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2.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08:57: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一单元 单元综合能力试题 2025-2026学年
上学期初中语文统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一、基础知识综合
①她站在10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白云似在她的头顶飘浮,飞鸟掠过她的身旁。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首而望、屏息敛声的一刹那。
②轻舒双臂,向上举起,只见吕伟轻轻一蹬,就向空中飞去。一瞬间,她那修长美妙的身体犹如被空气托住了,衬着蓝天白云,酷似敦煌壁画中凌空翔舞的“飞天”。
③紧接着,是向前翻腾一周半,同时伴随着旋风般的空中转体三周,动作疾如流星,又潇洒自如,1.7秒的时间对她似乎特别慷慨,让她 地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
④还没等观众从眼花缭乱中反应过来,她已经展开身体,像轻yíng( )的、笔直的箭,“哧”地插进碧波之中,几串白色的气泡拥抱了这位自天而降的“仙女”,四面水花则qiǎo( )然不惊。
⑤“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这时,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 的观众用 的掌声和欢呼声,来向他们喜爱的运动员表达由衷的赞赏。
1.下列给语段中加点字的注音和根据拼音书写汉字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翘qiáo首 屏bǐnɡ息 盈 悄 B.翘qiào首 屏bǐnɡ息 莹 俏
C.翘qiáo首 屏pínɡ息 盈 俏 D.翘qiào首 屏bǐnɡ息 莹 悄
2.依次填入语段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A.不慌不忙 如梦初醒 人声鼎沸 B.从容不迫 如梦初醒 震耳欲聋
C.成竹在胸 恍然大悟 震耳欲聋 D.慢条斯理 如梦初醒 人声鼎沸
二、选择题
3.下列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老人鞋”种类繁多,款式各异,价格参差不齐,高者可达3000元,低者仅需19元。
B.只有坚持洋为中用、开拓创新,做到中西合璧、融会贯通,我国的文艺才能更好地发展繁荣起来。
C.“嫦娥四号”选择月球背面登陆也具有很重要的意义,并且可以说是一种别有用心的选择。
D.鲁迅先生弃医从文,写下一篇篇宛若投枪和匕首的文章,至今读来依旧振聋发聩。
4.下列病句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人民的名义》是由最高人民检察院组织创作的当代检察题材反腐,正在湖南卫视热播。(在“反腐”后面加上“电视剧”)
B.2017年国家乒乓球队举行的教练员竞聘会议于3月30日在鞍山召开。(删去“会议”)
C.教师课余从事微商职业,不仅进货、选货、宣传费事费时,在社交平台回答顾客问题,也会占据教师大量时间和精力。(将“进货”和“选货”对调)
D.虽然她在演唱中记错了歌词,但最终,还是以真挚的歌声,让现场观众响起了掌声与泪水。(去掉“与泪水”)
5.下列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她站在十米高台的前沿,沉静自若,风度优雅。
B.谈到怎样教育青少年一代?基础教育如何适应时代的要求?这位教育家有深刻而独到的见解。
C.“妙!妙极了!”站在我们旁边的一名外国记者跳了起来。
D.他说:“了不起,你们中国的人才太多了!”
