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19课中国石拱桥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阅读下面文段,完成题目。
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凋刻着不同zī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1、给加点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铺砌( ) 惟妙惟肖( ) zī( )态
2、文段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语是“______”,其正确写法是“______”。
3、文段中画线句子主要运用了_______的修辞手法。
4.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岫岩皮影戏俗称“驴皮影”。皮影是我国出现得最早的戏曲剧种之一。皮影艺人大多身怀绝技,如可即兴演唱,真假声转换,一人同时操纵数个影偶,还能够演奏不同乐器。皮影戏的相关技艺通过家庭、戏班或师徒进行______。皮影戏是通过光线将影偶______在半透明的幕布上,创造出______的动态形象。
明清时它传入辽宁省鞍山市岫岩满族自治县。岫岩皮影戏______融入了大量群众喜爱的满族单鼓、东北大鼓、二人转、东北秧歌等曲调,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
A.传承 照射 独一无二 因而
B.传承 投映 惟妙惟肖 由于
C.留传 投映 独一无二 因而
D.留传 照射 惟妙惟肖 由于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天生桥”因天然形成且似桥而得名,是大自然的奇迹。在地质学家眼中,天生桥是研究地貌变化的典型景观,具有科研的重要价值。它们是横架于沟谷或河流上的天然岩体,你看它们的造型,有的弓起身躯横跨溪流【甲】有的矗立于高山之巅【乙】还有的静卧于江河之滨,造型千姿百态……大自然是一位雕刻家吧,它将如此瑰丽的景象雕刻得惟妙惟肖。从它们身上,我们能看到大自然的神奇力量。
5.画波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提出修改建议。
6.为【甲】【乙】处填入标点,最正确的一项是( )
A. 【甲】, 【乙】、 B. 【甲】, 【乙】,
C. 【甲】、 【乙】、 D. 【甲】。 【乙】。
7.指出下列各句使用的说明方法。
(1)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 )
(2)(卢沟桥)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 )
(3)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 )
(4)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形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 )
8.世间有有形之桥,也有无形之桥。阅读名著要学会联结,搭建起作品、作者、读者之间的桥梁。请根据下面所提供的角度,结合名著内容谈谈你的感受与思考。
《红星照耀中国》(读者与纪实作品的理解之桥)
思路拆解 提供思维支架
真实性是纪实作品最核心的特点,指的是作品能够如实记录和反映现实生活中的事件、人物和现象。
9.学校开展了以“保护文化遗产”为主题的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1)下面是同学们收集到的一组关于明长城的图片,图1为实景图,图2为墙体构造图。请仔细观察,并回答问题。
①请你用说明性的语言简要介绍墙体构造图的主要内容。
②同学们想要在长城之巅向游客介绍中国传统文化,展示书法作品。下列介绍有误的一项是( )
A. 第一幅,篆书,是甲骨文、金文之后出现的字体。线条匀净,整个字形瘦长圆滑。
B. 第二幅,行书,是在楷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用笔精妙,如行云流水。
C. 第三幅,隶书,是在篆书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字体。字形扁方,蚕头雁尾。
D. 第四幅,草书,是在行书、楷书之后出现的字体。结构简省,笔画连绵。
(2)请你用上“文化”“历史”“智慧”说一段话,向人们发出参观“万里长城”的邀请。
阅读理解
(一)阅读课文,完成问题。
中国石拱桥
茅以升
石拱桥的桥洞成弧形,就像虹。古代神话里说,雨后彩虹是“人间天上的桥”,通过彩虹就能上天。我国的诗人爱把拱桥比作虹,说拱桥是“卧虹”“飞虹”,把水上拱桥形容为“长虹卧波”。
石拱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出现得比较早。这种桥不但形式优美,而且结构坚固,能几十年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雄跨在江河之上,在交通方面发挥作用。
