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冷热不均引起大气运动课件+教学设计 (2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0.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16-08-14 13:08:51

文档简介

教学目标 评论(0)
(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2)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3)通过绘制热力环流图,培养学生的绘图能力和理解问题的能力。
(4)能够利用热力环流原理,解答生产、生活中的局地环流问题,达到知识拓展的目的。
2学情分析 评论(0)
在地理的知识体系中,大气知识对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难于掌握的。这种难主要在于三点:第一,学生的空间概念建立的还不牢靠;第二,学生暂时还不能将大气知识与物理知识联系起来;第三,短时间内不能将大气运动与地理环境联系起来。故感到很难把握对整个大气知识的思维线索,感到这些知识与应用无关。生活中,学生对许多的自然地理现象并不陌生,但很少能将其与相关大气的知识联系起来。总的来说,对大气的了解,总是感到既陌生又熟悉。
3重点难点 评论(0)
重点: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难点:运用热力环流原理分析绘制山谷风、海陆风、城市风形成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目标 评论(0)
(1)掌握大气的受热过程。
(2)掌握热力环流的定义,熟练阅读热力环流示意图,理解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4.1.2学时重点 评论(0)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4.1.3学时难点 评论(0)
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及应用
4.1.4教学活动
活动1【讲授】热力环流 评论(0)
教学内容
教学
环节
教学活动
设计意图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创设情景
新课导入
展示课件“三国故事火烧葫芦屿”
激发学习热情。
复习气压有关知识




1.绘气压柱状图,提问气压概念,再提问气压在垂直方向上的变化特点,并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等压面。
2、小结:在垂直方向上,高空的高压总比低空的气压低。
学生思考并回答
引入气压知识复习,为后面分析热力环流形成作铺垫。
启发学生分析电脑课件中以空气柱描绘的热力环流形成图式
1、指出图中若A、B、C三地受热均匀则大气无运动。
2、分析地区间冷热不均引起的空气垂直运动。
4.分析空气垂直运动导致同一水平面上的气压差异 。
5.分析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形成的空气水平运动,指出空气在同一水平面上由高压处流向低压处。从而形成大气的热力环流。
学生观察、领会,并动手在草稿上画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
直观教学,形成感性认识。通过电脑演示热力环流形成过程,这样学生通过观看、分析、思考、回答,教师的讲解、归纳来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化繁为简,一环扣一环,加深理解。
归纳热力环流的概念
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称之为热力环流。并说明它是大气运动最简单的形式。
边听,边做笔记
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深化对地理现象发展过程的认识。
动画演示热力环流过程
观看动画,对比各自所画的热力环流
巩固知识,培养学生评价和自我评价的能力。
小结
小结:冷热不均(热力)→垂直运动→同一水平面上气压差异→水平运动(热力环流)
思考、归纳、总结
培养归纳能力,强化理解。
讨论生活中的热力环流现象
案例1、展示青岛图片,让学生根据温度的差别绘图说明海陆风
案例2.、根据重庆市市区和郊区的温度差别,引导学生分析 “热岛效应”原理。让学生作图城市风推导分析绿化带的布局、工业区的布局、卫星城的布局与城郊环流圈的关系。
案例3、分析山区山谷风的形成
学生讨论并回答。
激发兴趣,鼓励参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及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以致用。
课堂巩固练习
练习
引导、提示
思考并回答
测试学生运用模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件34张PPT。热力环流《火烧上方谷》片段“谋事在人,成事在天,不可强也!”高度升高,气压减小1100hpa1060hpa1020hpaABC一、热力环流的形成原理把空间气压值相同的各点组合而成的面叫做等压面。 若地面受热均匀,等压面应该是平行的。高空地面地面高空1100hpa1060hpa1020hpa冷却冷却受热高压低压低压低压高压高压ABC等压面弯曲规律:
高压上凸、低压下凹 。
1、为什么城市的气温较周边地区高?
2、如果建个绿化带和一个有大气污染的工厂,该如何布局?
二、生活中的热力环流
(一)城市风
上升气流市区郊区郊区热冷冷防暑要紧,
露肩何妨?市民用各种方式挡住火辣辣的太阳。广州夏季“热岛效应”加剧,市区比郊区高3℃。政府官员企业经营者普通市民绿化自家阳台或楼顶
减少高耗热电器的使用
房子外装修时浅色调为主控制城市人口规模
改善城市的布局
增加水面绿化
路面保水透水装铺清洁能源
提高能源利用率
减少大气污染物排放思考1应该如何避免这种影响? (二)海陆风白天陆地升温快
(相对为热源)海洋升温慢
(相对为冷源)海风白天海风夜晚陆地降温快(冷源)海洋降温慢
(热源)陆风夜晚陆风(二)海陆风
军港的夜啊静悄悄,
海浪把战舰轻轻地摇,
年轻的水兵头枕着波涛,
睡梦中露出甜美的微笑。
海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
远航的水兵多么辛劳,
待到朝霞映红了海面,
看我们的战舰就要起锚。
思考2找出《军港之夜》歌词中欠妥的地方。思考2《军港之夜》歌词中风向正确吗?应该如何改?陆风你轻轻地吹, 海浪你轻轻地摇。思考3PK增温快 (热源)增温快 (热源)增温慢 (冷源)谷风白天谷风(三)山谷风降温快(冷源)降温快(冷源)降温慢(热源)山风夜晚山风(三)山谷风 夜雨寄北
李商隐

君问归期未有期,
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
却话巴山夜雨时。
注:巴山泛指四川、重庆地区。为何重庆多夜雨?思考4 相传在1700年前三国时期,诸葛亮用竹篾扎了一盏纸灯,在灯的下面燃着一团松脂,灯便浮升起来,悬在空中,用它来传递作战信息。三、案例探究(一)孔明灯、热气球升空的原因热气球是依靠什么升空的?空气受热膨胀上升。火烧(二)“火烧上方谷”失败的原因是什么?
凝结核在天乎?在人也! 熊熊的大火使此山区的近地面空气受热膨胀上升,周围的空气收缩下沉,形成山风,在加上燃烧柴草产生大量烟尘,为水汽提供凝结核,其中心因空气上升冷凝结而降雨。后人有诗叹曰:“谷口风狂烈焰飘,何期骤雨降青霄。武侯妙计如能就,安得山河属晋朝!” (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壁式空调(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暖气片(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小男孩津津有味地品尝在新疆库木塔格沙漠里“烤”熟的鸡蛋。(三)热力环流的应用
把鸡蛋放在草地上能煮熟吗?观察水煮开时候,在锅内如何流动? 四、课后实践活动五、课堂小结三、案例探究一、掌握热力环流基本原理(冷热不均)
二、解释生活中的热力环流(海陆风、山谷风、城郊风)1、若甲、乙为相距不远的陆地,a、c为水平气流,b、d为垂直气流,则甲、乙、丙、丁四处气压的关系为
A.甲>乙>丙>丁
B.乙>甲>丙>丁
C.乙>甲>丁>丙
D.甲>乙>丁>丙六、课堂练习AB2、AB2、3、图中气压状况是由热力作用引起,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近地面何处是高压区?_________;何处是低压区?________ 。
(2)在图中画箭头完成热力环流。
(3)A、B、C三点都位于北半球同一条纬线,此时若地球位于远日点,则A点处在______________(陆地或海洋)。谢谢观赏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