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特异性免疫 课件(共46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2 特异性免疫 课件(共46张PPT)-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8.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2 09:35: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6张PPT)
第2节 特异性免疫
本节聚焦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过程分别是怎样的?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是如何协调配合来调节机体稳态的?
如何从系统的视角、信息的视角认识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免疫调节的相互关系?
环境中的病原体大多数被健康的皮肤所阻挡。进入呼吸道的病原体大多数也被粘膜清扫出来。但是总有 一些“漏网之鱼”。
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
第一道防线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己方和敌方的?
【思考】为什么吞噬细胞追杀病原体却不会追杀红细胞?
①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来起作用的一组蛋白质。 P71
识别“己方”:
②同一个体的细胞的分子标签相同。
识别“敌方”: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
细胞表面的受体识别出来。
抗原决定簇
一、免疫系统对病原体的识别
免疫细胞是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辨认它们的。
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而抗体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依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P72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就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P73
皮肤
黏膜
溶菌酶
吞噬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1.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P72
①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这为激活B细胞提供了第一个信号。
②一些病原体被树突状细胞、B细胞等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二、体液免疫
病原体
1
抗原呈递细胞
2
B细胞
病原体
1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3
③抗原呈递细胞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然后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2
1.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思考1:抗原呈递细胞会将处理后的抗原会呈递给谁?
病原体
1
2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3
辅助性T细胞
4
④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这是激活B细胞的第二信号;辅助性T细胞开始分裂、分化,并分泌细胞因子。
细胞因子
1.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思考2:接受抗原后辅助性T细胞会有何变化及意义?
病原体
1
2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3
辅助性T细胞
4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5
1.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
6
抗体
⑤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⑥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体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进一步的变化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下图为人体某次免疫过程的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此过程为人体体液免疫
B.细胞A在特异性免疫过程中识别病菌具有特异性
C.物质Ⅰ和Ⅱ都是免疫活性物质,前者为细胞因子
D.细胞C增殖、分化为浆细胞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
【母题延伸】
图示中的细胞D能分泌几种抗体 抗体的化学本质是什么 其在细胞中的合成场所是哪里
B
抗体
抗原呈递细胞
细胞因子
B细胞
浆细胞
辅助性T细胞
2.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图解)
病原体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
并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思考3:在体液免疫中,形成的记忆B细胞有什么作用呢?
结合
记忆细胞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当再次接触这种抗原(二次免疫)时,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后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 进一步的变化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 细胞吞噬消化。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较发达。
探究一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的比较
初次免疫和二次免疫过程中抗体浓度和患病程度可以用下图表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①初次免疫:抗体浓度  (填“大”或“小”),患病程度  (填“轻”或“重”)。
二次免疫概念: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作出的免疫应答。