三、综合性学习
6.综合性学习
某中学九年级开展“新闻采访与写作”综合性学习活动,以“空中课堂开展情况”为报道题材。假如你是其中一员,请按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初拟采访提纲
请在空缺处填上恰当的内容。
采访提纲
时间、地点 2020年3月10日上午 某班教室
采访对象 授课教师 家长代表 学生代表
采访目的 疫情期间多方面了解空中课堂的授课效果
采访方式 ① ②
采访器材 纸、笔、照相机等
采访问题(依据采访对象顺序各拟了一个主问题) 问老师:请介绍你们学校开展空中课堂的情况? 问家长:你家是用什么方式来收看空中课堂? 问学生: ③
(2)分享采访内容
采访结束后,第一位同学要对学校开展空中课堂的实施方案、课程安排及学生线上作业反馈情况进行报道;第二位同学要对学校录播室正在录制空中课堂的场景进行报道。
请针对两位同学的新闻素材及报道角度,分别给他们提出选用新闻体裁的建议。
① ②
(3)交流实践体验
请给上面两位同学的新闻报道各拟一个新闻标题。
① ②
四、语言表达
7.一则新华社新闻吸引了小文的目光,请你帮他理解。
①新华社杭州10月5日电杭州第19届亚运会5日决出36枚金牌,中国女篮与日本队激战到最后一刻,74:72险胜夺冠。何杰为中国夺得首枚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金牌。
②在中国男篮不敌菲律宾队无缘男篮决赛后,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到5日晚中日女篮的“巅峰对决”上。两支队伍尽遣主力出战。7月的亚洲杯上中国队2分险胜,时隔12年再度夺冠。来到亚运赛场,中国队几乎全场领先,但日本队打得极为顽强,在终场前17秒将比分扳平。中国队最后一攻,王思雨突破命中“准绝杀”;随着日本队最后一攻无果,中国队74:72险胜。
③田径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何杰继今年打破尘封15年的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后,再度创造历史。他以2小时13分02秒夺得中国队亚运参赛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巴林则实现了在女子马拉松项目上的亚运“三连冠”。
④客观来说,男子马拉松整体实力强劲的日本队并未出动最强选手。不过,何杰有信心继续突破自我:“我已经达标巴黎奥运会,将来我有这样的底气去冲击比全国纪录更好的成绩。”
⑤截至5日,中国队在奖牌榜上以179金99银55铜遥遥领先。日本队获得44金54银60铜,韩国队获得33金47银77铜。
(1)这则新闻因为有 ,所以它是新闻中的 。
(2)给这则新闻重拟一个标题,20字以内。
(3)假如小文有机会代表新华社对何杰进行采访,请你为他设计采访文稿,要求包含两个采访问题。
五、现代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我国航空母舰顺利进行舰载机起降训练
倪宁 杨毅斌 胡善敏 龚增兵
①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和科技人员按计划迅速投入到紧张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中。期间,顺利进行了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机歼-15的起降飞行训练。
②航空母舰是搭载舰载飞机的海上活动平台,舰载机的起飞和着舰是掌握航母技术的重要环节。“辽宁舰”交接入列后,海军官兵和科技人员围绕舰载机上舰,凝聚力量、攻坚克难,把试验与训练有机融合,以试验带动训练,以训练保障试验,大大提高了试航试训效率。11月25日上午7时许,身着七彩服装的航母舰员在甲板上一字排开,仔细排查飞行跑道上可能出现的异物,这是舰载机起降前的必要工作。各战位人员也随之就位,从服装色彩上可以区分出他们的岗位。上午9时,从陆地某机场起飞的歼-15飞机飞临辽宁舰上空。飞行员在完成对着舰环境的判断后,从舰艉进入,在光学助降系统和着舰指挥员的引导下,调整航向,对准跑道,放下尾钩。
③歼-15舰载机的尾钩牢牢钩住第二道阻拦索,滑行几十米后稳稳停住,尾钩自动脱索,着舰一次成功!随后,在飞行员的操控下机翼折叠,滑行至机务准备位置,甲板作业保障人员迅速对飞机展开各项技术检查和准备。歼-15飞机是我国自行设计研制的首型舰载多用途战斗机,具有完全的自主知识产权,可执行制空、制海等作战任务。飞行性能良好,可配挂多型精确制导武器,具备远程打击和昼夜间作战能力。
