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同步复习作业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同步复习作业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2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0 18:51:4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同步复习作业
一、基础层(35 分,侧重基础积累与文体常识)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5 分)
(1)溃退( ) (2)歼灭( ) (3)颁发( ) (4)翘首( ) (5)镌刻( )
(6)浩瀚( ) (7)凛冽( ) (8)默契( ) (9)杀戮( ) (10)悼念( )
2. 根据拼音写汉字(5 分)
(1)xiè( )气 (2)yí( )嘱 (3)zhēng( )发 (4)bǐng( )息 (5)cuàn( )改
(6)dǐ( )赖 (7)zhāng( )显 (8)hè( )色 (9)diàn( )定 (10)xiāo( )毁
3. 文学常识与新闻知识填空(8 分)
(1)《消息二则》作者是______,其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是一篇典型的______(文体),包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要素,结构上分为______、______、______三部分。
(2)《首届诺贝尔奖颁发》选自,诺贝尔奖设立于______年,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五个奖项(后增设经济学奖)。
(3)《“飞天” 凌空》是一篇______(新闻体裁),聚焦______项目运动员吕伟的夺冠瞬间,特点是______、______。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3 分)
A. 人民解放军以摧枯拉朽之势突破敌军防线,迅速占领长江北岸。
B. 诺贝尔奖颁发仪式每年在瑞典斯德哥尔摩举行,各国媒体纷纷报道。
C. 日本右翼分子篡改历史教材,否认侵略罪行,这种行为令人发指。
D. 运动员吕伟跳水时的动作优雅娴熟,观众们翘首而望,屏息敛声。
5. 按要求改写句子(6 分)
(1)人民解放军歼灭和击溃一切抵抗之敌。(改为 “把” 字句)
(2)诺贝尔奖的评议权属于瑞典和挪威的诺贝尔奖评委会。(提取句子主干)
(3)她像轻盈的、笔直的箭,“哧” 地插进碧波之中。(仿写比喻句,描写运动场景)
6. 判断题(8 分,对的打 “√”,错的打 “×”)
(1)消息的导语一般概括新闻的核心内容,位于新闻开头;主体部分具体展开叙述。( )
(2)《一着惊海天》报道了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的事件,属于事件通讯。( )
(3)“飞天” 凌空》中 “凌空” 一词既指跳水动作的轻盈,也象征中国跳水事业的突破。( )
(4)《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是一篇新闻评论,核心观点是 “铭记历史,捍卫和平”。( )
(5)新闻语言要求准确、客观,不能带有作者的情感倾向。( )
(6)“锐不可当”“眼花缭乱”“如梦初醒” 等词语均出自本单元课文,多用来描写场景或状态。( )
(7)传记类文本需真实记录人物经历,不能进行艺术加工。( )
(8)《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中列举获奖者及贡献,体现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
二、提升层(40 分,侧重文本理解与赏析)
(一)课内阅读(22 分)
阅读《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节选),完成题目。
新华社长江前线 22 日 22 时电 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二十日夜起,长江北岸人民解放军中路军首先突破安庆、芜湖线,渡至繁昌、铜陵、青阳、荻港、鲁港地区,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我西路军开始渡江,地点在九江、安庆段。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余部二十三日可渡完。这一路现已占领贵池、殷家汇、东流、至德、彭泽之线的广大南岸阵地,正向南扩展中。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国民党的广大官兵一致希望和平,不想再打了,听见南京拒绝和平,都很泄气。
