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素养评估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素养评估 (学生版+教师版) 2025-2026学年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20:18:17

文档简介

第一单元素养评估
( 古诗文考查涉及第三单元内容)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是振聋发聩的场景,是令无数中国人骄傲并铭记的高光时刻。星空浩hàn① 无比,探索永无止境。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令世人zhǔ② 目的成就,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道路,zhānɡ xiǎn③ 了真正的大国力量。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浩hàn① zhǔ② 目 zhānɡ xiǎn③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入驻 B.振聋发聩 C.铭记 D.殚精竭虑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馨香盈怀袖, 。(《庭中有奇树》)
②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③至于夏水襄陵, 。(郦道元《三峡》)
④树树皆秋色, 。(王绩《野望》)
⑤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⑥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⑦美术老师画了一幅水墨画,画中人登楼远眺,晴空明丽,草木葱茏,她邀请同学们为画作题诗,你建议用崔颢《黄鹤楼》中的“ , ”。
⑧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 ”来形容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四句成一联,一首诗共两联。
B.毛泽东,字润之,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
C.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评论。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这里的“大规模的转移”是指(   )(3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7.《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许多领袖人物关心下属并与其同甘共苦的事例。请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列举相应事例。(2分)
毛泽东 朱德
(二)现代文阅读1
问天五十五载,神舟再探苍穹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王隽杰
①“……5、4、3、2、1,点火!”
②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烈焰喷薄、大漠震颤,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出征太空。
③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④55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空,吹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号角。
⑤55年后的今天,神舟二十号飞船又从这里启程,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5次飞行任务。
⑥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中国人探索浩瀚星空的脚步,从未停歇。
问天再出征
⑦在发射现场,人们的情绪随着火箭腾空达到高潮,欢呼声响成一片。直到火箭的尾焰光点消失在碧空之中,观礼人群仍驻足仰望,不愿散去……
⑧时针拨回发射前3小时,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圆梦园广场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此举行。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边前进边向群众挥手致意。
⑨从神舟十一号到神舟二十号,陈冬亲历了中国空间站从无到有、从建造走向应用的发展历程。“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和幸福。”陈冬说,“期待在飞行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经验,收获更多的突破。”
⑩此次出征是陈中瑞的圆梦时刻——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他,在守护祖国蓝天时,心中便已怀揣着对浩瀚星辰的向往。陈中瑞将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再次把航天人的荣耀写满太空!”
王杰是首位执行飞天任务的内蒙古籍航天员,从牧羊少年到航天员,从制造飞行器到驾驭飞行器,脚踏实地的他触摸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王杰表示,要用好维护好我们的“太空家园”,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陈冬。”“航天员陈中瑞。”“航天员王杰。”
“出发!”14时1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命令,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大漠问天,戈壁滩上不断书写着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又一次,《歌唱祖国》的旋律在圆梦园广场响起,中国航天事业再往前踏出坚实一步。
“巨龙”腾飞
再把时间拨到发射前半小时,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场,晴空万里,天高云阔。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回转平台依次打开,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渐渐露出真容。金色的阳光洒落,“巨龙”傲然矗立在戈壁滩上,只待问天时刻。
“5分钟准备!”
“30秒准备!”
发射场上,所有人的目光注视在神舟二十号上,心里默念倒数。
“5、4、3、2、1,点火!”
