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1.D [解析]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此外赤霉素还可促进种子萌发,在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发生该过程,A不符合题意;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发生该过程,B不符合题意;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能促进芽的分化,在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发生该过程,C不符合题意;脱落酸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在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能不涉及脱落酸促进叶的脱落,D符合题意。
2.C [解析] 收获季节水稻乙烯含量上升能促进水稻的成熟,不能促进水稻的发育,A错误;当赤霉菌侵染水稻时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引起水稻植株疯长,B错误;成熟的水稻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以维持种子休眠,D错误。
3.B [解析] 摘除顶芽,使生长素不能由顶芽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A不符合题意;“正其行,通其风”可以确保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该过程与植物激素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小便中有微量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生长,C不符合题意;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乙烯)即发(红柿成熟)”,D不符合题意。
4.D [解析] 随着杧果种子的成熟,种子中的植物激素的含量都会发生变化,A正确;因为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人为喷施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推迟或减少种子胎萌发生,B正确;因为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故与脱落酸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导致不能合成脱落酸,则可促进杧果种子的胎萌,C正确;因为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的杧果种子由于脱落酸不能发挥作用,故易发生杧果种子的胎萌,D错误。
5.D [解析] 六组实验中,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为0.3 mg/L时,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最大,即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佳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2~0.4 mg/L之间,A正确;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 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B正确;据题图可知,除最适宜浓度外,促进芹菜幼苗相同生长效果的油菜素内酯的浓度一般有两个,可见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促进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C正确;由题图可知,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时,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为16 cm,而油菜素内酯浓度为0.1~0.5 mg/L时,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均高于16 cm,可见本实验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错误。
6.B [解析] 赤霉素在植物的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起到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A错误。赤霉素处理前,A、B植株幼苗比野生型生长慢,植株较矮;赤霉素处理后,突变型A植株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其对赤霉素不敏感,可能是赤霉素受体缺失,而突变型B植株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表明其对赤霉素敏感,可能是赤霉素合成缺陷,B正确。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且B植株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若将赤霉素换成适宜浓度的乙烯,则B植株高度一定低于n点,C错误。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若将赤霉素换成适宜浓度的脱落酸,则野生型植株高度低于m点,D错误。
7.B [解析] 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对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A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生长素和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细胞体积增大,B错误;乙烯能促进叶、花、果实脱落,脱落酸也能促进果实脱落,推测出二者有协同作用,C正确;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相关的激素起主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激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
8.A [解析] 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生长、高浓度抑生长的特点,所以若实验中使用的IAA浓度为m,则改用低于m浓度的IAA时,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减小,A错误;题图中“ ”组处理相当于空白对照,所以处理方式是加等量蒸馏水,B正确;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输的特点,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实验中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C正确;据图可知,相比对照组(图中“ ”组),IAA和GA单独处理组,都具有促进作用,且IAA和GA混合使用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D正确。
9.D [解析] 若胚芽鞘甲弯曲程度大于乙,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A错误;若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则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B错误;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促进作用可能就越强,C错误;植物体各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部位合成,D正确。
10.D [解析] ①是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A错误;③是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错误;②是生长素,幼茎内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幼根内②的运输也是极性运输,C错误;当激素③乙烯含量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激素②生长素的作用,D正确。
11.D [解析] 由题图可知,休眠种子经过5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1个多月才解除休眠,开始时ABA含量最多,随后不断减少,GA含量在前35天内一直增加,说明ABA抑制种子萌发,GA促进种子萌发,两者在种子5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过程中作用相反,A正确;GA与CK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均增加,且GA促进种子萌发,CK促进细胞分裂,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B正确;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分解加快,释放出更多能量以满足种子萌发时的能量需求,因此此过程细胞呼吸加快,代谢加快,C正确;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促进果实脱落,有利于种子度过不利环境,某些条件下对植物是有利的,D错误。
12.A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还有高浓度NaCl处理,A错误;各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因此还应有一组单纯用高浓度NaCl溶液进行盐胁迫处理,B正确;根据题表中实验结果推测,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C、D正确。
13.B [解析]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体形成由愈伤组织组成的冠瘿瘤,可能与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发生变化有关,A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缓解顶端优势,被真菌感染的柳树患丛枝病与细胞分裂素有关,B错误;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出现多核细胞的植物可能缺少细胞分裂素,C正确;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叶绿素合成的作用,黄叶上被昆虫吸食的部位呈现绿色,可能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发生变化有关,D正确。