这则消息的导语是哪一句?导语在文中起到什么作用?(4 分)
消息中 “二十四小时内即已渡过三十万人”“至发电时止,该路三十五万人民解放军已渡过三分之二” 两句,加点词语 “即已”“至发电时止” 体现了新闻语言的什么特点?(5 分)
文中分析西路军 “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的原因是什么?这部分分析有何作用?(6 分)
这则消息的主体部分是如何安排顺序的?这样安排有什么好处?(7 分)
(二)课外阅读(18 分)
全红婵卫冕世锦赛女子 10 米台冠军
新华社布达佩斯 6 月 26 日电 中国选手全红婵 26 日在 2022 年世界游泳锦标赛女子 10 米台决赛中,以总分 416.25 分卫冕冠军,为中国跳水队再添一枚金牌。
决赛中,全红婵的发挥堪称稳定。第一轮,她选择难度系数 3.0 的动作,起跳、翻腾、入水一气呵成,获得 79.50 分,暂列第三。第二轮动作难度不变,她的表现更为出色,入水时几乎没有水花,裁判给出 84.00 分,排名升至第二。
关键的第三轮,全红婵挑战难度系数 3.2 的动作。只见她深吸一口气,纵身跃起,在空中完成连贯的抱膝翻腾动作,身体如陀螺般旋转后,精准垂直入水,水花控制堪称完美。这一跳得到 91.20 分,全红婵成功反超,升至榜首。此后两轮,全红婵顶住压力,继续稳定发挥,第四轮获得 85.80 分,第五轮以 85.75 分收官,最终以领先第二名陈芋汐 19.45 分的优势夺冠。
赛后,全红婵在接受采访时说:“这次决赛比训练时紧张,好在自己调整过来了,感谢教练和队友的帮助。接下来会继续努力,争取在更多比赛中为国争光。”
中国跳水队教练周继红表示,全红婵在比赛中展现了强大的心理素质和技术实力,她的成长非常快,未来可期。
这则消息的标题有什么作用?(4 分)
文中画线句子 “只见她深吸一口气,纵身跃起,在空中完成连贯的抱膝翻腾动作,身体如陀螺般旋转后,精准垂直入水,水花控制堪称完美”,运用了哪些描写方法?有什么表达效果?(5 分)
消息结尾引用全红婵和周继红的话,有何作用?(4 分)
结合本单元所学知识,说说这则消息符合新闻的哪些特点。(5 分)
三、拓展层(25 分,侧重实践与思维拓展)
1. 语言运用(10 分)
(1)请为下面这则新闻拟写一个简洁的标题(不超过 15 字)。(3 分)
近日,我校举办 “传承红色基因,争做时代新人” 主题运动会。运动会设置了 “跨越封锁线”“投掷‘手榴弹’”“接力送鸡毛信” 等特色项目,同学们积极参与,在运动中感受革命历史,传承红色精神。此次活动由校德育处主办,全校 2000 余名师生参加。
标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括下面新闻的主要内容(不超过 30 字)。(3 分)
6 月 1 日,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修订草案)》,其中明确规定:禁止未成年人参与网络赌博、有偿陪练等网络不良活动;网络服务提供者应设置未成年人模式,限制未成年人使用网络的时间和消费金额;学校应开展网络安全和素养教育,引导未成年人正确使用网络。
主要内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学校将举办 “校园文化节” 活动,请你以校报记者的身份,写一则消息的导语(50 字左右)。(4 分)
导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写作(15 分)
题目:《我校举办秋季运动会》
要求:(1)符合消息的文体格式(含标题、导语、主体);(2)突出运动会的特色或亮点,语言准确、简洁;(3)不少于 300 字。
参考答案及解析
一、基础层
1. 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1)kuì (2)jiān (3)bān (4)qiáo (5)juān (6)hàn (7)lǐn liè (8)qì (9)lù (10)dào
解析:“溃”“歼”“镌” 易读错,“凛冽” 为叠音词,需注意声调;“翘首” 的 “翘” 读 qiáo(二声),不读 qiào。
2. 根据拼音写汉字
(1)泄 (2)遗 (3)蒸 (4)屏 (5)篡 (6)抵 (7)彰 (8)褐 (9)奠 (10)销
解析:“泄” 勿写为 “泻”(“泄气” 指失去信心,“泻” 多与水流相关);“篡”“彰”“奠” 笔画复杂,需注意写法。
3. 文学常识与新闻知识填空
(1)毛泽东;消息;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可选)
(2)《百年好文章 —— 路透社百年新闻佳作》;1901;物理学奖、化学奖、生理学或医学奖、文学奖、和平奖
