间得到妙语佳句。
(2) :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
(3) :暗暗地生长。
(4) :形容精神萎靡、昏昏欲睡的样子。
(5) :树枝从树干上斜着伸出来。
(6) :在压力和困难面前不屈服,表现十分顽强。
(7) :纵横驰骋,冲杀突击。
妙手偶得
坦荡如砥
潜滋暗长
恹恹欲睡
旁逸斜出
不折不挠
纵横决荡
3.文学文化常识
茅盾,原名 ,字雁冰,浙江桐乡人,作家、社会活动家,
是他的笔名。代表作有小说 、《 》、
《 》、《 》等。
沈德鸿
茅盾
《蚀》三部曲
子夜
林家铺子
春蚕
4.整体感知
1.文章描写了怎样的高原景象 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
巩固练 深层解读 02
答案:高原景象:“无边无垠,坦荡如砥”;高原上有黄色的土和绿色的麦田,像“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好处:运用烘托、映衬手法,先写高原景象,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烘托出一种“不平凡”的环境氛围,为下文写白杨树做铺垫、蓄势。
2.课文题目为《白杨礼赞》,“礼赞”的意思是什么 有什么作用
答案:“礼”含有“尊重”“崇敬”之意,“礼赞”是指“怀着敬意地赞美”。题目准确地点明主旨,同时作为线索贯串全文,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抒发了作者对白杨树的赞美、崇敬之情。
3.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具体描写白杨树的外形的 突出了它怎样的特征
答案:课文从“干”“枝”“叶”“皮”四个方面对白杨树进行了细致描写,使用“笔直”“绝无旁枝”“一律向上”“片片向上”等词语,突出表现了白杨树正直、朴质、团结向上、倔强挺立、不折不挠的特征。
积累运用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3
学完《白杨礼赞》后,同学们感悟到在文人笔下,花草树木经常被赋予别样的魅力。请你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5题。
那年,随友人一同游览紫薇植物园。蓦然望去,我竟被道旁的紫薇花惊艳了双眸。这花在如火骄阳的暴晒下,开得娇艳明媚,在道旁野花中坦荡如砥。
致
qiú
丫
jué
2.语段中画横线的四个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处是( )
A.坦荡如砥 B.俯仰生姿
C.旁逸斜出 D.恹恹欲睡
导析:A A项,坦荡如砥:宽广平坦得像磨刀石。本句中用来形容紫薇花在野花中很突出,对象误用。
A
3.在语段中横线处填入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乱成一团,真是乱,乱红成阵
B.真是乱,乱红成阵,乱成一团
C.美成一团,美极了,美成一阵
D.美极了,美成一阵,美成一团
导析:B 结合横线前后文可知写的是花的“乱”。先用“真是乱”解释说明“这繁碎的花”的总特点,再根据“孩子”“乱嚷嚷”等信息可知用“乱红成阵,乱成一团”更贴切。
B
4.语段中甲、乙、丙、丁四处画波浪线的句子,表述不恰当的一处是
( )
A.甲 B.乙 C.丙 D.丁
导析:C 丙句中,“在…… 中”与“让”同时使用,使句子缺少主语,可删去“在”“中”或“让”。故选C。
C
5.跨学科学习 读完语段后,小文对植物蕴含的精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于是她找到了下面的材料。请你仿照示例,帮助她补充完整。
梅:凌风傲雪,剪雪裁冰,一身傲骨,乃高洁志士。
仙人掌:生于大漠,环境恶劣,忍受孤独,抵御风沙,乃坚强战士。
我是梅,在凌寒之时,傲雪怒放,人们称我为高洁志士。我将继续以一身傲骨,为大家的冬日带来暗香。
.
