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美丽的颜色 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0 美丽的颜色 课件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2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05 20:52:4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居里夫人
前段时间,我们学习了一篇消息,题目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诺贝尔奖是科学界的极高荣誉。那么,大家知不知道世界上第一位两次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是谁?对,她就是著名的居里夫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美丽的颜色》,了解居里夫人提炼出镭的过程,感受这位伟大的科学家的人格魅力。
情境导入
作者作品
艾芙·居里(1904—2007),法国科学家皮埃尔·居里与玛丽·居里的次女,优秀的音乐教育家和人物传记作家。曾撰写其母亲传记《居里夫人传》。
《居里夫人传》一书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的一生,也介绍了其丈夫比埃尔·居里的事迹,并着重介绍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事态度。全书文字生动流畅,一出版就深受读者欢迎,被译成27种文字在世界发行。
人物名片
玛丽·居里(1867—1934),世称“居里夫人”,法国波兰裔科学家、物理学家、化学家。先后获得190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和1911年诺贝尔化学奖。她与丈夫共同发现了两种新元素钋和镭,并开创了放射性理论,发明了分离放射性同位素技术。在她的指导下,人们第一次将放射性同位素用于治疗癌症。
比埃尔·居里(1859-1906),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曾经由于发现放射性元素镭,与妻子玛丽·居里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也是“居里定律”的发现者。
人物名片
19世纪末,法国科学家亨利 柏克勒尔发现了铀的放射性,这引起了居里夫人的极大兴趣,她开始系统探索除铀以外是否还有其他化学元素具有类似放射性,最终发现了钋和镭这两种新元素 。
艾芙 居里在母亲居里夫人去世 3 周年之际,发表了《居里夫人传》,详细叙述了居里夫人自强不息的一生,着重描写了居里夫妇的工作精神和处世态度,其中就包括《美丽的颜色》这部分内容。
背景资料
重点字词
简陋(   )  炽热(   )  猝至(   )
 
窒息(   )  吹嘘(   )  沸腾(   )
咽喉(   )  荧光(   )  骤雨(  )
踱步(   )  燥热(  )  沥青(  )
 
