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0* 美丽的颜色 同步分层作业
一、综合性学习
班级拟开展一次“走近居里夫人”的综合实践活动。请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除获诺贝尔奖外,玛丽·居里还获得过各种荣誉称号:会员56个,会长2个,院士19个,院长1个,博士20个,教授1个,荣誉市民3个。另外获得奖金10项,奖章16枚。
爱因斯坦曾说:“在所有的世界著名人物当中,玛丽·居里是唯一没有被盛名宠坏的人。”
材料二 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绝不能永远守着它,否则就将一事无成。(玛丽·居里)
材料三 我把你们的奖金当作荣誉的借款,它帮助我获得了初步的荣誉。借款理应归还,请把它再发给另一些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玛丽·居里)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2.阅读上面三则材料,写出你的探究结果。
3.居里夫人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
4.请根据上联,补写出下联。
上联:天道酬勤,荣膺夫妻母女三诺奖
下联: 。
二、单选题
5.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吹嘘(xū) 酸渍(zì)炽热(zhì)
B.沉淀(diàn) 窒息(zhì) 结核症(zhèng)
C.猝至(zú) 踱步(duó) 咽喉(yān)
D.钥匙(yào) 轮廓(kuò) 气氛(fèn)
6.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新闻是一个大范畴的概念,它涵盖了消息、新闻特写、通讯、新闻评论等不同体裁。其中新闻特写主要展示事件片段,描写精彩瞬间,最具画面感。
B.郦道元是北魏地理学家,他所撰写的《水经注》既是古代地理名著,又是价值极高的文学作品,他在我国古代游记散文的发展中有重要地位,写景的笔法尤为精妙。
C.律诗是近代诗的一种,以每句字数来分,有“五律”或“七律”,两句一联,依次是首联、颈联、颔联和尾联,此外,还有十句以上的律诗,称“排律”或“长律”。
D.《美丽的颜色》是一篇传记作品,是著名科学家居里夫人的女儿为自己的母亲所作的,我们可以通过“寻常”生活中“不寻常”的细节来体悟她伟大的科学精神。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采用现场特写的手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B.《美丽的颜色》节选自《居里夫人传》,该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作者艾芙· 居里曾先后获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
C.《三峡》是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写的一篇散文,捕绘了三峡各具特色的四季风光,展现出了长江万里图中一帧挺拔隽秀的山水画。
D.《记承天寺夜游》是北宋文学家苏轼贬官黄州期间所写,描绘了一幅美丽月色图,创设了一种清冷皎洁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旷达的心境。
8.下列文学,文化常识有误的一项是( )
A.新闻,也叫消息,资讯,是通过报纸、电台、广播、电视台等媒体途径所传播信息的一种称谓。
B.《藤野先生》作者鲁迅,选自小说集《朝花夕拾》。
C.与朱元思书》选自《吴均集校注》,作者吴均,南朝梁著名文学家。
D.《美丽的颜色》作者艾芙 居里,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的次女。
9.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顺——山——倒”,林子里传出我们伐木连小伙子的喊声。
B.玛丽的性格里有一种可贵的东西,她坚定、刚毅、顽强,有远大、执着的追求。
C.今天的早餐品种丰富,你是吃稀饭馒头?还是吃豆浆油条?
D.尊老爱幼、勤俭持家、知书达礼……这些都是中华民族传承千年的美德。
三、现代文阅读
文学作品阅读
怀李叔同先生
丰子恺
①距今二十九年前,我十七岁的时候,最初在杭州的浙江省立第一师范学校里见到李叔同先生,即后来的弘一法师,他是我们的音乐教师。李先生一生的最大特点是“认真”。他对于一件事,不做则已,要做就非做得彻底不可。
②他出身于富裕之家,他坠地后就遭父丧,又逢家庭之变,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当时在上海的他:丝绒碗帽,正中缀一方白玉,曲襟背心,花缎袍子,后面挂着胖辫子,底下缎带扎脚管,双梁厚底鞋子,头抬得很高,英俊之气,流露于眉目间。真是当时上海一等的翩翩公子。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他立意要做翩翩公子,就彻底地做一个翩翩公子。
③后来他到日本。他赴日本留学的时候,作一首《金缕曲》,词曰:“披发佯狂走,莽中原,暮鸦啼彻,几株衰柳。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读这首词,可想见他当时豪气满胸,爱国热情炽盛。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后来他在日本创办春柳剧社,并演当时西洋著名的悲剧《茶花女》。他自己把腰束小,扮作茶花女,粉墨登场。卷发,白的上衣,白的长裙拖着地面,腰身小到一把,两手举起托着后头,头向右歪侧,眉峰紧蹙,眼波斜睇,正是茶花女自伤命薄的神情。后来,我见过李先生在日本时的照片:高帽子、硬领、硬袖、燕尾服、尖头皮鞋,加之长身、高鼻,没有脚的眼镜夹在鼻梁上,竟活像一个西洋人。由此可以想见,当时他是彻头彻尾的一个留学生。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
