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稳态与调节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检测试卷
(总分12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一、单选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3分,共39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重庆七校2024高二上期末联考)下列关于生长素及其发现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达尔文的实验证明感受单侧光刺激的部位是胚芽鞘尖端以下一段
B.鲍森·詹森的实验证明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下部
C.拜尔的实验是将胚芽鞘尖端切下,并移至一侧置于光照下培养
D.温特的实验结果证实了造成胚芽鞘弯曲的化学物质是吲哚乙酸
2.(2025河北邯郸月考)下列有关生长素的合成、运输和分布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芽、幼嫩的叶以及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体各器官中均有分布
B.生长素在极性运输过程中需要消耗细胞呼吸产生的ATP
C.在植物的幼嫩组织中,生长素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而不能反过来运输
D.植物细胞利用色氨酸在核糖体上合成生长素
3.(北京清华大学附中2025高二上期中)如图是某研究小组围绕扦插枝条生根进行的探究实验,S为插条的形态学上端,X为插条的形态学下端。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中,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B.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探究扦插枝条形态学上、下端在空间中的位置对插条生根的影响
C.本实验的无关变量包括植物的种类、环境温度、枝条上的芽和幼叶的数目
D.甲、乙、丙长根的部位分别是X、S、X
4.(2024湖南长沙雅礼中学月考)对胚芽鞘做不同处理的实验(如图a,b,c,d),d为一胚芽鞘被纸盒罩住,纸盒的一侧开口,有单侧光照射。下列对实验结果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a中胚芽鞘直立生长,b中生长素发生了横向运输
B.b中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c中胚芽鞘背光弯曲生长
C.d中如果将纸盒和胚芽鞘一起旋转,则胚芽鞘受光均匀,会直立生长
D.d中如果固定胚芽鞘,旋转纸盒,一段时间后,胚芽鞘向光弯曲生长
5.(2024河北保定测试)松柏类植物的树冠呈金字塔形,这种树冠的形成与植物激素有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松柏类植株的树冠呈金字塔形主要与细胞分裂素有关
B.松柏类植物因侧芽不能合成生长素导致其不能发育成枝条
C.顶芽合成的生长素通过韧皮部进行极性运输需要消耗能量
D.植物生长素与细胞内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并诱导特定基因表达
6.(2025河南周口期中)“引来繁花缀满枝,瓜熟蒂落也有时”是多种植物激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
A.适宜浓度的生长素可延长“繁花缀满枝”的时间
B.适时打顶去心,可使植株多开花多结果
C.“瓜熟”过程主要是乙烯促进果实的发育和成熟
D.脱落酸可调节“蒂落”的过程
7.(广东江门2025高二上期中)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中“ ”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
B.据图推断IAA和GA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C.实验中用激素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则改用浓度低于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生长的长度会变小
8.(2025山东临沂期中)赤霉素具有促进植物茎秆伸长的作用,如图表示生长素、赤霉素和乙烯三种激素对细胞纵向伸长的影响。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感染赤霉菌的水稻,植株生长加快,产量增加
B.植物茎秆的生长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形成的调节网络调控的
C.高浓度的生长素抑制细胞伸长可能是促进了乙烯的合成,抑制了细胞的纵向伸长
D.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合成、抑制生长素分解,来促进细胞纵向伸长
