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A卷·基础知识达标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八上·广州期中)如图,在中,边上的高是( )
A.线段 B.线段 C.线段 D.线段
2.(2024八上·浙江期中)自行车支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的设计.这种方法应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三角形的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3.(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各组数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B. C. D.
4.(2024八上·新会月考) 如图, 在 Rt 中,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连接 , 则 的周长是 )
A.7 B.8 C.9 D.10
5.(2024八上·拱墅期中)如图,已知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20,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10 B.9 C.8.5 D.7.5
6.(2024八上·海曙开学考)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D.如果,那么
7.(2024八上·海曙开学考)如图,已知,,,则( )
A. B. C. D.
8.(2024八上·巴南月考)如图,AC=DF,∠1=∠2,再添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 B.BF=CE C.∠A=∠D D.∠B=∠E
9.(2024八上·宜昌期中)如图,,,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10.(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如图,把一副常用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延长交于,那么图中的度数是( )度.
A.60 B.90 C.100 D.105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虎林期中)在△ABC中,∠A:∠B:∠C=3:4:5,则∠C等于 .
12.(2024八上·威远期中)一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木条的长分别为40 cm和30
cm,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长为x
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
13.(2024八上·温岭期末)直角三角板与直尺如图摆放,直尺的两个直角顶点分别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上,则 .
14.(2024八上·海曙开学考)如图, .
15.(2024八上·江西月考)如图,,B,E,C,F四个点在同一直线上.若,,则的长是 .
16.(2024八上·南明期中)如图,已知ABC中, ∠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若∠A=50°,则∠D= 度.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的角平分线,,.
(1)求的度数;
(2)求的度数.
18.(2024八上·永吉期末)如图,小明同学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摆放在两摞长方体教具之间,,,每个小长方体教具高度均为.
(1)求证:.
(2)求的长.
19.(2024八上·萧山期中)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
(1)CD AC.(填“<”或“>”)
(2)AC+BC AB(填“<”或“>”)
(3)若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结CE,则CD CE.(填“≤”或“>”)
20.(2023八上·南昌月考)如图,,点E在边上,与相交于点. 若,.
(1)求线段的长;
(2)求的度数.
21.(2023八上·瑞安期中)如图,AB∥CD,AB=CD,点E和点F在线段BC上,∠A=∠D.
(1)求证:AE=DF.
(2)若BC=16,EF=6,求BE的长.
22.(2024八上·武威期末)如图,已知在中,,,平分,平分.
(1)如图1,求的度数;
(2)如图2,连接,作,,,求的面积.
23.(2024八上·中山期中)某校七年级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的距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出如下两种方案:
甲:如图,先在平地取一个可直接到达,的点,再连接,,并分别延长至,至,使,,最后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乙:如图,过点作,再由点观测,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时只要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1)以上两位同学所设计的方案,可行的有______;
(2)请你选择一可行的方案,说说它可行的理由.
24.(2024八上·景洪期中)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D,,交于点交于点F.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长.
25.(2024八上·瑞安期中)如图1,已知△ABC,过点C作CD∥AB,且CD=BC.用尺规作△ECD≌△ABC,E是边BC上一点.
小瑞:如图2.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E,连结DE,则△ECD≌△ABC.
小安:以点D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E,连结DE,则△ECD≌△ABC.
小瑞:小安,你的作法有问题.
小安:哦…我明白了!
(1)指出小安作法中存在的问题.
(2)证明:△ECD≌△A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三角形的初步知识(A卷·基础知识达标卷)
(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有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024八上·广州期中)如图,在中,边上的高是( )
A.线段 B.线段 C.线段 D.线段
【答案】C
【解析】【解答】解:线段的所对的顶点,
∴线段是边边上的高,
故答案为:C .
【分析】
根据图示,线段的所对的顶点,结合高的画法“从三角形的一个顶点到它的对边做一条垂线段,”即可解答.
2.(2024八上·浙江期中)自行车支架一般都会采用如图的设计.这种方法应用的几何原理是( )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C.三角形的稳定性 D.垂线段最短
【答案】C
【解析】【解答】解:这种方法应用的几何原理是:三角形的稳定性,
故答案为:C.
【分析】△ABC的设计是构造三角形,因此可知应用了三角形的稳定性.
3.(2024八上·杭州期中)下列各组数不可能是一个三角形的三边长的是( )
A. B. C. D.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由,得能构成三角形,故A不符合题意;
B、由,得能构成三角形,故B不符合题意;
C、由,得不能够构成三角形,故C符合题意;
D、由,得能构成三角形,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分析】根据三角形三边关系:在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据此逐项进行判断即可.
