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课件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特异性免疫(第2课时)课件 课件(共33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08 14:53:5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3张PPT)
第四章:免疫调节
4.2特异性免疫
(第2课时)
这时,免疫细胞是如何对付它们呢?
这就要靠细胞免疫。
病毒只有入侵细胞才能够繁殖,而有一些致病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抗体对它们就无能为力了。
抗体只存在于体液中,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靶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
衰老、受损的细胞、癌细胞
异体器官移植的细胞
细胞免疫

1
概念:
2
针对的对象: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3
细胞免疫的过程:
阅读教材图4-7,第73页至第74页
①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巨噬细胞




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形成沉淀等
病原体
靶细胞
细胞因子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
T细胞
分裂分化
识别
接触

细胞
暴露的病原体
裂解
死亡
抗体
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直接
记忆
T细胞
相同病原体二次免入侵
(1)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图解)
感染
识别
促进
分化
分裂
(2)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
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有相关受体)能识别变化的信号。
①什么叫靶细胞?靶细胞为什么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
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2)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
a.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变化(抗原刺激);
b.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②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
分裂并分化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③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如何变化?
(2)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
被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如巨噬细胞)吞噬、消灭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④新产生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⑤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
(2)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
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⑥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去向是什么?
⑦细胞免疫能将抗原彻底消灭吗?
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释放到体液中的抗原最终需要由体液免疫和吞噬细胞等来清除。
(2)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
⑧细胞免疫中记忆T细胞有什么作用?
如果再次遇到相同的抗原,记忆T细胞会立即分化为细胞毒性T细胞, 迅速、高效地产生免疫反应。
⑨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机体内细胞毒性T细胞的来源分别是
a.初次免疫来源为细胞毒性T细胞
b.二次免疫来源为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2)细胞免疫过程中参与的细胞及其作用
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⑩细胞因子在整个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①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②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细胞免疫小结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1)参与细胞免疫的免疫细胞:
(2)识别抗原的细胞: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细胞免疫小结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是吞噬细胞)
(3)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不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4)能增殖分化的细胞: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记忆T细胞
病原体
摄 取
1
处理
呈递
2
4
结合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
分裂分化
并分泌
3
侵入
靶细胞
8
识别
结合
10
9
分裂
分化
识别
接触
促进
靶细胞
暴露的病原体
裂解
死亡
5
6
抗体
7
分裂
分化
产生
分泌
结合
形成沉淀等
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直接
相同病原体二次入侵
相同病原体二次入侵
11
促进
小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过程模式图
体液
免疫
细胞
免疫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B细胞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记忆T细胞
1.参与特异性免疫的细胞?识别抗原的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B细胞
记忆细胞
浆细胞
非特异性识别
特异性识别
识别抗原
不识别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总结:
2.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3.既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三看”法判定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方法技巧
(1)蛇毒(各种毒素)、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等引起的为 。
(2)器官移植中,对外来细胞的排斥反应主要是 。
(3)清除癌细胞,依赖的为 。
(4)病毒、胞内寄生菌引起的 。
(5)若题干描述出现“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等关键词,则为 。
(6)若题干描述出现“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关键词,则为 。
(7)若只出现吞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则 。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无法判断
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
思考·讨论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结合图4-6和图4-7,讨论以下问题。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即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形成的第一信号及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第二信号。
细胞免疫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
思考·讨论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结合图4-6和图4-7,讨论以下问题。
一般认为,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并保证浆细胞的特异性。同时,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2.有人说,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思考·讨论 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关系
结合图4-6和图4-7,讨论以下问题。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①辅助性T细胞的介导作用能够使两者密切配合。
②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_______和___________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可见辅助性T细胞在_________和__________中都起到关键作用。
(2)体液免疫中产生的抗体,能消灭 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中的 细胞将靶细胞裂解,将病原体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中的 发挥作用。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巧妙配合、密切合作,共同完成对机体 的调节。
B细胞
细胞毒性T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外液
细胞毒性T
抗体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关系
1
稳态
项 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举 例
联 系 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靶细胞、自身衰老、损伤、突变的细胞、移植的组织或器官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结合
外毒素
病毒、结核/麻风分枝杆菌
①对内环境的抗原及其释放的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需要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将病原体从靶细胞释放出来然后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消灭。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
2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
乙酰胆碱等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TRH等
甲状腺激素等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
内分泌系统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①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 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三个系统各自以特有的方式在 的维持中发挥作用,它们之间谁都不能取代另外两方。
信息分子
内环境稳态
②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 、 和 等)。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 接触。
神经递质
激素
细胞因子
③受体一般是 分子,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因此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 。
受体
蛋白质
特异性
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四类“信息分子”
调节方式 信息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作用部位 化学本质
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体液调节 激素
免疫调节 抗体
细胞因子
突触前膜释放
突触后膜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
浆细胞
蛋白质
主要为辅
助性T细胞
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抗原
靶细胞
有机物、无机物
蛋白质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相互调节
2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
乙酰胆碱等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TRH等
甲状腺激素等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相互作用示例
内分泌系统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乙酰胆碱 促进淋巴细胞和巨噬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 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
干扰素 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糖皮质激素 几乎对所有的免疫细胞都有抑制作用
生长激素 增强免疫功能
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免疫细胞通过受体识别抗原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关系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
信息分子是连接不同系统的“桥梁”
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上相辅相成
本节小结
1.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
(2)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
(3)刚得了感冒又痊愈的人不会再患流感。( )
2.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
B.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
C.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D.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



