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背 影
@基础型作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文学是我们精神世界里坚实的背景墙,帮我们对抗生活中的平凡与suǒ① 屑,拯救自我于困厄。文学作品中,也总有一些细节差使我们的情思。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的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让我们动容。看到那臃肿的背影、pán shān② 的动作,这时“我”才觉察到,父亲早已在岁月无声的流逝中悄悄变老。那一次远行,让“我”触目伤怀,潸然泪下。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suǒ① 屑 pán shān②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差使 B.颓唐 C.臃肿 D.触目伤怀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外貌描写 D.动作描写
(1)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
(2)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
(3)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
(4)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其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B.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匆匆》《春》《济南的冬天》等。
C.人们称呼避讳的事物时往往使用讳称,如课文中的“大去”就是对死亡的讳称。
D.《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是一篇回忆之作。“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发展型作业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中间略写,首尾详写。
B.本文写父爱不是从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而是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并着力写了父亲的背影。
C.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和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了“背影”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D.课文写得非常坦诚,作者前后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一个大的转变,作者叙述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自己当年不能理解父亲的悔意。
6.[教材母题变式]文中作者描写父亲买橘子的情节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快递里的父子深情
艾 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听闻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烦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儿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你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⑦我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
⑧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
(选自《读者》,有删改)
7.[人物情感分析]“我”与父亲围绕快递发生了一些事情,随之双方的情感或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下列情感态度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起初“我”邮寄物品——父亲害怕(忧惧)
B.周末“我”准备寄一些东西给家人——父亲喜不自胜
C.后来“我”常给家里寄东西——父亲先“训斥”再关怀备至
D.春日下午父亲寄来了他亲手做的布鞋——“我”泪目
8.[内容理解与分析]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以“快递”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原本零散的情节变得紧凑不凌乱。
B.本文以小见大,从邮寄快递这件小事,阐释出蕴藏在生活中的父子深情。
C.父亲收到快递后,先会将“我”训斥一番,然后又对“我”关怀备至,父亲的做法是矛盾的。
D.“快递”承载的不只是简单的物质所需,还是一份祝福、牵念以及蕴含绵绵真情的心意。
9.[句子赏析]下列两组句子中哪一组更好?说说理由。(4分)
原句 改句
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 春夏秋冬,父亲都给我寄来了应季的食物。
10.[教材母题迁移][标题作用]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快递里的父子深情”有什么妙处。(4分)
11.(链接教材)[拓展探究]比较阅读本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作者流泪原因的异同。(4分)
【链接材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
@拓展型作业
(跨学科·影视)学完课文《背影》,班级拟开展以“展演《背影》,感悟亲情”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编写剧本
12.小贵同学搜集有关朱自清的人物卡片用作编写剧本,以下是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语言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人物卡片——朱自清
①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质朴,情感真挚。②20世纪20年代起,他创作了《背影》《荷塘月色》……等经典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亲情与自然之美。③朱自清的伟大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有他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④抗战时期,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拒领列强的救济粮,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⑤朱自清的文学成就不仅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善、美,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文字书写生活,传递温暖与力量。
◆视频拍摄
13.表演小组要演出如下一幕,给你发来一则求助信息,请结合《背影》一文,给该幕拟一个标题,同时在演员、服装安排上提出合理建议。
◆宣传制作
14.(跨学科·书法)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用作宣传,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
15. 《背影》一文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平实朴素的语言,把父亲对儿子诚挚的爱和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学着用白描手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
【写法指导】白描是用极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使用白描刻画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突出重点;(2)用语要精简、概括。
◆一课一法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
【真题在线】(本溪中考)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技法点拨】赏析动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明确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分别是谁,了解其行为的潜在含义。