(示例)我是仙人掌,生于荒无人烟的沙漠,在终日孤独
之中,我愿替祖国抵御大漠的风沙,守护祖国的疆域。
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芦花礼赞
戚思翠
①冬日,喜衍水湄①,赏芦花。于是,先生用摩托车载着我,沿通江路往北,约莫半小时后,抵达江边,那里长有与故乡一模一样的芦苇。
③芦苇,逐水而生,极易生长。看似柔弱单薄,却天生质朴,不畏风
雨,不逐名利,脆弱里孕育刚毅,一身清瘦筋骨把诗意的生命支撑。芦苇,茎虽细,却拔节而长,笔直向上,既有不惧潮水压顶的刚强,又有逆风抗争的坚韧,更有外直中空、挤压不破的品质。芦苇,虽不高大,不名贵,却在人们生活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芦苇浑身是宝,嫩芽做菜肴,苇叶可裹粽,芦膜可做笛。苇秆儿是造纸原料,人造棉和人造丝是它最美的化身。芦叶、芦花、芦茎、芦根均是入典中草药。哦,芦苇带给人的感觉是生机,是奉献,是希望,是温馨,更是幸福。
④伸手触摸细碎的芦花花絮,那是一份细腻柔滑的美感,轻柔似棉,温润如玉。正是这份柔美品性,每当冬日来临,父母都会用芦花为我们制作御寒品,芦花被、芦花枕、芦花手套等,最为普及的是芦花“毛窝子”。“毛窝子”虽然外表灰暗粗陋,穿起来却异常暖和,这就是藐视肃杀寒风的芦花在寒冬赐予人们的一份特别的馈赠。
⑤在江边,我与芦苇亲密接触,身体碰着芦苇发出“嚓嚓”声,头顶的芦花,像一朵朵白云。慢慢地,我觉得自己也成了一株芦苇,一株会行走的芦苇。我静静地站着,能听到许多声音,远处不知名动物的跑动声、鸟儿的鸣叫声,好像还有芦花盛开的声音……醉了,醉了,我已经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虽然没有明月相伴,没有美酒畅饮,可我真切地读懂了陆游的《烟波即事》:“烟波深处卧孤篷,宿酒醒时闻断鸿。最是平生会心事,芦花千顷月明中。”
⑥芦花,花蕊细碎,朴实简洁。她既无姹紫嫣红的容颜,也没芳芬四溢的香气。蓬松花束,素面朝天,如拂尘,似鹤羽,摇曳在平湖云水间,遍布湿地角角落落。她虽为花身,却异常刚烈,傲视瑟瑟寒风。她用一种坦然,接受萧风冷雨的洗礼;她用一种恣意,在萧条的冬季里,书写着天地间别样的大美诗篇。
⑦芦花最美处,当在冬日。经历风霜的芦花,如一夜雪染,方见其风骨,更见其风采。“燕子东归,鸿宾南下,满眼芦花雪。”绿消红遁,草黄叶枯,回归自然,心情亦如原生态的芦花,何等快意!芦花的洁美,在苍茫天地间显得特别耀眼,这片炫目色彩呀,令我大醉、狂赞。芦花,我好
爱你!
(摘编自《散文》2023年1月3日,有删改)
【注】①喜衍水湄:这里的意思是快乐的情绪蔓延到了水边。
6.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寒冷的冬天,先生载“我”去江边赏苇,是因为“那里长有与故乡一模一样的芦苇”。
B.文章表达了“我”对芦苇质朴、无畏、不逐名利、刚毅等特点和品质的赞美之情。
C.文末句“芦花,我好爱你!”和《白杨礼赞》结尾有异曲同工之妙,都是直抒胸臆。
D.“燕子东归,鸿宾南下,满眼芦花雪”通过引用词句,进一步增强文章的文学气息。
导析:A A项,由第①段“冬日,喜衍水湄,赏芦花。于是,先生用摩
托车载着我……”及文末“芦花,我好爱你”可知,先生载“我”
去江边赏苇的原因是“我”喜欢在水边欣赏芦花,喜爱芦花。
A
7.作者说芦苇“脆弱里孕育刚毅”,请你说说芦苇的“脆弱”与“刚毅”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4分)
答案:“脆弱”:外形柔弱单薄、清瘦。“刚毅”:拔节而长,笔直向上,不惧潮水压顶,逆风抗争,外直中空、挤压不破。
8.结合语境,按要求赏析。(4分)
答案:“风向标”是指示风向的仪器,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芦苇在秋风的吹拂下整齐地朝向一个方向的情形,表达了作者对芦苇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2)她虽为花身,却异常刚烈,傲视瑟瑟寒风。(从修辞的角度赏析句子)
答案:本句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刚烈”“傲视”将芦花人格
化,生动形象地刻画了芦花不畏寒冷、坚强坦然的特点,表达了
作者对芦花的喜爱、赞美之情。
9.“走近芦花,除了一份震撼,一份感动,还有一份温暖”这句话是从文章中提取的,放在文章第几段开头最合适 请结合上下文分析。(4分)
答案:放在第④段开头最合适。这句话内容上明确了“我”喜欢芦花,是因为芦花的质朴、刚毅、坚韧、无私带给“我”的“震撼”“感动”
“温暖”。结构上起承上启下的作用,“震撼”“感动”是对上文作者眼中的芦苇带给自己的感受的总结,“温暖”开启了下文对芦苇让人“感动”的描写。所以放在第④段开头最合适。
笔歌墨舞
10.母题变式 本文运用象征手法,赋予白杨树以人的精神品质,委婉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西北抗战军民不屈不挠精神的赞美之情。请你模仿本文,运用象征手法写一个片段。(150字左右)
答案:(示例)黄山全是石峰。裸露的巨石侧立千仞,光秃秃的,没有土壤,尤其那些极高的地方,天寒风疾,草木不生,苍鹰也不去那里,一棵棵松树却破石而出,伸展着遒劲的长臂,显示其独特的气质。它们有的枝干被大风吹折,暴露着断枝残干,但那些枝叶仍很苍郁;有的被酷热与冰寒打败,只剩下赤裸的枯骸,却依旧庄严地挺立在绝壁之上。于是,一个强者
应当有的品质——刚强、坚韧、忍耐、奋斗与自信,它全都具
备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