我国的石拱桥有悠久的历史。《水经注》里提到的“旅人桥”,大约建成于公元282年,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我国的石拱桥几乎到处都有。这些桥大小不一,形式多样,有许多是惊人的杰作。其中最著名的当推河北省赵县的赵州桥,还有北京丰台区的卢沟桥。
赵州桥横跨在洨河上,是世界著名的古代石拱桥,也是造成后一直使用到现在的最古的石桥。这座桥修建于公元605年左右,到现在已经一千三百多年了,还保持着原来的雄姿。到解放的时候,桥身有些残损了,在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过彻底整修,这座古桥又恢复了青春。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9米。桥的设计完全合乎科学原理,施工技术更是巧妙绝伦。唐朝的张嘉贞说它“制造奇特,人不知其所以为”。这座桥的特点是:(一)全桥只有一个大拱,长达37?4米,在当时可算是世界上最长的石拱。桥洞不是普通半圆形,而是像一张弓,因而大拱上面的道路没有陡坡,便于车马上下。(二)大拱的两肩上,各有两个小拱。这个创造性的设计,不但节约了石料,减轻了桥身的重量,而且在河水暴涨的时候,还可以增加桥洞的过水量,减轻洪水对桥身的冲击。同时,拱上加拱,桥身也更美观。(三)大拱由28道拱圈拼成,就像这么多同样形状的弓合拢在一起,做成一个弧形的桥洞。每道拱圈都能独立支撑上面的重量,一道坏了,其他各道不致受到影响。(四)全桥结构匀称,和四周景色配合得十分和谐;桥上的石栏石板也雕刻得古朴美观。唐朝的张鷟说,远望这座桥就像“初月出云,长虹饮涧”。赵州桥高度的技术水平和不朽的艺术价值,充分显示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力量。桥的主要设计者李春就是一位杰出的工匠,在桥头的碑文里刻着他的名字。
永定河上的卢沟桥,修建于公元1189到1192年间。桥长265米,由11个半圆形的石拱组成,每个石拱长度不一,自16米到21.6米。桥宽约8米,路面平坦,几乎与河面平行。每两个石拱之间有石砌桥墩,把11个石拱联成一个整体。由于各拱相联,所以这种桥叫做联拱石桥。永定河发水时,来势很猛,以前两岸河堤常被冲毁,但是这座桥却从没出过事,足见它的坚固。桥面用石板铺砌,两旁有石栏石柱。每个柱头上都雕刻着不同姿态的狮子。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早在13世纪,卢沟桥就闻名世界。那时候有个意大利人马可 波罗来过中国,他的游记里,十分推崇这座桥,说它“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并且特别欣赏桥栏柱上刻的狮子,说它们“共同构成美丽的奇观”。在国内,这座桥也是历来为人们所称赞的。它地处入都要道,而且建筑优美,“卢沟晓月”很早就成为北京的胜景之一。
卢沟桥在我国人民反抗帝国主义侵略战争的历史上,也是值得纪念的。1937年7月7日中国军队在此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揭开了抗日战争的序幕。
为什么我国的石拱桥会有这样光辉的成就呢 首先,在于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智慧。他们制作石料的工艺极其精巧,能把石料切成整块大石碑,又能把石块雕刻成各种形象。在建筑技术上有很多创造,在起重吊装方面更有意想不到的办法。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八百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二百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其次,我国石拱桥的设计施工有优良传统,建成的桥,用料省,结构巧,强度高。再其次,我国富有建筑用的各种石料,便于就地取材,这也为修造石桥提供了有利条件。
两千年来,我国修建了无数的石拱桥。解放后,全国大规模兴建起各种型式的公路桥与铁路桥,其中就有不少石拱桥。1961年,云南省建成了一座世界最长的独拱石桥,名叫“长虹大桥”,石拱长达112.5米。在传统的石拱桥的基础上,我们还造了大量的钢筋混凝土拱桥,其中“双曲拱桥”是我国劳动人民的新创造,是世界上所仅有的。近几年来,全国造了总长二十余万米的这种拱桥,其中最大的一孔,长达150米。我国桥梁事业的飞跃发展,表明了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
10. 梳理课文主要内容,完成下面的结构图,再说说为什么课文着重介绍了赵州桥和卢沟桥。
③
11. 请判断下面句子运用的说明方法及其作用。
如福建漳州的江东桥,修建于700多年前,有的石梁一块就有200来吨重,究竟是怎样安装上去的,至今还不完全知道。
1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约”能否删去?为什么?