2.了解动作描写的常见作用: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3.在了解动作描写常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对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
4.组织答案的时候要结合关键动词作答。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6题。
◆素养积累
散 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散文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等。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15 背 影
@基础型作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文学是我们精神世界里坚实的背景墙,帮我们对抗生活中的平凡与suǒ① 琐 屑,拯救自我于困厄。文学作品中,也总有一些细节差使我们的情思。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走到铁道边慢慢探身下去的老境颓唐的父亲的背影让我们动容。看到那臃肿的背影、pán shān② 蹒跚 的动作,这时“我”才觉察到,父亲早已在岁月无声的流逝中悄悄变老。那一次远行,让“我”触目伤怀,潸然泪下。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suǒ① 琐 屑 pán shān② 蹒跚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A.差使 B.颓唐 C.臃肿 D.触目伤怀
【解析】A.“差使”旧时指官场中临时委任的职务,后来也泛指职务或官职。此处形容文学作品中的细节使我们的思想受到触动,不合语境。
3.写出下列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填序号)
A.心理描写 B.语言描写 C.外貌描写 D.动作描写
(1) 我心里暗笑他的迂;他们只认得钱,托他们只是白托!( A )
(2) “我买几个橘子去。你就在此地,不要走动。”( B )
(3) 我看见他戴着黑布小帽,穿着黑布大马褂,深青布棉袍。( C )
(4) 他用两手攀着上面,两脚再向上缩。( D )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B )
A.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其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B.朱自清,字佩弦,散文家、诗人、学者。代表作有《匆匆》《春》《济南的冬天》等。
C.人们称呼避讳的事物时往往使用讳称,如课文中的“大去”就是对死亡的讳称。
D.《背影》选自《朱自清全集》,是一篇回忆之作。“背影”是贯穿全文的线索。
【解析】B.《济南的冬天》是老舍的作品。
@发展型作业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回答问题。
5.下列关于课文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 )
A.本文四次写到父亲的“背影”,中间略写,首尾详写。
B.本文写父爱不是从正面写父亲的高大形象,而是写父亲不美的外表、动作和不漂亮的语言,并着力写了父亲的背影。
C.本文以“背影”为题的原因在于将父亲老境的颓唐、心情的忧郁和父爱的真挚都浓缩在了“背影”上,留给读者自由想象的空间。
D.课文写得非常坦诚,作者前后的心理是不同的,有一个大的转变,作者叙述了自己的情感体验,表现了对自己当年不能理解父亲的悔意。
6.[教材母题变式]文中作者描写父亲买橘子的情节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运用了动作描写,通过“走、探、穿、爬、攀、缩、倾”等动词,描绘出父亲穿过铁道、爬上月台买橘子的情景,可见父亲爬上月台的艰难,表现了父亲对儿子深深的爱。
课外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8分)
快递里的父子深情
艾 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听闻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父亲平日里从不“捣鼓”手机,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频率,每次收到取件短信通知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8里路之遥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烦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通知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如水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说,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儿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你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的心里都会灿如春花,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即便他怕我为此胡乱花钱,以致给生活带来负担。父亲只想成为我们迈向美好生活的助推器,不想沦为通往幸福之路的绊脚石。但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聆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康健,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份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目,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份快递。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菜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快递寄过去”。
⑦我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
⑧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地理和时空上的距离。我们频繁地给彼此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对方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
(选自《读者》,有删改)
7.[人物情感分析]“我”与父亲围绕快递发生了一些事情,随之双方的情感或态度也在发生变化,下列情感态度有误的一项是( B )(3分)
A.起初“我”邮寄物品——父亲害怕(忧惧)
B.周末“我”准备寄一些东西给家人——父亲喜不自胜
C.后来“我”常给家里寄东西——父亲先“训斥”再关怀备至
D.春日下午父亲寄来了他亲手做的布鞋——“我”泪目
【解析】B.从第③段可知,父亲先是拒绝后是好奇。
8.[内容理解与分析]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C )(3分)
A.本文以“快递”为线索,贯穿全文,使原本零散的情节变得紧凑不凌乱。
B.本文以小见大,从邮寄快递这件小事,阐释出蕴藏在生活中的父子深情。
C.父亲收到快递后,先会将“我”训斥一番,然后又对“我”关怀备至,父亲的做法是矛盾的。
D.“快递”承载的不只是简单的物质所需,还是一份祝福、牵念以及蕴含绵绵真情的心意。
【解析】C.父亲收到快递后,先会将“我”训斥一番,然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体现了父亲既怕“我”花钱,又感到自豪的心理,父亲的做法并不矛盾。
9.[句子赏析]下列两组句子中哪一组更好?说说理由。(4分)
原句 改句
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冬瓜和红薯。 春夏秋冬,父亲都给我寄来了应季的食物。
原句更好(1分)。虽然两组句子表达的意思都是父亲每个季节都会给“我”寄食物(1分),但是原句运用排比句式分别列举出春夏秋冬父亲寄给“我”的瓜果蔬菜等,一则读来朗朗上口(1分),二则叙述更有画面感,能够更形象直观地体现出父亲给“我”寄东西的频率之高、种类之丰富,也更能表现出父亲对“我”的牵念(1分)。
10.[教材母题迁移][标题作用]结合全文,说说文章题目“快递里的父子深情”有什么妙处。(4分)
“快递”作为线索贯穿全文,使文章结构严谨(1分);概括了文章的主要内容,文章所写的几件事都与快递有关(1分);点明了文章的主旨(1分),题目里的“深情”既有父亲对“我”浓浓的真爱,又有“我”对父亲的思念、感激和深深的爱(1分)。
11.(链接教材)[拓展探究]比较阅读本文第⑤段中画线句子和下面的链接材料,说说作者流泪原因的异同。(4分)
【链接材料】我北来后,他写了一信给我,信中说道:“我身体平安,唯膀子疼痛厉害,举箸提笔,诸多不便,大约大去之期不远矣。”我读到此处,在晶莹的泪光中,又看见那肥胖的、青布棉袍黑布马褂的背影。唉!我不知何时再能与他相见!
