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预习梳理】
一、1.(1)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促甲状腺激素(TSH)
(3)抑制 促进
(4)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 放大 多级反馈 精细
2.(1)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
(2)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1.(1)体液 (2)靶器官、靶细胞 (3)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4)微量和高效
2.(1)甲状腺激素 (2)升糖
3.原有的生理活动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7)×
[解析] (1)TSH是垂体分泌的,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2)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3)被阉割动物血液中性激素水平低,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的促性腺激素增加。
(4)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并不是定向运输。
(6)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
(7)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受体位于细胞内。
【任务活动】
任务一
[资料1] 存在某种物质 促进 抑制
(1)升高 降低 (2)下降 升高
[资料2] (1)缺碘,或食物和饮水中存在致甲状腺肿或影响碘吸收的物质
(2)缺碘等因素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发生障碍,血液中甲状腺激素的浓度下降,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与分泌加快;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的作用,从而导致甲状腺肿
(3)补碘,手术切除部分增生的甲状腺等
反馈评价
例1 B [解析] 激素①由下丘脑分泌,若某人的下丘脑功能衰退,则激素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A正确;若激素②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激素③可能是皮质醇、醛固酮等,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其分泌不存在分级调节过程,B错误;图示过程还存在反馈调节,若激素③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使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人体内存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D正确。
例2 C [解析] TSH由垂体分泌,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A正确;TSH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患者 TSH水平高于正常,但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B正确;甲状腺激素治疗只能提高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能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C错误;检测血液中 TRH、TSH、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D正确。
任务二
[资料1] (1)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故血液中含有甲状腺激素,且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2)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靶细胞中特定的基因会表达,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3)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资料2] 睾酮衍生物增多→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促性腺激素下降→睾丸萎缩→自身雄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反馈评价
例3 D [解析] 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丰富,含量低,A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其与受体结合具有特异性,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C错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D正确。
例4 B [解析] 激素都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随体液运输到全身,作用于特定部位,A错误;乙酰胆碱和激素都是信号分子,都要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方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B正确;激素、神经递质和酶的化学本质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如少数酶是RNA,神经递质中的甘氨酸属于氨基酸,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C错误;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的内分泌细胞产生的,因此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1.A [解析] 食物中长期缺碘,血液中TH含量下降,从而导致血液中TSH水平升高,不会导致甲状腺萎缩,A错误;TSH的靶器官是甲状腺,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B正确;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机体通过(负)反馈调节,使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2.B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作用于垂体细胞,图示细胞为垂体中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A正确;激素无催化功能,B错误;激素X为促甲状腺激素,其本质是蛋白质,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激素X为促甲状腺激素,其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D正确。
3.D [解析] 从表格中看出,健康人注射了某种激素后,发现TSH的含量升高,说明该激素是TRH,A错误;甲病人注射TRH后,TSH含量升高,说明甲的下丘脑发生病变,导致TRH分泌不足,B错误;乙病人注射TRH后,TSH含量没有变化,可能是位于垂体上的TRH受体发生病变,C错误;甲、乙两人都缺乏TSH,所以可以通过注射TSH,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来缓解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D正确。
4.B [解析] TH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A正确;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TH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B错误;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则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最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C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料,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功能,新生儿缺碘容易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而患呆小症,所以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D正确。
5.D [解析] 当糖皮质激素含量低时,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A错误;糖皮质激素属于信息分子,不参与代谢反应,B错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不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C错误;由图可知,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泌糖皮质激素,表明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D正确。
6.C [解析]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属于实验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A错误;促性腺激素本质为蛋白质,饲喂时会被消化酶分解而不能发挥作用,B错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都可作用于垂体,C正确;下丘脑通过垂体调节性腺分泌性激素,当性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因此性激素分泌的过程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负反馈调节,D错误。
7.C [解析] TRH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如果口服TRH,其会被水解而失去功能,A正确。注射TRH后,乙体内TSH含量不变,说明乙可能因甲亢导致垂体功能退化了,B正确。ab段TRH与垂体细胞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TSH),C错误。bc段TSH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活,D正确。