镭 (   )  钋(  )
yíng
zhì

chì

lòu
yān
fèi

zhòu
duó
zào

léi
词语解释
炽热:温度高,极热。猝:突然。
窒息:因缺氧或呼吸系统障碍,导致呼吸困难,甚至停止呼吸。
筋疲力尽:形容非常疲劳,一点力气也没有了。和颜悦色:脸色和蔼喜悦,形容和善可亲。
小心翼翼:形容谨慎小心,一点不敢疏忽。
简陋:(房屋、设备等)简单粗陋,不完备。
残酷:狠毒凶恶、侧重指凶狠冷酷,可以形容心肠、性情,还可以形容生活、环境等的恶劣。
第一部分(1—6):集中描述娄蒙路的棚屋,记述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努力工作,引出下文。
第二部分(7—19):紧承上文,记述居里夫妇在棚屋里的科研工作。
第三部分(20—26):描写玛丽·居里和丈夫终于提炼出镭时的愉快与幸福情景。
文章结构
居里夫妇提炼镭是一个怎样的过程?表现在哪些地方?
艰苦而快乐。
在简陋的棚屋里,夏天燥热,冬天寒冷,还要忍受室外的严寒,繁重的劳动,提取时间的漫长,这些都是艰苦的;
新领域的吸引、工作棚里宁静、平静专注的气氛,以及最终成功提取镭,揭开镭的神秘面纱都是无比快乐的。
朗读第一自然段,说说第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起到总起概括的作用。居里夫人两个重要阶段的共同特点是“最简陋的背景”。
赏析第2段:“若是下雨,雨水就以一种令人厌烦的轻柔声音,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落在工作台上,落在这两个物理学家标上记号永远不放仪器的地方。”
细节描写,排比修辞,三个“落在”极写棚屋的破败,渲染出居里夫妇工作环境的恶劣,反衬出居里夫妇为了科学不畏艰辛的伟大精神。
在艰苦的工作条件下居里夫妇又是如何分工的?为什么要这样分工?
比埃尔在室内确定镭的特性,玛丽炼制提取纯镭盐。
这样分工是因为丈夫细致严谨,适于在棚屋里专心做细致的试验,玛丽大胆勇敢,做“壮工的工作”,这样便于提高效率。
找出描写居里夫人工作的环境的语句,概括环境的特点。
环境是娄蒙路的棚屋,这里夏天酷热,冬天寒冷,下雨漏水,下霜可以把人冻僵。但她大部分工作,要在院子里露天完成。由此可以看出,居里夫人工作环境简陋、艰苦。
居里夫妇提炼镭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这两个阶段他们是怎样分工的?
第一年,他们共同从事提炼镭的工作;之后,他们进行了分工,提炼镭的工作由居里夫人一个人来完成。
居里夫人怎样工作的?
她做的是壮工的工作,穿着满是尘污和酸渍的工作服,在烟的刺激下,用铁条连续几小时搅动沸腾的材料。常年累月的工作,一个人搬运容器,移注溶液。
谁能为大家朗读出描写居里夫人外表美的句子或词组?
①一位年轻漂亮、神色庄重又略显疲倦的妇人走上讲台。
②玛丽·居里穿着一条黑色长裙,白净端庄的脸庞显出坚定又略带淡泊的神情,那双微微内陷的大眼睛,让你觉得能看透一切,看透未来。
③高额头、蓝眼睛、身材修长。
④柔美的双手、秀美的额头。
“他们走进他们的领域,走进他们的梦境。”请品析这句话的含义。
“领域”,在这里指他们的学术范围,后面的“梦境”又将其形象化,将其比喻为美妙的境界,这就将居里夫妇热爱科学的情怀又一次显现了出来。这句话表现了居里夫妇早已把艰苦的提炼镭的过程当成一种美好的追求,一种美丽的梦境,进而衬托出了他们乐观、坚定、执着的品质。
文中有不少意味深长的语句,对于展现人物形象,表现人物精神品格,具有重要作用。如何理解以下句子?
“这是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这种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无疑地在玛丽以前没有一个女人体验过),两次都挑选了最简願的布景。”
这句话中“一种奇异的新的开始”是说居里夫人踏上了科学新征程,开始了对镭的研究。“艰苦而且微妙的快乐”是指居里夫人在科学研究之路上的收获,艰苦的条件是客观存在的,但主观上感受的却是快乐。
双重含义:1. 指镭发出的荧光色彩美丽;2. 指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守及乐观的精神让人觉得美丽。
作用:新颖,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文章标题“美丽的颜色”有什么含义和作用?
运用一系列动词,写出了工序的烦琐,工作的艰辛、劳累,表现了她为了科学研究不怕苦、不怕累的崇高精神。
请对文章第11段中“搬运容器,移注溶液,连续几小时搅动熔化锅里沸腾着的材料,这真是一种极累人的工作。”一句进行赏析。
“反自然”一词既指工作强度大,时间长,远远超出人的身体所能承受的极限,又指放射性元素对人体有害,但因条件艰苦,缺乏必要的保护措施。突出了居里夫妇在科研事业方面的志同道合与不畏艰辛的献身精神。
第13段中“反自然”一词有什么深刻含义?
第26段表达了居里夫人对此时此景的难忘和喜悦,反复的修辞手法的运用进一步强调了这个场景给她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更让她难以忘怀他们的艰辛付出,深化了主题,增强了文章的感染力。
第26段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这样写,补充了历史细节,展示出传主的心理感受,增强了文章的真实性,使文章的叙述节奏有所变化,使行文更加生动。
课文大量引用居里夫人的话,找出来读一读,思考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主题思想
文章记叙了居里夫妇在棚屋中用四年时间提取镭的过程,展现了科学发现的艰辛,歌颂了居里夫妇对科学的坚守、乐观以及献身科学的精神,同时也赞美了他们淡泊名利的崇高境界 。
弱者坐待时机;强者制造时机。
我们应该不虚度一生,应该能够说:“我已经做了我能做的事。”
我们每天都愉快地过着生活,不要等到日子过去了才找出它们的可爱之点,也不要把所有特别合意的希望都放在未来。
居里夫人名言
拓展延伸
板书设计
美 丽 的 颜 色
工作条件
取得成功——提取了镭
环境恶劣
设备简陋
夏天 燥热
冬天 寒冷
没有把有害气体排出去的“通风罩”
没有工作室
发现过程
工作强度大
工作难度大
“男子的职务”
“一个人就是一个工厂”
“反自然”
在矿石中离析极少含量的镭
工作日变成了工作月、工作年
坚持不懈
热爱科学
献身科学
我受到的最大启发是居里夫人为了科学研究而过着艰苦的家庭生活,却能够以苦为乐,这使我想到了同学们喜欢盲目攀比。不是比谁的学习成绩好,而是比谁的家庭条件好,吃得好,穿得好,从而造成了学习时间的浪费,我们应该学习居里夫人这种精神。
居里夫人的人格魅力主要体现在她从事科学工作所拥有的坚定信念上。学习课文后,谈谈你受到的最大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