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5张PPT)
三峡
郦道元
第二课时
江之美,美在三峡。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令人神往。自古以来,三峡的景物吸引了许多文人墨客,并留下了动人的诗篇,那么,当郦道元“遇到”三峡时,又留下了怎样的一段佳话呢?今天,就让我们跟随郦道元的脚步,领略一下千年以前的三峡风光吧!
情 境 导 入
文本解读
(一)本文依次描写了三峡的哪些景物?
三峡两岸的山
三峡的夏水
三峡的春冬景色
三峡的秋天景象
三峡的风光
文本解读
(二)阅读课文第1段思考:三峡的地貌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
地貌特征:连绵高峻
2.山高耸峻峭
1.山连绵不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1)正面描写: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2)侧面描写: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文本解读
(三)阅读课文第2段思考:三峡夏水有什么特点?从哪些地方看出
夏水特点:水流湍急
1.正面描写: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水势浩大)
2.侧面描写: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水流湍急)
文本解读
(四)阅读课文第3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三峡的春冬之景的
春冬之景(视觉)
1.水: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俯视)
2.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仰望)
清荣峻茂(总写)
文本解读
(五)阅读课文第4段思考:作者是怎样写三峡之秋的?
三峡之秋:水枯谷凄
1.正面描写:林寒涧肃,猿声哀婉
2.侧面描写:渔者悲歌
精读赏析
1.文章是按照怎样的结构来写三峡的?写出了三峡各个季节怎样的特点?
总写三峡山的连绵、高峻
夏季
春冬
秋季
江水满溢,一泻千里
水清树荣,风景秀丽
万物萧条,凄清哀婉
分写
精读赏析
2. 作者描写三峡的山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
对描写对象进行直接的描写是正面描写;
通过描写周围的事物,使描写对象更鲜明、突出,是侧面描写。
精读赏析
2. 作者描写三峡的山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原文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分析
正面描写山的连绵不绝。
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突出山的高峻。
侧面点出三峡的山高峡长。
写作手法: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
精读赏析
3.作者描写三峡的水主要运用了什么写作手法?请结合具体语句进行分析。
原文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谭,回清倒影
绝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分析
正面描写三峡夏季江水暴涨、水流湍急的特点。
侧面描写夏季江水流动迅疾的特点。
“素湍”“回清”为动,“绿潭”“倒影”为静,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动静结合,描绘了一幅峻拔脱俗的图画。
精读赏析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这句话运用互文的修辞手法。“重”“叠”“隐”“蔽”互相补充,从正面描写出了山的高度,刻画出了山的高峻陡峭。
4.句子赏析:
精读赏析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4.句子赏析: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侧面写出了夏季江水流动迅疾的特点:“千二百里”的路程朝发夕至,突出行船之快,衬托江流之急;又以乘飞奔的马、御风飞行作比,更表现出江水一泻千里的气势。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强调了……的特点,突出表现了……的情感。
夸张修辞的答题规范:
精读赏析
5.阅读文中“春冬之时……飞漱其间”这段话,发挥你的想象,用自己的话描述“清荣峻茂”在你脑海中呈现出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
白色的潭水急流而下,悬崖陡壁中长着的形态各异的柏树,有的枝干清雅俊秀,有的枝干盘虬卧龙,绿色的潭水中倒映着它们的影子;山峰之间,瀑布飞流激荡,水花飞扬。水清树荣,山高草茂,景致别有一番趣味。
精读赏析
请从动静、色彩的角度赏析“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
“素湍”“回清”是动景,“绿潭”“倒影”是静景。以“素”修饰“湍”,写出了水的明净轻快;以“绿”修饰“潭”,突出了潭水的深沉宁静。动静结合,色彩各异,相映成趣。
精读赏析
6.作者笔下的三峡不同季节的景物各有什么特征?
季节
夏季
春冬季
秋季
景物特征
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水流和缓,潭深水碧,优美、雅致。
万物萧条,凄清哀婉,引人悲伤垂泪。
1.课文描写了三峡的山和水,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合作探究
先总后分,有分有合,结构严谨
先写三峡概貌,总体勾勒;再抓住季节特点分别描写,特点鲜明。而春冬两季,特点相似,绝不浪费笔墨,故合写;夏水湍急,秋气萧森,景象不同,故分写。
合作探究
2.郦道元笔下的三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请用“三峡美,美在______。你看(听),______,这是一种——美”的句式来说一段话吧。
三峡美,美在____。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
三峡美,美在____。你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
三峡美,美在____。你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是一种_________。
山
那连绵起伏的群山隐天蔽日
雄壮美
水
那动静结合的素湍绿潭
清幽美
猿啼
那哀转久绝的高猿长啸
凄异美
合作探究
3、本文客观地描写了三峡的景色,但字里行间流露着作者的思想感情。试结合文章简要分析。
作者描绘三峡奇景,景中含情,情景交融。例如写群山连绵,高耸入云,体现了作者的欣赏、赞叹之情。再如写三峡夏日的奔放和春冬之时的清幽,作者的赞叹之情也蕴含在字里行间。“良多趣味”一句,作者更是直抒胸臆,表达其赞叹之情。特别是写秋日的三峡,水枯气寒,猿鸣凄异,再加上悲凉的渔歌,让人感受到作者细腻敏感的内心世界。
三峡
先写山
后写水
两岸连山 群山对峙
夏
春冬
秋
大水猛涨 江流湍急
“怪”“悬”
形
色
“素”“绿”
林寒涧肃
声“长啸”
哀猿凄清
情“凄异”“哀转”
雄壮美
清秀美
凄异美
结构梳理
课堂小结
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了三峡最有特点季节来写。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三峡四季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写出了三峡独特的美——雄壮美、清秀美和凄异美,表达了作者对山河自然的热爱之情。
李白《早发白帝城》与本文都描绘了三峡风光,试比较其异同。
拓展延伸
《早发白帝城》
《三峡》
同
都描写了三峡的水流和猿啼
异
体裁是诗歌
用猿啼衬托行船之快和心情愉快
体裁是散文
用猿啼渲染秋天的萧瑟气氛
作 业 布 置
假如你是一位导游,请你为三峡写一段解说词。
要求:运用郦道元《三峡》一文中的句子,不少于300字。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