9.(湖南名校联合体2025联考)玉米素是一种天然存在的细胞分裂素类植物激素,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为研究植物激素与叶片保鲜的关系,某科研团队研究了脱落酸(ABA)、玉米素对离体蔬菜叶片叶绿素含量变化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玉米素能促进芽的分化和侧枝发育
B.ABA和玉米素对叶片保鲜的作用相反
C.植物激素是直接参与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
D.据图可知,玉米素能够保持叶片的绿色
10.(陕西西安2025高二上月考)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实践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鲜花采摘后,用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喷洒可延长其保鲜期
B.使用适宜浓度乙烯利喷洒已长大的西瓜,可促进西瓜成熟
C.用适宜浓度吲哚丁酸喷施草莓幼果,可促进果实膨大、提高产量
D.啤酒生产中使用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浸种,可使大麦种子不需要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11.(2025四川成都石室中学2024高二上期中)矮壮素是农业生产中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具有抑制细胞伸长,使植株变矮、茎秆变粗、叶色变绿等功效。农业上适量使用矮壮素可提高坐果率,这与脱落酸的作用效果相反。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植物生长调节剂都是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物质
B.除促进果实脱落外,脱落酸还可维持种子休眠
C.在调节株高方面,矮壮素和赤霉素具有协同作用
D.矮壮素进入植物体内后会很快被相应酶降解而失去功效
12.(2024山东滨州北镇中学2024高二上月考)噻苯隆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解除基因阻遏,调节有关酶及蛋白质的合成,使棉铃吐絮相对提前、集中,也可用于提高番茄等的坐果率、增加单果重量及促进果实成熟。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噻苯隆的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类似生长素或细胞分裂素
B.噻苯隆与乙烯在调节果实成熟方面作用相抗衡
C.噻苯隆与受体特异性结合后诱导特定基因表达来发挥生理效应
D.与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相比,噻苯隆在植物体内更难被降解
13.(山西太原2025高二上月考)当根横放时,受重力影响根部某些细胞中的“淀粉体”会沿着重力方向沉降,并诱发内质网顺浓度梯度释放2+到细胞质基质,最终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运输信号,从而引起根的向地生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当内质网中初始2+水平较低且根横放时,其向地性程度增强
B.植物的茎中也存在感受重力的细胞或物质,可将重力信号转化为生长素极性运输的信号
C.生长素向近地侧运输,促进该侧生长的效果更明显
D.判断植物根感受重力的部位是否为根冠,可将实验组植物的根冠切除后横放
二、多选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共20分。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多选、少选、错选均不得分)
14.(2025江苏徐州期末)以下是关于胚芽鞘的甲、乙、丙三组实验,请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组中胚芽鞘生长情况是②直立生长,①③④向光弯曲生长
B.乙组中胚芽鞘生长情况是①直立生长,②向左弯曲生长
C.乙组中a、b、c琼脂块中生长素含量的大小关系为
D.丙组中胚芽鞘生长情况是①③直立生长,②向光弯曲生长
15.(山东菏泽2025高二上期中)ACC是合成乙烯的前体物质,乙烯是植物体内合成的影响植物生长发育的一种植物激素。研究表明乙烯能够影响一些植物的抗低温能力,为探究其原理,某科研小组以拟南芥为材料设置四组实验,甲组:野生型+MS培养基,乙组:野生型+MS培养基+ACC,丙组:乙烯合成量增多突变体(突变体1)+MS培养基,丁组:乙烯合成量减少突变体(突变体2)+MS培养基,一段时间后统计其在相应温度下的存活率。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该实验的自变量是温度、植株类型、有无ACC
B.甲、乙组对比,说明外源ACC能够降低拟南芥的抗低温能力
C.丙、丁组对比,说明在致死低温条件下内源乙烯合成量增加能提高存活率
D.ACC转化合成乙烯可能发生在植物体各个部位
16.(广东佛山2024高二上月考)缩节胺(DPC)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大豆节间生长、矮化株高并塑造良好株型,科研人员测定施用不同浓度缩节胺对大豆叶片中赤霉素(GA)含量的影响,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缩节胺通过抑制赤霉素合成来调控大豆株高
