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2等腰三角形 同步课堂(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浙教版(2024)八年级上册2.2等腰三角形 同步课堂(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4.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1 15:57:19

文档简介

2.2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
【题型1】在格点中构造等腰三角形 2
【题型2】等腰三角形与非负数、方程 3
【题型3】根据定义求第三边或周长 4
【题型4】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4
【题型5】等腰三角形与腰上的中线 5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3)在①等腰;②底边上的高;③底边上的中线;④顶角平分线.以上四个元素中,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元素当成条件,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元素为结论.
【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①它可以作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②可以得到它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在等边三角形中,腰和底、顶角和底角是相对而言的.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线都垂直平分对边,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
【题型1】在格点中构造等腰三角形
【典型例题】如图,A,B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C也在格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在图中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应该有(  )个.
A.7 B.8 C.9 D.10
【举一反三1】如图,在格点中找一点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为其中一条腰,这样的点C个数为(  )
A.8 B.9 C.10 D.11
【举一反三2】如图,在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三十六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点A与点B在两个格点上,问在格点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   个.
【举一反三3】如图,在4×5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线段AB,在格点中再取一点C,使△ABC成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有    个.
【举一反三4】如图A、B是4×5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
【举一反三5】在如图所示的4×4方格图中,点A,B,C,D,E,F,G,H均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能构成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题型2】等腰三角形与非负数、方程
【典型例题】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或9 B.9 C.12 D.以上答案均不对
【举一反三1】若实数m、n满足等式|m﹣2|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A.6 B.8 C.10 D.8或10
【举一反三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且a、b满足|3﹣a|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举一反三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y满足方程组,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举一反三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x,y,且满足|x﹣4|0.
(1)求x,y的值;
(2)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题型3】根据定义求第三边或周长
【典型例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3cm,一边长等于7cm,那么它的周长为(  )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8cm
【举一反三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周长为8,则它的腰长为(  )
A.2 B.3 C.4 D.5
【举一反三2】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边长为5,一边长为2,则周长为   .
【举一反三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cm.
(1)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1.5倍,求各边的长;
(2)已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各边的长.
【题型4】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典型例题】写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
【答案】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解析】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故答案为: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难度】基础题
【举一反三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点,点E、F分别是AD的任意两点,若△ABC的面积为18cm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
【答案】9
【解析】∵AB=AC,AD⊥BC,
∴BD=CD,
∴S△BEF=S△CEF,
∵,
∴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9.
【难度】中档题
【举一反三2】如图,△ABC中,AB=AC,利用尺规作图,作出△ABC的对称轴.(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举一反三3】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E,AP是△ABC的角平分线,点D,E关于AP对称吗?DE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题型5】等腰三角形与腰上的中线
【典型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6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2cm B.10cm C.6cm或4cm D.2cm或10cm
【举一反三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9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9cm B.5cm C.6cm或5cm D.5cm或9cm
【举一反三2】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8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举一反三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为15和27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
【举一反三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6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和底边的长.
【举一反三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该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4cm和18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2.2等腰三角形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
【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
【题型1】在格点中构造等腰三角形 2
【题型2】等腰三角形与非负数、方程 5
【题型3】根据定义求第三边或周长 7
【题型4】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9
【题型5】等腰三角形与腰上的中线 11
【知识点1】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1)等腰三角形的概念
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腰三角形.
(2)等腰三角形的性质
①等腰三角形的两腰相等
②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③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
(3)在①等腰;②底边上的高;③底边上的中线;④顶角平分线.以上四个元素中,从中任意取出两个元素当成条件,就可以得到另外两个元素为结论.
【知识点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
(1)等边三角形的定义: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等边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腰三角形.
①它可以作为判定一个三角形是否为等边三角形的方法;
②可以得到它与等腰三角形的关系:等边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特殊情况.在等边三角形中,腰和底、顶角和底角是相对而言的.
(2)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相等,且都等于60°.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它有三条对称轴;它的任意一角的平分线都垂直平分对边,三边的垂直平分线是对称轴.
【题型1】在格点中构造等腰三角形
【典型例题】如图,A,B两点在正方形网格的格点上,每个方格都是边长为1的正方形,点C也在格点上,且△ABC为等腰三角形,在图中所有符合条件的点C应该有(  )个.
A.7 B.8 C.9 D.10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
①AB为等腰三角形的底边,符合条件的点C的有5个;
②AB为等腰三角形的一条腰,符合条件的点C的有3个.
所以符合条件的点C共有8个.
故选:B.
【举一反三1】如图,在格点中找一点C,使得△ABC是等腰三角形,且AB为其中一条腰,这样的点C个数为(  )
A.8 B.9 C.10 D.11
【答案】B
【解析】如图所示:
满足条件的点C有9个,
故选:B.