4.(2024八上·新会月考) 如图, 在 Rt 中, 的垂直平分线交 于点 ,连接 , 则 的周长是 )
A.7 B.8 C.9 D.10
【答案】A
【解析】【解答】解: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A=DB,
∴ 的周长=AC+CD+DA=AC+CD+DB=AC+BC=3+4=7.
故答案为:A。
【分析】根据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可知:DA=DB,然后根据三角形周长的定义,得出 的周长=AC+CD+DA,进而根据等量代换,即可得出 的周长=AC+BC,进而求值即可。
5.(2024八上·拱墅期中)如图,已知点,,分别为,,的中点,若的面积为20,则四边形的面积为( )
A.10 B.9 C.8.5 D.7.5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点D、E、F分别为AC、BC,BD的中点,
∴S△ABD=S△CBD=S△ABC=10,
∴S△EBD=S△CBD=5,
∴S△AFD=S△ABD=5,S△DEF=S△EBD=2.5,
∴S四边形ADEF=S△AFD+S△DEF=7.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三角形一边上的中线,把三角形分成面积相等的两部分,即可得出答案.
6.(2024八上·海曙开学考)下列命题中是真命题的是( )
A.相等的角是对顶角 B.同旁内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C.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D.如果,那么
【答案】C
【解析】【解答】解:A、假命题,故A不符合题意
B、假命题,故B不符合题意
C、真命题,故C符合题意
D、假命题,故D不符合题
故选:C.
【分析】A、 相等的角不一定是对顶角
B、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C、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 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
D、 如果,那么且 .
7.(2024八上·海曙开学考)如图,已知,,,则( )
A. B. C. D.
【答案】D
【解析】【解答】∵∴
∵
∴
故答案为:D.
【分析】先根据得出:,再根据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
8.(2024八上·巴南月考)如图,AC=DF,∠1=∠2,再添加一个条件,不一定能判定△ABC≌△DEF的是( )
A.AB=DE B.BF=CE C.∠A=∠D D.∠B=∠E
【答案】A
【解析】【解答】解:A、添加:AB=DE,
∵AB=DE,AC=DF,∠1=∠2,
∴△ABC和△DEF不一定全等,故A符合题意;
B、添加:BF=BE
∵BF=CE,
∴BC=EF,
在△ABC和△DEF中
∴△ABC≌△DEF(SAS),故B不符合题意;
C、添加∠A=∠D
在△ABC和△DEF中
∴△ABC≌△DEF(ASA),故C不符合题意;
D、添加∠B=∠E
在△ABC和△DEF中
∴△ABC≌△DEF(AAS),故D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A.
【分析】题中已知一组对应边和一组对应角相等,若添加边,可以添加BC=EF或BF=CE,利用SAS可证得△ABC≌△DEF,可对A、B作出判断;若添加角,可以添加另外两组对应角,利用AAS或ASA,可证得△ABC≌△DEF,可对C、D作出判断.
9.(2024八上·宜昌期中)如图,,,则的度数为( )
A. B. C. D.
【答案】B
【解析】【解答】解:∵,
∴,
∴,
∴.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再利用角的运算和等量代换可得,从而得解.
10.(2024八上·丰城开学考)如图,把一副常用三角板如图所示拼在一起,延长交于,那么图中的度数是( )度.
A.60 B.90 C.100 D.105
【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
.
故选:.
【分析】根据三角形的外角等于与之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解.
二、填空题(本大题有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4八上·虎林期中)在△ABC中,∠A:∠B:∠C=3:4:5,则∠C等于 .
【答案】75°
【解析】【解答】解:∵在△ABC中,
∴设
故答案为:75°.
【分析】由比例的性质可设∠A=3x,∠B=4x,∠C=5x,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可得关于x的方程,解方程可求得x的值,再由∠C=5x可求解.
12.(2024八上·威远期中)一木工师傅现有两根木条,木条的长分别为40 cm和30
cm,他要选择第三根木条,将它们钉成一个三角形木架.设第三根木条长为x
cm,则x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10cm【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可知:x的取值范围为:40-30<x<40+30,即 .
故答案为: .
【分析】由三角形的第三边长大于两边之差,小于两边之和,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13.(2024八上·温岭期末)直角三角板与直尺如图摆放,直尺的两个直角顶点分别在三角板的两条直角边上,则 .
【答案】
【解析】【解答】解:由图和题意,可知:,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得到,然后计算∠1+∠2即可.
14.(2024八上·海曙开学考)如图, .