②二次免疫:抗体浓度  (填“大”或“小”),患病程度
  (填“轻”或“重”)。

(2)初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由 分裂、分化而来;二次免疫过程中,浆细胞由      分裂、分化而来。
B细胞
B细胞和记忆B细胞
(3)二次免疫与初次免疫相比,抗体产生的速度和数量有什么特点
快而多作用强。
主要区别 初次免疫 二次免疫
浆细胞的来源不同
反应速度不同
反应强度不同
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的异同
B细胞分化
B细胞、记忆B细胞分化
时间较长
迅速
反应较快、抗体数量
相对第二次少
反应更快、更强烈、
抗体产生的数量更多
二、拓展应用1.在某种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练习与应用 P75
28天前已经注射过m抗原,因此,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二次免疫、而对n抗原的免疫反应则属于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反应更加迅速、高效、产生的抗体浓度差异也就更大。
如下图(在第56天时再注财m抗原和n抗原,抗m抗体的量也会存在与第28天注射时峰值差别不大的情况)
(1)在第28天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机体针对它们产生的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浓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如果在第56天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 并在曲线图上画出来。
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 进一步的变化形成 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结合
小结:体液免疫的基本过程(图解)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记忆B细胞
病原体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
辅助性T细胞
结合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病原体
一些病原体直接接触(第一个信号)
分裂、分化并分泌
细胞因子
分裂分化
促进
产生分泌
(第二个信号)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体液免疫 小结
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能识别: 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
不能识别: 浆细胞
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
上述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哪些不能识别抗原?
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有特异性: 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无特异性: 抗原呈递细胞
树突状细胞
体液免疫 小结
①信号一:一些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②信号二: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③细胞因子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B细胞活化的条件:
与病原体结合,抑制病原体的增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进一步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抗体的作用是什么?
当B细胞活化后,就开始增殖、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
活化后的B细胞会如何变化?
B淋巴细胞
体液免疫 小结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辅助性T细胞有怎样的作用?
①识别(APC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的)抗原
②激活B细胞
③分泌细胞因子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细胞因子的作用?
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在体液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
B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体液免疫 小结
浆细胞还具有分裂、分化能力吗?
浆细胞是高度分化的细胞,不再分裂、分化。
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不能,记忆B细胞增殖分化,形成浆细胞,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能产生和分泌抗体的细胞只有浆细胞。
浆细胞中哪些细胞器比较发达?
记忆B细胞能产生抗体吗?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够增殖,而有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抗体对它们就无能为力了。因为 。
这时,免疫系统是如何对付它们呢?
这就要靠 。
细胞免疫
抗体只存在于体液中,不能进入宿主细胞内。
(1)靶细胞(被病原体(如病毒)侵染的宿主细胞)
(2)衰老、受损的细胞、癌细胞
(3)异体器官移植的细胞
三、细胞免疫
1.细胞免疫的定义: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主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2.作战对象:
3.作用的范围:
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
①病毒
②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杆菌、麻风杆菌)
靶细胞
1
记忆T细胞
2
细胞因子
4.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细胞毒性T细胞
①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 细胞识别变化的信号。
②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并分化,形成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细胞因子能加速这一过程。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1
记忆T细胞
2
细胞因子
4.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
细胞毒性T细胞
3
4
巨噬细胞
靶细胞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③新形成的细胞毒性T细胞在体液中循环,它们可以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体现了
④靶细胞裂解、死亡后,病原体 暴露出来,抗体可以与之结合;或 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细胞毒性T细胞
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宿主细胞
分裂分化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识别接触裂解
暴露病原体
与抗体结合,或被其他细胞吞噬掉
侵入
识别
相同病原体再次入侵
二次免疫
分裂分化
4.细胞免疫的基本过程(图解)
(3)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去向是什么?
探究二:认真阅读课本P73-74页,小组合作讨论相关问题:
①细胞毒性T细胞(有相关受体)识别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变化;
②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1)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需要什么条件?
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2)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
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机体将逐渐恢复到正常状态。
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①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②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4)辅助性T细胞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下图表示人体特异性免疫的一种方式,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
A.图解表示细胞免疫过程
B.图中三种淋巴细胞均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C.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能加速E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D.通过图解所示过程能将病毒完全清除
D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免疫 小结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上述细胞中,哪些能识别抗原?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有特异性: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无特异性: 抗原呈递细胞
上述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中,哪些有特异性?哪些没有?
被病原体感染的宿主细胞
什么叫靶细胞?
细胞免疫 小结
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发生变化,细胞毒性T细胞(有相关受体)能识别变化的信号。
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靶细胞膜表面的某些分子变化;
②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靶细胞为什么会被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
细胞毒性T细胞活化的条件?
分裂并分化, 大部分形成新的细胞毒性T细胞, 小部分形成记忆T细胞。
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如何变化?
细胞免疫 小结
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
识别并接触、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新产生的活化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
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的去向是什么?
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功能受到抑制。
病原体被消灭后,活化的免疫细胞的去向是什么?
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分裂和分化。
细胞因子在整个特异性免疫过程中的作用是什么?
细胞免疫 小结
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在细胞免疫过程中,能增殖分化的细胞有哪些?
辅助性T细胞既参与体液免疫又参与细胞免疫:
①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②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识别抗原、分泌细胞因子。
辅助性T细胞在整个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了什么作用?
“三看法”识别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巨噬细胞