④在完成各项机务准备作业后,歼-15舰载机转入待飞状态,双发动机点火、重新展开机翼,在起飞滑行引导员熟练的手势动作引导下,滑行至起飞位置。止动轮档、偏流板先后生起,发动机接通全加力,在战机强大的轰鸣中,两名起飞助理挥动右臂,做出放飞手势。止动挡板落下,舰载机如离弦的箭加速滑跑,沿着舰艏14度上翘角跑道滑跃升空。
⑤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场所,飞行甲板跑道长度是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面积是百分之一,尽管航母甲板总长有300多米,但能够提供舰载机起飞、着舰使用的距离只有百米左右。舰载机起降时,航空母舰要根据海区气象条件保持一定的航行速度,同时受涌浪影响,航母还会产生纵向、横向的摇动,以及上下起伏,这些无疑给舰载机性能、飞行员操纵水平,以及航母各种相关设施设备、各岗位人员的组织指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国外同行用“刀尖上的跳舞”来比喻舰载战斗机着舰,用“刀尖上的舞者”来形容舰载机飞行员。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舰上飞行指挥员,以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新机种、新科目、新环境、新要求,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按照大胆地飞、科学地飞、精确地飞的要求,进行了高强度的飞行训练,探索并固化了着舰的飞行方法,突破了滑跃起飞、阻挡着舰等飞行关键技术,掌握了大侧风、低能见度、不稳定气流等条件下的偏差修正动作要领。在实际研究和训练中,所有舰载机飞行员的成绩都达到了训练大纲规定的标准和上舰试验要求,首次上舰飞行均一次成功。经多架次的起降飞行训练充分验证了航母平台和飞机的技术性能。数据表明:舰机适配性能良好,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据了解,辽宁舰入列以来,他们已完成上百个训练科目和试验项目,下一步仍将按计划继续推进各项试验任务。
8.下列对本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这是一篇通讯,通讯一般展示新闻事件的纵剖面,来龙去脉比较完整。
B.文章中把舰载机的着舰写得比起飞更详细,是因为相比较而言,着舰比起飞难度更高,技术性更强。
C.第⑤段划线句子运用一系列数字,意在表明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飞、着舰难度系数之高,说明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是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场所。
D.通讯只要围绕新闻事件中的人物,报道其言行、事迹,展现人物的精神,或相对完整地记述新闻事件,展示其发展过程与社会意义,它并不强调时效性。
9.请用简洁的语言概况这篇通讯的主要内容。
10.阅读第⑤段,说说人们为什么八舰载战斗机着陆比作“刀尖上的跳舞”,把舰载机飞行员比作“刀尖上的舞者”。
11.从我国舰载机飞行员成功起降的经验中,你收到了什么启发?
12.阅读下面文字,回答以下问题。
走进丹寨小院,体验非遗文化
人民日报记者 程焕
①位于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丹寨县,聚居着苗族、水族、侗族等20余个少数民族。在长期的繁衍生息和交流融合过程中,各民族创造了自己独特的文化。丹寨也是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富集地,这里汇集了23个国家级和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②“非遗”文化资源相对抽象,怎样才能使人摸得到、带得走呢?出县城老城区1.5公里,在清波荡漾的东湖湖畔,一座主打丹寨历史文化的旅游小镇想出了妙招——将丹寨最具典型性的“编、制、染”传统工艺,分别搬进三座精致的小院落,让游客在小院漫步,观赏、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编个鸟笼带回家
③自古以来,丹寨苗族人民对鸟非常感兴趣。特别是在一个叫卡拉村的苗寨里,捕鸟、养鸟、斗鸟的习俗源远流长。久而久之,大家对鸟笼的兴趣也日益浓厚,家家户户练就了一手编制精美鸟笼的绝活。这里的鸟笼制作技艺还被列入了贵州省“非遗”项目。
