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5 周亚夫军细柳
一、选择题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和书写全对的一项是( )
A.持兵揖(yī) 棘门(jí) 天子为动(wèi)
B.曩者(náng) 按辔(pèi) 诏将军(zhào)
C.介胄(zhòu) 驱驰(qū) 可得而犯邪(yé)
D.嗟乎(jiē) 弓驽(nǔ) 军士吏被甲(bèi)
2.下列整理有误的一项是( )
A.一词多义: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军中不得驱驰
B.通假字:改容式车/军士吏被甲
C.文学常识:《史记》——司马迁——编年体通史
D.文化常识:弱冠——指男子二十岁
3.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 )
A.已而之细柳军 称善者久之
B.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使人称谢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天子为动
D.吾欲入劳军 军霸上
4.以下各组句子中,全部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的一组是( )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
A.①③⑤ B.①②⑥ C.③④⑥ D.②④⑤
5.下列对《周亚夫军细柳》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本文节选自《史记》,《史记》记述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到汉武帝共三千余年的史事。
B.文章记述了在匈奴大举入侵的背景下,汉文帝到细柳营慰问军士的故事。
C.本文运用侧面描写、对比等手法,塑造了周亚夫治军严明、刚正不阿的“真将军”形象。
D.“改容式车”中“改容”意为表情严肃起来,体现了文帝对周亚夫的言行心生不满。
二、填空题
6.《周亚夫军细柳》选自《 》,作者司马迁,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西汉 家、 家。
7.给下列句子划分朗读节奏。
(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3)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8.解释下列加点词的意思。
(1)周亚夫军细柳 军:
(2)已而之细柳军 已而:
(3)彀弓弩,持满 彀:
(4)居无何,上至 居:
9.写出下列词语的古今异义
古义 今义
上自劳军 上:
军中不得驱驰 驰:
锐兵刃 兵: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 节: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 壁:
使人称谢 谢:
成礼而去 去:
军中闻将军令 闻:
请以军礼见 请:
三、语言表达
10.《史记》写人时常“用两种突出的性格或两种不同的情势,抑或两种不同的结果,作为对照”(李长之语)。细读课文《周亚夫军细柳》,说说文中哪些地方使用了对比、衬托的写法,对刻画人物起到了什么样的作用。
四、名句名篇默写
11.根据自己的理解,用课文原句填空。
(1)文中点明故事背景的句子是: 。
(2)皇帝来到三军驻地遇到的情形不同,霸上及棘门军: 。细柳军: 、 。
(3)皇帝“使人称谢”的原因是: 。
五、综合性学习
12.学习了《周亚夫军细柳》,班级拟开展以“走进《史记》”为主题的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以下任务。
(1)下列成语故事都出自《史记》,请写出下列成语故事中的一个人物的名字。
①完璧归赵( ) ②一言九鼎( ) ③多多益善( ) ④破釜沉舟( )
(2)下列是为《史记》记载的项羽和勾践的故事所作的一副著名的对联,请你补充出下联。
上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归楚
下联:
(3)鲁迅评价《史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说说你对这句评价的理解。
六、文言文阅读
【甲】
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乃以宗正刘礼为将军,军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军棘门;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军细柳:以备胡。
上自劳军。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先驱曰:“天子且至!”军门都尉曰:“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居无何,上至,又不得入。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吾欲入劳军。”亚夫乃传言开壁门。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至营,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成礼而去。
既出军门,群臣皆惊。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
(选自《周亚夫军细柳》)
【乙】
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曰:“公奈何众辱①我,独无间处②乎?”对曰:“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三日一椎牛③,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其众。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尚坐④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罚作之。由北言之。”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节选自《史记·张释之冯唐列传》,有删改)
①众辱:当众侮辱。②间处:私底下。③椎牛:杀牛。④坐:定罪。
13.下列加点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军霸上 军:驻扎
B.文帝说 说:通“悦”,愉快
C.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 窃:私下
D.使人称谢 称谢:道谢
14.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已而之细柳军 陛下下之吏
B.劳其筋骨 削其爵
C.天子为动 李牧为吾将
D.请以军礼见 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
15.请用“/”给【乙】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限2处)
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16.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
17.从甲乙两文中我们可以看出汉文帝有哪些优秀品质?