病原体(如流感病毒)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B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记忆B细胞 浆细胞
抗体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项 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引起实例
联 系 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记忆B细胞、浆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的细胞、移植的组织或器官、自身衰老损伤的细胞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细胞毒性T细胞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结合
外毒素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病毒
侵入细胞的病原体,需要细胞免疫使靶细胞裂解,将病原体从靶细胞释放出来然后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消灭。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探究三: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比较
1.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2.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
3.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6.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7.既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主要指B细胞)、辅助性T细胞。
8.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注意:
思考讨论 P74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2.有人说,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
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即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形成的第一信号及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第二信号。细胞免疫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
一般认为,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够传递信息,激活B细胞,并保证浆细胞的特异性。同时,辅助性T细胞释放的细胞因子能促进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通过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地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思考讨论 P74
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的关系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1)辅助性T细胞的介导作用能够使两者密切配合。(2)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P72第二段
1.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离不开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该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作用。
四、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协调 P74
2.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体液免疫产生的抗体,能消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入细胞内的病原体,要依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体液免疫就又可以发挥作用了。
神经系统
免疫系统
内分泌系统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白细胞介素、
肿瘤坏死因子等
乙酰胆碱等
TRH等
甲状腺激素等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的调节网络;
2.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如神经调节中的神经递质、体液调节中的激素和免疫调节中的细胞因子);
3.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
4.受体一般是蛋白质分子,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因为不同受体的结构各异。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息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 P74
调节 方式 信息 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 作用部位 化学
本质
神经 调节 神经 递质 突触前 膜释放 突触 后膜 有机物、
无机物
体液 调节 激素 内分泌 细胞 靶器官 靶细胞 蛋白质和多肽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类
免疫 调节 抗体 浆细胞 抗原 蛋白质
细胞 因子 主要为辅 助性T细胞 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蛋白质或糖蛋白
比较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
课堂构建
3.下图表示机体首次和再次接触抗原时,免疫系统的协调配合,请在方框中填写相应的细胞名称,使图解完整。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体 液 免 疫
细 胞 免 疫
1.依据特异性免疫的基本过程,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T细胞只参与细胞免疫,B细胞只参与体液免疫。 ( )
(2)B细胞只要接受了相应抗原的直接刺激就会分泌特异性抗体。 ( )
(3)刚得了感冒又痊愈的人不会再患流感。( )
2.关于浆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在免疫反应中的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 )
A.前者参与细胞免疫,后者参与体液免疫
B.前者直接杀死病原体,后者杀死靶细胞
C.前者分泌抗体,后者杀死受病原体感染的细胞
D.病原体首次进入机体时,前者发挥作用;再次进入机体时,后者发挥作用
C
×
×
×
一、概念检测
资料P120 11.下图表示人体免疫反应的某些过程,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人体内的免疫细胞是由骨髓中的        分化形成的,各种免疫细胞形态和功能不同,根本原因是          。
(2)图中的 (填字母)既能参与非特异性免疫,又能参与特异性免疫,在特异性免疫中该细胞的作用是                  。
(3)图中所示细胞中,具有识别能力的是     (填字母)。
(4)有抗体参与的特异性免疫是      ,产生抗体的细胞是  (填字母),它由           分裂、分化而来。抗体的分泌过程依赖于细胞膜的     (特性)。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造血干细胞
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a
摄取、处理、呈递抗原,吞噬抗原—抗体结合物
a、b、d、e
体液免疫
c
流动性
资料P121 15.(2024·广州)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其中
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两种类型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图2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图中细胞⑤与被病毒感染的肺组织细胞密切接触后,能激活组织细胞内    中的酶,从而使靶细胞裂解释放病毒,最终被吞噬细胞清除,该过程属于      (填“细胞坏死”或“细胞凋亡”)。细胞⑤活化后分裂并分化为      和      。

溶酶体
细胞凋亡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2)图2中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和IgM抗体由细胞    (填序号)释放,咽拭子检测     (填“能”或“不能”)检测出抗体的存在。由图2可知,    抗体阳性可提示近期感染,而    抗体阳性可提示感染时间较长的既往感染。

不能
IgM
IgG
资料P121 15.(2022·广州)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其中
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两种类型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图2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注射第一针灭活疫苗后,至少间隔21天才能注射第二针疫苗。过早接种第二针疫苗并不能产生良好的免疫效果,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初次免疫产生的抗体还比较多,抗体与第二次注射的疫苗结合,使机体无法产生更多的记忆细胞和抗体
资料P121 15.(2024·广州)图1是新型冠状病毒侵入人体后发生免疫反应的图解,其中
①~⑥是与免疫有关的细胞,a~c表示物质。2020年3月4日,国家卫健委新增了两种类型的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抗体——IgM和IgG作为病原学诊断标准之一。图2表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抗体的变化情况。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3.某媒体报道,“据专家推测,今年冬天北京不会有大规模流感暴发,因为没有发现流感病毒发生大的变异。”在报道的这个推理中,缺少了一些环节,请你根据本节所学内容,将推理过程补充完整。
这一推理过程缺失的部分主要是特异性免疫及二次免疫的部分环节,推理的完整性是科学思维重要的表现形式。这一推理过程是∶流感病毒进人机体后,引发特异性的免疫反应;当流惑病毒被消灭之后,机体会形成免疫记忆。如果流感病毒没有发生大的变异,当这些流感病毒再次进人机体时,记忆细胞会迅速增殖、分化,机体会通过更强烈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在流感病毒造成流感症状之前将其清除,因此不会有大规模流感暴发。
天气突然降温,某同学不停地打喷嚏,初步判断是感冒。身边的好朋友都劝她赶快去医院,但她坚持不去,说: “反正我去不去医院、吃不吃药都得一周左右才能好。”
该同学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感冒的病程一般为一周左右。这是因为人体的免疫系统首先要识别外来入侵的细菌或病毒、然后要作出反应直至最后清除病原体,这些过程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提示】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学生可以有自己的观点。例如,人体在各个系统的协调配合下具有一定的维持稳态的能力,普通的感冒在大多数情况下会自愈,可通过多休息、多喝水等方式提高免疫力,或者服用治疗感冒的非处方药等方法进行治疗。但是,感冒的原因有多种,并发症也多种多样,不能一概而论。对于流行性感冒,如果不及时治疗,有可能会引发严重的并发症。
2.你认为感冒时都要去医院就诊吗?说出你的理由。
讨论1. 这位同学说的有没有道理?为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