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课 与朱元思书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文档属性

名称 第13课 与朱元思书 学案(原卷版+解析版)-【课堂无忧】新课标同步核心素养课堂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17.1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1 15:48:58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与朱元思书 课前预习单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吴均,字 ,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 文学家。他通史学,擅诗文,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
《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 ’。”他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并称为“吴均三书”。他精通史学,著有《齐春秋》,为《后汉书》作过注释,另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2.写作背景
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以致书稿被焚,官职被罢。仕途遇阻,吴均不免心灰意冷,加上六朝时佛道思想盛行,受其影响,产生了归隐之情。这在文章中有所流露。
3.文体知识
书——书信,一种文体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它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特点是:句式上,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上,注重用典和藻饰,即常在文章中引用古人文章、言论中的词句,追求华丽的辞藻。其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和《答谢中书书》被称为南北朝的“骈文双璧”。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缥碧( ) 急湍甚箭( ) 夹岸高山( ) 泠泠作响( )
嘤嘤成韵( ) 千转不穷( ) 窥谷忘反( ) 横柯上蔽( )
轩邈( ) 鸢飞戾天( )( )
2.梳理文言字词
1.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 )
窥谷忘反( )
2.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 。今义: )
鸢飞戾天者(古义: 。今义: )
蝉则千转不穷(古义: 。今义: )
3.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 )
猿则百叫无绝( )
沿溯阻绝( )
无 直视无碍( )
猿则百叫无绝( )
上 负势竞上( )
横柯上蔽( )
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 )
猿则百叫无绝( )
4.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 )
任意东西( )
猛浪若奔( )
负势竞上( )
望峰息心( )
横柯上蔽( )
互相轩邈( )
5.文言句式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
急湍甚箭[ ]
6.成语积累
写出文中出现的成语
◎全篇鉴赏
逐句品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奇山异水,天下杜绝。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2.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景物 描写角度 例句 写景方法(角度)
①_________ 水清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_________描写
水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正面描写
奇山 山之势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视觉
③_________ 泉水激石,好鸟争鸣 听觉
山之色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视觉
◎文章主旨
◎课后练习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    ,是    (朝代)文学家。字    ,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
2.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      。
(3)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    。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13课 与朱元思书 课前预习单
◎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吴均,字叔庠(xiáng),吴兴故鄣(今浙江安吉)人,南朝梁文学家。他通史学,擅诗文,其诗清新,且多为反映社会现实之作。其小品书札以写景见长,诗亦清新流丽。
《梁书》本传说:“均文体清拔有古气,好事者或效之,谓为‘吴均体’。”他善于以骈文写书信,今存《与施从事书》《与朱元思书》《与顾章书》,并称为“吴均三书”。他精通史学,著有《齐春秋》,为《后汉书》作过注释,另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