《25 周亚夫军细柳》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答案 C C B A D
1.C
【详解】本题考查字音字形。
A.天子为动(wèi)——wéi;
B.曩者(náng)——nǎng;
D.弓驽——弓弩,军士吏被甲(bèi)——pī;
故选C。
2.C
【详解】本题考查文学文化常识和文言实词。
C.《史记》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不是编年体通史;
故选C。
3.B
【详解】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到,往/音节助词,不译;
B.派/派;
C.担任/被;
D.军队/驻军;
故选B。
4.A
【详解】本题考查表现方法。
①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这里写细柳军营中士兵的表现,虽然不是战时,但他们保持着战时的状态,戒备森严,没有懈怠,表明士兵们有着严明的军纪,直接表现周亚夫治军严明。
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这一句写周亚夫军营中的士兵根据军营纪律要求,在没有得到军令的情况下,不允许天子的先导进入,表明军中士兵都非常遵守军纪,通过阻止天子先驱的表现间接表明周亚夫治军严明。
③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这是把守军门的都尉复述的将军的命令,一方面表现了周亚夫对军纪的严明态度,另一方面也表明了军中的士兵对军纪的遵从,直接表明周亚夫治军严明。
④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这一句写军中的士兵要求天子的随从车骑人员不能让车马奔跑,要慢走,而天子遵从了这个军令,表现的是天子的贤明,不是周亚夫的治军严明。
⑤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这是周亚夫说的话,表明在军中军礼高于其他一切,直接表明了周亚夫对遵守军纪的自我要求,表明周亚夫治军严明。
⑥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这一句是把霸上、棘门军营的表现和周亚夫的细柳营的表现做了对比,突出的是细柳营整体的军纪严明,间接表明周亚夫治军严明。
①③⑤直接表明周亚夫从严治军;②④⑥间接表明了周亚夫从严治军。
故选A。
5.D
【详解】本题考查文章内容理解。
D.“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这句话意思是皇上因此而感动,脸上的神情也改变了,俯身扶着横木上,派人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可以看出文帝对周亚夫的敬佩和赞美之情,选项“体现了文帝对周亚夫的言行心生不满”有误。
故选D。
6.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历史学 文学
【详解】《周亚夫军细柳》是西汉历史学家、文学家司马迁创作的史传文,载于《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司马迁,字子长,西汉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他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太初四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四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7.(1)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3)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详解】本题考查文言断句。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
(1)句意:军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皇帝的命令。“军中”是主语,与后面断开;“闻”与“不闻”是动词,作谓语部分,与后面断开。故断句为: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
(2)句意:看门的士兵告诉陪同文帝的车马队伍说。“壁门士吏”是主语,与后面断开。故断句为: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
