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同步练 (学生版+教师版)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20:04:34

文档简介

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基础型作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中国革命建筑是镌刻在山河间的立体史书,其形制上溯至血火交织的峥嵘岁月。矗立于井冈山黄洋界的防御工事,以顶天立地的战壕抵御敌军的挑衅,即便是经历炮火xiāo① 销 毁的残垣,仍在断壁间回响着“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壮烈。延安窑洞朴拙的拱顶下,木桌油灯见证着kānɡ kǎi② 慷慨 激昂的《论持久战》,粗砺的土墙将“自己动手”的丰衣足食之道xiānɡ③ 镶 嵌进每道裂缝。当人们瞻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汉白玉浮雕如时光卷轴徐徐展开——从虎门销烟到渡江战役,先辈的丰功伟绩化作触手可及的史诗。这些建筑是砖石垒砌的容器,更是用信仰浇筑的精神印记,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誓言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xiāo① 销 毁 kānɡ kǎi② 慷慨 激昂 xiānɡ③ 镶 嵌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镌刻 B.上溯 C.顶天立地 D.丰功伟绩
【解析】C.“顶天立地” 通常用来形容人的形象高大,气概雄伟豪迈。是用来描述人的词语,不能用来形容 “战壕”。
@发展型作业
课外阅读
(贵州特色)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
贵州省博物馆:黔贵大地 文化多彩
陈隽逸
①“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一座菱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墙整体呈棕色,并点缀有彩色色块,显得庄重又活泼,这便是贵州省博物馆。
②贵州省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现藏有反映贵州历史文化的出土文物、化石标本、近现代文物等5.3万余件,尚在整理中的自然标本和古生物化石30多万件。
③2017年9月,贵州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新馆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目前常设“历史贵州”“古生物王国”“民族贵州”3个基本陈列,还有数字体验馆、非遗剧场、4D影院、学术交流区等功能区,成为集展览、研究、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聆听悠远历史故事
④“历史贵州”主要包括“探访观音洞”“夜郎寻踪”“建省之路”“文教兴延”“黔山红迹”5个部分,生动展现了贵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⑤在“夜郎寻踪”单元,汉代铜车马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是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铜车马出土于贵州兴义万屯汉墓,整车由大约300个零部件组成,是迄今为止汉墓出土铜车马中最完整、最精致的一件,对了解汉代车制、冶炼工艺具有重要价值。铜车马呈马拖车状,马蹄微微向前,步态优雅,马嘴微张,作嘶鸣状。车为双曲辕车,车篷用青铜卷曲成覆瓦状,厚度仅0.1毫米,轻薄如纸。
⑥展柜里两顶金凤冠引得观众啧啧赞叹。金凤冠由纯金打造,数百颗红、蓝、绿宝石镶嵌其中,花团锦簇,精美绝伦。
饱览海洋生物化石
⑦远古时期,贵州地区曾是海洋,后经地壳运动变为陆地。贵州古生物化石种类丰富,发现了以关岭生物群、兴义生物群和盘县生物群为代表的大量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化石。在“古生物王国”展厅,可以看到从埃迪卡拉纪到第四纪的古生物化石,时间跨度为距今6.35亿年到距今258万年。
⑧东方恐头龙化石是这个展厅最珍贵的展品。这种化石仅见于今贵州省六盘水市一带的盘县生物群中。胡氏贵州龙化石也是“古生物王国”展厅内的一个亮点。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在贵州兴义绿荫村农家墙壁的石头上偶然发现一种化石。后来,他将化石带回北京,交由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鉴定。杨钟健将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并研究、命名的第一种海生爬行动物。
领略多彩民族文化
⑨走进“民族贵州”一楼展厅,仿佛进入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吊脚楼上挂着成串的玉米和辣椒,门口立着一棵枫香树,不远处有一座风雨廊桥。