“巨龙”腾空,一飞冲天,奔赴宇宙。
现场的观礼群众心潮澎湃,一片沸腾。寰宇之间,天宫空间站仍在静静漂流,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们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新“战友”入住“太空家园”。
新的征程,新的进步
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出征日是“东方红一号”升空55周年,也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给这次任务增添了新的承载和特殊意义。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事业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接续发展。如今,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再启新程,飞赴“天宫”,必将在中国航天历史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删减)
8.下面是神舟二十号发射的过程梳理,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①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 ②航天员举行出征仪式 
③指挥员下达点火指令 ④总指挥下达出发指令
⑤火箭托举载人飞船腾空
A.④②③①⑤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⑤③① B.②④①③⑤
9.根据选文内容,可知船箭组合体露出全貌的时间应该在(   )(3分)
A.24日17时17分后 B.24日14时16分后
C.24日16时47分后 D.24日17时27分后
10.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完本文后的交流发言。你赞成谁的说法?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述理由。(6分)
小贵:我认为本文是新闻特写,因为它选取了一个精彩的瞬间加以表现,突出其独特之处。
小阳:不,本文描写了多个场面,全面报道过程,渲染了氛围,所以我认为是通讯。
11.结合新闻内容,分析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意义。(4分)
(三)现代文阅读2
【材料一】
国内首款正向设计货运无人机TP500首飞成功
2022年6月1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TP500无人运输机完成首飞。飞机于6点18分起飞,6点45分着陆,空中飞行27分钟,飞行过程平稳、安全,首飞圆满成功。TP500无人运输机货仓容积3.3立方米,可满足500千克级标准载重、500千米半径范围的无人驾驶航空货运覆盖,最大航程1 800千米,是一款通用型大载重无人运输平台。TP500是首个完全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
【材料二】
关于“正向设计”的AI问答
问:什么是“正向设计”?
答:“正向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需求分析和技术创新实现自主设计能力提升,而非简单仿制或逆向工程。正向设计强调“从需求出发自主创造”的设计方法,和“逆向设计”(先拆解实物再创新)正好相反。
问:我还是不太明白,能举一个例子吗?
答:比如你想设计一款手机,正向设计的思路就是先调研用户需求(如长时间续航、机身轻薄等),然后从电池技术、材料工艺、结构设计等各个环节逐个攻克,最终制造一部全新手机,满足用户需求。而逆向设计的思路就是先买一台别人家的手机拆开研究,再尝试复刻它的功能,但这样很难做出超越原版的创新。
【材料三】
货运无人运输机TP1000相关数据一览表
项目 TP1000数据
起飞重量(千克) 3 300
最大载重(千克) 1 000
货仓容积(立方米) 7
满载航程(千米) 1 000
12.材料一报道货运无人机TP500首飞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3分)
A.首飞过程、性能参数、技术意义
B.首飞载重、制造技术、成本控制
C.首飞环境、研发动机、飞行原理
D.首飞天气、团队简介、社会期待
13.有人认为材料一这则消息应该增加货运无人机TP500研发过程的内容,对此,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1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推测研发团队在货运无人机TP500的“正向设计”过程中,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是(   )(3分)
A.研究现在已生产出来的大型无人运输机有哪些优势
B.研究中国民航关于大型无人运输机有哪些适航要求
C.研究采用哪些新材料减轻大型无人运输机自身载重
D.研究如何提高人们乘坐大型运输机时的舒适体验感
15.由研发TP500的公司研制的货运无人运输机TP1000,于2025年3月15日首飞成功。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媒体报道这个新闻时最应该突出哪方面的内容?请根据你的判断,撰写一则120字左右的消息。(4分)
(四)文言文阅读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③,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④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⑤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椽(chuán):装于屋顶用以支撑屋顶盖材料的木杆。②刳(kū):剖、削。③幽阒(qù)辽夐(xiònɡ):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④公退:公事完毕,退下休息。⑤概:状况,这里指生活状况。
16.下列句子中,最能反映作者愉快心境的一项是(   )(3分)
A.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B.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C.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