④走进丹寨小镇,首先便来到鸟笼小院。院门前的灯杆上和矮墙上,一个个如灯笼般的鸟笼随风摇曳,抢眼却与环境浑然一体。走进厅堂,如同进入一片鸟笼森林,天花板、四周墙壁挂满了大小不一、形态各异的笼子,大者能达1米高,小者能把玩于手掌之间,圆柱状、球状、半球状,让人眼花缭乱。
⑤“这些都是我们当地老百姓以楠竹、金竹为原料,手工精心编制而成,再刷上一层桐油,既能保持色泽光亮还能防虫避潮。”小院店员杨正敏介绍,如今鸟笼已演变为一种工艺品,不仅漂亮,还有一股别具匠心的文化气息。
⑥游客可以现学现用,编一个简版鸟笼带回家。店家早已做好了备料、打孔等工作,但要将一根根弹性十足的竹签精准地拼装起来并非易事,力道不够笼丝难以固定,用力过猛又常常发生断裂。只有沉下心来才能有所收获。
________________
⑦从鸟笼小院出门继续前行数百米,一处颇具古韵的庭院让人眼前一亮。小石板垒砌而成的矮墙,院子门拱上的茅草盖顶,增添了几分乡情野趣。
⑧院内角落里,一位中年男人正在反复舀动方形木桶内的白色浆液,只见他从水中捞出一块竹帘,沥干水后将浓浆平铺到身旁的木板上,层层叠加,如同一块块白嫩的豆腐……上千年的石桥古法造纸技艺,从石桥村的山洞来到了丹寨小镇的庭院里。
⑨想亲手体验一把古法造纸的乐趣,那就径直到后院的小作坊。小院提供了配制好的纸浆,游客在半小时内就能收获成果。
⑩石桥古法造纸制品有白皮纸和彩色纸两种类型,其中彩色纸可分六大系列,在小院最受追捧的当数花草琥珀纸。先将纸浆铺入一个方形木框内,然后取新鲜花草随意搭配,在纸浆上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纸浆,一幅精美的花草画卷便跃然而出。最后把作品框搬到后院进行晾晒,3个小时后,花草琥珀纸就大功告成了。斗转星移,花草的自然形态和本真色彩将与纸张融为一体,原本短暂的绚烂得以长久保存。
________________
受自然条件和社会经济水平制约,丹寨老百姓曾长期处于与外界隔绝的状态,当地苗族群众通过栽靛植棉、纺纱织布、画蜡挑秀、浸染剪裁,将山林里花鸟鱼虫的形象,以夸张流畅的手法再现到服装、床单、被面等生活用品上,形成了一套独特的蜡染工艺。2006年,丹寨蜡染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走在丹寨小镇的街道上,几条高高挂起的蓝白相间布帘,让一座并不雄伟的院落显得格外亮眼。穿过前院踏入正厅,会有一种进入青花瓷画境的错觉。木架上挂满了一件件蜡染加工后的旗袍、围巾、手提包等物件,淡蓝色基调上闪现着白色的精美图案和纹样,典雅中散发出自然灵动的美感。这些服饰的材质选定和款式设计都是由专业设计师操刀,具体的印染加工则由当地技艺精湛的匠人完成。
与其他两个小院一样,蜡染小院也设置了体验作坊。首先需要点火将蜡熔化,再以铜刀作画笔,蘸上蜡液在白棉布上勾画图案。初学者很难一步到位,可以先勾勒出图案轮廓,然后用蜡液填充。后院的三个大木桶里面装满了蓝靛染料。将绘好图的棉布放入木桶里充分浸染,棉布的作图区域由于有蜡液包裹,不会染上蓝色。最后,把染好色的布投入沸水锅中脱蜡,漂洗后晾干水分,一幅蓝白相间的蜡染作品即大功告成。
(1)请你给后面两个部分分别加上小标题。
(2)请你用精练的语言概括古法造纸。
(3)丹寨小院的特色是什么?
(4)赏析下面句子。
只见他从水中捞出一块竹帘,沥干水后将浓浆平铺到身旁的木板上,层层叠加,如同一块块白嫩的豆腐……
六、作文
13.文题二:请以《感动在心中荡漾》为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①文体不限(诗歌除外);
②不少于600字;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题号 3 4 5
答案 C B B
1.A 2.B
【解析】1.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翘首:qiáo shǒu,抬头;
屏息:bǐng xī,抑制住呼吸。形容注意力专注或恐惧;
轻yíng——轻盈:姿态、动作轻巧优美;
qiǎo然不惊——悄然不惊:面色平静,一点也不惊慌;
故选A。
2.本题考查词义辨析。
第一空
不慌不忙:形容态度镇定,或办事稳重、踏实。从容不迫:行止舒缓得度,无急迫之态。成竹在胸:胸有成算,比喻作事之先已有成算在胸。慢条斯理:原指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不慌不忙。现也形容说话做事慢腾腾,不慌不忙。结合“展示身体优美的线条”“从前伸的手指,一直延续到绷直的足尖”可知,此处指她的动作很舒缓自如不急迫,故选“从容不迫”;