14.(1)信息 促进气孔关闭 抑制 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
(2)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
(3)实验思路:将生理状况相同的野生型植物平均分为甲、乙两组,AB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平均分为丙、丁两组;甲、丙两组不作处理,乙、丁两组进行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的ABA的含量。实验结果:丙=丁<甲<乙。
[解析] (1)脱落酸(ABA)是一种植物激素,其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调节植物体生命活动。干旱诱导植物体内ABA增加,以减少蒸腾作用,因为ABA能促进气孔关闭,进而减少水分的散失,起到保水的作用,另外,ABA还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ABA相抗衡的两种激素是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因为这两种激素均能促进种子萌发。(2)在干旱诱导ABA合成过程中,一种分泌型短肽C起重要作用,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据此可推测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ABA的合成,题图中实验结果表现为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N基因表达量和ABA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支持上述结论。(3)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中ABA的含量,但不影响突变体中ABA的含量,据此可推测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的种类,因变量是ABA的含量,则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将生理状况相同的野生型植物平均分为甲、乙两组,AB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平均分为丙、丁两组;甲、丙两组不作处理,乙、丁两组进行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的ABA的含量,根据要验证的结论可知,本实验的结果应该为丙=丁<甲<乙。
15.(1)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2)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 赤霉素能促进茎叶细胞伸长,营养物质过多地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结实率降低
(3)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4)①细胞分裂素 ②同种植物 蒸馏水 等量的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③t甲[解析] (1)分析题图可知,曲线a代表脱落酸,它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2)曲线b代表赤霉素,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b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3)题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4)实验的目的为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则实验的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可设计实验。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1~13题,每题2分,共26分]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激素调节过程最可能是 ( )
A.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B.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C.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分化
D.脱落酸促进叶的脱落
2.水稻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
A.收获季节水稻乙烯含量上升促进水稻的发育和成熟
B.受到赤霉菌感染时引起水稻赤霉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植株疯长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水稻芽的分化和叶绿素的合成
D.成熟的水稻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以解除休眠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有许多仍在实践中应用。下列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果(据《农桑辑要》)
B.栽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据《齐民要术》)
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立生。”(据《种艺必用》)
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据《格物粗谈》)
4.胎萌是指植物种子没有经过休眠期直接在植株上或果实内萌发的现象。杧果种子易发生胎萌,种子根穿入果肉、穿出果皮会影响果实品质,给果农造成损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随着杧果种子的成熟,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B.人为喷施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推迟或减少杧果种子的胎萌
C.与脱落酸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可促进杧果种子的胎萌
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的杧果种子可能不易发生胎萌
5.[2025·山东枣庄高二期中] 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某科研小组为了探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共进行6组实验,以芹菜幼苗平均株高为指标,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佳油菜素内酯浓度在0.2~0.4 mg/L之间
B.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
C.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促进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D.本实验说明油菜素内酯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6.科研人员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A、B两株矮生突变型拟南芥幼苗。为探究A、B两株突变型形成的原因,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A、B植株幼苗及野生型幼苗后,其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
A.赤霉素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起到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B.A植株可能是赤霉素受体缺失,B植株可能是赤霉素合成缺陷
C.若将赤霉素溶液换成适宜浓度的乙烯溶液,则突变型B植株高度高于n点
D.若将赤霉素溶液换成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则野生型植株高度高于m点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节。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生长素浓度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浓度升高却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促进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增大
C.成熟果实中富含乙烯和脱落酸,由此推测该两种植物激素表现出协同作用
D.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8.[2025·广东江门高二期中] 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IAA)和赤霉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
A.此实验IAA浓度为m,若改用浓度低于m的IAA时,玉米胚芽鞘长度会变短
B.图中“ ”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
C.用IAA处理胚芽鞘时,应将IAA加在胚芽鞘尖端上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据图推断IAA和GA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同作用
9.乙烯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科学家认为有以下两种原因:①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②乙烯阻碍了生长素的运输。为了弄清原因,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若胚芽鞘甲弯曲程度大于乙,则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