D.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
17.请摘录文中写竹楼给作者带来生活雅趣的句子。(3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竹工破之 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B.比屋皆然 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D.诗韵清绝 绝多生怪柏(郦道元《三峡》)
(五)古代诗歌阅读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①休上书,南山②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①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用作朝廷的别称。②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地。这里指诗人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19.若为整首诗配一幅综合插图,以下最能全面地体现诗歌情感的场景是(   )(3分)
A.诗人在风景如画的南山中与农夫们一起劳作,一起畅聊,笑容满面。
B.诗人站在南山茅屋前远望京城,失落而无奈,周围是寂静的山林和黯淡的天色。
C.诗人在繁华的京城街头,周围是热闹的集市,诗人兴致勃勃地观赏。
D.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于松林中饮酒作乐,身边友人围绕。
20.请以诗人的口吻,描述他在说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的心情与感受。(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减重”成为热议话题。为帮助同学们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班级开展“中学生体重管理”主题活动。
21.宣传委员设计了“科学管理体重”主题展板,下列选项内容全都适合放入展板的一项是(   )(3分)
①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②坚持运动,保持活力 
③过度节食,快速减重 ④依赖减肥药,追求速效
⑤定期监测体重,关注健康变化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2.生活委员准备以“体重与健康”为主题进行发言。请整合下表信息,将发言稿(片段)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6分)
#体重状态 #健康影响 #建议措施
体重过轻 免疫力下降,易疲劳,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增加营养摄入,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
体重正常 身体机能良好,免疫力强,精神状态佳 保持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维持良好作息
体重超重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风险,关节负担加重 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肥胖 严重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影响心理健康 科学减重,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
体重波动过大 对代谢系统造成负担,增加慢性病患病风险,影响心理健康 保持体重稳定,避免极端减肥方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发言稿(片段)
人体的健康状况与体重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的体重状态会产生不同的健康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体重过轻可能导致① ,可以增加营养摄入,适量运动;体重正常时身体机能良好,要保持健康状态;体重超重或肥胖则可能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此时需要② ,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需要注意的是,体重管理应当③ ,因为体重波动过大或采取极端方式减肥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3.语文课代表分享了阅读体重健康资料的心得。下面①—④句中共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中学生的体重管理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①控制体重,首先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合理的运动。如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获取必要的营养成分,促进整体健康。②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肥胖。体重管理不仅仅是追求“瘦”。③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们来说,合理的体重管理更是促进骨骼发育、免疫力的关键。④体重管理不是一时之功,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心态。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你肯定有过劳动的经历吧,你与他人分享过吗?你关注过身边的“劳动者”吗?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表达交流的情境和要求,明确作者的身份角色,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明确标题和文体,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达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注意勿泄露姓名、校名等信息。(60分)
