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1张PPT)
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文本助读
背景解读
在1949年9月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上,代表们一致决定修建一座纪念碑来悼念那些死难的英雄们。这座雄伟的建筑于1952年8月1日正式动工兴建,历时五年多,于1958年4月22日建成。周定舫在纪念碑落成揭幕前,怀着崇敬的心情,瞻仰了人民英雄纪念碑,并
写了《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一文,
及时向全国人民介绍了这座表达亿万人民缅怀之情的雄伟建筑。
素材积累
赞美英雄的古诗词
1.身既死兮神以灵,魂魄毅兮为鬼雄。——屈原《九歌·国殇》
2.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李清照《夏日绝句》
3.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4.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杜甫《蜀相》
5.丈夫立身有如此,一呼三军皆披靡。
——李白《述德兼陈情上哥舒大夫》
6.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谭嗣同《狱中题壁》
7.天地英雄气,千秋尚凛然。——刘禹锡《蜀先主庙》
1.字音字形
预习练 新课感知 01
zhān
chù
wēi
diàn
sà
fēn
liú
yú
qiàn
帜
饰
镶
销
摧
慨
2.理解词义
(1) :怀着恭敬的心情仰望。
(2) :形容山或建筑物高大雄伟。
(3) :(姓名、事迹、精神等)永远流传,不磨灭。
(4) :伟大的功绩。
瞻仰
巍峨
永垂不朽
丰功伟绩
3.自主探究
本文在说明顺序的安排方面有哪些特点
答案:文章以空间顺序为主,结合时间顺序、逻辑顺序展开说明。本文空间顺序首先体现为由远到近、由近到远。第4段、第5段对纪念碑的具体说明,既是空间顺序,也是逻辑顺序。介绍十幅大浮雕时,既按照“东、南、西、北”的空间顺序,也按照历史事件的时间顺序进行。文章条理清晰,结构严谨,使读者更快、更方便地理解文章,有着很强的感染力和教育价值。
评价练 课后作业 02
积累运用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磨难,但始终坚韧不拔,最终迎来了辉煌的今天。学完本课后,同学们深受启发,并在班级中开展了“时代有我,自强不息”主题活动,小文写了一段读书心得,请帮她完成1—4题。
中华民族经历了无数难以想象的惊涛骇浪,锤炼出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这种精神永垂不朽。尤其是近代以来,在民族危亡的严峻时刻,铁骨铮铮的中国人前仆后继,浴血奋战,书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英雄史诗;在国民党白色恐怖肆虐之际,中国共产党人顶天立地,以坚真不屈的气
节,诠释了对共产主义的信仰;当美帝国主义在中朝边境武力挑衅之时,中国人民志愿军慷概激昂,唱着振聋发聩的战歌,越过竣峭关山,打破了帝国主义不可战胜的神话。
如今,①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不可阻挡,但道阻且长,②更应该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③我们正处在一个愈进愈难而又非进不可的时候,④以“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气魄披荆斩棘,走向胜利。
我们应该明白: 。作为新时代的中学生,必须继承和发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跃马扬鞭,一路向前。
【任务一】识字辨词
1.改正下列加点字的字音和字形。
pū
hài
xiǔ
贞
慨
峻
2.选出文段中画波浪线的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 )
A.严峻 B.可歌可泣
C.挑衅 D.振聋发聩
导析:D 振聋发聩: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这里指的是声音很大,应用“震耳欲聋”。
D
【任务二】语句梳理
3.文段中画横线的句子顺序不合理,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
A.①③②④ B.②④①③ C.①③④② D.③②①④
导析:A 画横线句子讲的是我们正面临的形势,以及我们应该怎样应对。其中①③是我们面临的形势,②④是我们的应对办法。四个选项中,D项的语句顺序仍然是混乱的,首先予以排除;B项应对在前、形势在后的顺序是错误的,也可排除;剩余的A、C两个选项,区别在于②④两个语句的顺序,②句中“依靠全体人民自强不息、团结一致的磅礴力量”是
原因,④句中“走向胜利”是结果,故②句在前④句在后,据此
排除C项。
A
【任务三】创意表达
4.小文想写一个句子放在末段的空白处,请帮她完成。要求:运用“……不是……而是……因为……”的句式,前后文语意要连贯。(不超过
60字)
答案:(示例)现在的美好生活不是轻易得来的,而是无数前辈抛头颅、洒热血,敢拼敢想换来的,因为现在的生活来之不易,我们更应该好好珍惜,不断奋斗
5.下面的语段中有三处语病,请你按要求修改。
近日,我校举行了以“缅怀革命先烈·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主题的演讲比赛。选手们紧紧围绕主题,以饱满的热情,【A】讴歌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成长过程中走过的光辉历程,展现了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良好风尚。在比赛现场,同学们纷纷表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B】要好好现在的美好生活;峥嵘岁月已离我们远去,但革命先烈的精神还熠熠生辉;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迹和感人情怀,【C】警戒我们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使自己早日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材。
(1)A处画横线部分中有语义重复的语病,应改为: .
(2)B处画横线部分有成分残缺的语病,应改为: .
(3)C处画横线部分有用词不当的语病,应改为: .