B.若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则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
C.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D.能合成乙烯的部位不一定能合成生长素
10.[2025·山东青岛高二期中] 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同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①是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成熟的种子
B.③是脱落酸,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伸长和幼苗生长
C.幼茎内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幼根内②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D.当激素③含量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激素②的作用
11.[2024·湖南衡阳高二月考] 研究发现糖槭休眠的种子经过5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1个多月才能萌发,脱落酸(ABA)、细胞分裂素(CK)、赤霉素(GA)含量随冷处理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糖槭种子5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过程中,ABA与GA作用相反
B.在糖槭种子5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过程中,GA与CK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C.糖槭种子经过5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后萌发,呼吸加快,代谢加快
D.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促进果实脱落,对植物都是不利的
12.[2024·江苏海安高二月考] 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JA)和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加入等量的高浓度NaCl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JA 合成抑 制剂组 JA组 JA+乙 烯合成 抑制剂组
胚根 长度/cm 9.0 4.8 9.0 4.8 5.0
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JA及两种合成抑制剂
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NaCl溶液处理的对照组
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JA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
D.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JA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
13.[2025·浙江台州高二期中] 植物受病虫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往往出现激素失调,产生各种病症:①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体形成的冠瘿瘤(愈伤组织组成);②被真菌感染的柳树出现丛枝病(顶端优势被抑制,侧枝过度发育);③植物激素分泌失调可出现多核细胞;④被昆虫吸食后形成的黄叶,吸食部位仍呈现绿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土壤农杆菌感染可能导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发生变化
B.丛枝病可能是感染柳树的真菌分泌过量赤霉素造成的
C.出现多核细胞的植物可能缺少细胞分裂素
D.被昆虫吸食后的黄叶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可能发生变化
14.(11分)[2025·山东潍坊高二期中] 在植物受环境胁迫时,脱落酸(ABA)的合成量增加,从而增强植物体的抗逆性,因而脱落酸被称为“胁迫激素”。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ABA增加,以减少蒸腾作用。
(1)(4分)ABA作为一种 分子,调节植物体生命活动。干旱诱导植物体内ABA增加,以减少蒸腾作用,其作用机理是 ,ABA还具有 种子萌发的作用。写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ABA相抗衡的两种激素: 。
(2)(2分)在干旱诱导ABA合成过程中,一种分泌型短肽C起重要作用,已知N是催化ABA生物合成的关键酶。研究表明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N基因表达,进而促进ABA合成。图中支持这一结论的依据是 。
(3)(5分)现发现一种ABA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中ABA的含量,但不影响突变体中ABA的含量。为验证上述发现,请以野生型和突变体植物为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15.(14分)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表示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据图推测,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a起到的作用是 。
(2)(3分)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b的主要合成部位是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水稻幼苗会引起茎叶生长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 。
(3)(2分)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 。
(4)(7分)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得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为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 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 、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叶片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上涂上 ,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上 。
第三步: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甲、t乙。
③实验结果预测: 。
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共94张PPT)
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任务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任务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学习目 标 1.举例说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的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 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__________,从而引起植株增高;
促进________________;促进种子萌
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细胞分裂 素 主要是______ 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
育、________合成
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 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__________;促进
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与分化
根尖
叶绿素
气孔关闭
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 位 促进__________;促进开花;促进叶、
花、果实脱落
油菜素内 酯 — 促进________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
花粉管生长、__________等
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方式实现的。
果实成熟
茎、叶
种子萌发
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续表)
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
__________。
2.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______________,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
的__________和对环境的适应。
3.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
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__________。
4.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________。
发生变化
孤立地起作用
生长发育
相对含量
顺序性
(1)生长素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成熟。( )
×
[解析] 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2)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植株增高。( )