任务 表达交流的情境 表达交流的要求
任务一   与他人分享自己劳动的经历和感受。   明确交流对象,叙述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任务二   向你身边的“劳动者”写一封信表达敬意。   明确交流对象,叙述其让你印象深刻的劳动场景或事迹,表达真情实感。第一单元素养评估
( 古诗文考查涉及第三单元内容)
一、书写水平(5分)
1.请使用楷体字答题,书写规范、端正、整洁。此项根据作文的书写水平计分。(5分)
二、基础积累(共4道小题,20分)
北京时间2025年4月24日,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取得成功,在轨执行任务的神舟十九号航天员乘组打开舱门,迎接神舟二十号航天员乘组入驻“天宫”,这是振聋发聩的场景,是令无数中国人骄傲并铭记的高光时刻。星空浩hàn① 瀚 无比,探索永无止境。60多年来,一代又一代航天人殚精竭虑、无私奉献,推动我国航天事业发展,取得令世人zhǔ② 瞩 目的成就,走出一条自主创新的中国特色道路,zhānɡ xiǎn③ 彰显 了真正的大国力量。
2.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字词。(4分)
浩hàn① 瀚  zhǔ② 瞩 目 zhānɡ xiǎn③ 彰显 
3.上面文段中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B )(3分)
A.入驻 B.振聋发聩 C.铭记 D.殚精竭虑
【解析】B.“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唤醒糊涂麻木的人。用在此处不合语境。
4.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10分)
①馨香盈怀袖, 路远莫致之 。(《庭中有奇树》)
② 腾蛇乘雾 ,终为土灰。(曹操《龟虽寿》)
③至于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郦道元《三峡》)
④树树皆秋色, 山山唯落晖 。(王绩《野望》)
⑤ 岂不罹凝寒 ?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
⑥黄色的树林里分出两条路,可惜我不能同时去 涉足 。(弗罗斯特《未选择的路》)
⑦美术老师画了一幅水墨画,画中人登楼远眺,晴空明丽,草木葱茏,她邀请同学们为画作题诗,你建议用崔颢《黄鹤楼》中的“ 晴川历历汉阳树 , 芳草萋萋鹦鹉洲 ”。
⑧江南早春,野花初放,芳草新生,可以用白居易《钱塘湖春行》中的诗句“ 乱花渐欲迷人眼 , 浅草才能没马蹄 ”来形容这番欣欣向荣的美好景象。
5.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 )(3分)
A.律诗是近体诗的一种,通常规定每首八句,每四句成一联,一首诗共两联。
B.毛泽东,字润之,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理论家和诗人。
C.新闻包括消息、特写、通讯、评论。正文第一句是导语,导语以下是消息的主体。
D.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主要作品有诗集《吉檀迦利》《新月集》等,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
【解析】A.律诗通常每两句成一联,一首诗共四联。
三、阅读能力(共15道小题,50分)
(一)整本书阅读
6.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在《红星照耀中国》一书中写道:“在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大规模的转移是历史上最盛大的武装巡回宣传。”这里的“大规模的转移”是指( D )(3分)
A.国民革命军北伐 B.朱、毛红军会师井冈山
C.北方少数民族南迁 D.中国工农红军万里长征
7.《红星照耀中国》记录了许多领袖人物关心下属并与其同甘共苦的事例。请从以下两个人物中任选一个,列举相应事例。(2分)
毛泽东 朱德
 (示例)朱德:朱德向来以与普通士兵同甘共苦而闻名。在寒冷的冬天,他和士兵们一样,仅仅穿着两件单衣,不搞丝毫特殊。在长征的艰难行程中,食物供应常常不足,朱德经常把自己的食物分给那些饥饿的士兵,自己忍受饥饿。此外,在行军过程中,当遇到体力不支的士兵时,他会主动帮忙背枪,减轻士兵的负担。这些举动都深刻地体现了他对士兵的关心以及与他们同甘共苦的精神,也正因如此,他深受士兵们的爱戴(2分)。  
(二)现代文阅读1
问天五十五载,神舟再探苍穹
——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圆满成功
王隽杰
①“……5、4、3、2、1,点火!”
②2025年4月24日17时17分,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随着“零号指挥员”一声令下,烈焰喷薄、大漠震颤,长征二号F遥二十运载火箭托举着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腾空而起,航天员陈冬、陈中瑞、王杰出征太空。
③约10分钟后,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航天员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④55年前的今天,我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从这里升空,吹响了中国人进军太空的号角。
⑤55年后的今天,神舟二十号飞船又从这里启程,执行我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35次飞行任务。
⑥半个多世纪的光阴流转,中国人探索浩瀚星空的脚步,从未停歇。
问天再出征
⑦在发射现场,人们的情绪随着火箭腾空达到高潮,欢呼声响成一片。直到火箭的尾焰光点消失在碧空之中,观礼人群仍驻足仰望,不愿散去……
⑧时针拨回发射前3小时,东风航天城问天阁圆梦园广场红旗招展、人声鼎沸,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航天员乘组出征仪式在此举行。身着乳白色舱内航天服的3名航天员边前进边向群众挥手致意。
⑨从神舟十一号到神舟二十号,陈冬亲历了中国空间站从无到有、从建造走向应用的发展历程。“能够再次为祖国出征太空,是一种巨大的荣誉和幸福。”陈冬说,“期待在飞行中能够收获更多的经验,收获更多的突破。”
⑩此次出征是陈中瑞的圆梦时刻——曾是一名战斗机飞行员的他,在守护祖国蓝天时,心中便已怀揣着对浩瀚星辰的向往。陈中瑞将全力以赴,坚决完成任务,“再次把航天人的荣耀写满太空!”