赵州桥非常雄伟,全长50.82米,两端宽9.6米,中部略窄,宽约9米。
13.请简要分析课文第5段的说明思路。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汪教授写了一部关于海洋的科普著作,以下是某图书馆网站上关于该书的部分信息,包括图书目录(部分)、试读内容和读者评论三个板块。
图书目录(部分)
第六章 祸从海底来
第一节 地震与海啸
第二节 海底火山爆发
第三节 海底漏油和漏气
第四节 海底滑坡
第七章 深海藏宝
第一节 多金属矿
第二节 烃类资源
第三节 生物资源
第八章 无风也起浪
第一节 深海权益之争
第二节 海底的保护
第三节 权益之争与深海科技
第四节 人类与深海试读内容
早期的人类社会,与海洋只有零星的关系。16世纪人类在平面上进入海洋,通过航海导致的“地理大发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轨迹。当前的21世纪,人类正在垂向上进入海洋,向海洋深处进军。那么这次人类和海洋关系的变化,是不是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也会改变历史的进程?未来的事,只能由历史自己来回答,当前我们能做到的是保持清醒的头脑和长远的目光,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处理好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回顾人类历史,其实是从野蛮到文明的进步史。在新石器时代里,人类在陆地上从狩猎转向农牧,摆脱了动物世界的“丛林规则”。现在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准备开发海洋的深处。估计不用上百年的工夫,就有可能将深海、海底纳入人类社会生活的范畴。但是,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远没有学会如何和海洋相处。地球表面只有陆地与海洋两个部分,人类需要学好海和陆两种学问,才能和它们处好,把它们用好。人类对陆地的认识已经获得了大学文凭,开始读研:而对海洋的认识至多有个小学毕业的水平,还没有考入初中。
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因此“开发深海”决不能学当年的“淘金潮”一拥而上,浮夸、急躁不但无济于事,而且隐患无穷。“殷鉴不远”,墨西哥湾漏油就是前车之鉴,根源在于人类对深海的了解实在太少。最为可怕的是以“万物之灵”的身份,摆出“征服自然”的架势,与自然规律背道而驰,还没有弄明白深海有些什么,更不知道和深海如何相处,就忙着要发“深海财”。
进军深海的另一条原则,是要处理好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这里重要的是汲取历史的教训。15—16世纪,欧洲人越洋远航,通过海面航道的开拓将世界各大洲联系起来,发展了殖民经济,为自身带来了几百年的繁荣。同时也涌现出一大批的海上探险家、发现家,至今世界地图上许许多多海湾和海峡的名称,都在铭记着这些欧洲开拓者的贡献。
宏观地说,16世纪的所谓“地理大发现”并没有改变人类依靠陆地的原则,只是借海面的舟楫之便,跨海到另一个大陆去掠夺,海洋开发的本身,依旧是“渔盐之利,舟楫之便”。即便如此,这已经产生了扭转社会历史的巨大进步。但是人类那一次进入海洋,带有浓重的血腥气。虽然几百年前的历史,经过人脑记忆的“长距离筛选”,留下来的是被人称颂的英雄事迹,可是历史本身并不会消失。近年来有人旧事重提,说到“跨大西洋奴隶贸易”的惨剧。从15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从葡萄牙开始,欧洲人在四个半世纪里将上千万个奴隶贩运到拉丁美洲开矿种地。他们像牲口般被锁在船舱底部,在途中大量死亡。
这里并不是想说几百年前的悲剧还会重演,只是21世纪人类进入海洋内部,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也会给人类社会本身带来新的挑战。新一轮进军海洋又会产生什么样的社会效果?显然这是百年,或者几百年后才能回答的问题,但是至少可以在两个层面上指出方向:海洋的保护和海洋的合作。如果人类依然把大洋当作地球的“垃圾桶”,如果核废料和有毒废料的投放得不到控制,海洋就有可能变为威胁人类生存的环境负面因素。如果世界各国在深海的开发利用上不能协调合作,如果将16世纪的掠夺伎俩搬进深海,海洋就有可能沦为地球上的“火药桶”。
