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0张PPT)
产业转移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01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1.概念:
2.分类:
国内产业转移
—国内的产业转移
国际产业转移
—跨国的产业转移
4. 产业转移目的:
3.产业转移的原因:
指某些国家或地区将一部分产业转移到其他国家或地区,是产业在空间上的移动现象。
当生产要素和生产条件的变化使生产成本提高,或扩大产品销售市场面临障碍时,企业在原产地的生产利润就受到影响。
降低生产成本,扩大销售市场,追求更高利润。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加利福尼亚
国际产业转移
国内产业转移
郑州
A区
B区
甲国
乙国
国内产业转移
台北
国际产业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材料一: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台湾基本工资已超过每月约2500元人民币,而珠江三角洲地区的作业员则是每月约500元人民币。加上台湾土地资源紧张,很难满足鸿海扩大生产的需求。1988年,富士康进入大陆,成就了郭台铭的“代工王国”。
材料二:1993年,即邓小平发表南方讲话的第二年,吃了定心丸的投资者们涌入深圳。郭台铭看中了龙华的一大片荒草地,他扬一扬手,对同行的当地政府官员说,“看得见的这片地我都要了。”
1. 结合教材P73及材料一、二,分析是什么力量驱动郭台铭在深圳说“看得见的这片地我都要了”
答案:富士康建厂于深圳是因为区域生产要素具有很大差异,具体表现为推力和拉力的共同作用。①大陆改革开放与地方优惠政策,改善了投资环境;②台湾劳动力要素成本高,深圳劳动力价格丰富且低廉;③台湾土地价格上扬,深圳相对较低。
要素约束因素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向生产要素供给较好的地区转移
工资上涨、劳动力供给紧张、环保约束加强、税负偏重
生产成本增加,生存压力加重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材料三: 自印度政府在2014年提出“印度制造计划”以来,就推出了各类政策吸引外商来印度投资建厂。而为了解决印度本土民众的就业问题,印度政府更是对关键的手机零部件增加关税,以此让手机厂商选择在印度本土加工制造。例如,印度政府规定,在印度本地生产制造的手机整机只需要缴纳12%的增值税税率,而从外界进口的手机除了要缴纳10%的基本关税外,还需要缴纳35%—40%的增值税。这一方面保护了印度本地制造业,另一方面也充分解决了印度本地民众的就业问题。 2016年,作为手机代工厂巨头的富士康则向印度投资了约50亿美元,准备建立手机工厂。
政策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实现转型升级、布局优化和协调发展
政策通过监管,借助规划、调控、财税等策略
促进产业有序转移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材料四: 富士康在印度已经开启了一些制造工厂,给小米、诺基亚、富可视等手机品牌供货,但显然,这些品牌商的总量还远不及其最重要的苹果客户一个季度的产能,而印度市场目前似乎也没有完全接受苹果,有着巨大潜力可挖。
市场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实现企业利益最大化
资金、技术和经营上有了足够积累,拥有较强实力
通过产业转移扩大生产规模,占领新兴市场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其他因素
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原生产区地价昂贵、原材料短缺及运输成本增加等。
影响产业转移的因素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02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材料五:2010年以来,富士康进行产业转移优化布局。在国内“西进、北迁”成为大趋势,也有一些代工生产逐渐“南进”,迁至印度、印尼、越南等东南亚生产成本更廉价地区,但短期内不会形成主流。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材料六:2010年10月,富士康下属的苹果手机最大的组装生产企业率先移师郑州。郑州富士康生产基地,最低工资标准低于深圳富士康的最低工资。沿海与内陆大幅工资差距确实可以为富士康减少人均用工成本。
材料七:郑州当地一位政府官员曾向媒体表示,为了引入富士康,政府在税收、土地供应、用工服务等多方面做出了“最大让步”。内地的一些地方政府之间处在一种同质化竞争现象-土地、税收、用水用电供暖等配套设施、劳动力供给,壮大电子信息产业集群,这些“红利”是他们能够给予富士康的全部。
2. 结合教材P76以及材料五、六、七,与内陆相比,为何“南进”区域不会成为富士康企业转移的主流区域
3. 从地域分布的角度看,富士康所显示的产业转移有何规律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2. 结合教材P76以及材料五、六、七,与内陆相比,为何“南进”区域不会成为富士康企业转移的主流区域
3. 从地域分布的角度看,富士康所显示的产业转移有何规律