(3)句意:身着甲胄的人不能拜见,请让我用军礼来行礼。“介胄之士”是主语,与后面断开;“请”是提示语,与后面断开;“以军礼”是状语,与后面断开。故断句为: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
(4)句意:他们的将领完全可以通过偷袭被俘虏的。“其将”偏正结构做主语,应在“将”后停顿;“而”表修饰,与前面断开。故断句为:其将/固可袭/而虏也。
8. 驻军、驻扎 不久 张开 经过
【详解】本题考查重点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解释词语要注意理解文言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用法,如通假字、词性活用、古今异义等现象。
(1)句意:周亚夫驻军在细柳。军,驻军、驻扎;
(2)句意:不久来到了细柳军营。已而,不久;
(3)句意:张开弓弩,把弓拉满。彀,张开;
(4)句意:过了不久,文帝驾到。居,经过。
9. 指皇帝 方位名词 赶着马快跑 跑得很快 兵器 士兵 符节 物体各段间相连的地方 营垒 墙 告,问 感谢 离开 到某地 听从 用鼻子嗅 请允许我 希望对方做某事
【详解】本题考查古今异义。
上自劳军:皇上亲自去慰劳军队。上:古义:皇帝;今义:方位名词。
军中不得驱驰:军营中不准驱车奔驰。 驰:古义:赶着马快跑;今义:跑得很快。
锐兵刃:手持锋利的兵器。兵:古义:兵器;今义:士兵。
于是上乃使使持节诏将军:于是皇上派使者手持符节诏令将军。节:古义:符节;今义:物体各段间相连的地方。
亚夫乃传言开壁门:亚夫这才传话打开军营大门。壁:古义:营垒;今义:墙。
使人称谢:派人致意。谢:古义:告,问;今义:感谢。
成礼而去:完成礼仪后离开。去:古义:离开。今义:到某地。
军中闻将军令:军营中听从将军的命令。闻:古义:听从;今义:用鼻子嗅。
请以军礼见: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请:古义:请允许我。今义:希望对方做某事。
10.对比:①文帝在霸上及棘门军营“直驰入”与在细柳军营的两次入营受阻、在营中“不得驱驰”“按辔徐行”形成对比,体现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明。这可以说是“情势”的对比。②在霸上及棘门军营“将以下骑送迎”与在细柳军营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③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给出了反面的参照物,使得正面形象更加鲜明。
衬托:文中有大量侧面描写,如写细柳军营中军士吏全副武装,军门都尉、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令,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侧面衬托的写法避免了单一从正面描写的直露,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使得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立体。
【详解】本题考查写作手法及对刻画人物形象的作用。
对比:①“至霸上及棘门军,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已而之细柳军,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天子先驱至,不得入”句把“至霸上及棘门军”和“之细柳军”的情况进行了对比,体现了周亚夫的治军严明;②“将军亚夫持兵揖曰:‘介胄之士不拜,请以军礼见’”句写了周亚夫见到皇帝时的不一样的行为,在霸上及棘门军“将以下骑迎送”与在细柳军周亚夫“持兵揖”“不拜”形成对比,将军迎天子的表现,体现出周亚夫的刚正不阿、恪尽职守的性格特征。这可以说是“性格”的对比;③出营门后,群臣的“惊”和文帝的“称善者之”也形成对比,表现出文帝的贤明、识大体。这可以说是“结果”的对比。对比的手法的运用,使得周亚夫的正面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衬托:“军士吏被甲,锐兵刃,彀弓弩,持满”意思是军中官兵都穿戴盔甲,刀出鞘,张开弓弩并拉满。写细柳军士吏全副武装,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将军令曰:‘军中闻将军令,不闻天子之诏’”意思是“将军有令:‘军营中只听从将军的命令,不听从天子的诏令’”,写军门都尉的话,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壁门士吏谓从属车骑曰:‘将军约,军中不得驱驰’”意思是守卫营门的官兵对跟随文帝的车马随从说:‘将军规定,军营中不准纵马奔驰’”,写壁门士吏传达将军的指示,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于是天子乃按辔徐行”意思是文帝就控制住车马,缓缓前行;“天子为动,改容式车。使人称谢:‘皇帝敬劳将军’”意思是天子被他感动,表情严肃起来,扶着车前横木俯下身子表示敬意。并派人向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写文帝及群臣的反应,都是从侧面衬托周亚夫的形象。作用:写其他人物的表现,使得主人公周亚夫形象更加丰满、立体、生动和感人;侧面描写是对正面描写的有益补充,有利于表现人物的性格,提供了更多观察人物的视角。