进军深海,为华夏振兴提供了新的机遇。从历史上看,具有大陆性质的华夏文明和以古希腊为代表的地中海海洋文明,走了两种不同的道路。直到15世纪初,中国海军的实力仍远远超越欧洲。郑和下西洋比哥伦布航行早90年,郑和的船队超越哥伦布一两个量级,郑和的航程是哥伦布的5倍,但是改变世界历史航程的却是哥伦布的航行,中国的“海禁”和欧洲的海上崛起都是在此之后。随后的几百年里,这两种文明各行其道,直到19世纪的碰撞,中国的大陆文明败给西方的海洋文明,中国沦为次殖民地。现在,古老的中国已经重新崛起,“建设海洋强国”的国策已定,但是华夏文明的大陆性质留存至今。华夏振兴的道路需要翻山越岭,考验之一就是要过“海洋关”。了解深海、进军深海,对于中国来说,有着比其他国家更加深刻的意义。
读者评论
小慧:华夏文明具有大陆性质,作者也说认识海洋比认识陆地难,认识深海更是难上加难。我认为保持对深海的神秘感,不要过多地打扰深海,其实就是对它的最好保护,我们不必在深海方面花费太多的时间和精力。
14.以下不符合试读内容文意的一项是( )
A.“地理大发现”使人类建立起了跨越大陆和海洋的全球性联系,并没有对海洋进行开发。
B.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离不开海洋。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与海洋的关系也在发生着变化。
C.人类向深海进军需要处理好人和海洋的关系,以及进军海洋进程中人类内部的相互关系。
D.华夏文明和地中海海洋文明的性质不同,从历史上看,这两种文明的发展轨迹也不相同。
15.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对比华夏文明,海洋文明展现了强大的扩张性和侵略性。
B.郑和下西洋规模大、航程远,但他的影响力远远小于新航路开辟者。
C.文本提及“跨大西洋奴隶贸易”惨剧,意在提醒人类警惕记忆的“长距离筛选”。
D.21世纪人类向海洋深处发展必然带来挑战,必须特别重视海洋保护和协调合作。
16.根据材料,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地球表面只有陆地和海洋两个部分,深海是人类目前了解最少的区域。
B.从图书目录判断,试读的内容应该选自第八章,小节标题是“人类与深海”。
C.麦哲伦海峡、哈德逊湾等都是以航海家命名的,是对这些航海开拓者的一种纪念。
D.大量石油泄露事故使人们开始反思发展深海工业的安全性,警醒人类不发“深海财”。
17.材料提及的“进军深海”,是人与海洋的特殊关系的一种反映,下列不属于“进军深海”的一项是( )
A.中国海上钻井平台在南海成功试采可燃冰。
B.多个城市通过填海造地拓宽了城市的有限空间。
C.我国对位于西北太平洋的3000平方公里的富钴结壳进行勘探。
D.“奋斗者”号下潜深度10909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记录。
18.请结合图书目录和试读内容,梳理可以用来反驳读者小慧的要点。
(三)阅读文段,回答问题。
为什么滴滴不给你派最近的车
①时常有人会问:为什么滴滴不给我派最近的车?这要从一个久远的经济学问题说起……
②全局最优与局部最优有什么不同?
③一些古典经济学家认为,追求个人利益的最大化,就能累加成群体利益的最大化。但保罗·萨缪尔森指出,这是“合成谬误”——误以为在局部成立的事,就能在全局成立。萨缪尔森的侄子、哈佛前校长劳伦斯·萨默斯举过一个例子:会场里一个观众站起来,他看得更清楚了,能推广到整体吗?在运筹学领域,“贪心算法”寄希望于,通过每一步选择当前的最优,从而实现结局的最优。一个雪球,面对一条很陡很短的赛道和一条很缓很长的赛道,该怎么选?贪心算法会选择初期增长快的,然后早早陷入停滞。而巴菲特会说:人生就像滚雪球,重要的是发现很湿的雪和很长的坡。
④人们渐渐发现,全局最优没那么容易,甚至总结出了一些经典错误模型,比如公地悲剧。一块公有草地,人人有权利使用,却无人有义务维护,结局是什么呢?每个牧羊人都会带大群的羊来吃草——他们知道草地承受不住,就更不愿落后于人——最后公地不复存在,这就是“公地悲剧”。公地悲剧有很多衍生情况,例如滥用形容词下调“形容词的有效性”。多年以前,“美女”一词表达了对女性容貌的赞美。但是逢人就喊“美女”的人越多,这个词的效力就越弱。
⑤日本人又发明了一种办法——加时间或空间限定词。先是“十年一遇的逸才”松井珠理奈,后是“千年一遇的美少女”桥本环奈,中国的鞠婧祎被他们冠以“4000年一遇的偶像”,小栗有以是“20000年一遇的美少女”,百川晴香是“300万光年一遇的美少女”……时空还在持续贬值中。拉长时间尺度,更容易看出词义的弱化。《左传》里,“饿”表示比饥更严重,已经无法自主进食的状态,“饿死”表示真的饿死。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下午四点就能听到:“我饿啦,饿死啦!”
