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课件(共29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32:3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9张PPT)
第5章 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
5.3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学习目标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以及它们在生产上的应用
正确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
问题探讨
课本P100
在玫瑰葡萄种植过程中,合理施用人工合成的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类物质,可以提高葡萄结果率和单果质量,提高果实无核化程度。但如果施用不合理,可能会造成果实空心等问题。
葡萄植株里有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为什么还要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呢
仅靠葡萄植株自身合成的植物激素来调节植株的生长发育,不一定能满足人们对葡萄产量或品质的需要。适当施用人工合成的植物激素类物质,可以提高作物产量或提升产品品质。
讨论:
玫瑰葡萄
思考:与植物激素相比,为什么植物生长调节剂效果稳定?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课本P100
因为植物体内没有相应的分解它们的酶,所以可以持续作用较长时间。
1.概念:
由人工合成的,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2.优点:
原料广泛
容易合成
效果稳定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类型和作用
课本P100
3. 类型:
(1)分子结构和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如吲哚丁酸。
(2)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完全不同,但具有与植物激素类似的生理效应,如α-萘乙酸(NAA)、矮壮素等。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1
事例1 在用传统方法生产啤酒时, 大麦芽是不可缺少的原料。利用大麦芽,实质上是利用其中的α-淀粉酶。有人利用赤霉素处理大麦,可以使大麦种子无须发芽就能产生α-淀粉酶。
发芽的大麦
大麦芽中含有淀粉酶,可将其他谷物中的淀粉水解为麦芽糖(二糖),再在其他酶的催化下转化为可被酵母菌(微生物)利用的葡萄糖。在生产中,可以用赤霉素(激素)处理大麦种子,则无需发芽便可产生淀粉酶,从而降低成本,简化工艺。
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类似物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1
事例2 对西瓜、草莓、葡萄等使用一定浓度的膨大剂(也叫膨大素),会使水果长势加快、个头变大,加快水果成熟,使其提前上市。但使用膨大剂的水果与正常水果相比,口感较差,汁水较少,甜味不足,而且不宜长时间储存。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1
青鲜素残留毒性可能会使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突变,导致正常细胞生长和分裂失控而变成癌细胞。
脱落酸类似物
事例3 在蔬菜水果上残留的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会损害人体健康。例如,可以延长马铃薯、大蒜、洋葱贮藏期的青鲜素(抑制发芽)可能有副作用。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1
事例4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培育无子果实
注意:
以果实(如草莓、番茄等)为农产品的作物由于某种因素影响了受粉,则可通过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进行补救
以种子(向日葵、油菜等)为农产品的作物不能通过上述方法补救
(生长素不能提高种子的量,种子是受精卵,必须要受粉才能形成)
三倍体无子西瓜
将生长素类似物涂在未受粉的二倍体西瓜的子房上,可能得到无子西瓜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4
事例5
乙烯利是一种植物生长调节剂,工业品为液体。当溶液pH<3.5时,它比较稳定;但随着溶液pH升高,它会分解释放出乙烯。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还可以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正反馈调节
施用时期
2011年,江苏某村民的西瓜,因施用膨大素的时期不当,导致西瓜炸裂。
施用剂量
2010年,四川某果农的葡萄,因施用乙烯利的剂量不当,导致葡萄未成熟就脱落了。
施用方法
2016年,山东某村民的番茄,因施用赤霉素的方法不当,导致空心果的产生。
……
植物生长调节剂 ≠ 增产、增收
植物生长调节剂施用不当的实例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1
教材P100
不会
导致儿童“性早熟”的是性激素,与乙烯利无关;
且人体细胞中无乙烯利的受体,所以乙烯利不能对动物细胞起调节作用。
思考:乙烯利在生产中常用于水果的催熟,
若儿童食用了催熟的水果会导致“性早熟”吗?
评述植物生长调节剂在生产中的应用
课本P102
①提高作物产量、改善产品品质
如它能延长或终止种子、芽及块茎的休眠,调节花的雌雄比例,促进或阻止开花,诱导或控制果实脱落,控制植株高度、形状等
②减轻人工劳动
①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②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4. 生长调节剂应用的好处:
5. 生长调节剂应用的负面影响:
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课本P102
(1)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繁多,在生产上首先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恰当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施用的注意事项:
(2)要综合考虑施用目的、效果和毒性,调节剂残留、价格和施用是否方便等因素。
①促进扦插枝条的生根?
②果实催熟?
生长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
乙烯利
怎样使用生长调节剂才能达到最佳效果?
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课本P102
科学方法——预实验
(1)进行时间:
正式实验前
(2)目的:
①为进一步的实验摸索条件;
②检验实验设计的科学性和可行性。
以免造成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
如:通过预实验确定有效浓度的大致范围,可为确定最适浓度打下基础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1)原理:
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能促进扦插枝条生根,浓度过高或过低都不利于插条生根,在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溶液中,扦插枝条生根情况不同。
(2)变量:
自变量:
因变量:
无关变量:
不同浓度的生长素类似物
枝条生根数或根的长度
①实验对象自身因素(枝条的发育程度、枝条长度、枝条上保留的芽的数量)
②环境因素(温度、培养液的浓度和量、培养时间)
无关变量保持相同且适宜
课本P103
大本P94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材料用具:
·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其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
·枝条上保留少量幼叶和芽(幼叶和芽产生的生长素可促进插条生根)
·去掉成熟叶片(降低蒸腾作用)
处理插条的方法:
处理部位:
插条的基部(形态学下端)
(4)设计实验:
最好在遮阴和空气湿度较高的地方进行理
(要削成斜面,扦插后可增加吸收水分的面积,促进成活)
浸泡法:溶液浓度低,处理时间长
沾蘸法:溶液浓度高,处理时间短
课本P103
大本P94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①取材、分组编号:
②变量处理:
③进行培养:
④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把形态、大小一致的某种植物的插条分成若干组,每组若干枝
把每组处理过的枝条形态学下端依浓度梯度从小到大分别放入盛清水的容器中浸泡,放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
取生长素调节剂按照不同的比例稀释成相应份数,用蒸馏水作为空白对照。采用浸泡法或沾蘸法处理插条
每天观察一次,记录生根情况(长度、数目)
每组处理不止一根枝条,平行重复原则: 避免偶然性,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提高结果准确性。
预实验:
设计一组浓度梯度比较大的预实验进行摸索
(5)进行实验:
不能倒插
课本P103
大本P94
正式实验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6)分析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进一步探究最适浓度):
在 浓度之间进一步缩小浓度梯度
思考:正式实验需不需要进行空白对照?