2.写作背景
吴均通史学,曾私撰《齐春秋》,为梁武帝所恶,以致书稿被焚,官职被罢。仕途遇阻,吴均不免心灰意冷,加上六朝时佛道思想盛行,受其影响,产生了归隐之情。这在文章中有所流露。
3.文体知识
书——书信,一种文体
骈文,也称“骈体文”“骈俪文”或“骈偶文”,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故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它是和散文相对的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其特点是:句式上,以四六句式为主,讲究对仗;声韵上,讲究平仄相对,音韵和谐;用词上,注重用典和藻饰,即常在文章中引用古人文章、言论中的词句,追求华丽的辞藻。其代表作品有:王勃的《滕王阁序》、吴均的《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和《答谢中书书》被称为南北朝的“骈文双璧”。
◎基础知识
1.读准字音
缥碧(piǎo) 急湍甚箭(tuān) 夹岸高山(jiā) 泠泠作响(línɡ)
嘤嘤成韵(yīnɡ) 千转不穷(zhuàn) 窥谷忘反(kuī) 横柯上蔽(kē)
轩邈(xuān miǎo) 鸢飞戾天(yuān)(lì)
2.梳理文言字词
1.通假字。
蝉则千转不穷(“转”同“啭”,鸟鸣,这里指蝉鸣)
窥谷忘反(“反”同“返”,返回)
2.古今异义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古义:表示约数。今义:称赞,允许,或许)
鸢飞戾天者(古义:至,到达。今义:罪过,乖张)
蝉则千转不穷(古义:止,息。今义:生活贫困,缺少钱财)
3.一词多义
绝 天下独绝(形容词,绝妙的、独一无二的)
猿则百叫无绝(动词,停止)
沿溯阻绝(动词,阻绝、隔断)
无 直视无碍(动词,没有)
猿则百叫无绝(副词,不)
上 负势竞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
百 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数词,十个十)
猿则百叫无绝(数词,表示多次)
4.词类活用
风烟俱净(形容词用作动词,消散)
任意东西(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或向西)
猛浪若奔(动词用作名词,飞奔的马)
负势竞上(方位名词用作动词,向上)
望峰息心(动词的使动用法,使……平息)
横柯上蔽(方位名词作状语,在上)
互相轩邈(形容词用作动词。“轩”,争着往高处伸展;“邈”,争着往远处伸展)
5.文言句式
省略句:从流飘荡,任意东西[省略主语“吾”,即“(吾)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急湍甚箭[省略介词“于”,即“急湍甚(于)箭”]
6.成语积累
望峰息心:望见高峻的山峰就平息了热衷功名之心。指放弃进取功名,遁世隐居。也比喻知难而退。
负隅抵抗 负势竞上(依仗,凭借)
息事宁人 望峰息心(使……平息)
◎全篇鉴赏
逐句品析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开头把自个点出了秋季的晴爽天气,从大处着笔,勾勒出广阔辽远的境界。
奇山异水,天下杜绝。
领起全篇。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先写江水的澄澈,显示江水的静态美;再写水动,显示江水气势磅礴的动态美。对比鲜明,突出表现了富春江水的变幻多姿。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运用比拟的手法描写了两岸崇山峻岭、高耸入云的雄奇景色。“竞”“争”二字,把静止的山写活了,赋予它们以生命和动感。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
从听觉感受的角度,绘声绘色地描写。泉水冲击着石头,百鸟啼鸣,蝉鸣猿啸,组成了一部美妙的大自然交响曲。
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由景生情、因情明志。既抒发感慨,也从侧面赞颂山水之美。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近景描写,补写日光明暗的林中景致。以景结情,令人回味无穷。
2.根据提示完成下面的学习任务单。
学习任务单
景物 描写角度 例句 写景方法(角度)
①_________ 水清 游鱼细石,直视无碍 ②_________描写
水急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正面描写
奇山 山之势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视觉
③_________ 泉水激石,好鸟争鸣 听觉
山之色 横柯上蔽,在昼犹昏 视觉
[参考答案] ①异水 ②侧面 ③山之声
◎文章主旨
文章生动细腻地描绘了富春江从富阳到桐庐一段的秀美风光,表现了作者陶醉于美好大自然闲适、随意的心情,流露出对追求功名利禄之徒的蔑视,抒发了作者企图避世隐退、寄情山水的思想感情。
◎课后练习
1.《与朱元思书》的作者    ,是    (朝代)文学家。字    ,吴兴故鄣人。他的散文以写景见长,有人仿效他的文体,称“       ”。
2.用原文填空。
(1)总领全文的句子是:       ,        。
(2)从侧面表现水清澈的句子是:       ,      。
(3)表达作者对富春江奇山异水的赞美留恋以及鄙弃功名、淡泊人生的思想感情的句子是          。
(4)在文中找出从视觉和听觉方面描写景物的对偶句各一句:   ,    。
参考答案:
1.吴均 南朝 叔庠 吴均体
2.(1)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2)游鱼细石 直视无碍 
(3)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4)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或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