王杰是首位执行飞天任务的内蒙古籍航天员,从牧羊少年到航天员,从制造飞行器到驾驭飞行器,脚踏实地的他触摸到了前所未有的新高度。王杰表示,要用好维护好我们的“太空家园”,以实际行动建功新时代,再创新辉煌!
“总指挥长同志,我们奉命执行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准备完毕,请指示!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航天员陈冬。”“航天员陈中瑞。”“航天员王杰。”
“出发!”14时16分,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指挥、空间站应用与发展阶段飞行任务总指挥部总指挥长许学强下达命令,3名航天员领命出征。
大漠问天,戈壁滩上不断书写着中国航天人的光荣与梦想。又一次,《歌唱祖国》的旋律在圆梦园广场响起,中国航天事业再往前踏出坚实一步。
“巨龙”腾飞
再把时间拨到发射前半小时,酒泉卫星发射基地发射场,晴空万里,天高云阔。
“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
回转平台依次打开,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渐渐露出真容。金色的阳光洒落,“巨龙”傲然矗立在戈壁滩上,只待问天时刻。
“5分钟准备!”
“30秒准备!”
发射场上,所有人的目光注视在神舟二十号上,心里默念倒数。
“5、4、3、2、1,点火!”
“巨龙”腾空,一飞冲天,奔赴宇宙。
现场的观礼群众心潮澎湃,一片沸腾。寰宇之间,天宫空间站仍在静静漂流,神舟十九号乘组航天员们已做好一切准备,迎接新“战友”入住“太空家园”。
新的征程,新的进步
神舟二十号飞船的出征日是“东方红一号”升空55周年,也是第十个“中国航天日”,给这次任务增添了新的承载和特殊意义。
从无人飞行到载人飞行,从一人一天到多人多天,从短期停留到长期驻留,中国航天事业在一代代航天人的努力下接续发展。如今,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再启新程,飞赴“天宫”,必将在中国航天历史上再添浓墨重彩的一笔。
(有删减)
8.下面是神舟二十号发射的过程梳理,其在文中出现的先后顺序正确的一项是( B )(3分)
①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 ②航天员举行出征仪式 
③指挥员下达点火指令 ④总指挥下达出发指令
⑤火箭托举载人飞船腾空
A.④②③①⑤ B.②④③⑤① C.④②⑤③① B.②④①③⑤
【解析】B.根据文章内容可知,顺序依次为:航天员举行出征仪式、总指挥下达出发指令、指挥员下达点火指令、火箭托举载人飞船腾空、载人飞船与火箭分离。故选B。
9.根据选文内容,可知船箭组合体露出全貌的时间应该在( C )(3分)
A.24日17时17分后 B.24日14时16分后
C.24日16时47分后 D.24日17时27分后
【解析】根据文章第 段“各号注意,30分钟准备!”“回转平台依次打开,神舟二十号船箭组合体渐渐露出真容”可知,船箭组合体大约在发射前30分钟时露出全貌。以此推算大概在“24日16时47分”。故选C。
10.下面是两位同学读完本文后的交流发言。你赞成谁的说法?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述理由。(6分)
小贵:我认为本文是新闻特写,因为它选取了一个精彩的瞬间加以表现,突出其独特之处。
小阳:不,本文描写了多个场面,全面报道过程,渲染了氛围,所以我认为是通讯。
 我赞同小阳的说法(1分)。本文主要以神舟二十号发射为核心,通过生动的现场描写、人物引语和历史背景,全面报道了整个任务的全过程(2分)。在报道事实的同时增强了叙事感染力,展现了航天事业的传承与发展(2分)。故属于通讯(1分)。 
11.结合新闻内容,分析神舟二十号载人飞船发射成功的意义。(4分)
 神舟二十号的成功发射标志着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取得新突破(1分)。其重要意义在于:首先,恰逢“东方红一号”发射55周年,具有承前启后的历史意义(1分);其次,验证了空间站常态化运行的能力,3名航天员的在轨驻留将开展更多科学实验(1分);最后,展现了我国航天技术的自主创新能力(1分)。  
(三)现代文阅读2
【材料一】
国内首款正向设计货运无人机TP500首飞成功
2022年6月18日,记者从相关部门获悉,TP500无人运输机完成首飞。飞机于6点18分起飞,6点45分着陆,空中飞行27分钟,飞行过程平稳、安全,首飞圆满成功。TP500无人运输机货仓容积3.3立方米,可满足500千克级标准载重、500千米半径范围的无人驾驶航空货运覆盖,最大航程1 800千米,是一款通用型大载重无人运输平台。TP500是首个完全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
【材料二】
关于“正向设计”的AI问答
问:什么是“正向设计”?