8.B [解析] 由题图可知,GnRH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A垂体,促进A分泌促性腺激素,A错误;由题干信息可知,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使Kp释放量增加,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分级调节,可使体内雌激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B正确;雌激素有利于鹌鹑产蛋,其分泌的调节机制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分级调节放大了Kp的调节效应,C错误;Kp是多肽类激素,口服时会被分解,在鹌鹑排卵前期,在饲料中添加Kp不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D错误。
9.D [解析] 激素、神经递质均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而酶起催化作用,不具有信息分子的功能,A错误;激素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迅速灭活,神经递质在起作用后会被分解或者回收,而酶在发挥作用前后一般不发生改变,B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蛋白质,而激素不都是蛋白质,神经递质通常是小分子物质,而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少数是RNA,C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均需与特定的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酶需要与相应的底物结合后发挥作用,D正确。
10.C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两种靶细胞,A正确;甲、乙分泌的激素可能作用于相同的靶细胞,可能在同一个调节过程中发挥相同的作用,B正确;激素需经血液循环运输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而神经递质则通过组织液到达突触后膜起作用,C错误;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因此体内需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正确。
11.C [解析] 依题意可知,双酚A是一种环境激素,不具备催化功能,A错误;双酚A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同时会使机体分泌的雌激素减少,成年人长期接触双酚A,会导致性腺萎缩,对健康不利,儿童若长期在含双酚A的环境中生活,将会增大儿童性早熟的风险,B、D错误,C正确。
12.C [解析] 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不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调节方式如图甲所示,A正确;图甲的激素a不能直接进入细胞,而是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图乙的激素b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d结合而传递信息,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及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激素b与受体d结合并且发挥作用后激素b被灭活,C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穿过细胞膜,它的调节方式如图乙所示,D正确。
13.A [解析] 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调节细胞的代谢活动,导致cAMP增多,cAMP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促进脂肪分解,其并不起催化作用,B错误;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图中①~③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错误;由于脂肪中C、H所占比例较高而氧所占比例低,彻底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D错误。
14.(1)甲状腺吸收了放射性碘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2)大于 不相同 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3)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 实验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对照组TRH分泌量变化不大
[解析] (1)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会被甲状腺吸收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2)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丙两组家兔分别注射的是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与促甲状腺激素溶液,故丙组家兔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家兔注射的是外源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会使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故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3)本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因变量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要排除无关变量甲状腺激素的影响,故需要切除甲状腺,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切除甲状腺,实验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若实验组TRH分泌量明显减少,对照组TRH分泌量变化不大,则说明TSH对下丘脑分泌TRH存在负反馈调节。
15.(1)分级 反馈
(2)(特异性)受体 被灭活
(3)抽取血样 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4)GnRH、FSH
(5)LH和FSH T 减数分裂
[解析] (1)据题图分析:图中下丘脑分泌GnRH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泌LH、FSH,LH、FSH随血液循环到达睾丸,促使睾丸分泌T,因此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当血液中睾酮含量达到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睾酮的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故过程④说明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反馈调节。(2)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被灭活,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3)激素由内分泌腺合成分泌后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到全身,因此临床上常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相关激素的水平。(4)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后,LH促使性腺分泌性激素,而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和垂体分泌LH、FSH,所以血液中含量会降低的是GnRH、FSH。(5)①为了确定吸毒者体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可将吸毒者体内LH和FSH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T的含量,若与健康者比较,睾酮含量差异不大,说明吸毒者体内T水平低的原因是LH和FSH减少;若与健康者比较,睾酮含量减少,则说明吸毒者体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②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导致产生异常的生殖细胞,进而出现畸形儿、怪胎。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一、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三级腺体:甲. ;乙. ;丙. 。
(2)三种激素:a. ;b. ;甲状腺激素。
(3)两种效果:Ⅰ. ;Ⅱ. 。
(4)分级调节:人们将 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意义:可以 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 调节,有利于 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注:可根据箭头来分析各激素和腺体,即甲状腺激素对应一个“来”箭头,两个“去”箭头;然后再根据分级调节过程依次判断下丘脑和垂体及其分泌的相关激素。
2.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调节
(1)如果靶腺体代表性腺,则激素a、b、c的名称依次是 。
(2)如果靶腺体代表肾上腺皮质,则激素a、b、c的名称依次是 。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 进行运输。
(2)作用于 。
(3) 。
(4) 。
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 、肾上腺素等均可升高血糖。
(2)作用相抗衡:胰岛素降低血糖与胰高血糖素等的 效应相抗衡。
3.激素的作用机理: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靶细胞 发生变化。
(1)下丘脑通过分泌TSH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
(2)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促进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
(3)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4)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 )
(5)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 )
(6)激素的作用是调控代谢,同时具有催化作用。( )
(7)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