④他回国后,在上海太平洋报社当编辑。不久,就被南京高等师范请去教图画、音乐。后来又应杭州师范之聘,同时兼任两个学校的课,我就是杭州师范的学生。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所以对于仪表很讲究。他穿布衣,全无穷相,而另具一种朴素的美。“淡妆浓抹总相宜”,这诗句原是描写西子的,但拿来形容我们的李先生的仪表,也很适用。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
⑤我读二年级时,图画归李先生教。他本来常读性理的书,后来忽然信了道教,案头常常放着道藏。但他学道的时候很短。不久他就学佛。李先生告诉我,他不久要出家为僧。我愕然不知所对。过了几天,他果然辞职,到了虎跑寺。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举一例说:有一次我寄一卷宣纸去,请弘一法师写佛号。宣纸多了些,他就来信问我,多余的宣纸如何处置?有一次他到我家。我请他藤椅子里坐。他把藤椅子轻轻摇动,然后慢慢地坐下去。起先我不敢问。后来看他每次都如此,我就启问。法师回答我说:“这椅子里头,两根藤之间,也许有小虫伏着。突然坐下去,要把它们压死,所以先摇动一下,慢慢地坐下去,好让它们走避。”读者听到这话,也许要笑。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
⑥现在弘一法师在福建泉州圆寂了。我和李先生在世间的师徒尘缘已经结束,然而他的遗训——认真——永远铭刻在我心头。
(节选自《你的微笑》)
10.“认真”是李叔同显著的人物特点,文章是用哪几件事来表现这个特征的?
11.破碎河山谁收拾?零落西风依旧。便惹得离人消瘦……长夜西风眠不得,度群生那惜心肝剖。是祖国,忍辜负?(从修辞角度赏析)、
12.这一变,变得真彻底:漂亮的洋装不穿了,却换上灰色粗布袍子、黑布马褂、布底鞋子。金丝边眼镜也换了黑的钢丝边眼镜。(从人物描写角度赏析)
13.本文与《藤野先生》的开头,在写作手法上有什么不同,请结合文章内容比较分析。
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鲁迅《藤野先生》
14.请从以下选项中选择一项与本文进行组合,从写作手法角度简述这样组合的理由。
A.《美丽的颜色》 B.《列夫·托尔斯泰》 C.《长征》
答案解析部分
【答案】1.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玛丽·居里虽然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上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座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4.厚德载物,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
【解析】(1)本题考查拟定宣传标语。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走近居里夫人”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
(2)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材料,抓住材料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材料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目要求,为居里夫人写一段赞美词,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语言表达题要注意说话分寸,语言得体,避免因语言不当产生冲突。
(4)本题考查对联。注意对联要求:字数相等;词性相当;平仄和谐(上下联平仄相反或者平仄交替);结构相衬(语法结构一致);节奏相应(停顿的地方一致);内容相关(上下联内容相关)。注意上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三四声,下联最后一个字读音一二声。
1.宣传标语要围绕活动主题“走近居里夫人”展开,字不要多要精简,语言通顺即可。如:走近居里夫人,感悟伟人风采。
故答案为: 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2.材料一写玛丽·居里获得过很多的荣誉称号。爱因斯坦说玛丽·居里没有被盛名宠坏。
材料二是玛丽的名言,写她认为荣誉只是玩具,不要沉迷过去的荣誉,不然会一事无成。
材料三是玛丽的名言,写她认为应该给其他贫寒而又立志争取更大荣誉的波兰青年发奖金,自己不需要。
综上所述,她是个伟人,获得很多的荣誉称号,但她淡泊名利,没被盛名宠坏。
故答案为:玛丽·居里虽然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
