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昆明的雨 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8 昆明的雨 课件 --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8.3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2 11:53:36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昆明的雨
汪曾祺
学习目标
1、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理解本文“形散神聚”特征。
2、品味汪曾祺散文“淡而有味”的语言特点。
3、体会作者对昆明雨季、昆明生活的喜爱和思念之情。
新课导入
画家用画笔描绘着他眼中的昆明,今天我们一起去汪曾祺的字里行间看一看,他心中的昆明是什么样子。
字 词 积 累
青头菌  鲜腴  篱笆 
鸡枞 黄焖鸡 扳尖
炽红 缅桂花 绿釉
密匝匝
(jùn)
(yú)
(lí bā)
(mèn)
(zōng)
(chì)
(zā)
(miǎn)
(yòu)
(bān)
作者简介
汪曾祺(1920—1997),江苏高邮人,作家。被誉为“抒情的人道主义者,中国最后一个纯粹的文人,中国最后一个士大夫”。汪曾祺在短篇小说创作上颇有成就,对戏剧与民间 文艺也有深入钻研,主要作品有《受戒》《大淖记事》《沙家浜》等。
听范读,回答以下问题。
1.找到“我”对昆明的雨的感情的句子。
2.与其他地方相比,昆明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3.文章围绕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景物人事?
赏文章
赏文章
1.找到“我”对昆明的雨的感情的句子。
第二段:我想念昆明的雨 。
第十一段:我想念昆明的雨。
赏文章
2.与其他地方相比,昆明的雨有什么样的特点呢?
昆明的雨季是明亮的、是丰满的,使人动情的。
赏文章
极肥大的仙人掌
好吃与不太好吃的菌子
黑红黑红的杨梅
带着雨珠的缅桂花
卖杨梅的苗族女孩
卖缅桂花的房东母女
在莲花池边小酒店里与友人的小酌
3.文章围绕昆明的雨还写了哪些景物人事?
研 讨 探 究
文章的题目叫《昆明的雨》,但是文中却没有花很多笔墨来描写雨,大部分是在描写其他的景物,为什么这样安排呢?
明确:这些景物都是雨中的景物,虽没有直接写雨,却处处都在表现雨,贯串全文的线索是对昆明的情感,也是散文的一大特点——形散神聚。
品语言
汪曾祺向我们描绘了昆明的美,本文就是这样一篇充满美感和诗意的的作品,其中有景物的美、滋味的美、人情的美、氛围的美。请同学们研读文章,在文中圈点勾画并赏析你觉得很美的句子。
品语言
1.“旧日昆明人家门头上用以辟邪的多是这样一些东西:一面小镜子,周围画着八卦,下面便是一片仙人掌,——在仙人掌上扎一个洞,用麻线穿了,挂在钉子上。”
赏析:昆明的风俗很独特、很淳朴。
品语言
2.“牛肝菌色如牛肝,滑,嫩,鲜,香,很好吃”。思考:“滑,嫩,鲜,香”四个字中间用了逗号,能不能改成顿号?
赏析:不能。逗号:停顿更长,构成短句,起强调突出作用。
品语言
3.“这种东西也能吃?!” “这东西这么好吃?!”
赏析:两个句子都是反问加叹号的存在,前一个是反问句加感叹句是质疑、嫌弃,后一个是疑问句加感叹句是感慨,欣喜。对比感叹,比出美妙滋味、趣味和情味。
品语言
4.有一个乒乓球那样大,颜色黑红黑红的,叫作“火炭梅”。这个名字起得真好,真是像一球烧得炽红的火炭!一点都不酸!我吃过苏州洞庭山的杨梅、井冈山的杨梅,好像都比不上昆明的火炭梅。
赏析:运用比喻、对比的修辞手法,表达出“我”对火炭梅的喜爱。
品语言
5.房东(是一个五十多岁的寡妇)就和她的一个养女,搭了梯子上去摘,每天要摘下来好些,拿到花市上去卖。她大概是怕房客们乱摘她的花,时常给各家送去一些。有时送来一个七寸盘子,里面摆得满满的缅桂花!带着雨珠的缅桂花使我的心软软的,不是怀人,不是思乡。
赏析:突出房东母女的纯朴善良。
品语言
6.莲花池边有一条小街,有一个小酒店,我们走进去,要了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装在上了绿釉的土瓷杯里),坐了下来。雨下大了。酒店有几只鸡,都把脑袋反插在翅膀下面,一只脚着地,一动也不动地在檐下站着。酒店院子里有一架大木香花。昆明木香花很多。有的小河沿岸都是木香。但是这样大的木香却不多见。一棵木香,爬在架上,把院子遮得严严的。密匝匝 的细碎的绿叶,数不清的半开的白花和饱涨的花骨朵,都被雨水淋得湿透了。我们走不了,就这样一直坐到午后。
画线部分赏析:视觉、嗅觉,宁静闲适恬淡之感。
品语言
7.一条小街,一碟猪头肉,半市斤酒,几只鸡……
赏析:都是数词加量词的表达方式,没有过多的言语来修饰,语言平淡自然。
品语言
小 结 :淡 而 有 味
悟人生
那年的昆明是这样的:
那时联大的教室是铁皮顶的房子,下雨的时候,叮当之声不停。地面是泥土压成,几年之后,满是泥垢;窗户没有玻璃,风吹时必须用东西把纸张压住,否则就会被吹掉……
——杨振宁
无情的炸弹冰雹一样从天空倾泻而下,观看的人群没来得及嗷叫一声便血肉横飞,人头在空中如飘舞的风筝,四处翻腾,当空乱滚。时在昆明西门外潘家湾昆华师范学校附近聚集了大批外乡难民和好奇的市民,日机 28 枚炸弹从天而降,当场炸死 190 人,重伤 173 人,轻伤 60 余人 。
——岳南《南渡北归》
悟人生
从材料中,我们读到贫穷、艰苦、战乱。四十多年过去了,汪曾祺老人的头脑中,并不是没有贫穷、战争的记忆,然而他的文章展现给我们的却是美的景、美的物、美的事,美的人。
“我想把生活中真实的东西、美好的东西、人的美、人的诗意告诉人们,使人的心灵得到滋润,增强对生活的信心、信念。”
——汪曾祺
课后读物推荐
谢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