【答案】
【解析】【解答】如图所示,连接
在△ABO中,
在△CEO中,
∵
∴
∴
.
故答案为:.
【分析】连接,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因为,可以得到:,所以转化为:即可.
15.(2024八上·江西月考)如图,,B,E,C,F四个点在同一直线上.若,,则的长是 .
【答案】3
【解析】【解答】解:∵,∴BE=BC-CE=7-4=3
∵,
∴BE=CF=3
故答案为:3.
【分析】先根据,,求出BE=3,再根据 得出:,从而得出:BE=CF=3.
16.(2024八上·南明期中)如图,已知ABC中, ∠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交于点D,若∠A=50°,则∠D= 度.
【答案】25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ACE=∠ABC+∠A, ∠DCE=∠DBC+∠D
∵BD,CD是∠ABC的平分线与∠ACE的平分线
∴∠ACE=2∠DCE,∠ABC=2∠DBC
∴∠D=∠DCE-∠DBC=(∠ACE-∠ABC)=∠A=25°
故答案为:25
【分析】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可得∠ACE=∠ABC+∠A, ∠DCE=∠DBC+∠D,再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ACE=2∠DCE,∠ABC=2∠DBC,再根据角之间的关系即可求出答案.
三、解答题(本大题有9个小题,每小题8分,共72分,要求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4八上·义乌月考)如图,在中,是边上的高,是的角平分线,,.
(1)求的度数;
(2)求的度数.
【答案】(1)解:在△ABC中,∠B=51°,∠C=63°,
∴∠BAC=180°-∠B-∠C=180°-51°-63°=66°,
∵AE是∠BAC的角平分线,
∴∠BAE=∠BAC=×66°=33°.
(2)解:由(1)可知,∠BAE=33°,
∵在△ABC中,AD是BC边上的高,
∴∠ADB=90°,
∴∠BAD=180°-∠B-∠ADB=180°-51°-90°=39°,
∴∠DAE=∠BAD-∠BAE=39°-33°=6°.
【解析】【分析】(1)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C=66°,然后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进行求解;
(2)由(1)可知,∠BAE=33°,再根据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求得∠BAD=39°,即可得出答案.
(1)解:∵,,
∴,
∵是的角平分线,
∴;
(2)解:由(1)可知,
∵是边上的高,
∴,
∴,
∴.
18.(2024八上·永吉期末)如图,小明同学拿着老师的等腰直角三角尺,摆放在两摞长方体教具之间,,,每个小长方体教具高度均为.
(1)求证:.
(2)求的长.
【答案】(1)证明:∵,
,
,
在与中,
,
∴.
(2)解:∵,
∴,,
∵,,
∴,,
∴.
【解析】【分析】(1)先求出,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方法证明求解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求出,,再求出CE和CD的值,最后计算求解即可。
(1)证明:∵,
,
,
在与中,
,
∴,
(2)解:∵
∴,,
∵,,
∴,,
∴.
19.(2024八上·萧山期中)如图,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
(1)CD AC.(填“<”或“>”)
(2)AC+BC AB(填“<”或“>”)
(3)若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连结CE,则CD CE.(填“≤”或“>”)
【答案】(1)<
(2)>
(3)≤
【解析】【解答】解:(1)∵ 在Rt△ABC中,CD是斜边AB上的高线,
∴CD⊥AB,
∴CD<AC;
故答案为:<;
(2)由三角形三边关系得AC+BC>AB;
故答案为:>;
(3)∵CD⊥AB, 点E是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
∴当点E与点D重合时,CD=CE,当点E与点D不重合时,CD<CE,
∴CD≤CE.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垂线段最短可作答;
(2)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可作答;
(3)由直线外一点与直线上各点连接的所有线段中,垂线段最短即可作答.
20.(2023八上·南昌月考)如图,,点E在边上,与相交于点. 若,.
(1)求线段的长;
(2)求的度数.
【答案】(1)解:∵,,,
,,
;
(2)解:∵,,,
,,
,
.
【解析】【分析】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AB与BE的长,然后再求出AE即可;
(2)根据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得∠DBC与∠A的度数,再求出∠ABC,即可求出答案.
21.(2023八上·瑞安期中)如图,AB∥CD,AB=CD,点E和点F在线段BC上,∠A=∠D.
(1)求证:AE=DF.
(2)若BC=16,EF=6,求BE的长.