任务一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资料1】阅读教材P53“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实验一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摘除大鼠垂体 萎缩 减少
注射垂体提取物 部分恢复大小 部分恢复
实验结论:垂体中 ,可以维持甲状腺的生长发育,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实验二
实验处理 血液中TSH水平
静脉注射下丘脑分泌的TRH 增加
损毁动物下丘脑中分泌TRH的区域 明显降低
向动物的垂体注射甲状腺激素 明显降低
实验结论:下丘脑分泌的TRH可以 垂体分泌TSH,甲状腺激素可以 垂体分泌TSH。
临床分析
(1)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TSH水平 。
(2)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 ,TSH水平 。
【资料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我国古代医籍称为“瘿”,是一种主要的碘缺乏病(IDD)。有些地方,食物和饮水中存在致甲状腺肿或影响碘吸收的物质,对本病的发生发展也起一定作用。地方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甲状腺肿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可压迫邻近器官而产生各种症状,甲状腺功能大多正常。本病多流行于山区、半山区,近年来在某些平原或沿海地区也有发生,但程度较轻。
(1)由材料可知,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外部因素是 。
(2)请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说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机理: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性甲状腺肿应如何治疗 。
1.正确区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调控的方式,如下丘脑分泌激素控制垂体活动,再通过垂体分泌激素控制相关腺体活动。
(2)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图示如下:
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河流的重度污染等;负反馈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如血糖调节等。
2.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1)在“下丘脑→垂体→靶腺体轴”的分级调节中,若某腺体被切除,则其后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均降低,其前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
(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促激素→激素”中,若某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
例1[2024·陕西榆林高二月考]在人和高等动物体内多种激素的调节过程需要经过“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进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某人的下丘脑功能衰退,则激素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B.若激素②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激素③可能是肾上腺素
C.若激素③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D.激素③的分泌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
例2[2024·广东卷]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经诊断,医生建议采用激素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
B.若该患者血液TSH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
C.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D.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
任务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资料1】阅读教材P54~P55“激素调节的特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在体检时,只检测血样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就可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是否正常 。
(2)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哪些 为什么只有靶细胞才有激素的相应受体,其他细胞却没有 。
(3)为什么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
【资料2】有些运动员服用睾酮衍生物(激素类兴奋剂)来促进肌肉生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请结合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分级调节特点,分析使用该兴奋剂可能导致的后果。 。
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不 同 点 来源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几乎所有的活细胞 神经元轴突末梢的突触小体
化学 本质 蛋白质类、氨基酸衍生物类、固醇等 绝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 多种多样,大多为小分子
作用 部位 靶器官、靶细胞 与底物结合,细胞内外或体外都可起作用 突触后膜上的受体
作用 调节 催化 使突触后膜产生兴奋或抑制
去路 失活 数量和性质不改变 被降解或回收
相同 点 ①都有生物活性;②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③都不提供能量;④都不组成细胞结构
例3[2024·山西运城高二月考]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各异,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内激素的种类丰富,含量高,且具有高效性
B.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所以其与受体结合不具有特异性
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降解或回收
D.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
例4[2025·河北石家庄高二月考]下列关于人体中激素、抗体、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都由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随体液运输到特定部位
B.激素和乙酰胆碱都要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方可传递信息
C.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但抗体和酶的化学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D.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第2节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1~13题,每题2分,共26分]
知识点一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TRH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SH为促甲状腺激素,TH为甲状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食物中长期缺碘,血液中TSH水平会降低,导致甲状腺萎缩
B.TSH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激素
C.血液中TH过量时会抑制TRH和TSH的分泌
D.负反馈调节对维持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2.[2025·江苏南通高二月考]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示细胞为垂体中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催化激素X合成、加工和释放
C.激素X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消耗能量
D.激素X的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
3.[2025·山东菏泽高二期中] 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以引起甲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某种激素,分别测定每人注射前30 min和注射后30 min的TSH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TSH浓度/(mU/L)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A.通过分析可知,注射的激素为甲状腺激素
B.甲病人垂体发生病变,导致TSH分泌不足
C.乙病人可能是下丘脑中的TRH受体受损导致TSH分泌不足
D.甲、乙两人均可以通过注射TSH来缓解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4.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TH)及其受体(TR)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机体需不断产生TH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
B.TH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其分泌导管堵塞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耗氧下降
C.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TR不能识别TH,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D.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以降低新生儿呆小症的发病率