√
(3)细胞分裂素主要在幼根和成熟的种子中合成。( )
×
[解析] 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4)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
×
[解析] 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在调节
种子萌发方面两者作用效果相反。
(5)幼茎切段中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细胞伸长。
( )
×
[解析] 幼茎切段中的高浓度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抑制细
胞伸长。
(6)脱落酸和赤霉素比值较高,有利于黄瓜雌花的形成。( )
√
任务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情境】 阅读教材P97及图5-9,请完成:
(1)连线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答案] ; ; ;
(2)“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格物粗谈·果品》),其中“气”的成分是______。
乙烯
(3)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小麦、玉
米等在即将成熟时,如果持续经历一段时间的高温之后又遇到大雨
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请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
脱落酸能维
持种子休眠,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大雨
天气又给穗上的种子萌发提供了水分条件,于是种子就会在穗上发
芽。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例1 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
A.植株的增高主要与脱落酸、赤霉素有关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
C.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与果实的发育有关
D.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 植株增高需要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因此与细胞分裂素、生长
素、赤霉素等有关,而脱落酸会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
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A错误。
√
例2 [2024·福建卷] 乙烯前体物质
能在氧化酶 作用下生成乙烯,
而乙酰转移酶会促进 的
乙酰化,进而影响 的降解速度。
已知乙烯含量与拟南芥幼苗顶端的弯
曲角度有关,为探究 调控植物乙
烯合成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
B. 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
下降
C.外源施加可增大 突变株顶端弯曲角
度
D.乙烯不敏感株中会抑制 转化为乙烯
√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处理组的野生型拟
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比空气处理组大,所以乙
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A正
确;空气处理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顶端弯曲角度
比 突变株大,可以推测野生型拟南芥内源性
乙烯含量高于突变株,由此推知, 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
源性乙烯水平下降,B正确;空气处理条件下, 突变株顶端弯曲角
度介于野生型和乙烯不敏感株之间,推知 突变株中仍存在具有活
性的,外源施加 可增加乙烯的生成,从
而增大 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C正确;乙
烯无法对乙烯不敏感株起作用,但乙烯不敏感株
中基因未发生突变,仍能促进 的乙酰化,
抑制降解,促进 转化为乙烯,D错误。
任务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资料】 阅读教材P99图5-11“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
动态变化”。
(1)由图可知,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关系是
__________;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作用效果______。
(2)图中未涉及的植物激素除油菜素内酯外还有______,当生长素浓
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______该激素的合成。
(3)依据图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协同作用
相反
乙烯
促进
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4)欲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的相互作用,科
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说出实验的分组处理: 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合理即可)。
该实验应将生
长状态相同的插条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为甲、乙、丙、丁,甲、乙、
丙三组分别用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赤霉素溶液和一定比
例的生长素、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插条,丁组不作处理
1.植物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1)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和赤霉素。
据图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
促进细胞伸长。
2.有些植物激素间的作用效果相反
(1)器官脱落
(2)种子萌发
.赤霉素
.脱落酸
(3)细胞伸长
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会
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3.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
激素的相对含量
例3 [2025·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期中] 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
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细胞分裂主要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
B.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同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分裂素主要产生于根尖等部位,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D.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相对含量
√
[解析] 植物的细胞分裂主要受细胞分裂素的调控,生长素主要促进
细胞的伸长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
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但赤霉素不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
用,B错误; 细胞分裂素主要产生于根尖等部位,主要促进细胞质
的分裂,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C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
过程中,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
激素的相对含量,比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
于分化为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成雄花,D正确。
例4 [2025·河南安阳高二期中] 下图是某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细
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含量的变化图。其中激素A可由
色氨酸转变形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A、C分别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
B.激素B为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促进果实衰老
C.激素A、C和赤霉素在调节果实发育中的作用相抗衡
D.在果实发育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
[解析] 结合题意与题图可知,激素A可
由色氨酸转变形成,激素B在后期含量
较高,因此激素A是生长素,激素B是
脱落酸,激素C是细胞分裂素,激素A
(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分别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A正
确;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激素B是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促进果
实衰老脱落,B正确;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激素A是生长素,激素C是