组别 1 2 3 4 5 6 7 8 9
2,4-D溶液的浓度(mg/mL) 0.2 0.4 0.6 0.8 1.0 1.2 1.4 1.6 1.8
生根数(平均值) 3.6 4.3 5.2 6.3 7.3 6.1 5.3 3.9 3.2
结论:
0.8-1.2mg/mL
对于××植物来说,促进插条生根的生长素类调节剂的最适浓度是0.8-1.2mg/mL
预实验需进行空白对照实验,正式实验可以不进行空白对照
课本P103
大本P94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思考】设置对照组、重复组的目的是什么?
1.清水空白对照,目的是判断生长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
2.设置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3.设置重复组,避免偶然性,求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提高结果准确性。
·一年生苗木的枝条形成层细胞分裂能力强、发育快、易成活,很容易生根,实验效果显著。
·芽或幼叶可产生生长素,能促进插条生根。
·留叶过多,不利于生根,因叶片多,蒸腾作用失水多,插条易枯死。
·留芽过多,分泌较多的生长素,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导致结果不准确。
【思考】实验中为什么要选取生长旺盛的一年生苗木的枝条?为什么保留有一定的芽或幼叶的插条容易成活?而所带的叶或芽的数量是否越多越好?
课本P103
大本P94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思考】若实验结果发现插条都不能生出不定根,其原因可能是什么
① 没有分清形态学上端和形态学下端,枝条倒插;
② 枝条所带叶片较多,蒸腾作用过强,失水过多;
③ 枝条幼芽、幼叶保留多,本身合成了一定浓度的生长素,使形态学下端处于高浓度抑制状态;
④ 配制的营养液中营养元素缺乏或缺氧。
课本P103
大本P94
配制一系列浓度梯度的生长素类似物溶液
处理生长状况相同的插条的形态学下端
观察记录插条生根状况
重复前三步
(缩小生长素类似物浓度梯度)
预实验
(需要空白对照)
(不需要空白对照)
【思考】设置对照组、重复组的目的是什么?
1.清水空白对照,目的是判断生长素类调节剂的作用是促进还是抑制。
2.设置不同浓度的实验组之间进行相互对照,目的是探究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扦插枝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不能倒插)
探索生长素类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5)进行实验:
正式实验
课本P103
大本P94
尝试利用乙烯利催熟水果
课本P104
乙烯利,工业品为液体;当溶液pH<3.5时,它比较稳定;但随着溶液pH升高,它会分解释放出乙烯(气体),乙烯对水果有催熟作用,还可进一步诱导水果自身产生乙烯,加速水果成熟。
成熟程度(软硬、口感等)
实验原理:
实验材料:香蕉、猕猴桃等
自变量:
因变量:
正反馈
是否浸过乙烯利溶液
对照组:
浸蒸馏水
小结
植物生长
调节剂
概 念
特 点
类 型
应 用
施用
具体作用
应用实例
负面影响
国家管理
考虑因素
实践应用
由人工合成,对植物的生长、发育有调节作用的化学物质。
①原料广泛、
②容易合成、
③效果稳定
①分子结构与生理效应与植物激素类似;
②分子结构与植物激素不同,生理效应类似
①简化工艺、降低成本
②提高产量,改善品质
③减少人工劳动
赤霉素、膨大素
青鲜素、乙烯利
生长素调节剂
①使用不当,可能影响作物产量和产品品质
②过量使用,可能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带来不利影响
有明确的规定
施用目的、
效果、毒性、
残留、价格、
施用是否方便、
法律法规等
①探索植物生长调节剂促进插条生根的最适浓度;
②尝试利用乙烯催熟水果。
1.种植葡萄时,在打插繁殖、控制枝条生长、提高果实品质等方面都可以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判断下列有关表述是否正确。
(1)施用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就是植物激素。( )
(2)施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就一定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 )
×
×
一、概念检测 课本P104
2. 研究人员为探究定期喷施一定浓度的赤霉素和(或)2, 4-D对即将成熟的柑橘体内脱落 酸含量的影响,进行了一项科学实验,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喷施赤霉素和2, 4-D能延缓柑橘果实的成熟和脱落
B.赤霉素比2, 4-D更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C.赤需素和2, 4-D都能抑制柑橘内源脱落酸的合成
D.赤霉素、2, 4-D与脱落酸对柑橘脱落的作用相反
B
知识拓展
实例 原因和方法 变异类型
无子番茄 用一定浓度的生长素溶液处理未授粉的番茄雌蕊,需去雄套袋 不遗传的变异
无子葡萄 用赤霉素处理植株,可诱导单性结实,形成无籽果实。赤霉素处理可能导致花粉不育,因此不需要去雄 不遗传的变异
无子西瓜 由染色体变异而培育的三倍体西瓜 可遗传的变异
无子香蕉 香蕉属于三倍体植物,细胞进行减数分裂时,不能形成正常的精子和卵细胞,因而不能受精形成种子 可遗传的变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