5.[2025·北京四中高二期中] 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冷库后,机体可通过分泌糖皮质激素调节代谢(如下图) ,以适应寒冷环境。综合激素调节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当糖皮质激素含量低时,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糖皮质激素能增强机体产热是通过其自身分解代谢供能实现的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
D.图中所示调节系统方式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6.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属于实验自变量控制中的“加法原理”
B.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血液联系的实验动物,可通过喂食促性腺激素恢复正常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都可作用于垂体
D.性激素分泌的过程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正反馈调节
7.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TSH)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如图是对甲、乙两个人的检测结果,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TRH
B.图示结果表明乙有可能患有甲亢
C.ab段是TRH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TSH引起的
D.bc段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活
8.[2024·海南海口高二期中] Kisspeptin,简称Kp,是Kp神经元产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活动。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字母A代表参与调节的器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GnRH通过组织液运输到A,促进促性腺激素的释放
B.排卵前期,过程②使Kp释放量增加,进而使雌激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C.雌激素有利于鹌鹑产蛋,其分泌的反馈调节机制有利于放大Kp的效应
D.养殖场为提高鹌鹑的产蛋率,在鹌鹑排卵前期可在饲料中添加Kp
知识点二 激素调节的特点
9.[2024·广西南宁高二期末] 激素、神经递质和酶是人体内有生物活性的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均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
B.均在发挥生理作用后被灭活
C.均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
D.均需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10.如图表示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细胞的结合方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A是激素分子,甲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两种靶细胞
B.甲、乙分泌的激素可能在同一个调节过程中发挥相同的作用
C.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泌后都需要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到达作用部位
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因此体内需不断产生激素
11.[2025·广东深圳高二期中] 环境激素是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泌的化学物质。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双酚A是由生物体合成的有催化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双酚A进入机体可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健康有利
C.双酚A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D.增加生活环境中双酚A的含量,将会降低儿童性早熟的风险
12.[2024·安徽合肥高二期末] 图甲、乙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胰岛素的调节方式如图甲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B.图甲、乙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及信息交流的功能
C.激素b与受体d结合并起作用后激素b不会被灭活
D.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乙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
13.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如图为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脂肪组织细胞(BAT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图,cAMP是一种细胞内的信使分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
A.激素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代谢,从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B.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导致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cAMP增多
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增多,图中①~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
D.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因含氧多、氢少,被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
14.(12分)[2022·全国乙卷改编] 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4分)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 (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3)(6分)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机体的负反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TSH)对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是否直接存在负反馈调节,某研究小组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测定基础TRH分泌量;
②对照组家兔 ,实验组家兔 ;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家兔的TRH分泌量。实验预期及结论:若 ,则说明TSH对下丘脑分泌TRH直接存在负反馈调节;若未出现上述现象,则说明TSH对下丘脑分泌TRH不直接存在负反馈调节。
15.(12分)如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T)分泌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 调节,过程④说明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 调节。
(2)(2分)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的 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 ,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3)(3分)临床上,常常通过 来检测相关激素的水平,这样做的依据是 。
(4)(1分)给健康状态的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LH,随后检测其血液中相关激素的含量,其中含量会降低的是 。
(5)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吗啡、海洛因)会影响人体性腺功能,于是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平均 年龄/ 岁 吸毒 史/年 吸毒量/ (g/d) LH 含量/ (mIU/ mL) FSH 含量/ (mIU/ mL) T含量/ (mIU/ mL)
健康者 (30人) 32 - - 4.65 6.3 6.51
吸毒者 (30人) 32 平均4 平均 1.5 1.44 2.86 4.08
①(3分)为了确定吸毒者体内T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LH和FSH减少,可将体内 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 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②(1分)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 过程异常。 (共98张PPT)
第2节 激素调节的过程
第2课时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及激素调节的特点
任务一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任务二 激素调节的特点
一、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1)三级腺体:甲.________;乙.______;丙.________。
(2)三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_______;甲状腺激素。
(3)两种效果:Ⅰ.______;Ⅱ.______。
下丘脑
垂体
甲状腺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促甲状腺激素
抑制
促进
(4)分级调节:人们将______________________之间存在的这种分层
调控,称为分级调节。
意义:可以______激素的调节效应,形成__________调节,有利于
______调控,从而维持机体的稳态。
注:可根据箭头来分析各激素和腺体,即甲状腺激素对应一个“来”
箭头,两个“去”箭头;然后再根据分级调节过程依次判断下丘脑和
垂体及其分泌的相关激素。
下丘脑、垂体和靶腺体
放大
多级反馈
精细
