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8张PPT)
白杨礼赞
第 2 课 时
复习回顾
将个人之“志”(志向、情趣、情感、理想、追求等)依托在某个具体之“物”上。于是,这个“物”便具有了某种象征意义。
借用某种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人物或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艺术表现手法叫象征。
象征体和本体之间存在着某种相似的特点,可以借助读者的想象和联想把它们联系起来。
比喻(形似)
象征(神似)
托物言志
实践运用
选择你熟悉的某个事物,赋予它一定的象征意义,完成一次片段写作。
实践运用
例:难道你就觉得它只是花?
难道你就不想到他那种不畏严寒,坚强不屈,至少也象征了这群在操场上挥洒青春的少年吗?
难道你竟一点也不联想到,在这千千万万的校园里,到处可见这像红梅一样英姿勃发、斗志昂扬的学子们吗?
难道你又不更远一点想到,这在风雪中却依然傲然挺立的红梅宛然象征了那新时代积极向上、勇敢拼搏的奋斗精神吗?
学习目标
1.速读课文,理清文章的脉络,能够准确描述白杨树的外在形态美。
2.品读课文,勾画能够表现白杨树内在美的词语,简析白杨树的象 征意义。
3.了解欲扬先抑手法对表现白杨树内在美的表达效果。
析读文本
为了更好地描写白杨树,作者还写了什么?速读课文,找到相关段落与内容。
·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毯子。
·黄的是土,未开垦的荒地。
·绿的呢,是人类劳力战胜自然的成果,是麦田。
·和风吹送,翻起了一轮一轮的绿波,是麦浪。
·黄与绿主宰着,无边无垠,坦荡如砥。
感受 :“雄壮”或“伟大” 单调
高原
麦田
远山的连峰
析读文本
生长环境
雄壮伟大
单调
正衬
反衬
对比
不平凡
黄绿错综
色
坦荡如砥
平
无边无垠
大
衬托白杨树傲然挺立的不平凡形象。
析读文本
作者写黄土高原景象的目的是什么?
1、交代白杨树的生长环境。
用黄土高原的“雄壮”来正衬白杨树的不平凡;用黄土高原的“单调”来反衬白杨树带给人的惊喜。
2、暗写陕甘宁边区抗日根据地,为后文揭示白杨树的象征意义,表达主题思想做铺垫。
析读文本
请同学们速读课文,画出文章中直接“礼赞”白杨树的语句,
思考:串联本文的线索是什么?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我赞美白杨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赞美白杨树的不平凡
(抒情线索)
析读文本
作者礼赞了白杨树哪几方面的不平凡?
不平凡
线索
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外部形态的不平凡
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形散
神聚
散文特点
析读文本
第1段:白杨树实在是不平凡的,我赞美白杨树!
第4段:那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
第6段:这就是白杨树,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决不是平凡的树!
第8段:白杨不是平凡的树。
第9段:我要高声赞美白杨树!
作者所赞美的白杨树是一种怎样的树?请从文中直接赞美白杨树的句子中找一找。
极普通而不平凡的树
析读文本
西北极普遍,不被人重视
西北极常见,极易生长
没有婆娑的姿态,没有屈曲盘旋的虬枝
请结合内容,用“这是一株极普通的白杨树,它 。”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看到”的白杨树。
极普通
数量多、没地位
易生存、不娇贵
外表平庸。
析读文本
请结合内容,用“这是一株不平凡的白杨树,它 。”这个句式来说说你“看到”的白杨树。(提示:可以从它的生长环境、外形姿态、内在气质等方面分析)
析读文本
不矛盾。
“极普通”是单纯从树的生物角度而言,因为这种树在西北很多很常见。
“不平凡”是从树的象征意义角度讲的,因为它象征北方的抗日军民。
文章反复强调白杨树是 “西北极普通的一种树,然而实在是不平凡的一种树”。你认为“极普通”和“不平凡” 矛盾吗?
析读文本
文章最后一段提到楠木,作者的用意是什么?
对比,表明自己对北方抗日军民的热爱,显示了鲜明的爱憎情感和战斗风格;卒章显志;深化主题、呼应开头的作用。
楠木
白杨
对比
映衬
楠木贵族化,象征着贱视民众,顽固倒退的人们(如国民党反动派)
课堂小结
不平凡
线索
生长环境的不平凡
外部形态的不平凡
内在气质的不平凡
形散
神聚
散文特点
作业布置
生长在新时代你,对生活中的真善美有着真切的感触,请你拿起笔尽情地进行礼赞。可以使用象征手法来托物言志,丰富文章内涵。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