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边的文化遗产》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课围绕“身边的文化遗产”展开,内容涵盖文化遗产的概念解读、类型区分(物质文化遗产与非物质文化遗产)、身边典型案例剖析以及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与现状探讨。通过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文化遗产实例,如家乡的古建筑、传统手工艺、民俗活动等,将抽象概念具象化,帮助学生建立对文化遗产的直观认知,理解其在历史、文化、艺术、社会等多方面的重要价值,进而深入思考保护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紧迫性,为传承文化奠定基础。
学情分析
初中学生正处于好奇心旺盛、求知欲强烈的阶段,对新鲜事物充满兴趣,具备一定的观察和思考能力,但在知识储备上,对文化遗产的了解较为碎片化,缺乏系统认知。他们善于从生活中获取直观经验,但在深入挖掘事物背后的本质和价值方面需要引导。从核心素养角度看,学生已初步具备文化感知的基础,但在文化传承与传播、理性思辨以及问题解决能力上有待提升。通过本课程学习,有助于拓宽学生的文化视野,增强文化自信,培养其对本土文化的热爱与守护情怀。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了解文化遗产的定义、种类和价值,认识身边文化遗产的现状。
2.掌握收集、整理和分析文化遗产相关资料的方法,提高信息处理和综合表达能力。
3.增强对身边文化遗产的保护意识,培养传承和弘扬文化遗产的责任感。
教学重点
1.明确文化遗产的范畴与分类,理解其丰富内涵。
2.深入探究身边文化遗产所承载的历史、文化、艺术和社会价值。
教学难点
1.引导学生从多维度赏析和解读身边文化遗产背后的深层价值,避免表面化认知。
2.激发学生内心深处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主动意识,促使其转化为实际行动。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展示一组本地著名文化遗产的图片,如古老的庙字、独特的民间手工艺品等。
“同学们,这些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瑰宝,它们承载着历史的记忆,见证了岁月的变迁。而在我们身边,也有许多同样珍贵的文化遗产等待我们去发现、去保护。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身边的文化遗产》专题学习活动,开启一场传承与守护的使命之行!”
概念与分类
1.文化遗产的定义与分类
结合实例,详细讲解文化遗产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如古建筑、遗址等)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如传统技艺、民俗等),通过对比分析,让学生清晰区分两者差异,理解不同类型文化遗产的特点。
2.身边文化遗产的价值剖析
以本地具体文化遗产项目为例,从历史见证、文化传承、艺术审美、社会凝聚等角度深入讲解其价值。如讲述某古建筑如何反映特定历史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技术水平,某传统节日习俗怎样承载民族情感与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体会文化遗产的多元价值。
活动过程
活动一:文化遗产大搜索
教师布置任务:“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化身为文化遗产小侦探,分组去寻找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通过实地考察、查阅资料、采访长辈等方式进行搜索。”
学生分组活动,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注意记录文化遗产的名称、地点、特点、现状等信息。
小组代表汇报搜索成果,教师在黑板上进行记录和分类整理,如古建筑类(如家乡的古寺庙、古牌坊等)、传统手工艺类(如剪纸、刺绣等)、民俗活动类(如庙会、舞龙舞狮等)、民间艺术类(如地方戏曲、民歌等)。
活动二:文化遗产我来荐
教师引导:“我们发现了这么多身边的文化遗产,现在让我们来当文化遗产的推荐官,为它们撰写推荐词,让更多的人了解和关注它们。”
以当地著名的文化遗产为例,如一座古老的桥梁,教师示范如何撰写推荐词:“这座古老的桥梁,名为 [桥名],它横跨在 [河流名称] 上,始建于 [年代],已有 [X] 年的历史。它的建筑风格独特,桥身由 [建筑材料] 构成,雕刻着精美的图案,展现了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这座桥不仅是交通要道,更是历史文化的见证者,承载着我们先辈的智慧和记忆。”
学生分组选择一项文化遗产,撰写推荐词。教师提示学生可以从历史价值、艺术价值、文化内涵、现状及保护意义等方面入手,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进行描述。
小组内交流推荐词,互相提出修改建议。每组推选一篇优秀推荐词,在全班进行展示。
活动三:文化遗产保护行动
教师播放一段关于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视频,如古建筑被拆除、文物被盗窃等,引发学生的关注和思考。
教师提问:“看到这些文化遗产遭受破坏的场景,你们有什么感受?我们应该如何保护身边的文化遗产呢?”
学生分组讨论,制定文化遗产保护方案。方案内容可以包括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公众保护意识、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加强监管力度、筹集保护资金、合理开发利用等方面。
小组代表展示保护方案,其他小组进行评价和补充,教师进行总结和指导,帮助学生完善保护方案。
活动四:文化遗产创意秀
教师引导:“文化遗产不仅需要我们保护,还需要我们传承和创新。现在,让我们发挥创意,为身边的文化遗产设计一个创意作品,可以是宣传海报、手抄报、短视频、文创产品等。”
学生选择一种形式进行创意设计,教师提供相关材料和工具,如纸张、彩笔、电脑等。学生在设计过程中,融入自己对文化遗产的理解和情感,展现文化遗产的魅力。
小组内展示创意作品,评选出最佳作品。每组选派代表在全班展示最佳作品,并介绍创意灵感和设计理念。
课堂总结
回顾本节课重点内容,强调文化遗产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个人都肩负着保护与传承的责任,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积极关注、传播身边的文化遗产。
作业布置
1.实地走访本地一处文化遗产景点或传承场所,撰写一篇游记或调研报告,记录其特色、价值以及自己的思考与感悟。
2.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期关于身边文化遗产的宣传海报或短视频,要求突出文化遗产的魅力与保护意义,在班级内展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