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上第一单元三角形培优专练(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八上第一单元三角形培优专练(含解析)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13.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5 16:50:2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八上第一单元三角形培优专练(含解析)
一、单选题
1.(2024七下·桥西期中)三边长度都是整数的三角形称为整数边三角形,若一个三角形的最长边长为8,则满足条件的整数边三角形共有(  )
A.8个 B.10个 C.12个 D.20个
2.(2024七下·深圳期末)如图,在中,是的角平分线,点E、F分别是上的动点,若,当的值最小时,的度数为(  )
A. B. C. D.
3.(2023八上·宜州期末)如图,在中,,垂足为点平分,交于点,交于点,点为的中点,连接,交于点,有以下结论:①,②,③,④,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0个
4.如图,、E是直线上不重合的两点,是的角平分线,于点A,若的周长为10,则的周长可能是( )
A.8 B.9 C.10 D.11
5.(2024八上·长沙月考)如图,在△OAB和△OCD中,OA=OB,OC=OD,OA>OC,∠AOB=∠COD=40°,连接AC,BD交于点M,连接OM.下列结论:①AC=BD;②∠AMB=40°;③OM平分∠BOC;④MO平分∠BMC.其中正确的个数为(  )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④
6.(2022八上·台州月考)如图,在△ABC中,∠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过点O作EFBC交AB于E,交AC于F,过点O作OD⊥AC于D.下列四个结论:①∠BOC=90°∠A,②∠EBO∠AEF,③∠DOC+∠OCB=90°,④设OD=m,AE+AF=n,则S△AEF.其中正确的结论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二、填空题
7.(2024七下·吉州月考)如图,在 中, 厘米, , 厘米,点 为 的中点.如果点 在线段 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 点向 点运动,同时,点 在线段 上由 点向 点运动.当点 的运动速度为   厘米/秒时,能够在某一时刻使 与 全等.
8.(2024八上·哈尔滨开学考)如图,、分别是的高线和角平分线,交于点F,的面积是10,,则线段的长度为   .
9.(2024八下·重庆市开学考)如图,在中,,,,是的平分线,若、分别是和上的动点,则的最小值是   .
10.(2024八上·义乌期中)如果三角形的两个内角α与β满足3α+β=90°,那么我们称这样的三角形为“准直角三角形”.如图,B、C为直线l上两点,点A在直线l外,且∠ABC=45°.若P是l上一点,且△ABP是“准直角三角形”,则∠APB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
三、解答题
11.(2024八上·拱墅月考)如图1,于点于点B,P,Q分别为线段AB,BD上任意一点.
(1)如图1,若,求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如图2,""改为"(为锐角)".若,,判断(1)中的数量关系是否会改变 并说明理由.
12.(2024八上·青原月考)如图,在中,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1)若,则的度数是   ;
(2)如图,作外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试探索,之间的数量关系;
(3)如图,延长线段,交于点,在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倍,求的度数.
13.(2024八下·开州开学考)定义: 在一个三角形中, 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 我们称这两个角互为 “和谐角”, 这个三角形叫做 “和谐三角形” .
例如: 在 中, 如果, 那么 与 互为 “和谐角”, 为 “和谐三角形”.
问题 1: 如图 1, 中,, 点 是线段 A BB 上一点(不与 A、B 重合),连接CD
(1)如图 1,△ABC 是“和谐三角形”吗?为什么?
(2)如图 1, 若, 则 是 “和谐三角形” 吗? 为什么?
(3)问题 2:如图 2,△ABC 中,∠ACB=60°,∠A=80°,点 D 是线段 AB 上一点(不与 A、B 重合),连接 CD,若△ACD 是“和谐三角形”,求∠ACD 的度数.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可得
1、当第二长的边也是8时,则第三边长可以为:1、2、3、4、5、6、7、8,共8个;
2、当第二长的边是7时,则第三边长可以为:2、3、4、5、6、7,共6个;
3、当第二长的边时6时,则第三边长可以为:3、4、5、6,共4个;
4、当第二长的边是5时,则第三边长可以为:4、5,共2个;
综合以上,共有8+6+4+2=20个。
故选: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分当第二长的边为8、7、6、5时四种情况,然后根据三角形中任意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求出第三边的长即可.
2.【答案】C
【解析】【解答】解:在上,作于点,交于点,过点作于点,与交于点,连接,,如图,则,
∵平分,
∴,
∵,,
∴,同理,
∴,,,
∴,即:,在上时最小.
是的角平分线,