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对果实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生长素、细
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在调节果实发育中的
作用不是相抗衡关系,C错误;根据题
图可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
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
序性,D正确。
备用习题
1. 小麦在即将成熟时,如果经历持续一段时间的干热之后,又遇大雨的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其原因主要是 ( )
A.高温条件下生长素转移到穗上
B.大雨提供萌发需要的水分
C.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
D.雨水条件下乙烯不能正常发挥作用
√
[解析]种子在穗上发芽与生长素关系不大,A错误;干热后遇到大雨种子才容易萌发,种子在穗上发芽与干热有密切关系,成熟的小麦在收获前种子中的水含量很高,与大雨提供水分的关系是次要的,B错误;由于高温条件下脱落酸降解,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解除,所以种子在穗上发芽,C正确;乙烯可促进果实成熟,与种子萌发无关,D错误。
2. 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天然激素,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分裂等作用。下列有关分析不合理的是 ( )
A.BR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
B.在植物幼嫩组织的生长过程中,BR和IAA表现为协同作用
C.在植物的衰老组织中,BR的含量较低而脱落酸的含量较高
D.干旱环境下,植物体内的BR信号被激活而脱落酸信号被抑制
√
[解析]油菜素内酯(BR)是植物体内的一种天然激素,所以BR是植物体自身合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微量有机物,A正确;BR具有促进细胞伸长、分裂的作用,IAA也能促进细胞伸长,所以在植物幼嫩组织的生长过程中,BR和IAA表现为协同作用,B正确;脱落酸能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在植物的衰老组织中,BR的含量较低而脱落酸的含量较高,C正确;脱落酸能促进气孔关闭,干旱条件会引起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增加,所以干旱环境下,植物体内的BR信号被抑制而脱落酸信号被激活,D错误。
3. 某研究小组为探究不同处理条件下棉花叶片中细胞分裂素(CTK)的含量变化,进行了如下实验:设置了低氮组(N150)和高氮组(N500)两个供氮水平,每组分别进行了a、b、c、d四个处理。a不去除顶芽;b去除顶芽;c去除顶芽+羊毛脂;d去除顶芽+含生长素的羊毛脂。一周后取棉株相同部位的叶测定CTK含量,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实验有2个自变量,分别是供氮水平和是否去除顶芽
B.高氮水平下,b、c处理结果表明羊毛脂对实验结果几乎无影响
C.由图可知,低氮水平下生长素可以抑制CTK的合成
D.植物体内CTK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幼根和幼芽
√
[解析] 结合柱形图分析,本实验的自变量有3个,供氮水平、是否去除顶芽、是否施加生长素,A错误;b、c组的自变量是去除顶芽后是否涂抹羊毛脂,两组CTK的含量几乎相等,表明羊毛脂不影响CTK的含量,对实验结果无影响,B正确;a组不去除顶芽,合成生长素较多,b组去除顶芽,合成生长素较少,在低氮水平下,由图中a组、b组与d组实验结果可知,与不去除顶芽(a组)相比,去除顶芽处理(b组)的CTK含量降低,去除顶芽并补充生长素处理(d组)的CTK含量升高,说明低氮环境下生长素可以促进CTK的合成,C错误;CTK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D错误。
4.科研人员通过对花生幼根施加一定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和进行不同浓度的IAA处理,统计主根长度,结果如图所示。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实验的自变量仅为IAA浓度
B.IAA对花生主根伸长的作用具有
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C.BR对花生主根伸长的作用也具有低
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D.随IAA浓度增大,100 nM的BR对主根
伸长的影响是先抑制后促进
√
[解析]该实验的自变量除了IAA浓度外,还有是否施加100 nM的BR,A错误;分析BR浓度为0 nM的曲线,IAA浓度为0 nM时,主根长度为6 cm左右,随着IAA浓度增大,IAA先促进主根伸长,随后抑制主根伸长,B正确;该实验中BR的浓度只有0 nM与100 nM,无法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其对花生主根伸长的作用特点,C错误;分析BR浓度为100 nM的曲线,主根长度均小于BR浓度为0 nM时的主根长度,即主根伸长生长始终受到抑制,只是抑制程度先增强后减弱,D错误。
5.研究人员测定了香梨果实从形成到成熟及采收后某些植物激素含量的动态变化,其结果如图所示,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在香梨果实发育初期(花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且在果实迅速膨大期间(花后60 d左右)含量比值增大的两种植物激素是 ,在此过程中 (填植物激素名称)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 的结果。
赤霉素和脱落酸(缺一不可)
生长素
多种植物激素共同(协调)作用
[解析] 由图可知,花后15 d左右达到高峰,花后60 d左右含量比值增大的两种植物激素是赤霉素和脱落酸,在此过程中生长素的作用也是不可缺少的,说明果实正常发育是多种植物激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2)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阶段,在此过程中乙烯含量的变化说明其主要作用是 。
促进果实成熟
[解析] 香梨果实采收后30 d才进入完全成熟的阶段,此时乙烯的含量迅速增加,说明它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3)采收后 的含量骤减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的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 的含量再次升高,可能促使衰老阶段乙烯的大量合成,因此在果实成熟后期调节 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
赤霉素
生长素
脱落酸和生长素(缺一不可)
[解析]采收后赤霉素的含量骤减,这个变化是果实成熟的必要条件。脱落酸的积累可能触发了果实的衰老过程,此时,生长素的含量再次升高。因此在果实成熟后期将脱落酸和生长素含量调节至较低水平将是延缓香梨果实衰老的关键。
练习册
题,每题2分,共26分]
知识点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1.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未涉及的激素调节过程最可能是
( )
A.赤霉素促进种子萌发 B.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
C.细胞分裂素促进芽的分化 D.脱落酸促进叶的脱落
√
[解析] 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此
外赤霉素还可促进种子萌发,在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发
生该过程,A不符合题意;生长素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豌豆
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发生该过程,B不符合题意;细胞分裂素
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此外还能促进芽的分化,在豌豆种子
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可发生该过程,C不符合题意;脱落酸在将要脱
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较多,在豌豆种子萌发成幼苗
的过程中可能不涉及脱落酸促进叶的脱落,D符合题意。
2.水稻的生长发育是由多种激素相互作用共同调控的,下列相关说法
正确的是( )
A.收获季节水稻乙烯含量上升促进水稻的发育和成熟
B.受到赤霉菌感染时引起水稻赤霉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植株疯长
C.细胞分裂素能促进水稻芽的分化和叶绿素的合成
D.成熟的水稻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以解除休眠
[解析] 收获季节水稻乙烯含量上升能促进水稻的成熟,不能促进水
稻的发育,A错误;当赤霉菌侵染水稻时赤霉菌产生的赤霉素会引起
水稻植株疯长,B错误;成熟的水稻种子中含有较多的脱落酸以维持
种子休眠,D错误。
√
3.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积累的丰富农业生产经验,至今有许多仍在实践
中应用。下列生产实践中,与植物激素作用无直接关系的是( )
A.适时打顶去心,可促进棉株开花结果(据《农桑辑要》)
B.栽种作物要“正其行,通其风”(据《齐民要术》)
C.“凡嫁接矮果及花,用好黄泥晒干,筛过,以小便浸之。又晒干,
筛过,再浸之。又晒又浸,凡十余次。以泥封树枝……则根立生。”
(据《种艺必用》)
D.“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
(据《格物粗谈》)
√
[解析] 摘除顶芽,使生长素不能由顶芽向侧芽运输,从而降低了侧
芽的生长素浓度,解除顶端优势,促进侧芽发育成侧枝,A不符合题
意;“正其行,通其风”可以确保通风透光,为光合作用提供充足的
光照和二氧化碳,从而有利于提高光合作用的效率,该过程与植物
激素无直接关系,B符合题意;小便中有微量生长素,能促进植物的
生长,C不符合题意;乙烯的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所以“每篮用木
瓜两三枚放入,得气(乙烯)即发(红柿成熟)”,D不符合题意。
4.胎萌是指植物种子没有经过休眠期直接在植株上或果实内萌发的现
象。杧果种子易发生胎萌,种子根穿入果肉、穿出果皮会影响果实