3.为居里夫人写一段赞美词,语言简洁明了,有逻辑,突出重点即可。如:她的一生虽然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她穷尽一生,发现了神奇的“镭”;她是一位美人,更是一位伟人,他是科学史上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故答案为: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上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座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4.对联注意格式要求。材料写玛丽·居里虽然一生获得很多荣誉,但她淡泊名利,而是继续专研科学研究。对联围绕这点展开即可。
天道酬勤,指居里夫人付出的努力一定会有所回报。厚德载物,指道德高尚者能承担重大任务,可以形容居里夫人。
荣膺夫妻母女三诺奖,指居里夫人一家两代人三次获得诺贝尔奖。分别是居里夫人和先生,居里夫人自己,居里夫人的女儿和女婿。居里夫人是历史上第一个两获诺贝尔奖的人,她在物理和化学领域都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可以归纳为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
“天道酬勤”对应“厚德载物”,“荣膺夫妻母女三诺奖”对应“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且峰是第一声,符合下联要求。下联是厚德载物,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
故答案为:厚德载物,勇攀物理化学两高峰
5.【答案】B
【解析】A.“炽热”的“炽”应读“chì”,而非“zhì”;
B.正确;
C.“猝至“的“猝”应读“cù”,而非“zú”;
D.“气氛”的“氛”在表示气氛、氛围时应读“fēn”,而非“fèn”。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字音的辨析。考题中所涉及到的词语大都来自教材中的课文。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对字音的识记和积累,尤其是教材中的“读读写写”与“课下注释”,特别是多音字、同音字和形近字,拼读时应结合其在不同语境中的词性或意义加以区分和掌握。
6.【答案】C
【解析】C:错误。律诗第一联为首联,第二联为颔联,第三联为颈联,第四联为尾联。选项“依次是颈联、颔联”位置错误。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文学常识。
B作者艾芙 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居里夫人是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学常识。广义的文学常识指涵盖文化的各种问题,包括作家、年代、作品知识,文学作品中的地理、历史知识,各种典故、故事,也包括众所周知的文学习惯等知识。
8.【答案】B
【解析】B:错误。《朝花夕拾》是回忆性散文集。
故答案为:B
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注意积累,结合具体分析,对比选项,确定答案。注意这类试题一般不考过于冷僻的内容,涉及的大多是较为知名的作家作品、文学中的地理、历史故事、成语典故、科举礼仪、年龄称谓、名号、历法、节气、官职、音律等。考生要注重平时知识的积累,课文上的知识点一定要掌握,这是根本,平时做题遇到的常识,是额外发展要记住。
9.【答案】C
【解析】A句中的破折号表示声音的延长,使用正确;B句中的顿号是句子中的停顿,比逗号停顿短,使用正确;C选择问的第一句中间的停顿用逗号而不用问号,故使用错误;D省略号表示没有列举完,使用正确。
故答案为:C
本题考查对破折号、顿号、问号和省略号的使用。;破折号用途广泛,首先用来引出解释说明的语句,其次用来表示语意的突然转折和声音延长等顿号是句子内词和词之间或短语与短语之间的停顿;句号表一句话说完的停顿;问号一般用于句末的疑问(包括反问、设问),但常见错误要注意1. 句子里虽然有疑问词,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不知道这件事是谁做的?但我猜做这件事的人一定对我们的情况比较熟悉。(问号应该作逗号)2. 句子虽然包含选择性的疑问形式,但全句不是疑问句,句末却用了问号。如:我也不知道你喜欢不喜欢这种颜色?(问号应该作句号)选择问句中情况较复杂:选项较短而在语气上没有停顿,只在句末用问号;选项为两项时,前一项通常用逗号;选项较多(如三项),可以在每个选项后用问号。省略号的作用:表示所引用的原文有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词语的省略;表示有言外之意;表示语言中断、话未说完;表示语音延长;表示说话断断续续;表示静默或思考。省略号表示列举未完有所省略时,省略号的作用相当于“等”“等等”“之类”,用省略号,就不必再用“等”“等等”或“之类”。平时学习要注意识别辨析。
【答案】10.具体体现在①青年时期好学上进,认真做有志青年;②留学日本,刻苦研究西洋文化,认真做一个报效祖国的学生;③回国后认真教学;④出家后,认真做人,做事情一丝不苟。
11.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李叔同学习西洋文明的原因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
12.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李叔同由留学生变为教师时穿着全变了,突出他对于仪表很讲究,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赞美他凡事认真。