∵,
,则,

故选:C.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全等三角形的性质与判定,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过点作于点,交于点,过点作于点,与交于点,连接,证得和,得到,,,根据,得到,在上时最小再由由是的角平分线,得到,结合“直角三角形两锐角互余”,求得,得到的度数,即可得到答案.
3.【答案】C
【解析】【解答】解:∵∠BAC=45°,BD⊥AC,
∴∠CAB=∠ABD=45°,
∴AD=BD,
∵AB=AC,AE平分∠BAC,
∴CE=BE=BC,∠CAE=∠BAE=22.5°,AE⊥BC,
∴∠C+∠CAE=90°,且∠C+∠DBC=90°,
∴∠CAE=∠DBC,且AD=BD,∠ADF=∠BDC=90°,
∴△ADF≌△BDC(AAS),
∴AF=BC=2BE,故③正确;
∵点G为AB的中点,AD=BD,∠ADB=90°,∠CAE=∠BAE=22.5°,
∴AG=BG,DG⊥AB,∠AFD=67.5°
∴∠AHG=67.5°,
∴∠DFA=∠AHG=∠DHF,
∴DH=DF,故④正确,
连接BH,如图所示:
∵AG=BG,DG⊥AB,
∴AH=BH,
∴∠HAB=∠HBA=22.5°,
∴∠EHB=45°,且AE⊥BC,
∴∠EHB=∠EBH=45°,
∴HE=BE,故②正确;
由题意无法证明AH=2DF,故①错误,
故答案为:C.
【分析】先利用角角平分线定义及角的运算,再利用“AAS”证出△ADF≌△BDC,再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及角的运算和等量代换逐项分析判断即可.
4.【答案】D
【解析】【解答】解:当点E在点A右侧时,延长至点F,使得,连接,如图所示,
∵,
∴,
∵,
∴,
∴,
∵,
∴,
∴的周长大于,
如图2.26所示,当点在点A左侧时,同理可证的周长大于,
符合要求的为11,
故答案为:D
【分析】延长延长至点F,使得,连接,证得,即得,再根据三角形的三边关系可得出BF<BE+CF,即AB+AC<BE+CF,进而得出,即的周长 >10,即可得出答案。
5.【答案】D
【解析】【解答】解:,

即,
在和中,


,,①正确;

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
,②正确;
作于,于,如图2所示:
则,
在和中,



平分,④正确;

当时,才平分,
假设


平分,

在和中,



与矛盾,
③错误;
综上所述,正确的是①②④;
故选:D.
【分析】由全等三角形的判定证明得出,,①正确;
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由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得:,得出,②正确;
作于,于,如图所示:则,由证明,得出,由角平分线的判定方法(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得出平分,④正确;
由,得出当时,才平分,假设,由得出,由平分得出,推出,得,而,所以,而,故③错误;即可得出结论.
6.【答案】D
【解析】【解答】解:∵∠ABC和∠ACB的平分线相交于点O,
∴∠ABC=2∠OBC,∠ACB=2∠OCB,∠OBC=∠EBO,∠DCO=∠OCB,
∵2∠OBC+2∠OCB=180°-∠A,
∴∠OBC+∠OCB=90°-∠A;
∵∠BOC=180°-(∠OBC+∠OCB)=180°-90°+∠A=90°+∠A,故①正确;
∵EF∥BC,
∴∠EOB=∠OBC=∠EBO,
∵∠AEF=∠EOB+∠EBO=2∠EBO
∴∠EBO=∠AEF,故②正确;
∵OD⊥AC,
∴∠ODC=90°,
∴∠DOC+∠DCO=90°,
∴∠DOC+∠OCB=90°,故③正确;
连接OA,过点O作OG⊥AB于点G,
∵OB,OC是△ABC的角平分线,
∴OA平分∠BAC,
∴OG=OD=m
∴S,故④正确;
∴正确结论有4个.
故答案为:D.
【分析】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可证得∠ABC=2∠OBC,∠ACB=2∠OCB,∠OBC=∠EBO,∠DCO=∠OCB,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推出∠OBC+∠OCB=90°-∠A;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到∠BOC和∠A的数量关系,可对①作出判断;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去证明∠EOB=∠OBC=∠EBO,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的性质可证得∠EBO和∠AEF的数量关系,可对②作出判断;利用垂直的定义可证得∠ODC=90°,利用直角三角形的两锐角互余,可证得∠DOC+∠OCB=90°,可对③作出判断;易证OA平分∠BAC,利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可证得OG=OD=m,然后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表示出△AEF的面积,可对④作出判断;综上所述可得到正确结论的个数.
7.【答案】4或6
【解析】【解答】解:当BD=CP时,△BPD≌△CQP,
∵D为AB的中点,
∴BD= AB=12cm,
∵BD=CP,
∴BP=BC-CP=16-12=4cm,
∵点 在线段 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 点向 点运动,
∴运动时间为1s,
∵△BPD≌△CQP,
∴BP=CQ=4cm,
∴点 的运动速度为x=4÷1=4(cm/s);
当BD=CQ时,△BDP≌△CQP,
∵BD= AB=12cm,PB=PC,
∴CQ=BD=12cm,
∵BC=16cm,
∴BP=8cm,
∵点 在线段 上以4厘米/秒的速度由 点向 点运动,
∴运动时间为8÷4=2(s),
∴点 的运动速度为x=12÷2=6(cm/s).
故答案为:4或6.
【分析】由于∠B=∠C=60°,若△BPD与△CQP全等,分两种情况:①当BD=CP时,△BPD≌△CQP,②当BD=CQ时,△BDP≌△CQP,据此分别求出BP的长,然后根据速度=路程÷时间解答即可.
8.【答案】4
【解析】【解答】解:过C作交延长线于H,如图,
则,,
∵,
∴,
∴,,
∵平分,
∴,
即,
∴,
则,
∵,
∴,∴,
∵,∴,则,解得.
故答案为:4.
【分析】过C作,得到,,结合已知可得,则和,进而求得,有,即可证明,得到,利用三角形面积公式即可求得.
9.【答案】
【解析】【解答】解:过点D作DE⊥AC于点E,过点E作EN⊥AB于点N,EN交AD于点M,连接BM,此时BM+NM=EN取得最小值,如图所示:
在Rt△ABC中,∠ABC=90°,AB=5,BC=12,
∴AC=,
∵AD是∠BAC的平分线,
∴∠EAD=∠BAD,
在△ABD和△AED中,