第二空
如梦初醒:像刚从梦中醒来。比喻从糊涂、错误的认识中醒悟过来。恍然大悟:形容一下子明白过来。由“整个游泳场都沸腾了”可知,此处指她入水的动作标准完美,外国记者的称赞声让沉溺其中观众们醒了过来,故选“如梦初醒”;
第三空
人声鼎沸:形容人群的声音吵吵嚷嚷,就像煮开了锅一样。震耳欲聋:形容声音大到快要把耳朵震聋了的程度。此处形容观众的掌声和欢呼声非常大,故选“震耳欲聋”;
故选B。
3.C
【详解】A.参差不齐:形容不一致。使用正确;
B.中西合璧:比喻中国和西洋的事物组合到一起。使用正确;
C.别有用心:言论或行动中另有不可告人的企图,含贬义。褒贬误用,使用不正确;
D.振聋发聩:指发出很大的声响,使耳聋的人也能听见,比喻用语言文字唤醒糊涂的人。使用正确;
故选C。
4.B
【详解】本题考查病句辨析及修改,学生要学会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病句原因。可以从内容角度分析词义的不同理解病因,可从语法角度分析病因。更要掌握病句的常见类型及辨识病句的方法,还需要提高修改病句的语感能力。B项的修改不正确,应该删去“举行的”。
【点睛】病句的类型主要有: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前后矛盾。辨析病句,一般来说,一看语法通不通,二看意思对不对,三看修辞妥不妥。要想快速而准确地辨析病句,除了平时多阅读,增强语感外,还应该掌握一定的方法,如语感审读法、枝干梳理法、逻辑分析法。
5.B
【详解】试题分析:B错。前两个分句都是陈述句。将问号改成逗号即可。
6. 现场采访 照片拍摄 示例一:你认为空中课堂的优势在哪里? 示例二:你在空中课堂中学到了什么? 通讯(事件通讯) 新闻特写(消息) 示例:空中课堂,惠及你我他 示例: 空中课堂,移动的掌上知识库
【详解】(1)采访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现场采访、电话采访、个别走访、现场观察(照片拍摄)、召开座谈会等。
依据采访对象拟写采访问题,针对空中课堂的授课效果可提问学生,学到了哪些内容,有哪些优势和不足之处,有什么好的改进意见或建议等。
(2)新闻报道一般有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公报、调查报告、新闻专访等。针对两位同学的新闻素材及报道角度,建议两位同学选用消息、通讯、新闻特写、新闻专访等新闻体裁。
(3)新闻标题,是在新闻正文内容前面,对新闻内容加以概括或评价的简短文字,作用是划分、组织、揭示、评价新闻内容、吸引读者阅读等。联系两位同学的报道,可拟的标题有“空中课堂,架起师生连心桥”“空中课堂,惠及你我他”“空中课堂,意想不到的收获”“原来还可以这样上课——空中课堂”“空中课堂,移动的掌上知识库”等标题。
7.(1) 电头 消息
(2)中国女篮惊险卫冕 男子马拉松创造历史
(3)冠军何杰,您好!恭喜您夺得冠军,为国争光!我是新华社记者,请问您此次打破记录、创造历史,心中最大的感想是什么?你怎么看待此次亚运会赛场上中国队员的表现?
【详解】(1)本题考查新闻体裁。
阅读新闻内容可知,这篇报道事实比较单一,突出最新鲜、最重要的事实,以简要的文字简洁报道了亚运会两项金牌的情况,结合“新华社杭州10月5日电”这个电头可知,其时效性最强。由此可以判断,这篇新闻的体裁是“消息”,其根据是具有表示时效性的电头。
(2)本题考查概括新闻标题。要仔细读懂材料,采用“人物(或对象)+事件+原因或结果”的方法,结合新闻导语和主体进行概括作答。
结合导语“杭州第19届亚运会5日决出36枚金牌,中国女篮与日本队激战到最后一刻,74:72险胜夺冠。何杰为中国夺得首枚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金牌”内容可知,新闻的对象是:中国女篮和何杰;主要事件分别是:险胜夺冠和为中国夺得首枚亚运会男子马拉松金牌。结合第③段“何杰继今年打破尘封15年的男子马拉松全国纪录后,再度创造历史。他以2小时13分02秒夺得中国队亚运参赛史上首枚男子马拉松金牌”可知,何杰不仅夺得男子马拉松首金,还打破了记录。根据字数的限制要求,整合两件事的主要内容概括作答。
示例:中国女篮险胜夺冠,男子马拉松再造历史。
(3)本题考查采访稿的设计能力。开放性题目,设计采访稿要注意采访用语,首先要注意彼此的身份地位,用语要得当;其次要围绕采访目的提出中心话题,问题不可太多,还要注意提问的问题与对方的关系,让对方有兴趣有话要说。
示例:男神何杰您好!恭喜您再次创造男子马拉松记录,感谢您为国争光!我是新华社记者,请问您再次挑战了自己,您最感谢的是什么?您认为这次打破记录对您的运动生涯有什么影响?
