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实践导学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八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单元综合实践导学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3.5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22:59:1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题《单元综合实践》 课时:
课型 新授 主备教师 审核 学生姓名
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学习目标】1. 语言运用与建构:学生能够熟练运用“以事写人”的方法进行人物描写,准确运用细节描写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刻画人物,提升语言表达的准确性和生动性。2. 思维发展与提升: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分析归纳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够深入理解文本中事件和细节对表现人物的作用,并能进行独立思考和判断。3. 审美鉴赏与创造:引导学生品味文本中富有深意的语句,感受文学作品的语言美和人物形象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激发学生的文学创作灵感。4.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本单元课文中所展现的人物精神品质,如藤野先生的治学严谨、鲁迅的无私奉献、南仁东的艰苦奋斗、居里夫人的献身科学等,传承和弘扬这些优秀的文化精神。【学习重难点】(1)掌握“以事写人”的方法,包括一件事和多件事的写作技巧,以及事件选择的注意点。(2)学会从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等角度进行细节描写,并理解细节描写对表现人物的作用。(3)能够品味文本中富有深意的语句,体会其表达效果。
学习过程
先行预学:探究本单元四篇课文分别是怎样选取和组合具体事件以表现人物的,还可结合以往的阅读经验,进一步归纳一些“以事写人”的方法。《藤野先生》中,作者选取了与藤野先生交往的四个典型事例,从正面准确传神地刻画出藤野先生治学严谨、做事认真、关心学生、毫无民族偏见的良师形象;此外,作者还写了一些其他的见闻和经历,虽没有藤野先生的身影,但从侧面突出了藤野先生正直热诚、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中,作者捕捉了鲁迅先生日常生活中的十四个片段,将其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一个生活化的鲁迅,表现了他幽默爽朗、平易近人、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品质。《天上有颗“南仁东星”》中,作者按照时间顺序,选取各时段的典型事例,展现了南仁东高超的学识与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美丽的颜色》中,作者抓住典型事件——居里夫妇在艰苦的条件下研究并提取镭的过程,写出了居里夫人献身科学、忘我奉献的人格魅力。以事写人”的方法一件事:善于选取特写镜头;分层刻画,层层深入。例如,在描写一个人跑步比赛时,可以选取他起跑、加速、冲刺等特写镜头,分层刻画他的动作、表情等,展现他的拼搏精神。多件事:详略安排得当;可按一定顺序安排事件;可选取正反事件进行对比。比如,写一个同学的勤奋,可以详细描写他在课堂上认真听讲、课后刻苦学习的事例,略写他参加课外活动的情况;可以按照时间顺序,从他刚入学到现在的表现来安排事件;也可以选取他勤奋学习取得好成绩和偶尔偷懒成绩下滑的正反事件进行对比。注意点:事件典型,能突出人物品质;事件贴近真实。比如,要表现一个人的善良,选取他帮助孤寡老人的典型事件,而不是一些无关紧要的小事;事件要基于生活实际,不能虚构夸张。
新知研学 班级举行“让Ta的风采永驻我心--写人作品鉴赏会”主题活动。同学们围绕回忆性散文以及传记“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精神风貌”展开鉴赏活动,请你参加。 活动一“以事写人”创意构图任选一篇本单元的课文,思考作者是如何组织事件的,以创意构图的方式呈现,并进行解说。 事件组织创意构图表篇目:《藤野先生》创意构图:解说:《藤野先生》一文以与藤野先生交往为明线,用实线标出;还设置了交代自身处境的暗线,用虚线标出。以双线并行的方式来突出藤野先生对鲁迅人生的影响。【互动】小组交换作品,分享交流。【小结】归纳“以事写人”的方法(至少3种):①明暗线相互交织,在事件组合与比对中表现人物;②基于人物的多方面特点,选取相应事件,叠加表现;③聚焦人物最鲜明的品质与追求,按时间线索叙写个人经历;④锚定特定空间场所,用多个角度的事件来表现人物。
任务二、 活动二“魅力细节”深度讲解探究细节是如何表现人物的。从下面三种方法中任选一种,用一边板书一边讲解的方式,向全班同学介绍。方法一:对多篇课文中的同一类细节进行比较。方法二:对单篇中的多类细节进行联系。方法三:将表现人物的细节与环境、背景进行关联。【要求】①逻辑清晰;②板书需图文结合;③结论明确。细节探究表我选择方法( )板书:讲解:同样是语言描写,但不是随意地截取,而是在闻其声中如见其人,人物话语的表达方式与人物的内心思想情感高度吻合。如:藤野先生与"我"说话时的耐心透露出他对"我"的关心与期许,南仁东说话时的坚定表现了他对建成"中国天眼"的执着。[示例2]二板书略。讲解:《美丽的颜色》一文中有居里夫人的动作、语言和神态描写,从不同角度丰富了居里夫人科学探索时的形象,有进行艰难实验时的疲惫与坚持,也有在面对困难时的平静与热爱,还有她与丈夫一同探索时的柔和与快乐。[示例3]三板书略。讲解:《美丽的颜色》将居里夫人坚韧、平和、温柔、富有科学探索激情的形象放在一个极其简陋面艰苦的棚屋实验室中展现,让读者走进居里夫人的研究场景,从而认识一位更真实、更可敬的科学家。
任务三 活动三 “化身作者”沉浸式朗读在回忆性散文和传记中,有一些句子饱含深情或富有深意,却常常被忽略。小组合作,一名同学沉浸式朗读,其他同学作为听众,合作完成下面的任务,在互动中走进文字背后的情感世界。听读记录单朗读者: 作者: 记录者: 朗读的句子:在黑暗中,在寂静中,两个人的脸都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他的朗读是否有身份的代入感?有哪些方法能增强朗读者的身份代入感?:通过重音、停连和语气变化等来强化文字的表现力与感染力,如轻读"墨暗""寂静",呈现出环境氛围;重读四个"转向",连读"转向""这些微光"、"转向""这射线的神秘来源"、"转向""镭"、"转向""他们的镭",语气渐强,让我们跟着读者来到现场,见证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他的朗读是否让你关注到了句子形式上的特点 该句子在形式上有什么特点 连用两个"在"、四个"转向",在反复中强调了发现镭那一刻的激动人心。他的朗读是否让你对整篇文章的主旨或情感有了新的认识 句子中隐藏着怎样的深意或深情 作者仿佛就在父母发现镭的现场,也仿佛与父母一同在棚屋实验室中经历了四年探索,这句话中既有对父母发现镭的欣喜,也有因父母漫长艰辛终获成功的感动,还有对这一历史时刻的无比崇敬。
三、迁移拓学 总结整理综合单元所学,围绕传记“如何多角度、多层次展现人物精神风貌”这一主题,从下面任选一幅图示完成你的总结整理。(注:可以增加角度或层次)
四、反思结学 一、“以事写人”的方法1. 一件事:特写镜头,分层刻画2. 多件事:详略得当,顺序安排,正反对比3. 注意点:典型,真实二、细节描写1. 角度:外貌、神态、语言、动作、心理2. 作用:刻画性格,揭示内心,表现情感等三、品味语句结合上下文,理解深层含义和情感表达
五、达标测学 1. 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2. 选择一个你熟悉的人物,运用“以事写人”和细节描写的方法,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