2.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的分级
调节
(1)如果靶腺体代表性腺,则激素、、 的名称依次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如果靶腺体代表肾上腺皮质,则激素、、 的名称依次是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促性腺激素、性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二、激素调节的特点
1.激素调节的特点
(1)通过______进行运输。
(2)作用于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
体液
靶器官、靶细胞
作为信使传递信息
微量和高效
2.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协同作用:胰高血糖素、____________、肾上腺素等均可升高血糖。
(2)作用相抗衡:胰岛素降低血糖与胰高血糖素等的______效应相抗衡。
甲状腺激素
升糖
3.激素的作用机理:随体液到达靶细胞,与特异性受体结合后,使靶
细胞________________发生变化。
原有的生理活动
(1)下丘脑通过分泌 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
×
[解析] 是垂体分泌的,可促进甲状腺激素分泌。
(2)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促进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
×
[解析] 甲状腺激素过多时,会抑制垂体分泌相关激素。
(3)被阉割动物血液中的促性腺激素含量将降低。( )
×
[解析] 被阉割动物血液中性激素水平低,通过反馈调节使垂体分泌
的促性腺激素增加。
(4)激素通过体液定向运输到相应的靶器官或靶细胞发挥作用。( )
×
[解析] 内分泌腺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全身各处,但只作用
于靶器官或靶细胞,并不是定向运输。
(5)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体内需要源源不断
地产生。( )
√
(6)激素的作用是调控代谢,同时具有催化作用。( )
×
[解析] 激素不具有催化作用。
(7)甲状腺激素的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
×
[解析] 甲状腺激素的本质是氨基酸的衍生物,其受体位于细胞内。
任务一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资料1】 阅读教材P53“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
实验一
实验处理 实验现象 甲状腺 甲状腺激素
摘除大鼠垂体 萎缩 减少
注射垂体提取物 部分恢复大小 部分恢复
实验结论:垂体中______________,可以维持甲状腺的生长发育,
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
存在某种物质
实验二
实验处理
增加
明显降低
向动物的垂体注射甲状腺激素 明显降低
实验结论:下丘脑分泌的可以______垂体分泌 ,甲状腺激素
可以______垂体分泌 。
促进
抑制
临床分析
(1)甲状腺机能亢进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 水平
______。
(2)甲状腺功能减退时,血液中甲状腺激素水平______, 水平
______。
升高
降低
下降
升高
【资料2】地方性甲状腺肿俗称“大脖子病”,我国古代医籍称为“瘿”,
是一种主要的碘缺乏病 。有些地方,食物和饮水中存在致甲状
腺肿或影响碘吸收的物质,对本病的发生发展也起一定作用。地方
性甲状腺肿的临床表现主要是甲状腺肿大,轻者无明显症状,重者
可压迫邻近器官而产生各种症状,甲状腺功能大多正常。本病多流
行于山区、半山区,近年来在某些平原或沿海地区也有发生,但程
度较轻。
(1)由材料可知,引起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外部因素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碘,或食物和饮水中存在致甲状腺肿或影响碘吸收的物质
(2)请结合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说明地方性甲状腺肿的发病
机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地方性甲状腺肿应如何治疗?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补碘,手术切除部分增生的甲状腺等
缺碘等因素使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发生障碍,血液中甲状腺
激素的浓度下降,反馈作用于下丘脑和垂体,使促甲状腺激素的合
成与分泌加快;促甲状腺激素具有促进甲状腺生长发育的作用,从
而导致甲状腺肿
1.正确区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分级调节:是一种分层调控的方式,如下丘脑分泌激素控制垂体
活动,再通过垂体分泌激素控制相关腺体活动。
(2)反馈调节:是一种系统自我调节的方式,反馈有正反馈和负反馈,
图示如下:
正反馈的实例:排尿反射、血液凝固、河流的重度污染等;负反馈
的实例:大多数激素的调节,如血糖调节等。
2.动物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中激素含量变化的分析
(1)在“下丘脑 垂体 靶腺体轴”的分级调节中,若某腺体被切除,
则其后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均降低,其前腺体分泌的激素含量升高。
(2)在“促激素释放激素 促激素 激素”中,若某激素分泌量增加
(减少),则其后的激素分泌量增加(减少),其前的激素分泌量减少(增加)。
例1 [2024·陕西榆林高二月考] 在人
和高等动物体内多种激素的调节过程需
A.若某人的下丘脑功能衰退,则激素①的含量低于正常值
B.若激素②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激素③可能是肾上腺素
C.若激素③分泌过多,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
D.激素③的分泌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有利于精细调控
要经过“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进行,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
误的是 ( )
√
[解析] 激素①由下丘脑分泌,若某人的
下丘脑功能衰退,则激素①的含量低于
正常值,A正确;若激素②是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则激素③可能是皮质
醇、醛固酮等,肾上腺素是由肾上腺髓质分泌的,其分泌不存在分级调
节过程,B错误;图示过程还存在反馈调节,若激素③分泌过多,会抑
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应激素,从而使激素含量维持相对稳定,C正确;
人体内存在下丘脑—垂体—内分泌腺轴,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
有利于精细调控,D正确。
例2 [2024·广东卷] 某患者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经诊断,医生
建议采用激素治疗。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该患者血液 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
B.若该患者血液 水平高于正常,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
C.甲状腺激素治疗可恢复患者甲状腺的分泌功能
D.检测血液中相关激素水平可评估治疗效果
√
[解析] 由垂体分泌, 水平低于正常,可能是垂体功能异常,
A正确;可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患者 水平高于正常,
但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可能是甲状腺功能异常,B正确;甲状腺激
素治疗只能提高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含量,不能恢复患者甲状腺的
分泌功能,C错误;检测血液中、 、甲状腺激素水平可评估
治疗效果,D正确。
任务二 激素调节的特点
【资料1】 阅读教材P54~P55“激素调节的特点”,思考并回答以下问题:
(1)为什么在体检时,只检测血样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就可以判断甲
状腺的功能是否正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分泌的激素弥散到体液中,并随血液循环运输到全身各处,故血液中含有甲状腺激素,且在正常情况下含量是相对稳定的
(2)甲状腺激素作用的靶细胞有哪些?为什么只有靶细胞才有激素的
相应受体,其他细胞却没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激素作用于几乎全身各处细胞;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只有靶细胞中特定的基因会表达,合成相应的特异性受体
(3)为什么人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失活了,因此需要不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
【资料2】有些运动员服用睾酮衍生物(激素类兴奋剂)来促进肌肉生
长,增强肌肉的力量,提高比赛成绩。请结合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的
分级调节特点,分析使用该兴奋剂可能导致的后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睾酮衍生物增多 对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 促性腺激素下降 睾丸萎缩 自身雄激素合成分泌减少
动物激素、酶、神经递质的比较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不同 点 来源 内分泌腺或内分 泌细胞 几乎所有的活细 胞 神经元轴突末
梢的突触小体
化学本质 蛋白质类、氨基 酸衍生物类、固 醇等 多种多样,大
多为小分子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不同 点 作用部位 靶器官、靶细胞 与底物结合,细 胞内外或体外都 可起作用 突触后膜上的
受体
作用 调节 催化 使突触后膜产
生兴奋或抑制
去路 失活 数量和性质不改 变 被降解或回收
(续表)
项目 动物激素 酶 神经递质
相同 点 ①都有生物活性;②均与特定分子结合后起作用;③都不提供 能量;④都不组成细胞结构 (续表)
例3 [2024·山西运城高二月考] 激素的化学结构不同,生理作用
各异,但它们的作用方式却有着一些共同特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体内激素的种类丰富,含量高,且具有高效性
B.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所以其与受体结合不具有
特异性
C.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降解或回收
D.在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