⑥公地悲剧稍一变化,就成了搭便车问题:
⑦当一个公共品不付钱也能用的时候,每个人都倾向于不付钱(局部最优),但所有人都不付钱的话,就没公共品可用了(全局最劣)。
⑧搭便车问题也有很多衍生情况,例如公共防疫:
⑨假如全国只有一个人没打疫苗,那他和打了疫苗一样,几乎不可能染病,但是这样的人多到一定比例,疫情就会暴发。
⑩2000年,美国宣布消灭麻疹。2010年到2017年,美国有超过250万儿童未接种麻疹疫苗,结果2019年上半年,麻疹疫情在美国卷土重来,染病人数创下近25年新高。
那么,全局最优是什么样呢?并不是所有场景都能实现全局最优,因为全局最优往往需要“上帝视角”和“顶层规划”。
往大里说,气候变化协定、关税贸易协定、央行征信系统、全民防疫计划、高铁航运规划就是追求全局最优;往小里说,滴滴的车辆调配方案就是追求全局最优。
很多人有过疑问,为什么明明附近有车,滴滴却要派一个远处的单?——为的就是全局最优。
滴滴本质上是一个协调者、撮合者,运用大数据算法和经济学规律,在高峰期尽量让更多乘客能打到车,让低谷期司机能够有单可接。
大数据算法意味着,让更多的人更快打到车,未必是个别用户打到最近的车,但所有人的整体等待时间缩短了。
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让全局最优成为可能。
(选自《意林》2019年 21 期)
选文条理清晰,按照逻辑顺序从以下内容进行说明“为什么滴滴不给你派最近的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阅读上述材料,下列说法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事理说明文,运用了举例子、作比较、列数字、引资料的说明方法,让读者理解“滴滴不给你派最近的车”的原因。
B.一个雪球,面对一条很陡很短的赛道和一条很缓很长的赛道,“贪心算法”会选择很缓很长的那条,然后早早陷入停滞;而巴菲特的选择则与此相反。
C.一些经典的错误模型,如公地悲剧、词义的弱化、搭便车问题和公共防疫等,均说明了全局最优并没那么容易。
D.在《左传》里,“饿”表示已经无法自主进食的状态;但如今,我们经常听到别人说“饿”。这说明拉长时间尺度,更容易看出词义的弱化。
答案
qì xiào 姿 2.凋刻--雕刻 3.排比 4.B 5.将“科研”与“重要”互换位置。6.B
7.(1)打比方 (2)列数字 (3)引资料(引用) (4)举例子、列数字
8.《红星照耀中国》讲述了“飞夺泸定桥”等长征途中发生的典型事例,引用了毛泽东等被访者的原话,列举了大量真实的数据,还原真实历史,让今天的读者真切感受波澜壮阔的革命岁月,这就是作者架起的读者与纪实作品的理解之桥。9.(1)①示例:明长城的墙体
分为外檐墙和内檐墙,顶面由方砖构成,内侧有宇墙,外侧有垛口。墙体底部宽度为6.5米,顶部宽度为5.8米,墙体的整体高度为7.8米。②、D (2)示例:大家好。万里长城是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上一颗璀璨的明珠,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有很高的文化价值。万里长城热忱欢迎八方游客。
10.①结构坚固 ②联拱,坚固耐用,雕刻精美,有历史文化意义。
③因为这两座桥是我国千万座石拱桥中的代表之作,具备石拱桥的共同特点的同时又各有各的特色,且可互相对照和补充。
运用举例子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具体、有力地说明了我国古代在起重吊装方面具有意想不到的办法。
12.不能删去。“约”表示大概,说明赵州桥中部的宽度在9米左右,但不是正好9米,如果删去,则过于绝对,与事实不符。这个字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13.第1句说明赵州桥的整体形态特点,第2、3句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特点,前三句“总起”本段。接着,第4-12句分四个方面具体说明赵州桥设计施工的特点,是“分说”。最后,第13、14句概括说明赵州桥的价值和设计者,是本段的“总括”。
14.D 15.B 16.C 17.C
18.①既然大地是球形,那么水面一定是球形,但是浑天说认为大地是球形,水面却是平的,因此说法不能成立。②既然水火是不相融的,要么火被水浇灭或水被火烧干。但是浑天说认为作为大火球的太阳反复穿水而过。因此说法不能成立。
19.全局最优与局部最优的区别 经典错误模型 实现条件
2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