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9张PPT)
第四章 免疫调节
第1节 免疫系统的组成和功能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问题探究:
1. 医生为什么要检查患者的扁桃体?扁桃体肿大意味着什么?
思考·讨论:
2. 甲状腺肿大对机体的健康是有利还是有害呢?
扁桃体是人体最重要的免疫器官,主要作用是抵御经空气传播的病原微生物的感染。医生通过检查扁桃体能够初步判断患者的患病情况。扁桃体肿大意味着扁桃体有炎症,患者可能被病原菌感染了。
一方面,扁桃体具有免疫功能,同时它作为易被观察的免疫器官,肿大后可以起到指示机体是否被病菌感染的作用,能用于判断疾病状况。另一方面,扁桃体作为人体的器官,充血肿大后易形成脓肿,表现出吞咽食物时有疼痛等症状,同时引发其他并发症。
欧
你的扁桃体有点肿大······
欧
大夫,我浑身发冷,嗓子疼的厉害!
问题探究:
当我们体内上呼吸道有炎症时,扁桃体会肿大。有时颌下、腋下、腹股沟等部位还会出现淋巴结肿大。
为什么扁桃体和淋巴结会肿大?
为什么伤口感染会化脓?脓液的成分是什么?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免疫系统
免疫器官
骨髓、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等
(免疫细胞生成、成熟或集中分布的场所)
免疫细胞
T淋巴细胞
(位于淋巴液、血液和淋巴结中)
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等
淋巴细胞
(迁移到胸腺成熟)
B淋巴细胞
(在骨髓中成熟)
(发挥免疫作用的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细胞因子、溶菌酶等
(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1. 免疫系统的组成
“战场”
“士兵”
“武器”
免疫器官、免疫细胞、免疫活性物质,共同构成了人体的免疫系统,这是免疫调节的结构和物质基础。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 免疫器官
淋巴组织
免疫器官
构成
中枢免疫器官
外周免疫器官
骨髓
胸腺
脾
淋巴结
扁桃体
血液循环
淋巴循环
相互联系
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相互联系。免疫器官包括骨髓、胸腺、脾、淋巴结和扁桃体等。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 免疫器官
扁桃体
胸腺
淋巴结
脾脏
骨髓
免疫细胞产生并发育成熟的地方,就像部队的大本营和训练基地。
免疫细胞集中分布的场所,也是它们“作战”的战场。
①骨髓和胸腺
②脾、淋巴结和扁桃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 免疫器官
位于骨髓腔或骨松质内,是各种免疫细胞发生、分化、发育的场所,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
骨髓造血
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各种免疫细胞
分化
骨髓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2. 免疫器官
位于胸骨的后面,呈扁平的椭圆形,分左、右两叶。胸腺随年龄而增长,在青春期时达到高峰,以后逐渐退化。
胸腺是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扁桃体
胸腺
扁桃体
通常指咽腭部的扁桃体,左右各一,形状像扁桃。其内部有很多免疫细胞,具有防御功能。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呈圆形或豆状,是淋巴细胞集中的地方;沿淋巴管遍布全身,主要集中在颈部、腋窝部和腹股沟部等处,能阻止和消灭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2. 免疫器官
淋巴结
脾脏
呈椭圆形,在胃的左侧,内含大量的淋巴细胞,也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的血细胞等。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课堂小结
免疫器官 非特异性免疫
扁桃体 有很多 ,具有 功能
胸腺 分化、发育、 的场所
淋巴结 是 集中的地方,能 侵入体内的微生物
脾 参与 新的血细胞与清除 等
骨髓 各种免疫细胞 、 、 的场所
免疫细胞
防御
T细胞
成熟
淋巴细胞
阻止和消灭
制造
衰老的血细胞
发生
分化
发育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 免疫细胞
免疫细胞是执行免疫功能的细胞,它们来自骨髓的造血干细胞,包括各种类型的白细胞,如淋巴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等。
造血干细胞
分裂
分化
造血干细胞
红细胞
血小板
白细胞
吞噬细胞
淋巴细胞
其它白细胞
树突状
细胞
巨噬
细胞
(骨髓中)
(胸腺中)
B细胞
T细胞
效应B细胞
(浆细胞)
记忆
B细胞
辅助性
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
T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 免疫细胞
骨髓中的造血干细胞分化为各种免疫细胞
淋巴细胞在机体的免疫反应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包括B淋巴细胞(简称B细胞)和T淋巴细胞(简称T细胞) 。T细胞又可分为辅助性T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等。
B淋巴细胞
T淋巴细胞