C
练习与应用
一、概念检测
3.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协调配合,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细胞名称,使图解完整。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思考:图中圈处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辅助性T细胞也可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
辅助性T细胞形成的记忆T细胞也可分裂、分化后形成新辅助性T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促进记忆细胞增殖分化。
1. 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 ) 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机体针对它们产生的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浓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8天前已经注射过m抗原,因此,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二次免疫、而对n抗原的免疫反应则属于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反应更加迅速、高效,产生的抗体浓度差异也就更大。
二、拓展应用
1. 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2) 如果在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 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 并在曲线图上画出来。
二、拓展应用
2. 某媒体报道,"据专家推测,今年冬天北京不会有大规模流感暴发,因为没有发现流感病毒发生大的变异。"在报道的这个推理中,缺少了一些环节,请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将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这一推理过程缺失的部分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及二次免疫的部分环节,推理的完整性是科学思维重要的表现形式。
这一推理过程是∶流感病毒进人机体后,引发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当流惑病毒被消灭之后,机体会形成免疫记忆。如果流感病毒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当这些流感病毒再次进人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流感病毒造成流感症状之前将其清除,因此不会有大规模流感暴发。
抗原、抗体和细胞因子的比较
比较项目 抗原 抗体 细胞因子
概念 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 机体产生的专门应对抗原的蛋白质 由免疫细胞等所产生的小分子蛋白质
特点 ①异物性;②大分子性;③特异性 特异性 特异性
化学本质 蛋白质或其他 蛋白质 蛋白质
分布 既可以游离,也可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 主要分布于血清,也分布于组织液和外分泌液中 分布于组织间隙和体液(多数)、细胞的表面(少数)
举例 病原体、衰老、死亡的细胞,癌细胞,外毒素,凝集原等 抗毒素、凝集素等 干扰素、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试题中经常出现“外毒素”“类毒素”“抗毒素”“凝集素”等,这些名词意义不同:
(1)外毒素是指某些细菌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到菌体外的一种对机体有害的毒性物质,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毒性强,可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
(2)类毒素是指一些经变性或化学修饰而失去原有毒性,但仍可刺激机体发生免疫反应的毒素,也叫无毒抗原。
(3)抗毒素是指某种抗体或含有某种抗体的免疫血清,能“中和”相应毒素。
(4)凝集素在免疫学中是一种抗体,它能使细菌发生特异性凝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