品质,给果农造成损失。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随着杧果种子的成熟,种子中脱落酸的含量会发生变化
B.人为喷施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推迟或减少杧果种子的胎萌
C.与脱落酸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可促进杧果种子的胎萌
D.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的杧果种子可能不易发生胎萌
√
[解析] 随着杧果种子的成熟,种子中的植物激素的含量都会发生变
化,A正确;因为脱落酸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因此,人为喷施
一定量的脱落酸可推迟或减少种子胎萌发生,B正确;因为脱落酸具
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故与脱落酸合成相关的酶基因突变导致不
能合成脱落酸,则可促进杧果种子的胎萌,C正确;因为脱落酸具有
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脱落酸受体合成受阻的杧果种子由于脱落酸
不能发挥作用,故易发生杧果种子的胎萌,D错误。
5.[2025·山东枣庄高二期中]油菜素内酯是一种天然植物激素,广
泛存在于植物的花粉、种子、茎和叶等器官中。某科研小组为了探
究油菜素内酯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适宜浓度,共进行6组实验,以
芹菜幼苗平均株高为指标,所得实验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
错误的是( )
A.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佳油菜素内酯
浓度在 之间
B.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叶细胞的扩展
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种子萌发等
C.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苗促
进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D.本实验说明油菜素内酯具有低浓度促
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
√
[解析] 六组实验中,油菜
素内酯的浓度为 时,
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最大,
即促进芹菜幼苗生长的最
佳油菜素内酯浓度在
之间,A正确;油菜素内酯已经被正式认定为第六类植物
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茎、 叶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
种子萌发等,B正确;据题图可知,除最适宜浓度外,促进芹菜幼苗相
同生长效果的油菜素内酯的
浓度一般有两个,可见不同
浓度的油菜素内酯对芹菜幼
苗促进生长的效果可能相同,
C正确;由题图可知,油
菜素内酯浓度为0时,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为 ,而油菜素内酯浓度为 时,芹菜幼苗的平均株高均高于 ,可见本实验不能说明油菜素内酯具有低浓度促进生长、高浓度抑制生长的特点,D错误。
6.科研人员在野外考察时,发现了A、B两株矮生突变型拟南芥幼苗。
为探究A、B两株突变型形成的原因,研究人员用适宜浓度的赤霉素
溶液处理A、B植株幼苗及野生型幼苗后,其生长情况如图所示。下
列有关分析合理的是( )
A.赤霉素在植物的各个部位都能合成,起到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
B.A植株可能是赤霉素受体缺失,B植株可能是赤霉素合成缺陷
C.若将赤霉素溶液换成适宜浓度的乙烯溶液,则突变型B植株高度高
于 点
D.若将赤霉素溶液换成适宜浓度的脱落酸溶液,则野生型植株高度
高于 点
√
[解析] 赤霉素在植物的幼芽、幼
根和未成熟的种子中合成,起到
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A错误。赤
霉素处理前,A、B植株幼苗比野
生型生长慢,植株较矮;赤霉素
处理后,突变型A植株的生长速度没有明显变化,表明其对赤霉素不敏
感,可能是赤霉素受体缺失,而突变型B植株的生长速度明显加快,表
明其对赤霉素敏感,可能是赤霉素合成缺陷,B正确。
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
且B植株是赤霉素合成缺陷型,若
将赤霉素换成适宜浓度的乙烯,
则B植株高度一定低于 点,C错
误。脱落酸能够抑制细胞分裂,
若将赤霉素换成适宜浓度的脱落
酸,则野生型植株高度低于 点,
D错误。
知识点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7.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多种激素相互作用、
共同调节。下列关于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调节作用的叙述,错误的
是( )
A.生长素浓度升高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浓度升高却抑制生长素
的作用
B.一定浓度的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均可促进细胞生长,使细胞体积
增大
C.成熟果实中富含乙烯和脱落酸,由此推测该两种植物激素表现出
协同作用
D.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顺序性
√
[解析] 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乙烯含量的
升高反过来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对生长素的作用效果产生不利影响,
A正确;细胞分裂素的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使细胞数目增加,生长
素和赤霉素促进细胞伸长从而使细胞体积增大,B错误;乙烯能促进
叶、花、果实脱落,脱落酸也能促进果实脱落,推测出二者有协同作
用,C正确;在植物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不同的阶段有相关的激素起
主要的调节作用,不同的激素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
8.[2025·广东江门高二期中]某科研小组研究吲哚乙酸 和赤霉
素(GA)对玉米胚芽鞘生长的影响,得到图示结果。下列叙述错误的
是( )
A.此实验浓度为,若改用浓度低于的 时,
玉米胚芽鞘长度会变短
B.图中“?”组处理方式是喷洒等量蒸馏水
C.用处理胚芽鞘时,应将 加在胚芽鞘尖端上
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
D.据图推断和 对促进玉米胚芽鞘伸长具有协
同作用
√
[解析] 由于生长素的生理作用具有低浓度促生
长、高浓度抑生长的特点,所以若实验中使用
的浓度为,则改用低于浓度的 时,
玉米胚芽鞘的长度不一定减小,A错误;题图中“ ”组处理相当于空白对
照,所以处理方式是加等量蒸馏水,B正确;生长素的运输具有极性运
输的特点,只能由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所以实验中用 处
理胚芽鞘时,应将 加在胚芽鞘尖端而不是加到培养液中,C正确;据
图可知,相比对照组(图中“?”组),和 单独处理组,都具有促进
作用,且和 混合使用后促进作用增强,说明二者具有协同作用,
D正确。
9.乙烯可抑制生长素促进细胞伸长的作用,科学家认为有以下两种原
因:①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②乙烯阻碍了生长素的运输。为
了弄清原因,某学习小组做了如下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若胚芽鞘甲弯曲程度大于乙,则说
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
B.若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
则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
C.植物体内生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
合成的抑制作用就越强
D.能合成乙烯的部位不一定能合成生
长素
√
[解析] 若胚芽鞘甲弯曲程度大于乙,
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合成,A错
误;若琼脂块A中生长素浓度大于B,
则说明乙烯抑制了生长素的运输,B
错误;生长素浓度增加到一定值时,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植物体内生
长素浓度越高,对乙烯合成的促进作用可能就越强,C错误;植物体各
个部位都可以合成乙烯,生长素主要在芽、幼嫩的叶和发育中的种子等
部位合成,D正确。
10.[2025·山东青岛高二期中]植物体内有多种激素,它们相互作用,
共同调节植物的生命活动。不同激素之间相互作用如下图所示。下
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赤霉素,合成部位主要是
幼芽、幼根和成熟的种子
B.③是脱落酸,主要作用是抑制
细胞伸长和幼苗生长
C.幼茎内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
幼根内②的运输是非极性运输
D.当激素③含量升高到一定值时,
会抑制激素②的作用
√
[解析] ①是赤霉素,合成部
位主要是幼芽、幼根和未成
熟的种子,A错误;③是乙烯,
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B
错误;②是生长素,幼茎内
②的运输是极性运输,幼根内②的运输也是极性运输,C错误;当激素
③乙烯含量升高到一定值时,会抑制激素②生长素的作用,D正确。
11.[2024·湖南衡阳高二月考]研究发现糖槭休眠的种子经过 湿
沙分层堆积处理1个多月才能萌发,脱落酸、细胞分裂素 、
赤霉素(GA)含量随冷处理时间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在糖槭种子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过程中,
与 作用相反
B.在糖槭种子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过程中,
与 可能存在协同作用
C.糖槭种子经过 湿沙分层堆积处理后萌发,
呼吸加快,代谢加快
D.脱落酸抑制种子萌发,促进果实脱落,对植
物都是不利的
√
[解析] 由题图可知,休眠种子经过 湿沙分层
堆积处理1个多月才解除休眠,开始时 含量最
多,随后不断减少, 含量在前35天内一直增加,
说明抑制种子萌发,促进种子萌发,两者在种子 湿沙分层堆
积处理过程中作用相反,A正确;与 的含量在一定时间内均增加,
且促进种子萌发, 促进细胞分裂,两者可能存在协同作用,B正确;