讴歌了中华人民共和
国走过的光辉历程
要好好珍惜现在的美好
生活
激励我们努力学习科学
文化知识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方框内的标点符号,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 。” B.、 : ”。
C.、 …… 。” D., …… ”。
B
导析:B 第一处,“爱国情怀”“斗争精神”与“英雄气概”为句中的并列成分,所以应填顿号;第二处,“无比深刻地启示今天的我们”是对后面内容的总起,所以应填冒号;第三处,根据“新的长城”中“新”前面前引号的提示,可知“长城”后面应添加后引号,“新的长城”后还应添加句号,表示整个句子的结束。
类文迁移
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5分)
唐山抗震纪念碑
——百折不挠的精神丰碑
①1986年,唐山大地震震后十年,为了缅怀在地震中逝去的生命,纪念为灾后重建作出贡献的英雄,唐山市政府决定修建一座抗震纪念碑。从旷世劫难到涅槃重生,这座城市积蓄了太多复杂的情愫——她确实需要一个情感的载体。1986年7月28日,一座倾注了悲愤和感激、执着
和不屈的抗震纪念碑拔地而起。
②抗震纪念碑广场位于唐山市中心文化路和建设路交叉口西南角,抗震纪念碑和纪念馆分别坐落在广场的东部和西部。广场地面大面积铺的灰色石料,带着历史的厚重感。东西两侧绿地开阔,乔木挺拔,其间点缀着少许灌木和花卉,形成了层次丰富的植物景观。广场东西轴线上的涌水喷泉,既起到了装饰作用,又满足了人们的亲水需求。纪念碑广场南北轴线的色彩丰富绚丽,东西轴线的色彩轻松宜人,给人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冲击。
③拾级而上,抗震纪念碑傲然挺立。纪念碑由主碑和副碑组成。纪念碑主碑和副碑建在一个大型台基座上,四面有四组台阶,踏步均为4段,每段7步,共28步,象征“7·28”这一难忘时刻。
④主碑碑身高30米,4根独立的梯形立柱犹如巨手指向苍穹,象征着抗震精神的崇高和不朽。碑身四周高1.5米处,为八块花岗岩浮雕,象征着全国四面八方的支援,铭记着地震劫难和唐山人民重建家园的英雄业绩。碑身8.5米处,镶嵌着胡耀邦题写的“唐山抗震纪念碑”七个金色
大字。
⑤副碑位于主碑北侧33.5米处,碑宽9.5米,高2.96米,用花岗岩石块以废墟形式砌成,表现唐山大地震的历史事件。碑身长4.3米、高1.6米的一部分,正面为磨光青花岗石镶嵌,上面镌刻碑文,记载地震时间、灾害以及抢险救灾、建设新唐山等内容。背面为磨光青花岗岩镶嵌,上镌刻英文碑文。碑文在今天读来仍荡气回肠,感人至深。
⑥从纪念碑直行而下,便是抗震纪念馆。纪念馆占地面积为5 772平方米,建筑设计新颖别致,中间方厅耸立,周围圆厦环抱,屋面西高东低,呈台阶状向广场中心倾斜,独具特色。
⑦拉开岁月的帷幕,我们看见一段悠久的光辉历史,看见一派厚朴的人文风情,看见一座百年的工业老城。唐山,这座被誉为“中国近代工业摇篮”的城市,曾给我们带来太多骄傲的回忆:建成了我国第一条标准轨距铁路,造成了我国第一台蒸汽机车,产出了我国第一桶机制水泥,做出了我国第一件卫生陶瓷……那时的唐山,是风光无限的,是踌躇满志的。
⑧然而,命运给唐山人开了一个残酷的玩笑。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天崩地裂,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顷刻之间把百年唐山夷为平地。242 769人丧生,164 851人伤残,7 200多个家庭消失,4 200多人成为孤儿。可计算的直接经济损失在30亿元以上,用于救灾和重建的投资难以计算。这场人间惨剧被称为“20世纪全球十大灾难”之
一。当时,甚至有西方媒体预言:唐山从地球上被永远“抹
掉了”。
⑨但是,中国人民的坚韧不拔是不能被预言的。
⑩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在唐山轰轰烈烈地开始了。驻足地震厅的巨幅油画前,看着画面上那一枚枚鲜红的帽徽,一双双温暖的大
手,一张张关切的面容,我心中久久不能平静。中国人,用自己的双手谱写了一首人类灾难史上的史诗,创造了一段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历史奇迹!
7.选文第③—⑤段,作者运用了 顺序与 顺序,条理清晰地介绍了抗震纪念碑的主碑和 。(3分)
8.第④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何作用 (4分)
空间
逻辑
副碑
答案:列数字、打比方。运用精确的数字,准确地说明了主碑碑身的高度和立柱的数量;把立柱比作巨手,生动形象地说明了梯形立柱高耸的形态特点。
9.结合全文,说说唐山抗震纪念碑有哪些作用。(4分)
答案:①记录了一首人类灾难史上的史诗;②使震后成长起来的一代人读懂了立碑初衷,学会了感恩,体悟到一个城市对于那场灾难的理解;③给人们提供了一个休闲的去处,倾注了人们感恩、不屈的情感。
素养提升
语言运用
11.请你参加学校举办的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专题学习活动。
【活动一:策划活动】
(1)在以“致敬·英雄”为主题的班会活动中,如果你是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
活动环节一:讲英雄故事
活动环节二:
活动环节三:
答案:(示例)读英雄诗文 观英雄影片
【活动二:提出倡议】
(2)请以校团委的名义写一则“向英雄学习”的倡议书。
答案:(示例)
“向英雄学习”倡议书
全体同学:
时代呼唤英雄,社会需要精神。我们特发出如下倡议:
①尊敬英雄,营造“见义勇为”的氛围;
②学习英雄见义勇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③伸出友爱之手,帮助有需要的人。
同学们,让我们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传播正能量,传递真善美。
××中学校团委
××年×月×日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