⑩二楼展厅着重展示民族服饰。苗族姑娘盛装、瑶族女夏装、侗族妇女偏髻、水族马尾绣背扇……缤纷多彩的服饰齐聚一堂,成为贵州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缩影。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女套装是展厅里唯一一套考古出土的服装,1987年出土于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该套装上身为齐腰上衣,前襟和后背为整幅彩色蜡染片,袖口用丝线贴绣锁边。下身为百褶裙,采用蜡染间填色工艺绘鹭鸟纹两周。这套服装蜡染线条流畅纤细,技艺炉火纯青,为研究古代蜡染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在黔东南清水江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至廿七日会举行龙船节。贵州省博物馆藏有一套100多年前制作的清代龙船,是清水江地区保存下来历史最悠久的龙船。如今,龙船节成为清水江沿岸一项独具特色的体育赛事,饱含着当地人民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3.[文章理解与分析]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D )(3分)
A.文章“最珍贵”“最悠久”这些加点的词语,体现了博物馆内的藏品价值极高。
B.文章对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女套装进行详细介绍,凸显古代蜡染技艺炉火纯青。
C.文章按照“历史贵州”“古生物王国”“民族贵州”的顺序来介绍贵州省博物馆。
D.文章抓住博物馆特征,采用先总说再分说最后总说的写法,有条理地进行说明。
4.[说明方法]请根据“聆听悠远历史故事”这个部分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4分)
例句 ① 示例:整车由大约300个零部件组成。   铜车马呈马拖车状,马蹄微微向前,步态优雅,马嘴微张,作嘶鸣状
说明 方法 列数字 摹状貌
作用 ② 示例:“大约300个”,使用约数,准确地说明了汉代铜车马零部件数量多,突出了汉代车制技术较为良好。   描绘汉代铜车马的外形,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铜车马精致、美观的特点,突出其对了解汉代车制、冶炼工艺的重要价值
结论 文章恰当地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贵州省博物馆,使得说明语言更加准确、严密、生动,丰富了人们对贵州省博物馆的认识
5.[句子作用]请简析文章开头“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这句话的作用。(4分)
结构上:总领全文,引出说明对象——贵州省博物馆(2分)。内容上:概括文章内容,“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指博物馆展现了贵州的历史文化、古生物化石、多彩民族文化等内容,包涵着丰富且深厚的文化内涵(2分)。
◆一课一法
说明顺序
【真题在线】(毕节月考)第①~③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点解读】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①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来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步骤、制作过程等。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②空间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由外到内,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呈辐射式顺次对事物进行介绍。介绍某种静态实体(如建筑物、工艺品等)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条件到结论的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介绍事物的性质、功用类的说明文往往采用这种说明顺序。
【答题思路】①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说明文的类型;②审读题干,锁定答题区间;③抓住关键词句,寻找语言标志,判断说明顺序;④按照题干的具体要求回答问题。21 人民英雄永垂不朽 ——瞻仰首都人民英雄纪念碑
@基础型作业
阅读下面文段,完成1~2题。
中国革命建筑是镌刻在山河间的立体史书,其形制上溯至血火交织的峥嵘岁月。矗立于井冈山黄洋界的防御工事,以顶天立地的战壕抵御敌军的挑衅,即便是经历炮火xiāo① 毁的残垣,仍在断壁间回响着“黄洋界上炮声隆”的壮烈。延安窑洞朴拙的拱顶下,木桌油灯见证着kānɡ kǎi② 激昂的《论持久战》,粗砺的土墙将“自己动手”的丰衣足食之道xiānɡ③ 嵌进每道裂缝。当人们瞻仰天安门广场的人民英雄纪念碑时,汉白玉浮雕如时光卷轴徐徐展开——从虎门销烟到渡江战役,先辈的丰功伟绩化作触手可及的史诗。这些建筑是砖石垒砌的容器,更是用信仰浇筑的精神印记,让“人民英雄永垂不朽”的誓言在神州大地生根发芽。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
xiāo① 毁 kānɡ kǎi② 激昂 xiānɡ③ 嵌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镌刻 B.上溯 C.顶天立地 D.丰功伟绩
@发展型作业
课外阅读
(贵州特色)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11分)
贵州省博物馆:黔贵大地 文化多彩
陈隽逸
