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4章 第2节特异性免疫检测试卷(有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第4章 第2节特异性免疫检测试卷(有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018.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7 16:12:0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4章 第2节特异性免疫检测试卷
一、单选题
1.(河北部分校2025高二上期中)下列人体免疫过程中不涉及特异性识别的是 ()
A.抗体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
B.吞噬细胞吞噬病原体
C.HIV攻击人体内的辅助性T细胞
D.细胞毒性T细胞裂解靶细胞
2.(2025北京市二中期中)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为树突状细胞,能识别、吞噬抗原和呈递抗原信息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3.下列关于免疫系统对病原体进行识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吞噬细胞在非特异性免疫吞噬大量病原体的过程不涉及识别
B.人体细胞膜表面有分子标签供免疫细胞识别
C.病原体和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具有差异性
D.人体细胞的分子标签在化学成分上属于蛋白质
4.(2025陕西商洛期中)如图是细胞免疫的概念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①过程表示辅助性T细胞可通过增殖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
B.②过程中记忆T细胞受抗原刺激后细胞周期变短
C.X细胞吞噬抗原后,会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
D.虚线部分发生在相同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
5.(2024江苏扬州期中改编)如图表示人体内特异性免疫的过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淋巴细胞起源于造血干细胞,甲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B.图中甲、乙细胞均能特异性识别抗原
C.机体内癌变细胞的识别和清除属于免疫系统的防御功能
D.抗原再次侵入机体,会引起记忆细胞、浆细胞的细胞周期变短
6.(重庆育才中学等三校2024高二上月考联考)猴痘患者的症状与天花类似。猴痘病毒侵入人体后可发生如图所示的免疫反应(X为有关物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细胞毒性T细胞分泌的抗体使靶细胞解体
B.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导致靶细胞解体不受基因控制
C.图示过程不能完全清除猴痘病毒,若要彻底将其消灭,通常还需要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D.接种疫苗旨在使机体建立图示特异性免疫路径
7.(湖南长沙雅礼中学2025高二上期中)我国报道,B细胞表面抗原受体BCR与抗原结合后,会招募磷脂酶PLC2水解其附近的一种磷脂。磷脂含量下降后,细胞会合成更多的磷脂,扩散至BCR附近被水解。其水解产物是一种信号分子,可以改变B细胞的基因表达,使其进入激活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B细胞激活后会分裂分化出具有增殖能力的浆细胞
B.上述过程体现了B细胞具有识别、处理抗原的能力
C.这种调节有利于B细胞迅速进入激活状态
D.若基因突变,会影响机体的细胞免疫
8.(2025福建泉州四校联考期中)为探究细菌X侵入小鼠体内后,小鼠免疫应答的方式,某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实验一:将不带特殊病原体的若干健康小鼠分成甲、乙两组,分别注射细菌X和生理盐水,10天后分离出甲组小鼠的T细胞、甲组小鼠的血清、乙组小鼠的T细胞、乙组小鼠的血清,将这些T细胞或血清分别注入提前一天注射过细菌X的I、II、III、IV组小鼠体内,然后逐日检查各组小鼠脾脏内活菌量,结果如图1。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注:图中箭头表示注射T细胞或者血清的时间
A.II组、IV组在该实验中起对照作用
B.I、II两组实验结果说明X细菌生活在小鼠的内环境中
C.III组与IV组相比,可知血清中的抗体不能有效抑制脾脏内的细菌繁殖
D.由该实验结果可得出小鼠对X细菌的免疫为细胞免疫
9.(2024福建龙岩检测改编)人乳头瘤病毒(HPV)可导致子宫颈癌。HPV是具有双链环状DNA分子的球状病毒,L1蛋白是其外壳蛋白的主要结构蛋白。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机体作出的部分免疫应答示意图。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甲是细胞毒性T细胞,它可以识别并裂解多种被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B.辅助性T细胞不参与清除HPV的过程
C.L1蛋白是HPV的分子标签,可被机体特异性识别
D.HPV抗体可与血液中游离的HPV特异性结合并使其降解
10.(陕西西北工业大学附中2024高二上期中)新冠病毒感染以特异性IgM和IgG抗体作为血清学诊断标准,如图曲线表示人体被新冠病毒感染后,体内抗体的变化情况。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根据题图可知,人体感染病毒后一周左右即可检测出核酸阳性
B.感染的病毒经过2周潜伏期之后,新冠病毒特异性抗体才开始产生并逐渐增多,此时才能检测出抗体
C.在病毒被清除后的一段时间内,IgG含量仍处于较高水平
D.在阻断病毒传染上,血清学检测比核酸检测更有优势
二、多选题
11.(辽宁七校协作体2025高二上联考)人偏肺病毒(hMPV)是新发现的一种呼吸道致病病毒,会使患者出现咳嗽、呼吸困难等症状。医学工作者为探究药物A对该病的治疗作用,将生理状况相同的健康小鼠均分为两组,先用相同量的hMPV感染两组小鼠,然后甲组注射生理盐水,乙组注射等量的药物A溶液。一段时间后测得两组小鼠体内抗体、巨噬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增加的相对浓度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hMPV入侵机体后,细胞毒性T细胞、巨噬细胞等淋巴细胞均能抵御病毒