【举一反三2】如图,在一个正方形被分成三十六个面积均为1的小正方形,点A与点B在两个格点上,问在格点上是否存在一个点C,使△ABC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有   个.
【答案】5
【解析】由图可得,使△ABC为等腰三角形的点C有5个.
故答案为:5.
【举一反三3】如图,在4×5的正方形网格中,已有线段AB,在格点中再取一点C,使△ABC成为等腰三角形,这样的点C有    个.
【答案】4.
【解析】如图,以B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为△BAC1,以C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为△BAC2和△BAC4,以A为顶点的等腰三角形为△BAC3.
故答案为:4.
【举一反三4】如图A、B是4×5网格中的每个小正方形边长为1,请在图中清晰标出使以A、B、C为顶点的三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的所有格点C的位置.
【答案】解:画出图形得
【举一反三5】在如图所示的4×4方格图中,点A,B,C,D,E,F,G,H均在小方格的顶点上.以其中三个点为顶点,能构成多少个等腰三角形?
【答案】解:∵图中的小方格均为正方形,点A,B,C,D,E,F,G,H均在小方格的顶点上,
∴等腰三角形有△AEH、△EBF、△CFG、△DHG、△ABD、△CBD、△ACD、△ABC、△ADF、△CDE、△BCH、△ABG、△AFG、△DEF、△CEH、△BHG、△EHG、△FHG、△EFG、△EFH共20个.
【题型2】等腰三角形与非负数、方程
【典型例题】已知实数x,y满足,则以x,y值为两边长的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  )
A.12或9 B.9 C.12 D.以上答案均不对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2﹣x=0,y﹣5=0
∴x=2,y=5,
当腰长为2,底边长为5时,
∵2+2<5,
∴不能围成三角形,
当腰长为5,底边长为2时,
∵2+5>5,
∴能围成三角形,
∴周长为:5+5+2=12.
故选:C.
【举一反三1】若实数m、n满足等式|m﹣2|0,且m、n恰好是等腰△ABC的两条边的边长,则△ABC的周长是(  )
A.6 B.8 C.10 D.8或10
【答案】C
【解析】∵|m﹣2|0,
∴m﹣2=0,n﹣4=0,
解得m=2,n=4,
当m=2作腰时,三边为2,2,4,不符合三边关系定理;
当n=4作腰时,三边为2,4,4,符合三边关系定理,周长为:2+4+4=10.
故选:C.
【举一反三2】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a和b,且a、b满足|3﹣a|0,那么这个三角形的周长是    .
【答案】17.
【解析】∵|3﹣a|0,
∴3﹣a=0,b﹣7=0,
解得:a=3,b=7,
当a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3,7,7,则周长为17;
当b为底时,三角形的三边长为7,3,3,不能组成三角形.
∴三角形的周长为17,
故答案为:17.
【举一反三3】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y满足方程组,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解:,
解得:,
∵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x,y,
∴当其三边长为3,3,2时,
3﹣3<2,3+3>2,
则其周长为3+3+2=8;
当其三边长为3,2,2时,
3﹣2<2,3+2>2,
则其周长为3+2+2=7;
即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7或8.
【举一反三4】已知等腰三角形的两边长分别为x,y,且满足|x﹣4|0.
(1)求x,y的值;
(2)求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
【答案】解:(1)∵|x﹣4|0,
∴x﹣4=0且y﹣8=0,
解得:x=4,y=8;
(2)若腰长为4、底边的长为8,则4+4=8,
不能构成三角形,故此情况不符合题意;
当底边长为4,腰长为8时,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4+8+8=20.
【题型3】根据定义求第三边或周长
【典型例题】已知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等于3cm,一边长等于7cm,那么它的周长为(  )
A.13cm B.17cm C.13cm或17cm D.18cm
【答案】B
【解析】分两种情况:
当腰为3时,3+3<7,所以不能构成三角形;
当腰为7时,3+7>7,所以能构成三角形,周长是:3+7+7=17.
故选:B.
【举一反三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边长为2,周长为8,则它的腰长为(  )
A.2 B.3 C.4 D.5
【答案】B
【解析】如果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2,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8﹣2×2=4,
∵2+2=4,不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不能是2;
如果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2,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8﹣2)=3,
∵3+2>3,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
∴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
综上所述,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3.
故选:B.
【举一反三2】已知等腰三角形有一边长为5,一边长为2,则周长为   .
【答案】12
【解析】①若5为腰长,2为底边长,
∵5,5,2能组成三角形,
∴此时周长为:5+5+2=12;
②若2为腰长,5为底边长,
∵2+2=4<5,
∴不能组成三角形,故舍去;
∴周长为12.
