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三峡(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11 三峡(教学设计)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18.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3 18:50: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三峡》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三峡的特点,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教学重点
1.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课文内容。
2.感受三峡的特点,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教学难点
感受三峡的特点,体会作者写景的妙处。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长安三万里》火爆出圈,它不仅展现了有血有肉的文人形象,还体现了时代洪流与个人命运的交织,万里诗卷和 独属中国人的浪漫情怀。透过一首首家喻户晓的古诗,我们看到很多三峡的“身影”,例如《早发白帝城》《峨眉山 月歌》.……今天,我们借”长安三万里”之风,走进《三峡》,欣赏这里的山水。
二、夯实基础
1.作者简介
郦道元(公元470——527年),南北朝时北魏著名的散文家、地理学家。著有《水经注》,不仅是地理学的重要著作,也是具有较高文学价值的散文名作。
2.读准字音
阙 (quē) 叠嶂 (zhàng) 曦 (xī) 月 襄 (xiāng) 陵沿溯 (sù) 素 湍 (tuān) 绝 峨 (yǎn) 长啸 (xiào) 属 (zhǔ) 引哀转 (zhuǎn)
3.辨明词义
(1)通假字。
略无阙处(通“缺”空隙,缺口);哀转久绝(通"啭”婉转。)
(2)古今异义。
夏水襄陵(襄:冲上,漫上);清荣峻茂,良多趣味(良:甚,很。)
(3)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自:于。这里是“在”的意思。)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自:如果。)
(4)重点词语。
重岩叠嶂(重重叠叠的山峰像屏障一样)
沿溯阻绝(沿:顺流而下。溯:逆流而上。上行和下行的航道都被阻断,不能通航。)
乘奔御风(奔:飞奔的马。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
素湍绿潭(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山石林木的倒影)
清荣峻茂(水清树荣,山高草盛)
哀转久绝(声音悲凉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
三、读懂文意
小组合作,利用课下注释和工具书试译课文,并在全班交流。
明确译文:
在七百里三峡当中,两岸都是相连的山,全然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如果不是在正午,就看不到太阳,不是在半夜,就看不到月亮。
到夏天江水漫上山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断。有时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傍晚就到了江陵,中间的一千二百里,即使骑着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行的快。
每到春季和冬季,白色的急流,回旋着清波,碧绿的潭水,映出了(山石林木)的倒影。高山上生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悬挂着的瀑布冲荡在岩石山涧中。水清、树荣、山高、草盛,实在是有很多趣味。
每到秋雨初晴、霜降的时候,树林和山涧之中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叫声不断,声音凄凉怪异, 空荡荡的山谷里传来了回声,悲哀婉转,很长时间才消失。所以渔民们唱道:"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四、问题探究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的自然景物,分别写出景物的什么特点
明确: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
(1)山的特点:连绵不断(山多),高峻挺拔(山高)。
(2)水的特点:水势浩大(水大),水流湍急(水急)。
2.明末清初文学家张岱认为“古来记山水手,太上郦道元”,郦道元所写的山水文章到底妙在何处呢 请同学们品析 下面的句子。
屏显 :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慨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明确:
(1)正侧面描写相结合:“两岸连山,略无阙处“正面写山”连”的特点,“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侧面烘托山高;以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渲染猿鸣凄异、山谷空旷,既正面摹声,又从侧面引用“渔 者歌”以其凄凉写猿鸣。
(2)视角变化:俯视:“素湍……倒影”;仰视:“绝……飞漱其间”。
(3)动静声色具备:“回清倒影”为静,“飞漱其间”为动,“常有高猿长啸”有声,"素湍绿潭”有色。
3.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而是从夏、春冬写到秋
明确:主要根据三峡江水的特点来选择写作顺序的。
①夏水最盛,最为凶险、迅疾最具有特点。
②夏天江水暴涨, 水势最浩大;春冬风平浪静;秋天水枯谷空。水势由多到少,顺势而下。
③顺上层山势的高峻、江面的狭窄之势而 写。
课堂小结
《三峡》向我们展示的是一轴三峡四季景色的山水长卷,读来令人神往。作者以凝练生动的笔墨,采用正侧面描写相结合、视角变化、动静声色俱备写出了三峡的奇险、清秀,我们仿佛置身于那险拔清幽的三峡胜地。
分层作业(二选一)
1.小学里我们学过《早发白帝城》,与《三峡》都描绘了三峡风光,前者是诗,后者是游记散文,那你能找出诗句中与课文相对应的、写相同景致的句子吗 这一首诗所表达的感情与课文一样吗 请比较两篇课文,谈谈你的看 法。
早发白帝城
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2.请融入自己的感受,把《三峡》改写成一篇现代写景散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