靶细胞
√
[解析] 激素是人和动物体内微量高效的生物活性物质,种类丰富,
含量低,A错误;甲状腺激素几乎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其与受体结
合具有特异性,B错误;激素一经靶细胞接受并起作用后就会被灭活,
因此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C错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
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故在甲
状腺激素分泌的反馈调节中,下丘脑和垂体细胞是甲状腺激素的靶
细胞,D正确。
例4 [2025·河北石家庄高二月考] 下列关于人体中激素、抗体、
酶和神经递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激素都由内分泌腺合成并分泌,随体液运输到特定部位
B.激素和乙酰胆碱都要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方可传递信息
C.激素和神经递质的化学本质不一定是蛋白质,但抗体和酶的化学
本质一定是蛋白质
D.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能产生酶的细胞都能产生激素
√
[解析] 激素都由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合成并分泌,随体液运输到
全身,作用于特定部位,A错误;乙酰胆碱和激素都是信号分子,都
要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方可在细胞之间传递信息,B正确;激素、神经
递质和酶的化学本质并不一定都是蛋白质,如少数酶是 ,神经
递质中的甘氨酸属于氨基酸,甲状腺激素是氨基酸衍生物,C错误;
激素和酶都具有高效性,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激素是由特定的内
分泌细胞产生的,因此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一定能产生酶,但能产生
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D错误。
备用习题
1. 下列对激素间相互关系的描述,错误的是 ( )
A.雌激素和雄激素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二者为协同关系
B.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二者作用相抗衡
C.甲状腺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二者为协同关系
D.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可促进动物生长,二者为协同关系
√
[解析]雌激素和雄激素含量上升时,都抑制垂体分泌促性腺激素,以雌性个体为例,其体内雌激素含量多对垂体分泌有负反馈调节,但该个体的雄激素量此时很少,对垂体分泌不具有抑制作用,所以二者不是协同关系,A错误;胰岛素可降低血糖,肾上腺素可使血糖升高,作用相反,二者作用相抗衡,B正确;甲状腺激素与胰高血糖素都能升高血糖,作用相同,二者为协同关系,C正确;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都可促进动物生长,作用相同,二者为协同关系,D正确。
2. 如图表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模式图,图中的甲、乙、丙表示相关结构,①②③表示相关激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②和③对甲的作用相反,二者作用相抗衡,共同
调节甲分泌①
B.甲为内分泌系统的枢纽,②和③对其均为反馈调节
C.几乎全身的细胞都是③的靶细胞
D.①②③的合成和分泌都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
√
[解析]据图分析,甲是垂体,乙是甲状腺,丙是下丘脑;①是促甲状腺激素,②是甲状腺激素,③是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进其分泌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激素含量增加到一定程度时抑制垂体的相关分泌活动,故图中②和③作用相抗衡,A正确;下丘脑是内分泌系统的枢纽,B错误;几乎全身的细胞都是甲状腺激素的靶细胞,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靶器官是垂体,C错误;分泌蛋白的合成和分泌与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和线粒体有关,而甲状腺激素是含碘的氨基酸的衍生物,D错误。
A.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 X使乙发生膜电位的变化
B.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 X促进乙分泌促激素释放激素
C.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 X促进乙中储能物质水解
D.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 X加快乙的新陈代谢
3. 如图表示信号传导的一种方法。甲表示产生信息分子X的细胞,乙是X的靶细胞。下列对应关系合理的是 ( )
√
[解析]若甲是感受器细胞,乙是肌细胞,则X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不需要通过血液运输,A错误;若甲是下丘脑细胞,乙是垂体细胞, 则X是促激素释放激素,其促进乙分泌促激素,B错误;若甲是胰岛A细胞,乙是肌细胞,则X是胰高血糖素,肌细胞上不存在胰高血糖素受体,C错误;若甲是甲状腺细胞,乙是肝脏细胞,则X是甲状腺激素,X能加快乙的新陈代谢,D正确。
4. 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是通过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轴进行的。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分泌是相互影响的,它们含量的异常能反映出某部位发生了病变从而使机体表现出一定的病症。下表是医院验血报告单的部分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甲患者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4.1ng/dL 10~200ng/dL
T4 2.8μg/dL 5.5~12μg/dL
TSH 22.7μIU/mL 0.2~7.0μIU/mL
检测项目 检测结果 正常值
T3 345.1ng/dL 10~200ng/dL
T4 15.8μg/dL 5.5~12μg/dL
TSH 0.1μIU/mL 0.2~7.0μIU/mL
乙患者
注:T3和T4均反映甲状腺激素水平,TSH反映促甲状腺激素。
A.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相互影响均通过分级调节实现
B.甲患者的病变部位可能是甲状腺
C.乙患者可通过注射促甲状腺激素缓解病症
D.乙患者可能患有地方性甲状腺肿
√
[解析]甲状腺激素、促甲状腺激素以及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分泌的相互影响可以通过分级调节实现,但是,当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时,会抑制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的分泌,进而减少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因此还存在负反馈调节,A错误;甲患者体中甲状腺激素水平低而促甲状腺激素水平高,极有可能甲的甲状腺出现了病变,B正确;乙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后促进甲状腺激素产生,甲状腺激素本来就很高,继续负反馈调节,使TSH分泌更少,因此不能通过此方式缓解病症,C错误;地方性甲状腺肿的患者体内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于正常值,而乙患者甲状腺激素水平高,D错误。
5. 人体细胞之间的通讯多数是通过信号分子传递的。有些信号分子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这种信息分子称为第一信使,由其转换而来的细胞内信号则称为第二信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表面的膜受体的化学本质通常为蛋白质
B.大多数神经递质和激素都是第一信使
C.第二信使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翻译过程发挥作用
D.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
[解析]细胞膜上受体的化学本质为糖蛋白或蛋白质。A正确;大多数神经递质和激素都作用于细胞表面的受体,为第一信使,B正确;第二信使的受体位于细胞内,本质上是通过调控细胞核内基因的转录过程发挥作用,C错误;第一信使与膜受体结合并传递信息的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D正确。
6. 向小白鼠注射促甲状腺激素(TSH),会使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减少。对此现象的解释有两种观点,观点一:这是TSH直接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观点二:这是TSH通过促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进而对下丘脑进行反馈调节的结果。两种观点孰是孰非 探究实验如下:
(1)实验步骤: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小白鼠分为A、B两组,测定两组血液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②用手术器械将A组小白鼠的 (器官)切除,B组做相同的外伤手术,但不摘除此器官。
③向A、B两组小白鼠注射 。
④在相同且适宜的环境条件下饲养。
⑤一段时间后,测定A、B两组小白鼠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的含量。
甲状腺
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
(2)实验结果及结论:
①若A组小白鼠TRH的含量不减少(或增加),B组小白鼠TRH的含量减少,则观点 正确;
②若A组小白鼠和B组小白鼠TRH减少的量相等,则观点 正确。
一
二
[解析] 观点一和观点二的区别在于TSH是否通过甲状腺起作用,因此实验的自变量应为有无甲状腺,在操作时应该有一组小白鼠被切除甲状腺。在实验开始之前应该先测量两组小白鼠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一组小白鼠切除甲状腺,为了控制单一变量,避免手术操作对实验结果造成影响,另外一组的小白鼠也应进行手术,但是不切除甲状腺,然后向两组小白鼠体内注射等量的适宜浓度的促甲状腺激素,一段时间后测量两组小白鼠血液中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最后根据实验结果和前面的假设得出结论。
练习册
[1~13题,每题2分,共26分]
知识点一 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与反馈调节
1.如图是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示意图,图中 为促甲状腺激素释