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分解加快,释放出更多能量以满足种子萌发时的
能量需求,因此此过程细胞呼吸加快,代谢加快,C正确;脱落酸抑制
种子萌发,促进果实脱落,有利于种子度过不利环境,某些条件下对植
物是有利的,D错误。
12.[2024·江苏海安高二月考]为探究在盐胁迫条件下茉莉酸 和
乙烯的相互作用机制,研究者分组处理萌发的水稻种子,各实验组
加入等量的高浓度 溶液,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结果如下表。
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 合成 抑制剂组 组 乙烯合成
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 9.0 4.8 9.0 4.8 5.0
A.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 及两种合成抑制剂
B.要达到实验目的,还需添加一组 溶液处理的对照组
C.乙烯可能是通过促进 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的生长
D.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 合成抑制剂处理缓解
√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 合成 抑制剂组 组 乙烯合成
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 9.0 4.8 9.0 4.8 5.0
[解析] 实验的自变量为是否添加乙烯、 及两种合成抑制剂,还有
高浓度处理,A错误;各实验组均加入等量的高浓度 溶液,
对照组加入等量清水,因此还应有一组单纯用高浓度 溶液进行
盐胁迫处理,B正确;根据题表中实验结果推测,乙烯可能是通过促
进的合成间接抑制胚根生长的,乙烯对胚根生长的抑制可由 合
成抑制剂处理缓解,C、D正确。
组别 对照组 乙烯组 乙烯 合成 抑制剂组 组 乙烯合成
抑制剂组
胚根长度/ 9.0 4.8 9.0 4.8 5.0
13.[2025·浙江台州高二期中]植物受病虫害和不良环境影响,往往
出现激素失调,产生各种病症:①土壤农杆菌感染植物体形成的冠
瘿瘤(愈伤组织组成);②被真菌感染的柳树出现丛枝病(顶端优势被
抑制,侧枝过度发育);③植物激素分泌失调可出现多核细胞;④被
昆虫吸食后形成的黄叶,吸食部位仍呈现绿色。下列相关叙述错误
的是( )
A.土壤农杆菌感染可能导致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发生变化
B.丛枝病可能是感染柳树的真菌分泌过量赤霉素造成的
C.出现多核细胞的植物可能缺少细胞分裂素
D.被昆虫吸食后的黄叶中细胞分裂素的含量可能发生变化
√
[解析] 细胞分裂素与生长素的比例会影响愈伤组织的分化,土壤农杆
菌感染植物体形成由愈伤组织组成的冠瘿瘤,可能与细胞分裂素与生
长素的比例发生变化有关,A正确;细胞分裂素可以缓解顶端优势,
被真菌感染的柳树患丛枝病与细胞分裂素有关,B错误;细胞分裂素
具有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出现多核细胞的植物可能缺少细胞分裂素,
C正确;细胞分裂素具有促进叶绿素合成的作用,黄叶上被昆虫吸食
的部位呈现绿色,可能与细胞分裂素含量发生变化有关,D正确。
14.(11分)[2025·山东潍坊高二期中] 在植物受环境胁迫时,脱落酸
(ABA)的合成量增加,从而增强植物体的抗逆性,因而脱落酸被称
为“胁迫激素”。干旱可诱导植物体内 增加,以减少蒸腾作用。
(1)(4分) 作为一种______分子,调节植物体生命活动。干旱诱导
植物体内 增加,以减少蒸腾作用,其作用机理是_____________,
还具有______种子萌发的作用。写出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
相抗衡的两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
信息
促进气孔关闭
抑制
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
[解析] 脱落酸 是一种植物激素,其作为一种信息分子,能调节
植物体生命活动。干旱诱导植物体内 增加,以减少蒸腾作用,
因为 能促进气孔关闭,进而减少水分的散失,起到保水的作用,
另外,还具有抑制种子萌发的作用。在种子萌发过程中与 相
抗衡的两种激素是赤霉素和油菜素内酯,因为这两种激素均能促进
种子萌发。
(2)(2分)在干旱诱导 合成过程
中,一种分泌型短肽C起重要作用,
已知是催化 生物合成的关键
酶。研究表明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
基因表达,进而促进 合成。
图中支持这一结论的依据是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经干旱处理后,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基因表达量和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
[解析] 在干旱诱导 合成过程
中,一种分泌型短肽C起重要作用,
已知是催化 生物合成的关键
酶。研究表明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
基因表达,进而促进 合成。
据此可推测短肽C可能通过促进
基因的表达进而促进 的合成,题图中实验结果表现为经干旱处理后,
C基因缺失突变体中的基因表达量和 含量均显著低于野生型,支持
上述结论。
(3)(5分)现发现一种 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
型中的含量,但不影响突变体中 的含量。为验证上述发现,
请以野生型和突变体植物为材料设计实验,写出实验思路并预测结果。
[答案] 实验思路:将生理状况相同的野生型植物平均分为甲、乙两
组, 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平均分为丙、丁两组;甲、丙两组不作
处理,乙、丁两组进行干旱处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的 的含
量。实验结果:丙丁 甲 乙。
[解析] 本实验的目的是验证干旱处理能够提高野生型中 的含量,
但不影响突变体中 的含量,据此可推测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植物
的种类,因变量是 的含量,则该实验的设计思路:将生理状况
相同的野生型植物平均分为甲、乙两组, 合成缺陷型突变体平
均分为丙、丁两组;甲、丙两组不作处理,乙、丁两组进行干旱处
理;一段时间后测定四组的 的含量,根据要验证的结论可知,
本实验的结果应该为丙丁 甲 乙。
15.(14分)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
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图
表示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
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2分)据图推测,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 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解析] 分析题图可知,曲线 代表脱落酸,它能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
的萌发。
(2)(3分)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 的主要
合成部位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水稻幼苗会引
起茎叶生长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
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
赤霉素能促进茎叶细胞伸长,营养物质过多地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结实率降低
[解析] 曲线代表赤霉素,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 的主要合成
部位是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
(3)(2分)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
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解析] 题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
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
用共同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
(4)(7分)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得知,脱落酸能抑
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
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
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
素作为保鲜剂。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
用。
①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
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____________
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细胞分裂素
②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__、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叶片随机均分成
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同种植物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上涂上________,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上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蒸馏水
等量的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第三步: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分别为、 。
③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