8.D 9.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成功进行了舰载机歼-15的起降飞行训练。 10.①航母甲板面积小,舰载机起降难度大;②受涌浪影响,航母还会产生纵向、横向的摇动,以及上下起伏,给舰载机的操作带来巨大难度。 11.示例:无论做什么事,都要有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面对挑战,要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
【解析】8.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辨析。
D.有误。通讯和消息一样,都是时效性很强的新闻报道体裁。通讯虽然篇幅较长,内容较为完整,但仍需要强调时效性,及时报道新闻事件;
故选D。
9.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概括。
文章第①段介绍了我国第一艘航空母舰“辽宁舰”交接入列后的出海训练和科研试验任务,特别强调了舰载机歼-15的起降飞行训练。接着,文章通过具体的训练细节和过程,详细描述了舰载机歼-15的起飞和着舰的过程,如舰员在甲板上的准备工作、歼-15飞机的起飞和着舰等。最后,文章总结了舰载机歼-15的起降飞行训练的成功,强调了我国自己培养的首批舰载战斗机飞行员和舰上飞行指挥员在训练中表现出的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以及他们取得的成果。
10.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分析。
根据第⑤段“航空母舰的飞行甲板被誉为世界上最危险的工作场所,飞行甲板跑道长度是陆地机场的十分之一,面积是百分之一,尽管航母甲板总长有300多米,但能够提供舰载机起飞、着舰使用的距离只有百米左右”可知,航母甲板面积很小,相比陆地机场,舰载机在航母上起降的难度要大得多。
根据第⑤段“舰载机起降时,航空母舰要根据海区气象条件保持一定的航行速度,同时受涌浪影响,航母还会产生纵向、横向的摇动,以及上下起伏,这些无疑给舰载机性能、飞行员操纵水平,以及航母各种相关设施设备、各岗位人员的组织指挥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可知,航母行驶时还会受到风浪的影响而产生多方向的晃动,这无疑给舰载机的起降带来了更大的难度,对飞行员的操纵水平提出了很高要求。因此,人们把舰载战斗机着陆比作“刀尖上的跳舞”,把舰载机飞行员比作“刀尖上的舞者”,形象地比喻出了舰载机着舰的高难度和飞行员高超的技术水平。
11.本题考查内容理解和启示。解答时,首先,要理解我国舰载机飞行员成功起降的经验,即面对新机种、新科目、新环境、新要求,他们表现出了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把握规律,精益求精。然后,思考这些经验对自己在学习和生活中面对挑战和困难时的启示。最后,将这些启示总结成一句或几句话的感悟。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无论面对何种困难,我们都要具备科学求实的态度和顽强拼搏的精神,勇于探索、刻苦训练,才能在挑战中把握规律、精益求精,最终取得成功。
12.(1)花草融在纸张上 棉布上画出“青花瓷”
(2)铺纸浆于方框——取花草搭配图案——覆盖纸浆——晾晒。
(3)将丹寨最具典型性的“编、制、染”传统工艺,分别搬进三座精致的小院落,让游客在小院漫步,观赏、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
(4)词语“捞”“平铺”“层层叠加”生动传神,给人们展示了古法造纸的步骤,让人过目难忘;运用比喻把铺好的纸浆比作“一块块白嫩的豆腐”,形象贴切,突出白和方正的形态,有趣可爱。
【详解】(1)考查拟写标题。
根据第⑩段中的“斗转星移,花草的自然形态和本真色彩将与纸张融为一体,原本短暂的绚烂得以长久保存”可拟写标题为:花草融在纸张上。