答:“正向设计”的核心理念就是通过需求分析和技术创新实现自主设计能力提升,而非简单仿制或逆向工程。正向设计强调“从需求出发自主创造”的设计方法,和“逆向设计”(先拆解实物再创新)正好相反。
问:我还是不太明白,能举一个例子吗?
答:比如你想设计一款手机,正向设计的思路就是先调研用户需求(如长时间续航、机身轻薄等),然后从电池技术、材料工艺、结构设计等各个环节逐个攻克,最终制造一部全新手机,满足用户需求。而逆向设计的思路就是先买一台别人家的手机拆开研究,再尝试复刻它的功能,但这样很难做出超越原版的创新。
【材料三】
货运无人运输机TP1000相关数据一览表
项目 TP1000数据
起飞重量(千克) 3 300
最大载重(千克) 1 000
货仓容积(立方米) 7
满载航程(千米) 1 000
12.材料一报道货运无人机TP500首飞的情况,主要内容包括( A )(3分)
A.首飞过程、性能参数、技术意义
B.首飞载重、制造技术、成本控制
C.首飞环境、研发动机、飞行原理
D.首飞天气、团队简介、社会期待
【解析】A.结合材料一“2022年6月18日……空中飞行27分钟,飞行过程平稳、安全,首飞圆满成功”,此部分内容详细说明了飞机的起飞时间、着陆时间、飞行时长以及飞行状态,呈现了首飞过程。结合材料一“TP500无人运输机货仓容积3.3立方米,可满足500千克级标准载重、500千米半径范围的无人驾驶航空货运覆盖,最大航程1 800千米”,这些关于货仓容积、载重、货运覆盖范围和最大航程的数据,属于性能参数方面的信息。结合材料一“TP500是首个完全按照中国民航适航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强调了它是首个按特定要求研制的大型无人运输机,体现了其在技术层面的重要意义,也就是技术意义。故选A。
13.有人认为材料一这则消息应该增加货运无人机TP500研发过程的内容,对此,说说你的观点和理由。(3分)
 示例:不需要增加无人机研发过程的内容(1分)。因为从标题和消息内容可以看出报道的重点是突出“首飞成功”,TP500的首飞成功具有重大意义(1分)。如果增加研发过程,既不符合消息简洁、及时等特点,也会让消息报道的重点不突出(1分)。 
14.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推测研发团队在货运无人机TP500的“正向设计”过程中,必然要做的一件事是( B )(3分)
A.研究现在已生产出来的大型无人运输机有哪些优势
B.研究中国民航关于大型无人运输机有哪些适航要求
C.研究采用哪些新材料减轻大型无人运输机自身载重
D.研究如何提高人们乘坐大型运输机时的舒适体验感
【解析】A.“研究现在已生产出来的大型无人运输机有哪些优势”属于对现有产品的研究,偏向于借鉴模仿,不符合材料二所说“正向设计”“从需求出发自主创造”的理念。C.“研究采用哪些新材料减轻大型无人运输机自身载重”只是研发过程中的一个技术环节,不是“正向设计”必然要做的首要且核心的事。D.TP500是货运无人机,主要用于货物运输,不考虑“人们乘坐”的情况,所以“研究如何提高人们乘坐大型运输机时的舒适体验感”与TP500的设计需求不相关。故选B。
15.由研发TP500的公司研制的货运无人运输机TP1000,于2025年3月15日首飞成功。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三的内容,你认为媒体报道这个新闻时最应该突出哪方面的内容?请根据你的判断,撰写一则120字左右的消息。(4分)
 内容:TP1000与TP500相比载重多、容积大的特点。  
 (消息撰写示例)标题:货运无人机TP1000首飞成功,载重多、容积大;消息:2025年3月15日,继TP500首飞成功后,该公司研发的货运无人运输机TP1000取得首飞成功。TP1000无人运输机货仓容积7立方米,起飞重量为3 300千克,最大载重1 000千克,满载航程1 000千米。与TP500相比,TP1000载重更多、容积更大。(内容2分,消息2分)  