11. (1)文帝之后六年,匈奴大入边 (2)直驰入,将以下骑送迎 不得入
按辔徐行 (3)天子为动
【详解】默写古诗文首先要熟练背诵古诗文名篇、名段和名句;其次是要字字落实,默写中不能出现错别字;第三是要正确理解古诗文和名句的大意和基本内容。默写时,要注意匈奴、驰、辔几个易错的字形。
12.(1) 蔺相如 毛遂 韩信 项羽
(2)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示例】《史记》是历史著作中的“绝唱”,是可以和屈原的《离骚》相媲美的作品。这句话说明它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详解】(1)本题考查成语知识。
①完璧归赵,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②一言九鼎,最早出自于西汉司马迁《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战国时,秦国的军队团团包围了赵国的都城邯郸,形势十分危急,赵国国君孝成王派平原君到楚国去求援。平原君打算带领二十名门客前去完成这项使命,已挑了十九名,尚少一个定不下来。这时,毛遂自告奋勇提出要去。毛遂对楚王直言进谏,毛遂的一席话说得楚王口服心服,立即答应出兵援赵。
一言九鼎:形容说的话分量大,起决定作用。
③多多益善,最早出自于《史记·淮阴侯列传》。 多多益善指越多越好,不厌其多。
有一次,刘邦和韩信谈论武将的本领,当时他们两人的意见不同。 刘邦问道:“像我自己,能带多少士兵?”韩信说:“陛下不过能带十万人。”刘邦说:“那对你来说呢?”韩信回答:“像我,越多越好。”刘邦听后哈哈大笑:“多多益善,何为为我禽?”意思是说,“既然你统帅士兵越多越好,那你为什么还被我捉住呢?”韩信镇定自若地解释说:“陛下虽然不善于带兵,但善于统领将领,这就是韩信我被陛下捉住的原因了。而且陛下的能力是天生的,不是人们努力所能达到的。”
后来,人们用“多多益善”表示越多越好。
④破釜沉舟,最早出自《史记·项羽本纪》。“项羽乃悉引兵渡河,皆沉船,破釜甑,烧庐舍,持三日粮,以示士卒必死,无一还心。”该成语指把饭锅打破,把渡船凿沉,比喻不留退路,做事果决。
(2)本题考查拟写对联。
与勾践相关的最有名的故事是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国和越国发生了战争。越国被吴国打败,越国勾践被夫差俘虏。后来,吴王夫差释放了勾践,让他回到了越国国都会稽。勾践在坐卧的地方吊了个苦胆,夜里躺在柴草上,面对苦胆。每天吃饭时都尝尝苦胆。经过十年发展生产,积聚力量,又经过十年练兵,终于在公元前473年打败夫差,灭掉了吴国。
根据上联和故事可拟写下联即: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3)本题考查理解语句。
“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指赞叹这是史学历史上独一无二的绝学文章,好比没有设韵脚的《离骚》。这是鲁迅对司马迁《史记》的评价,是一个相当高的评价。这句话说明它兼具史学和文学的双重价值。
《离骚》是屈原的代表作,在我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划时代的意义,书写了高洁的志向和人格。屈原是我国第一位浪漫主义诗人,开创了中国的浪漫主义文学。而司马迁的《史记》是以记录史实为根本,加之他写的栩栩如生,故也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不仅是史学家研究历史的有力依据,同时也在文学界有着很高的地位。对于后代文学的人物形象以及性格描写等方面都起到了很好的指导作用。
13.A 14.B 15.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16.犒赏宾客、军吏和幕僚,因此匈奴远远避开。 17.①汉文帝是一位识才、爱才的明君,他在细柳营中看到周亚夫治军严明,对其赞赏有加,认识到他是真正的将军;②汉文帝善于纳谏,听了冯唐的话后,能够认识到自己的问题,及时改正,重新任用魏尚;③汉文帝有自省精神,他通过对比细柳营和霸上、棘门军,反思自己的军事管理,体现了他的睿智。
