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学目标 评论(0)
1.明确荒漠化的概念、实质、分布、原因和表现。
2.能够在地图上正确指出西北地区的范围和界限。
3.分析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和人为原因。
2学情分析 评论(0)
学生为高二学生,本节课立足于学生的特点,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增加趣味性,动手实验,探究荒漠化的自然原因。
3重点难点 评论(0)
解释西北地区荒漠化形成的自然原因。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新设计 评论(0)
播放我国“楼兰”古国的图片及复原图片,附加“梦驼铃”音乐
了解世界荒漠化的分布及危害讲解荒漠化的概念,
帮助学生
理解概念
演示实验:
1、将学生分为三组
准备三个盒子,其中两个为干沙,一 个为草皮
2、第一组,纸盒旁边放置白色纸板,用风扇吹拂沙子(“风”吹拂“地面”)
3、第二组,将沙土用喷壶喷湿,再次用风扇吹拂,观察沙土吹出的情况
4、第三组,拿出带有草皮的纸盒,用风扇吹拂,观察
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
1、两个沙土盒子,哪个吹出的沙土比较多?
2、和带有植被的沙土相比,是植被覆盖沙土易吹走,还是没有植被的沙土易被吹走?
3、植被对抑制风沙有什么作用?
4、荒漠化的形成需要哪些条件
培养学生
的观察能
力和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展示图片,红漠化,石漠化
了解各种形式的荒漠化
讲解:引入西北,简介我国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气候对该地区自然景观的影响
明确西北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
气候、自然景观
教师用结构示意图总结干旱的自然特征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将实验三的植被破坏,会有什么后果?
学生根据实验理解干旱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学生分组思考
解答新知
安排学生活动,引入白城地区,从自己身边出发感受生态环境的变化
观看图片,谈谈自己身边环境的变化,树立热爱家乡,保护环境的观念
激发学生
创新思维
4.1.2教学活动
课件19张PPT。第一节 荒漠化的防治
—以我国西北地区为例3、全球及我国荒漠化的分布什么是荒漠化呢?
荒漠化是如何形成的呢?荒漠化定义:发生在干旱半干旱地区及一些半湿润地区的这种土地退化,它是气候变异等自然因素与人类过度的经济活动相互作用的产物,主要表现为耕地退化,草地退化林地退化而引起的土地沙化,石质荒漠化和次生盐渍化同学们!我们动动手吧!植被遭破坏地面裸露风沙侵蚀
水土流失土壤中的水分和养分流失土地生产
力下降荒漠景观荒漠化发生的基本过程 红漠化石漠化冻融荒漠化盐渍化西北地区 关键词:
干旱 物理风化 风力作用一·西北地区荒漠化的自然因素(1)干旱的自然背景干旱物理风化和风力作用强盛平地多疏松的沙质沉积物大风日数多,且集中在干旱季节基本条件物质基础动力因素包含着漠荒化的潜在威胁(2)气候异常温带大陆性气候气温、降水变率大多雨年持续干旱抑制风沙活动加剧荒漠化进程气候异常可以使脆弱的生态环境失衡,是导致荒漠化的主要自然因素小结:荒漠化的人为原因
1.过度樵采
2.过度放牧
3 过度开垦
来看看我们的家乡白城热爱家乡,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