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解析] 实验的目的为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则实
验的自变量为细胞分裂素的有无,因变量为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
间,根据单一变量原则与对照原则可设计实验。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预习梳理】
一、细胞伸长 细胞分裂与分化 根尖 叶绿素 气孔关闭 果实成熟 茎、叶 种子萌发 细胞分裂、细胞伸长、细胞分化和细胞死亡
二、1.发生变化
2.孤立地起作用 生长发育
3.相对含量
4.顺序性
【预习检测】
(1)× (2)√ (3)× (4)× (5)× (6)√
[解析] (1)生长素能够促进果实发育,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3)细胞分裂素的合成部位主要是根尖。
(4)脱落酸能抑制种子萌发,而赤霉素能促进种子萌发,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两者作用效果相反。
(5)幼茎切段中的高浓度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抑制细胞伸长。
【任务活动】
任务一
[情境] (1)①-C-d ②-A-c ③-D-b ④-B-a
(2)乙烯
(3)脱落酸能维持种子休眠,持续一段时间的高温,能使种子中的脱落酸降解,大雨天气又给穗上的种子萌发提供了水分条件,于是种子就会在穗上发芽。
反馈评价
例1 A [解析] 植株增高需要细胞的分裂和伸长,因此与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等有关,而脱落酸会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A错误。
例2 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烯处理组的野生型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比空气处理组大,所以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A 正确;空气处理条件下野生型拟南芥顶端弯曲角度比NatB突变株大,可以推测野生型拟南芥内源性乙烯含量高于NatB突变株,由此推知,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B正确;空气处理条件下,NatB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介于野生型和乙烯不敏感株之间,推知NatB突变株中仍存在具有活性的ACO,外源施加 ACC可增加乙烯的生成,从而增大NatB 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C正确;乙烯无法对乙烯不敏感株起作用,但乙烯不敏感株中NatB基因未发生突变,仍能促进ACO的乙酰化,抑制ACO降解,促进ACC转化为乙烯,D错误。
任务二
[资料] (1)协同作用 相反
(2)乙烯 促进
(3)果实的发育和成熟过程由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不同种激素的调节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
(4)该实验应将生长状态相同的插条随机均分为四组,编号为甲、乙、丙、丁,甲、乙、丙三组分别用等量且适宜浓度的生长素溶液、赤霉素溶液和一定比例的生长素、赤霉素混合溶液处理插条,丁组不作处理
反馈评价
例3 D [解析] 植物的细胞分裂主要受细胞分裂素的调控,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的伸长生长,乙烯促进果实成熟,A错误; 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但赤霉素不参与细胞代谢,只是起调节作用,B错误; 细胞分裂素主要产生于根尖等部位,主要促进细胞质的分裂,生长素主要促进细胞核的分裂,C错误;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比如黄瓜茎端的脱落酸与赤霉素的比值较高有利于分化为雌花,比值较低则有利于分化成雄花,D正确。
例4 C [解析] 结合题意与题图可知,激素A可由色氨酸转变形成,激素B在后期含量较高,因此激素A是生长素,激素B是脱落酸,激素C是细胞分裂素,激素A(生长素)、C(细胞分裂素)分别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A正确;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激素B是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促进果实衰老脱落,B正确;根据A选项分析可知,激素A是生长素,激素C是细胞分裂素,生长素和赤霉素都对果实发育具有促进作用,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在调节果实发育中的作用不是相抗衡关系,C错误;根据题图可知,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D正确。第2节 其他植物激素
学习 目标 1.举例说明赤霉素、细胞分裂素、乙烯、脱落酸的作用。 2.举例说明植物激素之间存在复杂的相互作用。
一、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激素种类 合成部位 主要生理作用
赤霉素 幼芽、幼根和未成熟的种子 促进 ,从而引起植株增高;促进 ;促进种子萌发、开花和果实发育
细胞 分裂素 主要是 促进细胞分裂;促进芽的分化、侧枝发育、 合成
脱落酸 根冠和萎蔫的叶片等 抑制细胞分裂;促进 ;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维持种子休眠
乙烯 植物体各个部位 促进 ;促进开花;促进叶、花、果实脱落
油菜素 内酯 — 促进 细胞的扩展和分裂,促进花粉管生长、 等
一般来说,植物激素对植物生长发育的调控,是通过调控
等方式实现的。
二、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1.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中,某种激素的含量会 。
2.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 ,而是多种激素共同调控植物的 和对环境的适应。
3.在植物各器官中同时存在着多种植物激素,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 。
4.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不同种激素的调节还往往表现出一定的 。
(1)生长素和乙烯均能促进果实成熟。( )
(2)赤霉素能促进细胞伸长,也能促进植株增高。( )
(3)细胞分裂素主要在幼根和成熟的种子中合成。( )
(4)赤霉素和脱落酸在调节种子萌发方面表现为协同作用。( )
(5)幼茎切段中的生长素可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来促进细胞伸长。( )
(6)脱落酸和赤霉素比值较高,有利于黄瓜雌花的形成。( )
任务一 其他植物激素的种类和作用
【情境】阅读教材P97及图5-9,请完成:
(1)连线植物激素的种类、合成部位及主要作用。
(2)“红柿摘下未熟,每篮用木瓜两三枚放入,得气即发,并无涩味”(《格物粗谈·果品》),其中“气”的成分是 。
(3)许多研究表明,脱落酸在高温下易降解。在自然界中,小麦、玉米等在即将成熟时,如果持续经历一段时间的高温之后又遇到大雨天气,种子就容易在穗上发芽。请对此现象进行解释。
植物激素的生理作用
例1植物生命活动受多种激素共同调节。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植株的增高主要与脱落酸、赤霉素有关
B.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处理种子能促进种子萌发
C.生长素、赤霉素和细胞分裂素都与果实的发育有关
D.乙烯能促进果实成熟
例2[2024·福建卷]乙烯前体物质ACC能在氧化酶ACO作用下生成乙烯,而乙酰转移酶B(NatB)会促进ACO的乙酰化,进而影响ACO的降解速度。已知乙烯含量与拟南芥幼苗顶端的弯曲角度有关,为探究NatB调控植物乙烯合成的机制,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乙烯会促进拟南芥幼苗顶端弯曲角度的增大
B.NatB基因突变会导致拟南芥内源性乙烯水平下降
C.外源施加ACC可增大NatB突变株顶端弯曲角度
D.乙烯不敏感株中NatB会抑制ACC转化为乙烯
任务二 植物激素间的相互作用
【资料】阅读教材P99图5-11“猕猴桃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激素的动态变化”。
(1)由图可知,在果实发育过程中,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的关系是 ;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赤霉素与脱落酸作用效果 。
(2)图中未涉及的植物激素除油菜素内酯外还有 ,当生长素浓度升高到一定值时,会 该激素的合成。
(3)依据图示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答出两点)。
(4)欲证明生长素和赤霉素在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方面的相互作用,科研人员进行了相关实验,请说出实验的分组处理: (合理即可)。
1.植物激素间的协同作用
(1)促进植物生长:细胞分裂素和生长素。
(2)促进细胞伸长:生长素和赤霉素。
据图可知,赤霉素通过促进生长素的合成,抑制生长素的分解,从而促进细胞伸长。
2.有些植物激素间的作用效果相反
(1)器官脱落
(2)种子萌发
a.赤霉素
b.脱落酸
(3)细胞伸长
生长素达到一定浓度后就会促进乙烯的合成,而乙烯含量的升高会抑制生长素的作用。
3.决定器官生长、发育的,往往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例3[2025·黑龙江哈尔滨高二期中]下列关于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的细胞分裂主要受生长素和乙烯的调控,二者表现出协同作用
B.赤霉素能促进植物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株增高,同时参与细胞代谢
C.细胞分裂素主要产生于根尖等部位,作用是促进细胞核的分裂
D.决定植物生长发育的,不是某种激素的绝对含量而是不同激素的相对含量
例4[2025·河南安阳高二期中]下图是某种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含量的变化图。其中激素A可由色氨酸转变形成。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A.激素A、C分别主要促进细胞核分裂、细胞质分裂
B.激素B为脱落酸,可促进气孔关闭、促进果实衰老
C.激素A、C和赤霉素在调节果实发育中的作用相抗衡
D.在果实发育中,不同激素的调节表现出一定的顺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