答案:富士康企业进一步向内陆转移本质上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企业利润。具体原因仍然是推拉二力合理作用使然:①内陆地区上下游产业聚集集群效应趋好,配套基础设施改善;②内陆地区生活水平提高,消费需求空间广阔;③劳动力密集且素质较高。
答案:从地域分布看,由经济发达地区向经济欠发达地区转移。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发达国家或地区
发展中国家或地区
转移到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转移主体
劳动
密集型
资本密集型
技术密集型
过渡到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材料八:人无远虑,必有近忧;企业同样如此。代工利润率的不断下滑,鞭策着富士康必须要做出改变。不改变,则死亡。而要想转变,就势必要从整个产业的上下游进行突破。郭台铭先是在前年收购了夏普,选择做自有品牌以稳住下游产业链,占据一端;在未来的2020年,美国、中国、印度三地工厂将正式投产,进而再向产业链的上游渗透,占据“微笑曲线”另一端。
产业转移的一般规律
转移环节
开发
增长
成熟
衰退
上游
中游
下游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03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材料九:专家认为,代工企业迁离深圳是大势所趋,这是深圳新轮产业升级的必然结果。价值含量低的代工企业迁走,价值含量高的企业进驻深圳,才能促进深圳产业升级“升够”。深圳将继续布置高新产业、物流产业等,政府也将在这里兴建学校、医院和公交系统等基础设施。同时,富士康深圳厂区员工已从40万人锐减到10万人左右。
材料十:中国环保主义者马军和五家环保组织指责,富士康向长江排放了大量含有重金属的污染物。此外,五家环保组织还表示,在排污口附近的一个社区,当地居民患癌率高于平均水平。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4.结合材料八、九,评价富士康企业转移对区域地理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
答案:(1)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通过产业转移,促进深圳产业升级,从深圳制造转向深圳创造与服务;转入区得到了工业发展的良机。(2)促进了区域产业的分工与合作。深圳地区经济发达、科技先进从事设计与营销,内陆地区利用价格相对较低劳动力、土地优势,发展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不同地区的分工与合作,促进整体生产能力。(3)改变了区域地理环境,迁出区环境得到改善;迁入区城市化进程加快,但同时环境问题加重。(4)产业转移会改变劳动力的就业分布状况,对于中部地区有利于缓解就业压力。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区域产业结构调整
对于产业转出的国家或地区而言,原产业向外转移,可使区域内的生产要素集中到新的主导产业,为产业结构顺利调整创造条件。
对于产业转入的国家或地区而言,承接发达国家的产业转移,可以加快本国或地区的经济结构调整,缩短产业升级的时间,从而加快工业化的进程。
图:越南富士康电子生产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①
国际产业转移使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或地区根据自己的优势条件选择发展相应的产业,从而促进国际产业分工和合作。
②
产业转移形成产品生产过程的分工与合作。
促进区域产业分工与合作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改变劳动力就业的空间分布
产业转出地:减少国内的就业机会,常常引起失业人口的增加。
产业转入地:大量吸收国际产业转移有助于缓解就业压力。
例如,20世纪90年代日本产业大规模向外转移,导致失业率不断升高。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腾出发展空间,凝聚创新力量,促进产业升级;
减少资源消耗,缓解环境压力,改善民生质量;
加速高科技和新型产业的开发。
对产业转出地来说
有利影响
主要是减少传统的劳动就业人口,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即原有产业萎靡萧条,新兴产业又未能发展起来。
不利影响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推动结构调整,促进产业升级;
改善及提高经济效益,增加财政税收;
扩大就业机会,增强发展活力;
有效改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
对产业转入地来说
有利影响
增加资源和能源消耗,加剧环境污染,占用农业用地。
不利影响
产业转移的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促进转出地与转入地的分工协作,有利于区域发展各有侧重,扬长补短;
形成高效益的产业链、产业集群和产业基地;
推动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进程。
共同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