B.药物A能显著提高巨噬细胞的数量,从而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
C.药物A能够提高抗体的数量,原因是记忆B细胞在二次免疫中产生了更多的抗体
D.细胞毒性T细胞可直接结合病毒并进行清除,药物A不能提高其数量
12.(2025山东淄博期中)如图表示抗原引起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B细胞以及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都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参与。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图中抗原信息呈递依赖细胞膜上受体蛋白的作用,通过直接接触传递信息
B.引起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是抗原和辅助性T细胞
C.将获得肿瘤抗原信息的树突状细胞回输到癌症患者体内可使机体产生记忆细胞
D.若利用一定的药物抑制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则可以延长移植器官的存活时间
三、非选择题
13.(广东茂名2025高二期中)肺结核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肺部引起的一种慢性传染病,我国对肺结核患者和疑似肺结核患者实行免费检查和治疗。图为结核分枝杆菌侵入人体后发生的部分免疫反应。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细胞①为______,可参与______(填“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或“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结核分枝杆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侵入人体,当其侵入人体后寄生在宿主细胞中,图中⑤ (填细胞名称)能识别被寄生的宿主细胞,并与之密切接触,使其裂解死亡,病原体被释放出来,而后会与______(填“细胞”或“体液”)免疫产生的______(填图中字母)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3)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是______,免疫系统的______功能异常,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4)研究发现,情绪压力太大会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分泌,从而抑制细胞因子的合成和分泌,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说明______调节能通过影响免疫调节。
14.(2023湖北恩施段考改编)腺病毒是一种DNA病毒,分布广泛,感染后会产生发热、咳嗽、咳痰、咽部充血、眼睛发红、干痒、视力减退、腹泻、呕吐等症状,呼吸道症状严重时,可出现呼吸困难,甚至窒息。如图是人体感染腺病毒引发的机体免疫示意图,其中序号表示过程,字母表示细胞。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是______(填字母);腺病毒侵入人体后,激活B细胞需要两个信号(用图中序号及文字说明),第一个信号是______,第二个信号是______。
(2)物质甲的名称及其在过程⑦中的作用是______;过程⑩形成的______结合物最终被______(答一种即可)等免疫细胞吞噬掉。
(3)治愈后的患者再次感染腺病毒时,反应速度最快的过程是______(用序号和箭头表示)。
(4)“血清疗法”主要是利用康复期患者捐献的血液,经严格的血液生物安全性检测分离后,将血浆输入重症患者体内。“血清疗法”的免疫学原理是利用康复期患者血浆中的______(填“抗原” “物质甲”或“物质乙”),其作用是______。
15.(2025辽宁沈阳期中)人乳头瘤病毒(HPV)是一类专门感染人皮肤及黏膜上皮细胞的DNA病毒,会诱发宫颈癌等疾病。如图是HPV入侵机体后的生理活动和机体部分免疫应答过程。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HPV入侵机体后,经甲细胞处理呈递HPV抗原给______细胞,Th会向Th2方向分化,Th2分泌的______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个信号。
(2)当HPV侵入皮肤细胞后,Th向Th1方向分化并分泌物质b,促进______细胞的分裂、分化,从而促进靶细胞的裂解,b在免疫系统的组成中属于______。
(3)HPV主要局限于皮肤及黏膜表皮细胞层的感染,极少进入血液,因此细胞免疫在病毒的清除中具有主要作用。据图推测,HPV可能通过以下途径来逃避免疫系统的“追杀”:一是被HPV感染的组织中,免疫应答会偏向______(填“Th1”或“Th2”)方向;二是皮肤细胞中表达的HPVE5蛋白可抑制物质b的分泌,从而抑制细胞免疫,降低了宿主的免疫功能,增加宿主患宫颈癌的风险。
一、单选题
1.B
2.D
3.A
4.A
5.A
6.C
7.C
8.B
9.C
10.D
二、多选题
11.ACD
12.AB
三、非选择题
13.(1)树突状细胞(或抗原呈递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2)细胞毒性T细胞;体液;a
(3)免疫防御;免疫自稳
(4)神经—体液
14.(1)g;③抗原与B细胞表面的抗原受体直接结合;⑦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与B细胞结合(或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作用于B细胞)
(2)物质甲是细胞因子,作用是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与分化;抗原—抗体;巨噬细胞(或树突状细胞、吞噬细胞)
(3)④→⑧→⑩(或“抗原→记忆B细胞→浆细胞→抗体”对应的图中过程序号,合理即可)
(4)物质乙;与腺病毒特异性结合,抑制腺病毒的增殖或黏附到宿主细胞表面,进而促进吞噬细胞吞噬清除腺病毒
15.(1)辅助性T(或Th);细胞因子
(2)细胞毒性T;免疫活性物质
(3)Th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