B.随着DPC浓度升高,大豆叶片中GA含量整体呈下降趋势
C.调控植株矮化的最适DPC浓度为62.5
D.高浓度DPC(如1000 )可能对大豆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17.某小组为探究NAA促进非洲紫罗兰叶片生根的最适浓度,进行了如下预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 )
叶片 A组 B组 C组 D组 E组
NAA浓度(mg/mL) 10-8 10-7 10-6 10-5 10-4
平均根长/mm 5.7 5.8 5.1 3.3 1.7
A.该实验无法判断抑制叶片生根的生长素浓度
B.NAA是人工合成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其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C.根据本实验数据,促进非洲紫罗兰叶片生根的最适NAA浓度为10-7mg/mL
D.该实验在正式实验时,无需设置蒸馏水组进行对照
18.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独脚金内酯(GR24)是植物体内发现的新型植物激素,科学家以拟南芥为材料研究GR24对侧枝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如图1;研究NAA和GR24对野生型植株的影响,结果如图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除植物激素外,光、温度和重力等环境因素也参与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B.NAA是一类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生长素类似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C.GR24对突变植株侧枝生长作用不明显的原因可能是GR24合成缺陷
D.GR24的作用机理可能是通过促进NAA的作用来抑制侧枝生长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61分)
19.(12分)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某果树的相关结构,对生长素IAA的生理作用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以下问题:
(1)用3H标记的IAA分别处理1和3,在d区段均检测到放射性IAA;用3H标记的色氨酸处理1,在d区段检测到放射性IAA,用3H标记的色氨酸处理3,在d区段检测不到放射性IAA,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①______;②______。
(2)在(1)的实验基础上再增加用3H标记的IAA处理2的实验组,发现d区段检测到放射性IAA, (填“能”或“不能”)证明IAA在茎段是进行极性运输,理由是 。
(3)用3H标记的IAA处理1,c中检测不到放射性IAA,结合(1)中结论可推测子房发育成果实需要的IAA主要来自______。
(4)若这种果树在传粉季节遇到连续阴雨天气使得受粉率显著下降,果农为减少损失可采取的措施是______,但在具体操作前必须通过实验探究出______。
20.(13分)(2023江苏南京师大附中模拟)脱落酸(ABA)是植物响应逆境胁迫的信号分子,NaCl和PEG6000(PEG6000不能进入细胞)皆可引起渗透胁迫。图a为某水稻种子在不同处理下基因的相对表达量变化,图b为该基因的突变体和野生型种子在不同处理下7天时的萌发率。研究还发现无论在正常还是逆境下,基因的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皆高于野生型。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体内ABA的合成部位主要是______,其主要作用是______(答出2点)。
(2)由图a可知,PEG6000处理可______基因的表达,结合图b推测,基因的表达可能______(填“促进”或“抑制”)ABA的合成,理由是______。
(3)若要验证“基因通过影响ABA合成调控种子萌发”,可设计实验:将野生型、基因突变体种子分别分为两组,一组用清水处理,另一组用______处理,培养后统计种子萌发率。若实验结果为______,则支持该推测。
21.(12分)(2025福建厦门期中)2,4-表油菜素内酯(EBR)是目前农业上应用最多的油菜素内酯类调节剂。为探究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伤害的缓解效应,科研人员以垂穗披碱草幼苗为研究对象进行实验,结果如表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NaCl浓度(mmol/L) 0 100 100 100 100 100 100
EBR浓度(μmol/L) 0 0 2 4 6 8 10
平均苗长(mm) 75 29 31 55 68 49 28
平均根长(mm) 28 12 13 18 21 15 9
(1)本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因变量是______。
(2)本实验______(填“能”或“不能”)说明EBR对盐胁迫下垂穗披碱草幼苗的生长具有效果相反的两种作用,理由是______。
(3)若本实验是测定EBR最适浓度的预实验,预实验的目的是______;为进一步测定最适浓度,应在______范围内配制EBR溶液进行实验。