(3)新闻特写;女子 10 米跳台;聚焦特写、形象生动
解析:需牢记消息 “五要素”“三结构”,及本单元不同文体(消息、特写、评论)的特点。
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D)
解析:“屏息敛声” 指抑制呼吸、不出声音,形容紧张;此处应改为 “屏息凝视”(专注地看),D 项搭配不当。
5. 按要求改写句子
(1)人民解放军把一切抵抗之敌歼灭和击溃。
(2)评议权属于评委会。
(3)示例:他像离弦的箭,“嗖” 地冲过终点线,赢得全场欢呼。
解析:仿写需紧扣 “运动场景”,运用比喻,突出动作特点。
6. 判断题
(1)√ (2)√ (3)√ (4)√ (5)×(新闻可隐含作者情感倾向,如《国行公祭》的批判态度) (6)√ (7)×(传记可适当艺术加工,增强可读性) (8)√
二、提升层
(一)课内阅读
导语:“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西起九江(不含),东至江阴,均是人民解放军的渡江区域。”
作用:概括消息核心内容(百万大军横渡长江的规模、区域),引出下文对中路军、西路军的具体叙述,符合新闻 “导语总领全文” 的特点。
体现新闻语言 “准确、客观、及时” 的特点。“即已” 强调中路军渡江速度快,准确体现战况;“至发电时止” 明确时间界限,说明数据是截至发稿时的最新情况,避免绝对化,体现新闻的真实性。
原因:①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②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官兵士气低落,不愿再战。
作用:既解释了战况顺利的原因,也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不得人心,增强消息的深度和说服力,体现新闻的思想性。
顺序:按 “中路军 — 西路军” 的时间顺序(中路军 “二十日夜起” 渡江,西路军 “二十一日下午五时起” 渡江)和 “先详后略” 的逻辑顺序安排。
好处:①时间顺序符合事件发展脉络,让读者清晰了解渡江进程;②中路军、西路军所遇敌情相似,先详写中路军(略提战果),再略写西路军(补充原因),避免重复,结构紧凑,重点突出。
(二)课外阅读
标题作用:①点明事件核心(全红婵卫冕世锦赛冠军);②交代人物(全红婵)、赛事(世锦赛女子 10 米台)、结果(卫冕冠军),符合新闻标题 “简洁明了、概括核心” 的要求;③吸引读者关注。
描写方法:动作描写、比喻描写。
表达效果:“深吸一口气”“纵身跃起”“抱膝翻腾”“垂直入水” 等动作描写,精准展现全红婵跳水的连贯与娴熟;将身体比作 “陀螺”,生动形象地写出翻腾动作的快速与精准,突出其技术高超,增强画面感。
作用:①引用当事人(全红婵)和权威人士(周继红)的话,增强消息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新闻 “用事实说话”);②全红婵的话体现其谦逊与责任感,周继红的话肯定其实力,丰富消息内容,展现人物形象。
符合的新闻特点:①时效性(报道 2022 年世锦赛最新赛事);②真实性(明确时间、地点、人物、结果,列举具体得分数据);③准确性(“总分 416.25 分”“领先 19.45 分” 等数据精准);④客观性(客观叙述比赛过程,引用他人话语体现中立);⑤结构完整(含标题、导语、主体、结尾)。
三、拓展层
1. 语言运用
(1)标题示例:我校举办红色主题运动会
(2)主要内容:教育部发布《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明确多项保护规定。
(3)导语示例:9 月 28 日,我校 “校园文化节” 开幕,活动含书画展、话剧表演等,全校师生参与,共享文化盛宴。
2. 写作(示例)
我校举办秋季运动会
本报讯(记者 XXX) 10 月 12 日,我校 2023 年秋季运动会在操场开幕,全校 18 个班级、1200 余名师生参与,运动会为期两天。
开幕式上,各班级方阵身着统一服装,手持彩旗、花束入场,口号响亮,展现青春活力。校长在致辞中鼓励同学们 “赛出水平,赛出友谊”,并宣布运动会开幕。
本次运动会设置短跑、跳远、拔河、集体跳绳等 15 个项目。其中,“集体跳绳” 项目最受关注,各班队员配合默契,绳子翻飞间,欢呼声此起彼伏;八年级(3)班的李明同学在男子 100 米决赛中,以 12.5 秒的成绩打破校运会纪录,现场掌声雷动。
截至 12 日下午,已产生 10 枚金牌,后续还将进行长跑、跳高项目的角逐。此次运动会不仅丰富了校园生活,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解析:符合消息格式(标题、导语、主体),突出 “集体跳绳”“破纪录” 等亮点,语言准确简洁,体现运动会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