(四)文言文阅读
黄冈之地多竹,大者如椽①。竹工破之,刳②去其节,用代陶瓦。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远吞山光,平挹江濑,幽阒辽夐③,不可具状。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皆竹楼之所助也。
公退④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手执《周易》一卷,焚香默坐,消遣世虑。江山之外,第见风帆沙鸟,烟云竹树而已。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亦谪居之胜概⑤也。
(选自王禹偁《黄冈竹楼记》,有删改)
【注释】①椽(chuán):装于屋顶用以支撑屋顶盖材料的木杆。②刳(kū):剖、削。③幽阒(qù)辽夐(xiònɡ):幽静辽阔。幽阒,清幽静寂。夐,远、辽阔。④公退:公事完毕,退下休息。⑤概:状况,这里指生活状况。
16.下列句子中,最能反映作者愉快心境的一项是( D )(3分)
A.比屋皆然,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B.因作小楼二间,与月波楼通
C.公退之暇,被鹤氅衣,戴华阳巾
D.待其酒力醒,茶烟歇,送夕阳,迎素月
17.请摘录文中写竹楼给作者带来生活雅趣的句子。(3分)
 夏宜急雨,有瀑布声;冬宜密雪,有碎玉声。宜鼓琴,琴调虚畅;宜咏诗,诗韵清绝;宜围棋,子声丁丁然;宜投壶,矢声铮铮然(3分)。  
18.下列各组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D )(3分)
A.竹工破之 何陋之有(刘禹锡《陋室铭》)
B.比屋皆然 欣然起行(苏轼《记承天寺夜游》)
C.以其价廉而工省也 以我酌油知之(欧阳修《卖油翁》)
D.诗韵清绝 绝多生怪柏(郦道元《三峡》)
【解析】A.代词,代指竹子/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B.代词,这样/用在形容词、副词之后,表状态,……的样子;C.介词,因为/介词,凭借;D.均为副词,极、非常。故选D。
(五)古代诗歌阅读
岁暮归南山
[唐]孟浩然
北阙①休上书,南山②归敝庐。
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
白发催年老,青阳逼岁除。
永怀愁不寐,松月夜窗虚。
【注释】①北阙:皇宫北面的门楼,汉代尚书奏事和群臣谒见都在北阙,后用作朝廷的别称。②南山:唐人诗歌中常以南山代指隐居地。这里指诗人家乡的岘山,一说指终南山。
19.若为整首诗配一幅综合插图,以下最能全面地体现诗歌情感的场景是( B )(3分)
A.诗人在风景如画的南山中与农夫们一起劳作,一起畅聊,笑容满面。
B.诗人站在南山茅屋前远望京城,失落而无奈,周围是寂静的山林和黯淡的天色。
C.诗人在繁华的京城街头,周围是热闹的集市,诗人兴致勃勃地观赏。
D.诗人在明亮的月光下,于松林中饮酒作乐,身边友人围绕。
【解析】B.诗人站在南山茅屋前远望京城,体现了其虽归隐但仍心系朝廷,失落无奈的神情契合求仕不得的心境,寂静的山林和黯淡的天色营造出孤寂、凄凉的氛围,与诗歌整体情感一致。
20.请以诗人的口吻,描述他在说出“不才明主弃,多病故人疏”时的心情与感受。(4分)
 示例:我本心怀壮志,欲在朝堂之上一展身手,然多年奔波,却因自身才学有限,未得明主垂青。如今身体每况愈下,疾病缠身,昔日故人也渐渐疏远于我。只觉满心的悲戚与孤独,仿若置身于寒冬暗夜,不见一丝曙光,世间冷暖炎凉尽藏于心。(言之有理,语句通顺,符合题目要求即可得4分)  
四、综合运用(共3道小题,15分)