【导语】这篇文言文对比阅读通过【甲】周亚夫军细柳和【乙】冯唐谏文帝两则故事,展现了汉文帝的明君形象。【甲】文以细柳军营的严整军纪凸显文帝对治军有方的赞赏;【乙】文通过冯唐直谏和文帝纳谏,体现其虚怀若谷。两文在叙事上都采用“冲突、转折、升华”的结构,通过人物对话推动情节,语言简洁有力。尤其“真将军”“吾岂忧匈奴”等感叹句的运用,使人物形象跃然纸上。
13.本题考查文言词语。
D.使人称谢: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称谢:向人致意,表示问候。
故选D。
14.本题考查一词多义。
A.动词,到/代词,指魏尚;
B.代词,指他的/代词,指他的;
C.介词,被/动词,担任;
D.介词,表方式,用/介词,表目的,用来;
故选B。
15.本题考查文言断句。根据文言文断句的方法,先梳理句子大意,分清层次,然后断句,反复诵读加以验证。主语和谓语之间,谓语和宾语、补语之间一般要作停顿。
句意:当天就命令冯唐手持符节赦免魏尚,重新任命他为云中郡郡守。
“是日”表示时间,应单独断开;“令冯唐持节赦魏尚”是对冯唐的命令,其后断开;最后“复以为云中守”是对魏尚的后续安排。故分别断开。
断句: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16.本题考查文言翻译。完整翻译句子的基础上,把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展现出来,注意省略句要补全,倒装句要调整语序。
飨:犒劳;是以:因此。
17.本题考查人物形象。
①【甲】文最后一段“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称善者久之”,汉文帝在细柳营见识到周亚夫治军的严明后,毫不吝啬地称赞他是“真将军”,并长时间对其表示认可,充分体现了他识才、爱才的特点。
②【乙】文“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在冯唐指出他的问题后,汉文帝没有固执己见,而是欣然接受建议,当天就下令赦免魏尚并恢复其官职,这一行为体现了他善于纳谏的优秀品质。
③【甲】文最后一段“文帝曰:‘嗟呼,此真将军矣!曩者霸上、棘门军,若儿戏耳,其将固可袭而虏也。至于亚夫,可得而犯邪?’”,汉文帝通过将细柳营与霸上、棘门军进行对比,认识到之前军队管理存在的问题,这种对比反思体现了他的自省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甲】汉文帝后元六年,匈奴大规模侵入汉朝边境。于是,朝廷任命宗正官刘礼为将军,驻军在霸上;祝兹侯徐厉为将军,驻军在棘门;委派河内郡太守周亚夫为将军,驻军细柳,以防备胡人侵扰。
到了霸上和棘门的军营,直接奔驰进入,从将军到下属军官都骑马迎进送出。不久文帝到达细柳军营,军中的将士都披挂铠甲,手拿锐利的兵器,张开弓弩,拉满弓弦。天子的先导跑到军营,不能进入。先导说:“天子就快到了!”把守军门的都尉说:“将军命令说‘军中只听将军的命令,不听天子的诏令’。”过了不久,文帝到达,又不能进入。于是文帝就派使臣持符节诏令将军说:“我要进营慰劳军队。”周亚夫这才传令打开军营大门。守卫营门的军官对文帝的随从车骑人员说:“将军有规定,军营中不准车马奔跑。”于是天子就拉紧缰绳缓慢行进。到了军营中心,将军周亚夫手拿武器拱手说:“穿铠甲、戴头盔的将士不能跪拜,请允许我用军礼参见皇上。”天子深受感动,面容变得庄重,靠在车前横木上向官兵致敬。派人向周亚夫致意说:“皇帝敬重地慰劳将军。”慰劳礼仪结束后离去。
出了细柳营军门,群臣都很惊讶。文帝说:“啊,这才是真正的将军呀!以前在霸上、棘门军营看到的,简直像儿戏,他们的将军未来一定会遭受袭击而被俘虏;至于周亚夫,怎么可能冒犯他呢!”称赞了周亚夫很久。
【乙】汉文帝已经听说了廉颇、李牧的为人,说:“唉!我偏偏不能得到廉颇、李牧做我的将军,(如果有他们,)我难道还会担心匈奴吗!”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他们。”汉文帝发怒,起身进入宫中。过了很久,(汉文帝)召见冯唐说:“您为什么要当众侮辱我,难道就不能在私下里(说)吗?”(冯唐)回答说:“如今我私下里听说魏尚担任云中郡郡守时,他把军营集市的租税全都用来犒劳士兵,每三天杀一头牛,犒劳宾客、军吏和门下舍人,因此匈奴远远地躲避。匈奴曾经有一次入侵,魏尚率领车马骑兵迎击他们,杀死了很多敌人。我愚笨地认为陛下的法令太严明,赏赐太轻,惩罚太重。况且魏尚只是因为上报斩杀敌人首级的数量差了六个,陛下就把他交给官吏治罪,削夺了他的爵位,判了他徒刑。从这一点来说(陛下即使有廉颇、李牧也不能任用)。”汉文帝很高兴,当天就命令冯唐手持符节赦免魏尚,重新任命他为云中郡郡守。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