根据第 段中的“会有一种进入青花瓷画境的错觉”和末段中的“棉布的作图区域由于有蜡液包裹,不会染上蓝色……一幅蓝白相间的蜡染作品即大功告成”可拟写标题为:棉布上画出“青花瓷”。
(2)考查概括文本内容。
根据第⑩段中的“将纸浆铺入一个方形木框内”可得:铺纸浆于方框。
根据“然后取新鲜花草随意搭配,在纸浆上组合成自己喜欢的图案”可得:取花草搭配图案。
根据“再在上面覆盖一层纸浆”可得:覆盖纸浆。
根据“最后把作品框搬到后院进行晾晒”可得:晾晒。
(3)考查筛选信息。
根据第②段中的“将丹寨最具典型性的‘编、制、染’传统工艺,分别搬进三座精致的小院落,让游客在小院漫步,观赏、体验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直接提炼可得。
(4)考查赏析句子。
“捞”“平铺”“层层叠加”是对“他”的动作描写,准确地再现了古法造纸的过程,让人印象深刻。“如同一块块白嫩的豆腐”把铺好的纸浆比作“一块块白嫩的豆腐”,运用比喻的修辞,生动形象突出了铺好的纸浆的形体方正,颜色纯白。以生活中常见的豆腐作比,生动有趣。
13.【例文】
感动在心中荡漾
时光的流逝冲淡了许多美好的记忆,岁月的流沙沉淀出璀璨的珍珠。我每每回想起那幅画面,感动就在心中荡漾。
记得那是仲秋时节,一个星期天的夜晚,天还没有黑下来,南边的天空突然飘过来一团乌云,只一会儿功夫就铺满了整个天空,隐隐约约还能听到轰隆隆的雷声。要下雨了!爸爸妈妈赶紧到外边,把忙碌了一天才挤出来的枣皮(山萸肉)和掰下来的香菇往家里拿。我知道,为了不使这些堆积在一起的、湿漉漉的枣皮和香菇变色而卖不上价,就必须今晚把它们全部烘干。好在我家有一台烘干机。烘干的责任就责无旁贷的落在了爸爸的肩上。我本以为要不了多久就能烘干了,劳累了一天的爸爸也能睡个好觉了。于是我便没有过问,早早就进入我的房间入睡了。
第二天,天还没有亮的时候,我起来上厕所。打开堂屋门,一股清新的空气扑面而来,借着晨曦的微光发现院子里的地面已是湿漉漉的。正要踏出大门,突然我看到放烘干机的厢房内的灯还亮着。是爸爸忘了关灯吗?不会的!难道烘干那些东西需要这么长时间吗?那爸爸岂不是累坏了吗!
我走过去,轻轻推开虚掩的门。那情景使我心头一热--爸爸靠在椅子上,似睡非睡的样子,炉子里的火苗照着他那古铜色的慈祥和蔼的面孔,他的嘴里还噙着一根吸了一半但已熄了火的烟头;右手拿着一根柴禾,已耷拉下去,但那只手似乎还在用劲往炉子里填,可他实在已是疲惫不堪了。我含着泪慢慢走到他面前,正想把他手中的柴禾取下,他醒了,把柴填了进去,回头看看我,立刻装出一幅精神饱满的样子说:“这天多冷呀,快去睡觉,小心着凉,你爸爸我呀还结实着呢!”他脸上充满了笑容。我哽咽着说:“爸,你快去休息吧!别累着了。我来照护吧?”爸爸却用命令的口吻说:“这怎么行!快去睡!”“爸!”“快去吧!”我只好离开了烘干室。
爸爸呀!请你关心一下你自己吧!
感动在心中荡漾,心中荡漾着感动!
【详解】本题是命题作文。
审题立意。抓住关键词“感动”“荡漾”。“感动”指受外界事物的影响而激动,是一种心理活动;“荡漾”指思想、情绪等起伏波动。要考虑,自己被什么人或事感动,为什么在心中荡漾?文章主要讲述的感动你、给你留下美好印象的人或事。考生可以结合自己的人生经历,讲述自己人生的“暖流”,或者谈一谈自己对生活中感动的认识。
参考立意:(1)那一份留在记忆深处的感动。(2)留意身边的感动,让心灵更加美好。
选材构思。关键词是“感动”,所以回忆成长经历中让你感动的人、事、景、物……,再从中选择一点落笔。从自己的生活储备中寻找资料,要特别留意是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景、物曾使你的心灵受到了触动,要把它挖掘出来。在发掘感动点时,要注意抓住细节,把它形象地再现出来。要善于从触动心灵的人和事中提炼出有价值的东西:它为什么触动你?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要把这些感悟写出来。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