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分层作业(16)
1 2 3 4 5 6 7 8 9
C B C C A D D D D
10.(每空1分,共13分)(1)抗原呈递 辅助性T 抗原 细胞因子 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2)C 4 A C 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B C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1.C [抗原和抗体以及抗原—抗体复合物都不是淋巴细胞表面具有识别作用的物质。在人体的免疫过程中,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2.B [免疫细胞依靠细胞表面受体蛋白来辨认自身细胞的分子标签与病原体的身份标签,免疫细胞依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敌方和我方,A正确;B细胞表面的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会为激活B细胞提供信号,则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相同的抗原,B错误;B细胞抗原受体(BCR)能特异性与抗原结合,不同B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一种BCR只能识别一种抗原,C正确;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都是信号分子,都必须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传递信号,D正确。]
3.C [由题图可知,天然抗原分子含有5个抗原决定簇,降解后形成了不同的片段,故一个抗原分子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A正确;T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只能识别抗原分子的一部分肽段,而且这部分肽段往往藏在抗原分子的内部,因此抗原蛋白必须经吞噬细胞吞噬消化后,吞噬细胞将消化处理后的肽段夹持在细胞表面的MHC分子上,形成抗原-MHC复合体,T淋巴细胞才能够识别,该过程中吞噬细胞消化处理的肽段中存在部分抗原决定簇没有被破坏,B、D正确;HIV侵染后,HIV含有不同的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故人体产生多种浆细胞,而一种浆细胞只分泌一种抗体,C错误。]
4.C [通常情况下,一种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定的病原体起作用,其增殖分化产生的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A正确;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具有识别能力,但不具有特异性,B正确;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大量抗体,C错误;受到抗原、辅助性T细胞的刺激,B细胞在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下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D正确。]
5.A [体液免疫过程中,白细胞介素-14是一种由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而促进浆细胞形成,同时可形成记忆B细胞,其中浆细胞能够分泌抗体,A正确。]
6.D [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如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和淋巴细胞分布在免疫器官和血液、淋巴液中,A错误;由于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激活B细胞的抗原决定簇可能不同,B细胞分泌的抗体可能不相同,B错误;树突状细胞是非特异识别,辅助性T细胞识别依赖抗原呈递细胞,B细胞识别依赖辅助性T细胞,三者识别过程不同,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也就不相同,C错误;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D正确。]
7.D [对于小鼠而言,类毒素M和外毒素M均属于抗原,都会引起小鼠体内发生体液免疫,A正确;注射类毒素M(抗原)1~3周后,小鼠血清中含有抗外毒素M的抗体,B正确;1~3周后,若给小鼠注射其他类型外毒素,由于小鼠体内没有相应的抗体,小鼠仍有可能会死亡,C正确;该实验小鼠第二次注射抗原,机体会发生二次免疫,产生抗体的量比首次免疫时更多,D错误。]
8.D [抗原受体和抗体均需要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运输,A正确;抗原受体和抗体均具有专一性,两种物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B正确;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C正确;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细胞表面没有抗原受体,浆细胞只能合成、分泌抗体,D错误。]
9.D [m为树突状细胞,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的功能,A正确;n为辅助性T细胞,能接受和传递信息、分泌细胞因子,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此外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C正确;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不能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D错误。]
2 / 2课时分层作业(16) 体液免疫
(本套共10小题,共40分。第1~9小题,每小题3分;第10小题13分。)
题组一 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1.在人体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表面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 )
A.抗原
B.抗体
C.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D.抗原—抗体复合物
2.B细胞抗原受体(BCR)是分布在B细胞膜上的免疫球蛋白分子,可特异性识别抗原。多个BCR与病原体表面的抗原结合而聚集在一起,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敌方和我方的
B.B细胞表面的BCR与其分化为浆细胞后产生的抗体识别不同的抗原
C.不同B细胞表面的BCR可能不同,通常一种BCR只能识别一种抗原
D.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都有特异性受体,都与特异性受体结合而传递信号
3.抗原决定簇是决定抗原特异性的特殊化学基团。一种抗原决定簇只能刺激机体产生一种抗体。天然抗原分子经吞噬细胞吞噬并降解后会产生多个片段,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一个抗原分子往往有多个不同的抗原决定簇
B.抗原分子被降解后,部分抗原决定簇没有被破坏
C.HIV侵染后,人体只产生一种浆细胞并分泌一种抗体
D.T淋巴细胞表面受体识别的抗原-MHC中的抗原决定簇往往藏在抗原分子内部
题组二 体液免疫
4.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细胞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一个浆细胞只能分泌一种特定的抗体
B.吞噬细胞在特异性免疫中,没有特异性识别能力
C.记忆B细胞再次受到相同抗原刺激时,能迅速分泌大量抗体
D.仅受到抗原的刺激,B细胞不能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5.(2024·天津卷)白细胞介素-14是一种由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通过刺激B细胞增殖分化而促进( )
A.浆细胞形成
B.树突状细胞呈递抗原
C.细胞毒性T细胞分化
D.巨噬细胞吞噬抗原
6.人体免疫系统在抵御病原体的侵害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各种免疫细胞都分布在免疫器官和淋巴液中
B.相同病原体侵入不同人体后激活的B细胞分泌的抗体都相同
C.树突状细胞、辅助性T细胞和B细胞识别相同抗原的受体相同
D.抗原呈递细胞既参与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也参与B细胞的活化
7.科研人员将外毒素M(可引起小鼠死亡)经脱毒处理制成类毒素M,然后对小鼠先注射类毒素M,小鼠未死亡,经1~3周后,注射外毒素M,小鼠依旧未死亡。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注射类毒素M和外毒素M都能使小鼠体内发生体液免疫
B.1~3周后,实验小鼠血清中含有与外毒素M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1~3周后,若给小鼠注射其他类型的外毒素,小鼠仍有可能死亡
D.该实验小鼠先后两次注射抗原时,机体产生抗体的量是相同的
8.如图为体液免疫过程示意图。下列对B细胞上的抗原受体与相应的浆细胞分泌的抗体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均需通过内质网和高尔基体进行运输
B.两种物质的氨基酸序列不完全相同
C.两种物质能特异性识别同一种抗原
D.浆细胞同时合成、分泌这两种物质
9.下图是人体被某寄生虫感染后,发生特异性免疫的部分过程。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m为树突状细胞,能吞噬、呈递抗原
B.n为辅助性T细胞,能分泌细胞因子、接受和传递信息
C.p为B细胞,其活化需两个信号的刺激和细胞因子的作用
D.q为浆细胞,能分泌特异性抗体和分裂、分化为记忆细胞
10.(13分)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动物体液免疫过程中,大多数抗原经过________细胞摄取和处理,呈递给辅助性T细胞。B细胞受到活化的________细胞和外来的________的双重刺激,在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用下,增殖、分化形成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为研究人辅助性T细胞活化与否对B细胞产生抗体的影响,研究人员将来自同一个体的B细胞等分为三组,每组培养液中加入的细胞种类如下表所示(“+”表示加入该细胞,“-”表示未加入该细胞)。
A组 B组 C组
B细胞 + + +
未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活化的辅助性T细胞 - + -
将三组细胞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在第2、4、6、8、10、12天分别检测A、B、C组上清液中的抗体含量。实验结果:C组没有检测到抗体,A、B组的结果如图所示。
①实验的对照组为________组。实验结果显示,B组从第________天起检测到抗体,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抗体量逐渐增加,第10天达到最高点。
②________组与________组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能刺激B细胞活化。
③________组与________组结果相比较,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能刺激B细胞活化。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