(4)EBR在生产上施用时,还需要综合考虑______(至少两点)、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22.(14分)长日照植物的开花需要较长时间的日照,如菠菜;短日照植物的开花需要较短时间的日照,如菊科植物。长日照植物开花有一个最小日照长度,短日照植物开花有一个最大日照长度,植物开花所需要的极限日照长度叫临界日长。科研人员将苍耳置于不同的光照和黑暗条件下进行实验,结果如图1所示。
(1)据图1中A、B组可知,苍耳为______植物(填“长日照”或“短日照”)。由图1前四组苍耳的营养生长和开花情况可知,苍耳开花的关键因素是______。据此推测E组中的苍耳______(填“开花”或“营养生长”)。
(2)晚上地球会发出红外光(非可见光),白天可见光中含有红光。因此光暗周期响应可能也与红光和远红光的刺激有关。科研人员用红光(R)和远红光(FR)进行暗期间断实验,图2表示在暗期用R和FR刺激对苍耳开花的影响。由图2可知,苍耳是否开花取决于______。该实验证明了光敏色素作为______参与了对光周期的感知。光敏色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分布在植物的各个部位,其中在______比较丰富。
(3)图3表示使用红光进行暗期间断后抑制苍耳开花。用远红光照射后,苍耳开花,光敏色素将转变为______型。据此推测,短日照植物开花需要较______(填“高”或“低”)的Pr/Pfr值。远红光______(填“促进”或“抑制”)开花。
23.(10分)植物的生命活动离不开激素的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与植物激素具有相似的生理效应。下列甲图所示为同种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乙图所示为某兴趣小组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所进行的预实验结果;丙图是某植物幼苗横放后根和茎的生长情况及在单侧光下的生长情况;丁图是某科研小组探究a、b、c三种不同浓度的NAA溶液对葡萄茎段侧芽生长的影响的结果。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植物体内,___________(填物质名称)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
(2)甲图中B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芽的生长效应是___________(填“促进”或“抑制”)。
(3)与生长素相比,NAA生理效应的持续时间较___________(填“长”或“短”)。乙图所示,NAA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在___________μL·L-1范围内。
(4)丙图中两株幼苗的地上部分,生长素浓度及作用效果均相似的部位为___________(填图中字母)。在太空中植物的向光性___________(填“能”或“不能”)发生。
(5)根据丁图所示的结果,a、b两种浓度的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1.B
2.D
3.D
4.B
5.D
6.C
7.D
8.A
9.C
10.D
11.B
12.C
13.D
二、多选题
14.BCD
15.BC
16.ABD
17.ABCD
18.ABD
三、非选择题
19.(12分)
(1)①IAA能从1(芽)和3(花柄)运输到d区段;②1(芽)可利用色氨酸合成IAA,3(花柄)不能利用色氨酸合成IAA
(2)不能;该实验仅能证明IAA可从2运输到d区段,但无法排除IAA通过横向运输到达d区段的可能,无法确定是极性运输
(3)3(花柄)
(4)用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未受粉的子房;生长素类似物的最适浓度
20.(13分)
(1)根冠、萎蔫的叶片;抑制细胞分裂、促进气孔关闭(或促进叶和果实的脱落、维持种子休眠,答出2点即可)
(2)促进;抑制;基因的突变体种子中ABA含量高于野生型,且突变体种子萌发率低于野生型;PEG6000处理可促进基因表达,此时野生型种子萌发率相对较高,推测基因表达可能抑制ABA合成
(3)适宜浓度的ABA合成抑制剂;野生型种子的两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基因突变体种子加抑制剂组的萌发率显著高于其清水处理组,且接近野生型清水处理组的萌发率
21.(12分)
(1)NaCl浓度、EBR浓度;平均苗长、平均根长
(2)不能;所有浓度的EBR处理组,幼苗的平均苗长和平均根长均大于仅盐胁迫组(EBR浓度为0μmol/L),仅体现EBR对盐胁迫的缓解作用(促进生长),未体现抑制作用
(3)为正式实验摸索条件,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4~8
(4)植物种类、施用时间、施用方法(答出至少两点即可)
22.(14分)
(1)短日照;连续黑暗时间是否达到临界值(或暗期长度);开花
(2)最后一次照射的光的类型(或最后一次是红光还是远红光);光受体;分生组织(或根尖、茎尖分生组织)
(3)Pr(或钝化);低;促进
23.(10分)
(1)色氨酸
(2)促进
(3)长;200~600
(4)A和C;能
(5)无法确定(或a可能大于b,也可能小于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