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9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7.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3:04: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分析
《天上有颗南仁东星》是一篇人物传记类的文章,主要讲述了南仁东为“中国天眼”的建设和天文科研事业所做出的巨大贡献。文章以生动的事例展现了南仁东坚定的信念、执着的追求、无私的奉献精神以及卓越的科学素养。通过对南仁东事迹的描述,不仅让学生了解我国在天文领域的重大成就,更能感受到科学家背后的艰辛与付出,对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具有重要意义。
学情分析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能力,但对于人物传记这类体裁的文章接触可能相对较少。他们在阅读时可能会关注故事情节,但对于人物精神的深度挖掘和写作手法的分析可能存在一定困难。同时,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需要通过优秀人物事迹的学习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追求和价值取向。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文中重点字词和语句的含义
2.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梳理南仁东的主要事迹,感受他的精神品质。
3.体会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情感,培养学生对科学精神和科学家的崇敬之情。
4.学习本文通过事例展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手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1.理解南仁东的事迹及其所体现出的精神品质。
2.学习本文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特点的写作方法。
教学难点
1.体会文章中蕴含的深沉情感,感受科学家的精神世界。
2.引导学生思考南仁东精神对自己的启示,并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所践行。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闪耀的星星被命名为“南仁东星”,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篇课文,去认识一位伟大的科学家——南仁东,探寻他背后的故事。(板书课题:天上有颗南仁东星)
(二)重难点讲解
1.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思考文章主要写了南仁东的哪些事情。
检查字词读音,如"南仁东 (nán rén dōng)"枯 燥 (kū zào)"奠 基 (diàn jī)"等。
请学生概括文章主要内容,明确文章围绕南仁东与“中国天眼”的建设展开,写了他从提出设想到努力奋斗最终 建成“天眼”的过程。
2.精读课文,分析人物
再次阅读课文,找出文中描写南仁东的具体事例,并在旁边批注这些事例所体现出的人物品质。
组织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自己的发现。例如:南仁东为了选址,亲自登山考察,不辞辛劳,体现出他的敬业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毅力;他在科研过程中遇到诸多困难,如资金短缺、技术难题等,但始终没有放弃,展现出他 坚定的信念和执着的追求。
引导学生从文中的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描写中去分析南仁东的性格特点。比如:"南仁东的眼神里透着坚 定……”通过对眼神的描写,表现出他内心的笃定和对事业的执着。
总结南仁东的精神品质:矢志不渝的理想信念、坚韧不拔的奋斗精神、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怀、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等。
3.品味语言,体会情感
挑选文中一些富有感染力的语句,让学生反复诵读,体会其中蕴含的情感。如:“他把生命献给了这片土地,他的梦想融入了这片星空。“这句话表达了对南仁东深深的敬意和惋惜之情,同时也体现了他将自己的一切奉献给了天文事业。
分析作者在叙述过程中所运用的修辞手法和表达方式,如比喻、拟人、抒情等,理解其对表达情感和突出人物形象的作用。例如:“中国天眼就像他的孩子,他倾注了所有的心血去呵护它成长。”这里运用比喻的手法,
将"中国天眼"比作孩子,生动形象地表现出南仁东对“天眼”的深厚感情。
4.写法探究,学以致用
引导学生思考本文在写作上的特点,如通过多个典型事例塑造人物形象,使人物形象丰满立体;在叙述中融入抒情和议论,升华主题,增强文章的感染力等。
布置课堂练习,让学生模仿本文的写法,写一个自己熟悉的人物,要求通过具体事例表现人物的特点,并适当运用抒情或议论来表达自己对这个人物的感情。
(三)课堂小结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南仁东精神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以南仁东为榜样,努力学习,追求自己的梦想,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四)拓展延伸
介绍南仁东的其他相关事迹或我国其他科学家的成就,拓宽学生的知识面,进一步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对科学家的敬仰之情。
开展主题班会或演讲活动,让学生分享自己从南仁东身上学到的精神以及如何将这些精神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作业布置
1.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课堂所学知识。
2.修改课堂上写的小作文,使其更加完善,然后与同桌互相交流分享。
3.收集有关科学家精神的资料,制作一期手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