①“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在贵州省贵阳市观山湖区林城东路,一座菱形建筑格外引人注目。建筑外墙整体呈棕色,并点缀有彩色色块,显得庄重又活泼,这便是贵州省博物馆。
②贵州省博物馆始建于1953年,现藏有反映贵州历史文化的出土文物、化石标本、近现代文物等5.3万余件,尚在整理中的自然标本和古生物化石30多万件。
③2017年9月,贵州省博物馆新馆正式开放。新馆建筑面积4.7万余平方米,目前常设“历史贵州”“古生物王国”“民族贵州”3个基本陈列,还有数字体验馆、非遗剧场、4D影院、学术交流区等功能区,成为集展览、研究、教育、休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聆听悠远历史故事
④“历史贵州”主要包括“探访观音洞”“夜郎寻踪”“建省之路”“文教兴延”“黔山红迹”5个部分,生动展现了贵州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发展脉络。
⑤在“夜郎寻踪”单元,汉代铜车马吸引了参观者的目光,这是贵州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这件铜车马出土于贵州兴义万屯汉墓,整车由大约300个零部件组成,是迄今为止汉墓出土铜车马中最完整、最精致的一件,对了解汉代车制、冶炼工艺具有重要价值。铜车马呈马拖车状,马蹄微微向前,步态优雅,马嘴微张,作嘶鸣状。车为双曲辕车,车篷用青铜卷曲成覆瓦状,厚度仅0.1毫米,轻薄如纸。
⑥展柜里两顶金凤冠引得观众啧啧赞叹。金凤冠由纯金打造,数百颗红、蓝、绿宝石镶嵌其中,花团锦簇,精美绝伦。
饱览海洋生物化石
⑦远古时期,贵州地区曾是海洋,后经地壳运动变为陆地。贵州古生物化石种类丰富,发现了以关岭生物群、兴义生物群和盘县生物群为代表的大量三叠纪海洋爬行动物化石。在“古生物王国”展厅,可以看到从埃迪卡拉纪到第四纪的古生物化石,时间跨度为距今6.35亿年到距今258万年。
⑧东方恐头龙化石是这个展厅最珍贵的展品。这种化石仅见于今贵州省六盘水市一带的盘县生物群中。胡氏贵州龙化石也是“古生物王国”展厅内的一个亮点。1957年,中国地质博物馆的胡承志在贵州兴义绿荫村农家墙壁的石头上偶然发现一种化石。后来,他将化石带回北京,交由古脊椎动物学家杨钟健鉴定。杨钟健将其命名为胡氏贵州龙,这是由中国学者发现并研究、命名的第一种海生爬行动物。
领略多彩民族文化
⑨走进“民族贵州”一楼展厅,仿佛进入一个少数民族村寨。吊脚楼上挂着成串的玉米和辣椒,门口立着一棵枫香树,不远处有一座风雨廊桥。
⑩二楼展厅着重展示民族服饰。苗族姑娘盛装、瑶族女夏装、侗族妇女偏髻、水族马尾绣背扇……缤纷多彩的服饰齐聚一堂,成为贵州各少数民族和睦相处的缩影。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女套装是展厅里唯一一套考古出土的服装,1987年出土于贵州省平坝县桃花村。该套装上身为齐腰上衣,前襟和后背为整幅彩色蜡染片,袖口用丝线贴绣锁边。下身为百褶裙,采用蜡染间填色工艺绘鹭鸟纹两周。这套服装蜡染线条流畅纤细,技艺炉火纯青,为研究古代蜡染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在黔东南清水江一带,每年农历五月廿四日至廿七日会举行龙船节。贵州省博物馆藏有一套100多年前制作的清代龙船,是清水江地区保存下来历史最悠久的龙船。如今,龙船节成为清水江沿岸一项独具特色的体育赛事,饱含着当地人民祈求国泰民安的美好愿望。
(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有删改)
3.[文章理解与分析]下列对文章的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3分)
A.文章“最珍贵”“最悠久”这些加点的词语,体现了博物馆内的藏品价值极高。
B.文章对宋代鹭鸟纹彩色蜡染女套装进行详细介绍,凸显古代蜡染技艺炉火纯青。
C.文章按照“历史贵州”“古生物王国”“民族贵州”的顺序来介绍贵州省博物馆。
D.文章抓住博物馆特征,采用先总说再分说最后总说的写法,有条理地进行说明。
4.[说明方法]请根据“聆听悠远历史故事”这个部分中的相关内容,完成下表。(4分)
例句 ① 铜车马呈马拖车状,马蹄微微向前,步态优雅,马嘴微张,作嘶鸣状
说明 方法 列数字 摹状貌
作用 ② 描绘汉代铜车马的外形,具体、形象地说明了铜车马精致、美观的特点,突出其对了解汉代车制、冶炼工艺的重要价值
结论 文章恰当地采用了多种说明方法来介绍贵州省博物馆,使得说明语言更加准确、严密、生动,丰富了人们对贵州省博物馆的认识
5.[句子作用]请简析文章开头“菱石虽小,内蕴贵州文化千山千岛”这句话的作用。(4分)
◆一课一法
说明顺序
【真题在线】(毕节月考)第①~③段采用了哪种说明顺序?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考点解读】说明文常见的说明顺序有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等。
①时间顺序:以时间的推移来说明事物的变化过程,即以时间的先后安排说明内容,介绍事物的发生、发展、演变,事物的制作步骤、制作过程等。介绍事物发展变化过程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②空间顺序:按照说明对象的空间存在形式,或自上而下,或由前到后,或由外到内,或由某一中心点向四面扩散,呈辐射式顺次对事物进行介绍。介绍某种静态实体(如建筑物、工艺品等)的说明文常使用这种说明顺序。
③逻辑顺序:即按照由原因到结果、由主要到次要、由现象到本质、由条件到结论的顺序来介绍说明对象的说明顺序。说明事物间的联系,介绍事物的性质、功用类的说明文往往采用这种说明顺序。
【答题思路】①整体感知文意,明确说明文的类型;②审读题干,锁定答题区间;③抓住关键词句,寻找语言标志,判断说明顺序;④按照题干的具体要求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