∴△ABD≌△AED(AAS),
∴AE=AB=5,
∵EN⊥AB,∠ABC=90°,
∴EN//BC,
∴,即,
解得:EN=,
故答案为:.
【分析】过点D作DE⊥AC于点E,过点E作EN⊥AB于点N,EN交AD于点M,连接BM,此时BM+NM=EN取得最小值,先利用“AAS”证出△ABD≌△AED可得AE=AB=5,再利用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的性质可得,即,最后求出EN的长即可.
10.【答案】15°,120°,22.5°
【解析】【解答】解:当点P在点 B右侧时:
∵ ,而45° ,
∠ABC ,
①∠A= ,∠ABC= =45°,
由 得: ,
∴∠APB= ;
②∠APB= ,∠ABC= =45°,
同理得:∠APB= ;
③∠APB= ,∠A= ,
得: ,
解得: ,不合题意;
④∠APB= ,∠A= ,
同理,不合题意;
当点P在点 B左侧时:
⑤∠APB= ,∠A= ,∠ABC=∠APB+∠A=45°,
得: ,
解得: ,即∠APB= ;
⑥∠APB= ,∠A= ,∠ABC=∠APB+∠A=45°,
得: ,
解得: ,即∠APB= ;
综上,∠APB的所有可能的度数为 或 或 .
故答案为: 或 或 .
【分析】根据“准直角三角形”的定义,分当点P在点 B右侧时及当点P在点 B左侧时两类讨论即可解决问题.
11.【答案】(1)解:∵CA⊥AB,DB⊥AB,
∴.


即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为
(2)解:不会改变
理由:
又,

即(1)中的数量关系不会改变
【解析】【分析】(1)根据已知条件,可以推断出,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可以确定出∠ACP,根据平角的定义,可以推断出∠BPQ,即可推断出∠ACP=∠BPQ,根据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可以推断出 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2)根据(1)的推断,即可证明 AC,BQ,AB之间的数量关系 .
12.【答案】(1);
(2)解:,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理由如下:
∵,,,
∴,
∵点是和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
∴,
∴,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3)解:∵平分,平分,,
∴,,
∴ ,
即,
∴,
由()可知:,
∴,
∴,
如果在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倍,那么有以下四种情况:
①当时, 则,
∴,
此时,
②当时,则,
∴,则,
此时,
③当时,则,
∴,
此时,
④当时,则,
∴,
∴,
此时,
综上所述,的度数是或或或.
【解析】【解答】解:(1)在中,=180°-60°=120°,
∵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
∴ ,

故答案为:;
【分析】()先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ABC+∠ACB=120°,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则,再由三角形内角和得;
()∠Q,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理由如下:由三角形的外角定理及三角形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再由角平分线定义得,由此得∠Q,之间的数量关系;
()先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及平角定义求出,由直角三角形量锐角互余得,由(2)得结论得,然后分四种情况:①当时,②当时,③当时,④当时,分别求解即可.
(1)在中,,
∵与的平分线相交于点,
∴,,
∴ ,

∵,
∴,
故答案为:;
(2),之间的数量关系是,理由如下:
∵,,,
∴,
∵点是和的角平分线的交点,
∴,
∴,
∴,
∴,之间的数量关系是;
(3)∵平分,平分,,
∴,,
∴ ,
即,
∴,
由()可知:,
∴,
∴,
如果在中,存在一个内角等于另一个内角的倍,那么有以下四种情况:
当时, 则,
∴,
此时,
当时,则,
∴,则,
此时,
当时,则,
∴,
此时,
当时,则,
∴,
∴,
此时,
综上所述,的度数是或或或.
13.【答案】(1)解:是“和谐三角形”,理由如下:
,,


是“和谐三角形”;
(2)解:、是“和谐三角形”,理由如下:
,,



,.
在中,
,,

为和谐三角形”;
在中,
,,

为和谐三角形”;
(3)解:若是“和谐三角形”,由于点是线段上一点(不与、重合),
则或.
当时,;
当时,,即,

综上,的度数为或.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的度数,再由“和谐三角形”的定义即可得出结论;
(2)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的度数,再根据垂直得到,从而进行角的运算即可求解;
(3)根据“和谐三角形”的定义可知则或,进而即可求解。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