故答案为:12.
【举一反三3】一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是28cm.
(1)已知腰长是底边长的1.5倍,求各边的长;
(2)已知其中一边长为6cm,求各边的长.
【答案】解:(1)设底边长为x cm,则腰长是1.5x cm,
x+1.5x+1.5x=28,
解得:x=7,所以1.5x=10.5(cm),
故,该等腰三角形的各边长为:7cm,10.5cm,10.5cm;
(2)若底边长为6cm,设腰长为y cm,
则:6+2y=28,
得:y=11,所以三边长分别为:6cm,11cm,11cm,
若腰长为6cm,设底边长为a cm,
则:6+6+a=28,得a=16,又因为6+6=12<16,故舍去,
综上所述,该等腰三角形的三边长分别为:6cm,11cm,11cm.
【题型4】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
【典型例题】写出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   .
【答案】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解析】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故答案为: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难度】基础题
【答案】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解析】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故答案为: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难度】基础题
【解析】等腰三角形的对称轴是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故答案为: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
【难度】基础题
【举一反三1】如图,在△ABC中,AB=AC,AD⊥BC于D点,点E、F分别是AD的任意两点,若△ABC的面积为18cm2,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为    cm2.
【答案】9
【解析】∵AB=AC,AD⊥BC,
∴BD=CD,
∴S△BEF=S△CEF,
∵,
∴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9.
【难度】中档题
【答案】9
【解析】∵AB=AC,AD⊥BC,
∴BD=CD,
∴S△BEF=S△CEF,
∵,
∴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9.
【难度】中档题
【解析】∵AB=AC,AD⊥BC,
∴BD=CD,
∴S△BEF=S△CEF,
∵,
∴阴影部分面积.
故答案为:9.
【难度】中档题
【举一反三2】如图,△ABC中,AB=AC,利用尺规作图,作出△ABC的对称轴.(不写作法,保留作图痕迹)
【答案】解:如图,直线AE即为所求.
【举一反三3】如图,在△ABC中,AB=AC,D,E分别是AB,AC上的点,且AD=AE,AP是△ABC的角平分线,点D,E关于AP对称吗?DE与BC平行吗?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点D、E关于AP对称,且DE∥BC,理由如下:
∵AP是△ABC的角平分线,AB=AC,AD=AE,
∴若把图形沿直线AP对折,线段AB与AC重合,线段AE与AD重合,
∴点B、C关于直线AP对称,点D、E也关于直线AP对称,
∴BC⊥AP,DE⊥AP,
∴DE∥BC.
【题型5】等腰三角形与腰上的中线
【典型例题】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6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2cm B.10cm C.6cm或4cm D.2cm或10cm
【答案】A
【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底边长分别为xcm,ycm,
由题意得或,
解得或.
∵4+4<10,不能构成三角形,
故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2cm,
故选:A.
【举一反三1】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将它的周长分成9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A.9cm B.5cm C.6cm或5cm D.5cm或9cm
【答案】D
【解析】根据题意画出图形,如图所示,
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AB=AC=2x,BC=y,
∵BD是腰上的中线,
∴AD=DC=x,
①若AB+AD的长为12,则2x+x=12,
解得x=4,
则x+y=9,即4+y=9,
解得y=5;
②若AB+AD的长为9,则2x+x=9,
解得x=3,
则x+y=12,即3+y=12,
解得y=9;
所以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5,
等腰三角形的底边为9时,
故选:D.
【举一反三2】等腰三角形一腰的中线把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8cm和12cm两部分,则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为   .
【答案】6cm或14cm
【解析】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xcm,底边是ycm,
根据题意得或,解得或,
经检验,均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因此三角形的底边是6cm或14cm.
故填6cm或14cm.
【举一反三3】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周长分为15和27两部分,则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是   .
【答案】6
【解析】设AD=x则,当2x+x=15时,x=5,即AB=AC=10,
∵周长是15+27=42,
∴BC=22(不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舍去);
当2x+x=27时,x=9,即AB=AC=18,
∵周长是15+27=42,∴BC=6,
综上可知,底边BC的长为6.
故答案为:6.
【举一反三4】已知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这个三角形的周长分成15和16两部分,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和底边的长.
【答案】解:设腰长为x,底边长为y,
则或,
解得:或,
经检验,都符合三角形的三边关系.
因此三角形的底边长为腰长10,底边长11,或腰长,底边长.
【举一反三5】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把该三角形的周长分为14cm和18cm两部分,求三角形各边的长.
【答案】解:设等腰三角形的腰长为2a,底边长为b,
则或
解得:,或a=6,b=8
∴三角形三边长分别为:,,或1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