13.这篇文章是第一段直接写主要人物,李叔同,并且点明文章主旨:李先生最大的特点是认真。《藤野先生》没有写主人公藤野先生,而是写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突出作者对东京失望,引出下文,作者去仙台,再引出主人公藤野先生,开头也没有点出中心。
14.①与《美丽的颜色》组合,都有人物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居里夫人搅拌沥青很认真,李叔同一生也很认真。
②与《列夫托尔斯泰》组合,都有很多外貌描写,写人都抓住了特征。
【解析】(1)本题考查概括能力。根据题目要求,通读全文,抓住文章的主要信息,提取关键语句,在文中找到对应句,整合语言,简要概括大意即可。
(2)本题考查修辞手法。注意修辞格式,指出运用何种修辞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修辞的作用,表达作者何种情感。常考修辞手法是:比喻、拟人、排比、反问、设问、借代等。
(3)本题考查人物描写。注意格式,指出运用何种描写方法,分析如何修饰语句,表达作者何种情感。人物描写方法是:外貌、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描写。
(4)本题考查文章对比阅读。课内知识注意掌握。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分析文章开头描写内容在手法上的特点,用自己的话概括两篇文章开头手法的区别即可。
(5)本题考查文章组合理解。注意手法相同的文章可以组合。课内知识注意掌握。通读全文,理解文章大意。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文章的写作手法,选项中文章写作手法和本文手法相似的可以组合。
10.概括题在文中找到对应句,分析归纳即可。
②青年时就陪了他的生母南迁上海。当时上海文坛有著名的沪学会,李先生应沪学会征文,名字屡列第一。......这是最初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即青年时期好学上进,认真做有志青年。
③在日本时,看见明治维新的文化,就渴慕西洋文明。他立刻放弃了翩翩公子的态度,改做一个留学生。他对于西洋艺术全面进攻,绘画、音乐、文学、戏剧都研究。......这是第二次表示他的特性:凡事认真。学一样,像一样。即留学日本时,刻苦研究西洋文化,认真做一个将来能报效祖国的学生。
④他回国后,.....这时候,李先生已由留学生变为教师。...... 他一时代的服装,表现着一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各时代的思想与生活判然不同,各时代的服装也判然不同。这是第三次表示他的特性:认真。即回国后认真教学。
⑤我们再去望他时,他已光着头皮,穿着僧衣,俨然一位清癯的法师了。法师的僧腊(出家时间)二十四年。这二十四年中,他一贯到底,而且修行功夫愈进愈深。他的生活非常认真。......但这正是做人极度认真的表现。即出家后,认真做人,做事情一丝不苟。
故答案为: ①青年时期好学上进,认真做有志青年;②留学日本,刻苦研究西洋文化,认真做一个报效祖国的学生;③回国后认真教学;④出家后,认真做人,做事情一丝不苟。
11.这句话是写国家被入侵,山河破碎,作为有志青年的他怎能辜负祖国,是反问,写他内心很痛苦,想要报效祖国的决心和爱。结合前文写他赴日本留学,写他见到明治维新时渴慕西洋文明,其实根本原因是因为他要学习日本明治维新文化,回国后可以拯救自己的祖国,突出表现他的爱国主义精神。
故答案为:通过反问的修辞手法,突出了李叔同学习西洋文明的原因是为了探索救国救民之路,突出了他的爱国精神。
12.衣服着装等是属于外貌描写,这里是写他回国后由留学生变为教师,衣服着装等穿的都符合现在的教师身份,朴素简单,突出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对于仪表很讲究。也突出他认真的性格。
故答案为: 通过外貌描写,突出了李叔同由留学生变为教师时穿着全变了,突出他对于仪表很讲究,他是一个修养很深的美术家。赞美他凡事认真。
13.本文标题《怀李叔同先生》,开头第一段就直接介绍了主人公李叔同,强调他最大的特点是认真,突出文章主旨。
《藤野先生》文章一开头是直接写目击东京“清国留学生”的醉生梦死,激起自己想“到别的地方去看看”的原因。接着写去仙台医学专门学校,在这里才写到藤野先生,才写了他对自己的关怀、教育的深厚情谊,以及放弃学医的思想变化原因。
故答案为: 这篇文章是第一段直接写主要人物,李叔同,并且点明文章主旨:李先生最大的特点是认真。《藤野先生》没有写主人公藤野先生,而是写清国留学生不学无术,突出作者对东京失望,引出下文,作者去仙台,再引出主人公藤野先生,开头也没有点出中心。
14.结合文章的手法分析和本文的相似处即可。
《美丽的颜色》写玛丽在院子里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旧工作服,外貌描写,写居里夫人在恶劣的环境下还认真工作,本文写李叔同也写到了外貌描写,李叔同青年时期是个翩翩公子,后来由留学生变为教师时穿着变的简单朴素,还写了他最大的特点也是认真。
《列夫·托尔斯泰》是茨威格对托尔斯泰的形象描写。文中“他生就一副多毛的脸庞,植被多于空地,浓密的胡髭使人难以看清他的内心世界。长髯覆盖了两颊,遮住了嘴唇,遮住了皱似树皮的黝黑脸膛,一根根迎风飘动,颇有长者风度。宽约一指的眉毛像纠缠不清的树根,朝上倒竖。一绺绺灰白的鬈发像泡沫一样堆在额头上。”是外貌描写。本文写李叔同也写到了外貌,李叔同由留学生变为教师时穿着全变了,变的简单朴素。写人都抓住了特征。
故答案为: ①与《美丽的颜色》组合,都有人物动作描写、外貌描写,居里夫人搅拌沥青很认真,李叔同一生也很认真。
②与《列夫托尔斯泰》组合,都有很多外貌描写,写人都抓住了特征。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