(《背影》)
相同点:都有对父亲的身体的担忧之情。不同点:本文还包含了对父亲亲自给“我”做布鞋的感动之情。链接材料还表现了作者期待与父亲相见,是思念(挂念)的泪。
@拓展型作业
(跨学科·影视)学完课文《背影》,班级拟开展以“展演《背影》,感悟亲情”为主题的短视频拍摄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的任务。
◆编写剧本
12.小贵同学搜集有关朱自清的人物卡片用作编写剧本,以下是部分内容,其中有两处语言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
人物卡片——朱自清
①朱自清是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质朴,情感真挚。②20世纪20年代起,他创作了《背影》《荷塘月色》……等经典散文,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亲情与自然之美。③朱自清的伟大不仅体现在文学创作上,还有他对国家和民族深沉的爱。④抗战时期,他不为五斗米折腰,拒领列强的救济粮,体现了高尚的民族气节。⑤朱自清的文学成就不仅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善、美,也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用文字书写生活,传递温暖与力量。
②句标点符号使用不当,应删去省略号。⑤句语序不当,应将“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真、善、美”与“在中国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调换位置。
◆视频拍摄
13.表演小组要演出如下一幕,给你发来一则求助信息,请结合《背影》一文,给该幕拟一个标题,同时在演员、服装安排上提出合理建议。
(示例)标题:望父买橘。建议:在演员安排上,找一个体形偏胖的男生;在服装安排上,准备一顶黑布小帽、一件黑布大马褂、一件深青布棉袍。
◆宣传制作
14.(跨学科·书法)书法小组书写了“父爱如山”四幅书法作品用作宣传,其中属于楷书的一项是( D )
15. 《背影》一文采用白描手法,通过平实朴素的语言,把父亲对儿子诚挚的爱和儿子对父亲感恩的心表现得淋漓尽致。请你学着用白描手法写一个描写人物的片段。
【写法指导】白描是用极简练的笔墨,不加渲染烘托,刻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的一种表现手法。使用白描刻画人物形象时,要特别注意以下两点:(1)突出重点;(2)用语要精简、概括。
示例:她极其严厉。当高跟鞋的声音传进教室的时候,原本热闹的教室总会马上安静下来。不用多久,她便出现在教室门口,就那样站在门口,不说一句话,一双眼睛透过镜片默默地扫视教室一圈。同学们不用看就知道是她,都端端正正地坐着。站定片刻,她才大步走上讲台。“上课!”“起立!”“同学们好!”“老师好!”“请坐!”口令干脆利落,绝不拖泥带水。随后,她翻开课本说:“请同学们打开课本……”一节课开始了。
◆一课一法
赏析文学作品中的动作描写
【真题在线】(本溪中考)选文第⑥段画线句子运用了哪种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技法点拨】赏析动作描写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明确动作的发出者和接受者分别是谁,了解其行为的潜在含义。
2.了解动作描写的常见作用:①交代人物的身份、地位;②反映人物的心理活动;③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④推动情节的发展。
3.在了解动作描写常见作用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语境对动作描写的作用进行具体、全面的分析。
4.组织答案的时候要结合关键动词作答。
【习题链接】见本课第6题。
◆素养积累
散 文
散文是文学的一大样式。现代散文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散文包括杂文、小品文、随笔、报告文学等;狭义的散文专指表现作者情思的叙事、抒情散文等。散文的主要特点是“形散神不散”。
根据表达方式的不同,散文可分为记叙性散文、抒情性散文、议论性散文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