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2章 神经调节
第3节 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
1.兴奋是如何在神经纤维上传导的?
2.兴奋在突触处是如何传递的?
3.为什么不能滥用兴奋剂和吸食毒品
赛场上,发令枪一响,运动员会像离弦的箭一样冲出。现在世界田径比赛规则规定,在枪响后0.1s内起跑被视为抢跑。
苏炳添比赛现场视频
1.从运动员听到枪响到作出起跑的反应,信号的传导经过了哪些结构?
耳蜗(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
耳蜗(感受器)
传入神经
神经中枢
(大脑皮层)
神经中枢
(脊髓)
传出神经
效应器
(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支配的肌肉)
2.短跑比赛规则中关于“抢跑”规定的科学依据是什么 ?
人类从听到声音到作出反应起跑需要经过反射弧的各个结构,完成这一反射活动所需的时间至少需要0.1s。
【探究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兴奋是指动物体或人体内的某些组织或细胞感受外界刺激后,由相对静止状态变为显著活跃的状态的过程。
兴奋是以电信号(局部电流)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这种电信号也叫做神经冲动。
【探究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探究1】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说明:1. 在神经系统中,兴奋是以_______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电信号
这种电信号也叫做___________。
神经冲动
2. 共发生了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神经冲动在神经纤维上是怎样产生和传导的?
P27
1. 神经细胞Na+、K+分布特点
Na+浓度较高
K+高
①
静息电位
电位表现:___________
形成原因:___________
运输方式:___________
内负外正
K+外流
协助扩散
2. 产生和传导过程:
Na+
膜外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①
②
动作电位
电位表现:___________
形成原因:___________
运输方式:___________
内正外负
Na+内流
协助扩散
刺激
Na+
膜外
膜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K+
K+
K+
K+
Na+
Na+
Na+
Na+
K+
Na+
Na+
Na+
K+
K+
K+
K+
Na+
Na+
①
②
③
兴奋传导
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
存在电位差,形成________。
局部电流
①
②
③
④
兴奋传导方向
兴奋传导
局部电流刺激相近的________部位产生_______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为__________。
未兴奋
同样
静息电位
3.局部电流的产生
Na+
Na+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Na+
Na+
++++
++++
- - - -
- - - -
Na+
Na+
Na+
Na+
Na+
Na+
在兴奋部位和未兴奋部位之间由于电位差发生电荷移动形成了局部电流。这种局部电流又刺激相近的未兴奋部位发生同样的电位变化,如此进行下去,将兴奋向前传导,后方又恢复静息电位。
在兴奋传导过程中膜内外电流方向一致吗,与兴奋传导方向有什么关系呢?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静息电位:内负外正
K+外流
Na+内流
动作电位:内正外负
K+膜内高
Na+膜外高
局部电流
局部电流:
兴奋部位与未兴奋部位间由于电位差的存在而发生电荷移动,这样就形成了局部电流。
Na+膜外高
K+膜内高
刺激
=电信号(神经冲动)
P28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未兴奋部位
刺激
内同外反
局部电流方向:
膜内:兴奋部位(+)→未兴奋部位(-)
膜外:未兴奋部位(+)→兴奋部位(-)
兴奋传导的方向:
兴奋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反。
P28
②在反射过程中
①在离体的神经纤维上
传导方向:________
传导方向:_________
单向传导
双向传导
以上是用蛙的坐骨神经实验,是离体生物神经纤维。那么兴奋在生物体内的反射弧上的传导是也双向传导的吗?
在反射过程中,兴奋只能从感受器传到效应器。
测量方法 测量图解 测量结果
静息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分别置于神经纤维膜的_____和_____
动作电位测量:电表两极均置于神经纤维膜的外侧
内侧
外侧
4.膜电位的测量
检流计
坐骨神经
a
b
资料P43 例1
神经细胞每兴奋一次,会有部分Na+内流和部分K+外流,长此以往,神经细胞膜内高K+膜外高Na+的状态将不复存在。这个问题是如何解决的呢?
钠钾泵!每消耗一个ATP分子,逆电化学梯度泵出3个Na+和泵入2个K+ 。保持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的不均匀离子分布。为下一次兴奋做好准备。
K+外流、Na+内流:
Na+-K+泵:
协助扩散
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5.膜电位变化曲线解读
ab:静息电位,K+外流
(膜电位为膜内电位减去膜外电位)
bd:动作电位形成过程,Na+内流
de:静息电位的恢复,K+外流;
e-f:钠钾泵吸钾排钠,维持细胞内K+浓度高,细胞外Na+浓度高的浓度差。(消耗ATP的主动运输)
b、d点 ,电表 发生偏转。
点先兴奋,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 次相反偏转(即先向 后向 偏转)
1.刺激a点:
2.刺激c点:
b
d
两
同时兴奋
不
左
右
3.刺激c点:
点先兴奋, 点后兴奋,电表发生 次相反偏转(即先向 后向 偏转)
b
d
两
左
右
4.刺激c点:
b处电流表先向 后向 偏转 次,肌肉发生收缩。
左
右
两
拓展训练
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
膜电位
传导方式
特 点:
静息电位
动作电位
钾离子外流
外正内负
影响因素:钾离子的浓度差
协助扩散
钠离子内流
外负内正
影响因素:钠离子的浓度差
电信号(神经冲动)
电流方向
膜内: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同
膜外:与兴奋传导方向相反
双向传导
注:在反射弧中,兴奋是单向传递的
无需能量,需载体蛋白
1.如图是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产生和传导的示意图。下列说法与图示相符的是
A.图中兴奋部位是B和C
B.图中弧线最可能表示局部电流方向
C.图中兴奋传导的方向是C→A→B
D.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外局部电流方向一致
B
2.有些地方的人们有食用草乌炖肉的习惯,但草乌中含有乌头碱,乌头碱可与神经元上的钠离子通道结合,使其持续开放,从而引起呼吸衰竭、心律失常等症状,严重可导致死亡。下列判断不合理的是( )
A.食用草乌炖肉会影响身体健康
B.钠离子通道打开可以使胞外的Na+内流
C.钠离子通道持续开放会使神经元持续处于静息状态
D.阻遏钠离子通道开放的药物可以缓解乌头碱中毒症状
C
3.听毛细胞是内耳中的一种顶端具有纤毛的感觉神经细胞。声音传递到内耳中引起听毛细胞的纤毛发生偏转,使位于纤毛膜上的K+通道打开,K+内流而产生兴奋。兴奋通过听毛细胞底部传递到听觉神经细胞,最终到达大脑皮层产生听觉。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静息状态时纤毛膜外的K+浓度低于膜内
B. 纤毛膜上的K+内流过程不消耗ATP
C. 兴奋在听毛细胞上以电信号的形式传导
D. 听觉的产生过程不属于反射
A
4.蛙的神经元内、外Na+浓度分别是15mmol/L和120mmol/L。在膜电位由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过程中有Na+流入细胞,膜电位恢复过程中有Na+排出细胞。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Na+流入是被动运输,排出是主动运输
B.Na+流入是主动运输,排出是被动运输
C.Na+流入和排出都是被动运输
D.Na+流入和排出都是主动运输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