在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减重”成为热议话题。为帮助同学们树立健康生活的理念,班级开展“中学生体重管理”主题活动。
21.宣传委员设计了“科学管理体重”主题展板,下列选项内容全都适合放入展板的一项是( A )(3分)
①合理饮食,均衡营养 ②坚持运动,保持活力 
③过度节食,快速减重 ④依赖减肥药,追求速效
⑤定期监测体重,关注健康变化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⑤ D.③④⑤
22.生活委员准备以“体重与健康”为主题进行发言。请整合下表信息,将发言稿(片段)补充完整,要求表达简明、连贯、通顺。(6分)
#体重状态 #健康影响 #建议措施
体重过轻 免疫力下降,易疲劳,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 增加营养摄入,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定期体检
体重正常 身体机能良好,免疫力强,精神状态佳 保持健康饮食,坚持适量运动,维持良好作息
体重超重 增加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慢性病患病风险,关节负担加重 控制热量摄入,增加运动量,避免摄入高糖高脂食物
肥胖 严重增加心脏病、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的患病风险,影响心理健康 科学减重,合理饮食,加强锻炼,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
体重波动过大 对代谢系统造成负担,增加慢性病患病风险,影响心理健康 保持体重稳定,避免极端减肥方式,养成健康生活习惯
发言稿(片段)
人体的健康状况与体重状态密切相关,不同的体重状态会产生不同的健康影响,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管理措施。如:体重过轻可能导致① 免疫力下降,影响生长发育 ,可以增加营养摄入,适量运动;体重正常时身体机能良好,要保持健康状态;体重超重或肥胖则可能增加糖尿病等慢性病的患病风险,此时需要② 科学减重,加强锻炼 ,必要时寻求专业指导。需要注意的是,体重管理应当③ 循序渐进 ,因为体重波动过大或采取极端方式减肥都会对健康造成不利影响。
23.语文课代表分享了阅读体重健康资料的心得。下面①—④句中共有两处语言文字运用不当,请找出并修改。(6分)
中学生的体重管理对于保持健康至关重要。①控制体重,首先要保持均衡的饮食和合理的运动。如选择低脂、高纤维的食物,有助于获取必要的营养成分,促进整体健康。②坚持适当体育锻炼,增强体质,防止肥胖。体重管理不仅仅是追求“瘦”。③对于正在长身体的我们来说,合理的体重管理更是促进骨骼发育、免疫力的关键。④体重管理不是一时之功,还需持之以恒的努力和正确的心态。
 第③句成分残缺,应在“免疫力”前加“增强”(3分)。第④句关联词搭配不当,应将“还需”改为“而是”(3分)。  
五、写作能力(60分)
24.你肯定有过劳动的经历吧,你与他人分享过吗?你关注过身边的“劳动者”吗?请从下面两个写作任务中任选一个,根据表达交流的情境和要求,明确作者的身份角色,充分考虑交流对象的特点,选择合适的写作内容,明确标题和文体,写一篇600~700字的作文,达到表达与交流的目的。注意勿泄露姓名、校名等信息。(60分)
任务 表达交流的情境 表达交流的要求
任务一   与他人分享自己劳动的经历和感受。   明确交流对象,叙述自己在劳动过程中发生的故事,有自己独特的感受和体验,语言表达生动形象。
任务二   向你身边的“劳动者”写一封信表达敬意。   明确交流对象,叙述其让你印象深刻的劳动场景或事迹,表达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