放激素,为促甲状腺激素, 为甲状腺激素。下列有关叙述错
误的是( )
A.食物中长期缺碘,血液中 水平会降低,导致甲状腺萎缩
B. 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激素
C.血液中过量时会抑制 和 的分泌
D.负反馈调节对维持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含量的相对稳定有重要意义
√
[解析] 食物中长期缺碘,血液中含量下降,从而导致血液中
水平升高,不会导致甲状腺萎缩,A错误; 的靶器官是甲状腺,
是直接调节甲状腺分泌功能的关键激素,B正确;血液中 过量时
会抑制和 的分泌,属于负反馈调节,C正确;机体通过(负)
反馈调节,使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维持相对稳定,D正确。
2.[2025·江苏南通高二月考]促甲状腺激素释放
激素的作用机制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图示细胞为垂体中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
B.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催化激素 合成、加工
和释放
C.激素 通过胞吐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消耗能量
D.激素 的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
√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是由下丘脑合成并分泌的,作用于垂
体细胞,图示细胞为垂体中具有内分泌功能的细胞,A正确;激素无
催化功能,B错误;激素 为促甲状腺激素,其本质是蛋白质,通过
胞吐分泌到细胞外的过程需要消耗能量,C正确;激素 为促甲状腺
激素,其受体只分布在甲状腺细胞的细胞膜上,促进甲状腺激素的
分泌,D正确。
3.[2025·山东菏泽高二期中]垂体和下丘脑发生病变都可以引起甲
状腺功能异常。现有甲、乙两人都表现为甲状腺激素水平低下,通
过给两人注射适量的某种激素,分别测定每人注射前 和注射
后的 浓度来鉴别病变的部位是垂体还是下丘脑。测定结
果如下表,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别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A.通过分析可知,注射的激素为甲状腺激素
B.甲病人垂体发生病变,导致 分泌不足
C.乙病人可能是下丘脑中的受体受损导致 分泌不足
D.甲、乙两人均可以通过注射 来缓解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
√
组别 注射前 注射后
健康人 9 30
甲 2 29
乙 1 2
[解析] 从表格中看出,健康人注射了某种激素后,发现 的含量
升高,说明该激素是,A错误;甲病人注射后, 含量升
高,说明甲的下丘脑发生病变,导致 分泌不足,B错误;乙病人
注射后,含量没有变化,可能是位于垂体上的 受体发生
病变,C错误;甲、乙两人都缺乏,所以可以通过注射 ,促
进甲状腺分泌甲状腺激素,来缓解甲状腺功能异常引起的疾病,D正确。
4.下列关于甲状腺激素及其受体 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机体需不断产生 才能使其含量维持动态平衡
B. 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其分泌导管堵塞会导致机体代谢和耗氧
下降
C.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不能识别 ,会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
D.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充碘,以降低新生儿呆小症的发病率
√
[解析] 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机体需不断产生 才能使其含量维
持动态平衡,A正确;分泌后通过体液运输, 是由内分泌腺分
泌的,内分泌腺没有导管,B错误;若下丘脑和垂体中的 不能识
别 ,则甲状腺激素不能通过反馈调节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
激素,最终导致甲状腺机能亢进,C正确;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原
料,甲状腺激素有促进神经系统生长发育的功能,新生儿缺碘容易
导致甲状腺激素缺乏而患呆小症,所以缺碘地区的孕妇需要适量补
充碘,D正确。
5.[2025·北京四中高二期中]从炎热的室外进入冷库后,机体可通
过分泌糖皮质激素调节代谢(如下图) ,以适应寒冷环境。综合激素
调节的机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糖皮质激素含量低时,能促进垂体分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B.糖皮质激素能增强机体产热是通过其自身分解代谢供能实现的
C.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也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
D.图中所示调节系统方式能放大激素的调节效应
√
[解析] 当糖皮质激素含量低时,
其对垂体的抑制作用减弱,垂体分
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增多,A错误;
糖皮质激素属于信息分子,不参与代谢反应,B错误;促肾上腺皮质激
素释放激素是下丘脑分泌的,不可直接作用于肾上腺,C错误;由图可
知,下丘脑分泌的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
泌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促肾上腺皮质激素作用于肾上腺,促使肾上腺分
泌糖皮质激素,表明了糖皮质激素的分泌存在分级调节,能放大激素的
调节效应,D正确。
6.科学家在实验中观察到,阻断实验动物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
系,可导致其生殖器官萎缩;若恢复垂体与下丘脑之间正常的血液
联系,生殖器官的功能也恢复正常。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的血液联系,属于实验自变量控制中的“加
法原理”
B.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血液联系的实验动物,可通过喂食促性腺
激素恢复正常
C.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都可作用于垂体
D.性激素分泌的过程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又体现了正反
馈调节
√
[解析] 与常态比较,人为增加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加法原理”,而
人为去除某种影响因素的称为“减法原理”,阻断垂体与下丘脑之间
的血液联系,属于实验自变量控制中的“减法原理”,A错误;促性腺
激素本质为蛋白质,饲喂时会被消化酶分解而不能发挥作用,B错误;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和性激素都可作用于垂体,C正确;下丘脑通过
垂体调节性腺分泌性激素,当性激素含量过多时,会抑制下丘脑和
垂体分泌相应激素,因此性激素分泌的过程既体现了激素分泌的分
级调节,又体现了负反馈调节,D错误。
7.甲亢是由甲状腺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的。临床上可通过向检测
者静脉注射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检测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
的浓度作为辅助诊断依据。如图是对甲、乙两个人的检测结果,
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A.不能用口服的方法向检测者体内注入
B.图示结果表明乙有可能患有甲亢
C.段是直接进入垂体细胞转化为 引起的
D. 段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活
√
[解析] 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因此
如果口服 ,其会被水解而失去功能,
A正确。注射后,乙体内 含量
不变,说明乙可能因甲亢导致垂体功能
退化了,B正确。段 与垂体细胞
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进而引起垂体细胞分泌促甲状腺激素 ,C错
误。段 下降说明激素在人体内发挥作用后会失活,D正确。
8.[2024·海南海口高二期中],简称,是 神经元产
生的一类多肽类激素,它通过调节生物体内雌激素含量来调控生殖
活动。通常情况下,下图中的过程①参与鹌鹑体内雌激素含量的调
节;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字母A代表参与调节的器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组织液运输到A,促进促性腺激素
的释放
B.排卵前期,过程②使 释放量增加,进而使
雌激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
C.雌激素有利于鹌鹑产蛋,其分泌的反馈调节
机制有利于放大 的效应
D.养殖场为提高鹌鹑的产蛋率,在鹌鹑排卵前
期可在饲料中添加
√
[解析] 由题图可知, 为促性腺激素释放激
素,是下丘脑分泌的,通过血液循环运输到A垂
体,促进A分泌促性腺激素,A错误;由题干信
息可知,排卵前期,启动过程②进行调节,使
释放量增加,通过下丘脑—垂体—卵巢的分级调节,可使体内雌激素含量维持在较高水平,B正确;雌激素有利于鹌鹑产蛋,其分泌的调节机制存在分级调节和反馈调节,分级调节放大了 的调节效应,C错误; 是多肽类激素,口服时会被分解,在鹌鹑排卵前期,在饲料中添加 不能提高鹌鹑的产蛋率,D错误。
知识点二 激素调节的特点
9.[2024·广西南宁高二期末]激素、神经递质和酶是人体内有生物
活性的化学物质,下列有关这三种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均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
B.均在发挥生理作用后被灭活
C.均需要在核糖体上合成
D.均需与特定分子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
√
[解析] 激素、神经递质均可以作为信息分子发挥作用,而酶起催化
作用,不具有信息分子的功能,A错误;激素在发挥作用后都会被迅
速灭活,神经递质在起作用后会被分解或者回收,而酶在发挥作用
前后一般不发生改变,B错误;核糖体上合成的是蛋白质,而激素不
都是蛋白质,神经递质通常是小分子物质,而绝大多数酶的化学本
质是蛋白质,少数是 ,C错误;激素、神经递质均需与特定的受
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酶需要与相应的底物结合后发挥作用,D正确。
10.如图表示激素的分泌、运输及与靶细胞的结合方式,下列相关叙
述错误的是( )
A.A是激素分子,甲分泌的激素可以作用于两种靶细胞
B.甲、乙分泌的激素可能在同一个调节过程中发挥相
同的作用
C.激素和神经递质分泌后都需要通过血液的运输才能
到达作用部位
D.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因此
体内需不断产生激素
√
[解析] 由题图可知,甲分泌的激素通过体液运输,
作用于两种靶细胞,A正确;甲、乙分泌的激素可