【答案】(1)证明:∵AB∥CD,
∴∠B=∠C,
在△ABE与△DCF中,
∵∠A=∠D,AB=CD,∠B=∠C,
∴△ABE≌△DCF(ASA),
∴AE=DF;
(2)解:∵△ABE≌△DCF,
∴BE=CF,
又∵BE+CF=BE+EF+CE=BC+EF=16+6=22,
∴2BE=22,
∴BE=11.
【解析】【分析】(1)由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B=∠C,从而用ASA判断出△ABE≌△DCF,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AE=DF;
(2)由全等三角形的对应边相等得BE=CF,进而根据线段的和差可得BE+CF=BE+EF+CE=BC+EF,从而代入可求出BE的长.
22.(2024八上·武威期末)如图,已知在中,,,平分,平分.
(1)如图1,求的度数;
(2)如图2,连接,作,,,求的面积.
【答案】(1)解:平分,
,
平分,
,
,
的度数为;
(2)解: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垂足为,
平分,,,
,
平分,,,
,
的面积
,
故的面积为4.
【解析】【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可得,,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出答案.
(2)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垂足为,根据角平分线性质可得,,再根据三角形面积即可求出答案.
(1)平分,
,
平分,
,
,
的度数为;
(2)过点作,垂足为,过点作,垂足为,
平分,,,
,
平分,,,
,
的面积
,
故的面积为4.
23.(2024八上·中山期中)某校七年级学生到野外活动,为测量一池塘两端,的距离,甲、乙两位同学分别设计出如下两种方案:
甲:如图,先在平地取一个可直接到达,的点,再连接,,并分别延长至,至,使,,最后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乙:如图,过点作,再由点观测,在的延长线上取一点,使,这时只要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1)以上两位同学所设计的方案,可行的有______;
(2)请你选择一可行的方案,说说它可行的理由.
【答案】(1)甲、乙;
(2)选甲:
在和中,,
∴,
∴,
选乙:∵,
∴,
在和中,
,
∴,
∴.
【解析】【解答】(1)甲同学的方法利用“”方法,证明,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乙同学的方法利用“”方法,证明,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故答案为:甲、乙.
【分析】本题考查全等三角形的应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全等三角形的性质.
(1)甲同学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CB=∠ECD,再根据AC=DC,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则需要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说明AB=ED;
乙同学根据 ,公共边相等即BD=BD,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证明三角形全等则需要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说明AB=BC;
(2)选甲,根据对顶角相等可得:∠ACB=∠ECD,再根据AC=DC,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SAS可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结论;
选乙:根据,利用垂直的定义可得:,再根据,利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定理ASA可证明,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可证明结论.
(1)甲同学的方法利用“”方法,证明,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乙同学的方法利用“”方法,证明,测出的长即为,的距离,
故答案为:甲、乙.
(2)选甲:在和中,
,
∴,
∴,
选乙:∵,
∴,
在和中,
,
∴,
∴.
24.(2024八上·景洪期中)如图,在中,,的平分线交于点D,,交于点交于点F.
(1)求的度数;
(2)若,求的长.
【答案】(1)解:在中,平分,
,
且,
,
解得.
(2)解:∵点D是的平分线上一点,且于点于点F,
,
,且,,
,
解得:.
【解析】【分析】(1)先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再结合且,求出即可;
(2)先利用角平分线的性质可得,再利用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可得,最后求出即可.
(1)解:在中,平分,
,
又且,
,
解得.
(2)∵点D是的平分线上一点,
且于点于点F,
,
又,
且,,
,
解得.
25.(2024八上·瑞安期中)如图1,已知△ABC,过点C作CD∥AB,且CD=BC.用尺规作△ECD≌△ABC,E是边BC上一点.
小瑞:如图2.以点C为圆心,AB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E,连结DE,则△ECD≌△ABC.
小安:以点D为圆心,AC长为半径作弧,交BC于点E,连结DE,则△ECD≌△ABC.
小瑞:小安,你的作法有问题.
小安:哦…我明白了!
(1)指出小安作法中存在的问题.
(2)证明:△ECD≌△ABC.
【答案】(1)解:以点D为圆心,AC长为半径画弧,交BC于点F,此时可能会有两个交点,只有其中之一符合题意,故小安的作法有问题.
(2)证明:由作法得:AB=CE
∵AB∥CD
∴∠B=∠BCD
∵CD=BC
∴△ECD≌△ABC (SAS)
【解析】【分析】(1)由小安的作法可知△ACB与△EDC中,AC=DE,由平行线性质知∠B=∠BCD,已知知CD=BC,根据SSA不能判定三角形全等可得结论;
(2)由二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B=∠BCD,从而由SAS可判断△ECD≌△ABC.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