能作用于相同的靶细胞,可能在同一个调节过程中
发挥相同的作用,B正确;激素需经血液循环运输
到靶细胞处才能发挥作用,而神经递质则通过组织液到达突触后膜起作
用,C错误;激素经靶细胞接受并发挥作用后就会失活,因此体内需不
断产生激素,以维持激素含量的动态平衡,D正确。
11.[2025·广东深圳高二期中]环境激素是指外因性干扰生物体内分
泌的化学物质。双酚A是一种干扰内分泌的环境激素,进入机体后能
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双酚A是由生物体合成的有催化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双酚A进入机体可使雌激素分泌减少,对健康有利
C.双酚A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
D.增加生活环境中双酚A的含量,将会降低儿童性早熟的风险
√
[解析] 依题意可知,双酚A是一种环境激素,不具备催化功能,A错
误;双酚A进入机体后,能通过与雌激素相同的方式影响机体功能,
可竞争性地与雌激素受体结合,促进生殖细胞的形成,同时会使机
体分泌的雌激素减少,成年人长期接触双酚A,会导致性腺萎缩,对
健康不利,儿童若长期在含双酚A的环境中生活,将会增大儿童性早
熟的风险,B、D错误,C正确。
12.[2024·安徽合肥高二期末]图甲、乙为激素发挥调节作用的两种
方式,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胰岛素的调节方式如图甲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膜上
B.图甲、乙表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及信息交流的功能
C.激素与受体结合并起作用后激素 不会被灭活
D.性激素的调节方式如图乙所示,其受体位于细胞内部
√
[解析] 胰岛素为大分子物质,不
能直接穿过细胞膜,其受体位于
细胞膜上,调节方式如图甲所示,
A正确;图甲的激素 不能直接进入细胞,而是与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发挥作用,图乙的激素可以直接进入细胞并与细胞内受体 结合而传递信息,说明细胞膜具有控制物质进出及信息交流的功能,B正确;激素 与受体结合并且发挥作用后激素 被灭活,C错误;性激素属于固醇类物质,能穿过细胞膜,它的调节方式如图乙所示,D正确。
13.布氏田鼠是生活在寒冷地带的一种非冬眠小型哺乳动物。如图为
持续寒冷刺激下,机体调节脂肪组织细胞( 细胞)产热过程的示意
图, 是一种细胞内的信使分子。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A.激素可通过调节基因的表达影响代谢,
从而实现对生命活动的调节作用
B.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上腺素导致
催化脂肪氧化分解的 增多
C.寒冷刺激使下丘脑释放的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增多,图中①~③体现了激素分泌
的反馈调节
D.与同质量的糖类相比,脂肪因含氧多、
氢少,被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量多
√
[解析] 传出神经末梢释放的去甲肾
上腺素与受体结合后,调节细胞的
代谢活动,导致增多,
作为一种信号分子促进脂肪分解,
其并不起催化作用,B错误;寒冷刺激下,下丘脑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释放激素增多,图中①~③为甲状腺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C错误;由于
脂肪中C、 所占比例较高而氧所占比例低,彻底氧化分解时释放的能
量多,D错误。
14.(12分)[2022·全国乙卷改编] 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
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
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
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
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分别测定三组家
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发现注射的甲状腺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
都起到了相应的调节作用。
回答下列问题。
(1)(2分)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碘的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
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甲状腺吸收了放射性碘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解析] 碘是甲状腺激素合成的原料,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腹腔
注射到家兔体内,会被甲状腺吸收用于合成甲状腺激素。
(2)(4分)根据实验二推测,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
(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________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
大于
不相同
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合成
[解析] 促甲状腺激素能够促进甲状腺合成并分泌甲状腺激素,甲、
丙两组家兔分别注射的是一定量的生理盐水与促甲状腺激素溶液,
故丙组家兔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大于甲组;乙组家兔注射的是外源
甲状腺激素,通过反馈作用,会使自身合成的甲状腺激素减少,故
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不相同。
(3)(6分)内环境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保持相对稳定主要与机体的负反
馈调节和分级调节有关。为探究垂体分泌的促甲状腺激素 对下
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 是否直接存在负反馈调节,某
研究小组的实验方案如下:
①将生理状态相同的健康家兔随机分成两组,分别测定基础 分
泌量;
②对照组家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组家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切除甲状腺,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
切除甲状腺,注射等量促甲状腺激素
③一段时间后,检测两组家兔的 分泌量。实验预期及结论: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说
明对下丘脑分泌 直接存在负反馈调节;若未出现上述现象,
则说明对下丘脑分泌 不直接存在负反馈调节。
实验组分泌量明显减少,对照组分泌量变化不大
[解析] 本探究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注射促甲状腺激素,因变量是促
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的含量,要排除无关变量甲状腺激素的影响,
故需要切除甲状腺,即实验组和对照组均切除甲状腺,实验组注射
促甲状腺激素,对照组注射等量生理盐水;观察两组的促甲状腺激
素释放激素的含量变化,若实验组 分泌量明显减少,对照组
分泌量变化不大,则说明对下丘脑分泌 存在负反馈调节。
15.(12分)如图为男性性激素——睾酮 分泌的调节机制,请回答下
列问题:
(1)(2分)图中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______调节,过程④说
明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______ 调节。
分级
反馈
[解析] 据题图分析:图中下丘脑分泌 作用于垂体,促使垂体分
泌、,、随血液循环到达睾丸,促使睾丸分泌 ,因此
①②③过程体现了性激素分泌的分级调节;当血液中睾酮含量达到
一定程度时,又会抑制下丘脑和垂体分泌相关激素,进而使睾酮的
分泌减少而不至于浓度过高,故过程④说明性激素的分泌也存在反
馈调节。
(2)(2分)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
的_____________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________,
因而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特异性)受体
被灭活
[解析] 图中各种激素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所在位置,并与靶细胞
的(特异性)受体结合,完成信息传递后,这些激素就会被灭活,因而
体内需要源源不断地产生激素。
(3)(3分)临床上,常常通过__________来检测相关激素的水平,这样
做的依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抽取血样
激素弥散到体液中,随血液流到全身
[解析] 激素由内分泌腺合成分泌后进入血液,随血液流到全身,因
此临床上常常通过抽取血样来检测相关激素的水平。
(4)(1分)给健康状态的哺乳动物个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 ,随后检
测其血液中相关激素的含量,其中含量会降低的是____________。
、
[解析] 当静脉注射一定剂量的后, 促使性腺分泌性激素,而性
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存在负反馈调节机制,会抑制下丘脑分泌促性
腺激素释放激素和垂体分泌、 ,所以血液中含量会降
低的是、 。
(5)有研究表明吸食阿片类毒品(如吗啡、海洛因)会影响人体性腺功
能,于是有研究者对某戒毒所内的吸毒人员进行相关激素的检测并
与健康人比较,检测结果均值如下表。
组别 平均 年龄/ 岁 吸毒 史/年
健康者 (30人) 32 - - 4.65 6.3 6.51
吸毒者 (30人) 32 平均4 平均1.5 1.44 2.86 4.08
①(3分)为了确定吸毒者体内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和
减少,可将体内_________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后测定
___的含量,与健康者比较即可确定原因。
和
[解析] 为了确定吸毒者体内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还是和
减少,可将吸毒者体内和 的量补充到健康者水平,一段时间
后测定 的含量,若与健康者比较,睾酮含量差异不大,说明吸毒者
体内水平低的原因是和 减少;若与健康者比较,睾酮含量减
少,则说明吸毒者体内 水平低的原因是睾丸受损。
②(1分)吸毒者的后代容易出现畸形儿、怪胎,可能的原因是毒品容
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__________过程异常。
减数分裂
[解析] 毒品容易引起生殖器官中的减数分裂过程异常,导致产生异
常的生殖细胞,进而出现畸形儿、怪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