3. 免疫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淋巴细胞
增殖、分化、发育
骨髓中的
淋巴干细胞
B细胞
T细胞
胸腺
迁移至淋巴器官
骨髓
增殖、分化、发育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3. 免疫细胞
树突状细胞分布于皮肤、消化道、呼吸道等很多上皮组织及淋巴器官内,成熟时具有分支;
具有强大的吞噬、呈递抗原功能。
巨噬细胞几乎分布于机体的各种组织中,具有吞噬消化、抗原处理和呈递功能。
树突状细胞
巨噬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都能摄取和加工处理抗原,并且可以将抗原信息暴露在细胞表面,以便呈递给其他免疫细胞(主要是T细胞),这些细胞统称为抗原呈递细胞。
T细胞
APC
内质网
3. 免疫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APC)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
辅助性T细胞
呈递抗原
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呈递抗原
B细胞、树突状细胞和巨噬细胞是专职的抗原呈递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靶细胞)也具有呈递抗原能力。
① 概念:
可使机体产生特异性免疫反应的物质,能够与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结合,从而引起免疫反应。
异物性:一般是进入机体的外来物质,如细菌、病毒、花粉、其他动物的细胞等。自身衰老或损伤的细胞以及癌细胞也会成为抗原。
② 抗原的特点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抗原
特异性:每种抗原表面都有特定的化学集团,称之为抗原决定簇。一种抗原只能与相应的抗体发生特异性结合
抗原决定簇
大多数抗原是蛋白质,它既可以游离,也可以存在于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以及细胞上,能刺激机体产生免疫反应。
相关信息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4. 免疫活性物质
免疫活性物质是指由免疫细胞或其他细胞产生的,并发挥免疫作用的物质。
免疫活性物质
抗体
细胞因子
溶菌酶
白细胞介素
干扰素
肿瘤坏死因子
浆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4. 免疫活性物质
① 概念:
在抗原物质的刺激下,由浆细胞(效应B细胞)产生的,可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免疫球蛋白。
重链
轻链
抗体
新冠病毒肺炎康复者的血清中含有针对新冠病毒的抗体,提取这样的血清输给临床病人,其中的抗体就可以与新冠病毒结合,使病毒失活,有助于病人康复。
相关信息
② 特点:
抗体能与相应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即一种抗体只能与一种抗原结合。
③ 分布:
能随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到达身体的各个部位。
抗原
抗体A
抗体B
抗体C
溶菌酶是一种能水解肽聚糖,导致细菌细胞壁破裂,内容物逸出,使细菌溶解。
① 概念:
血浆、唾液、泪液、乳汁等
② 分布:
唾液腺细胞、泪腺细胞等
③ 分泌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4. 免疫活性物质
溶菌酶
细胞因子
主要由淋巴细胞经刺激而合成、分泌的一类具有调节免疫过程的小分子蛋白质。
辅助性T细胞
细胞因子
分泌
刺激
B细胞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1)各种免疫器官都能产生免疫细胞。( )
(2)免疫活性物质并不都由免疫细胞产生。( )
(3)T细胞、B细胞、巨噬细胞都属于淋巴细胞。( )
(4)抗原、抗体的化学本质都是蛋白质。( )
(5)血液和淋巴液中都含有T细胞和B细胞。( )
(6)造血干细胞分化为B细胞属于内环境稳态调节的范畴。( )
【辨析】:①抗体一定是自身产生的吗?
②抗体一定分布在内环境中吗?
③抗原一定是外来的吗?
判断常考语句,澄清易混易错
一、免疫系统的组成
知识巩固
3.依据免疫系统的组成,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脾脏可以参与制造新的血细胞与清除衰老细胞
B.免疫器官主要由淋巴组织构成,并借助淋巴循环相互联系
C.细胞毒性T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其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是脊髓
D.抗原与抗体的本质都为蛋白质
大本P62 概念检测
A
2.下列有关免疫细胞与免疫活性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免疫细胞只能分布在免疫器官中
B.体内的抗体均在细胞外发挥作用
C.免疫细胞在免疫器官中生成,B细胞在胸腺中成熟
D.抗原、抗体、细胞因子和溶菌酶都属于免疫活性物质
B
大本P63 即时训练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第1道防线:
皮肤、黏膜
第2道防线:
杀菌物质(如溶菌酶)
吞噬细胞(如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
非特异性免疫
(人人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的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
第3道防线:
主要针对特定抗原起作用
特异性免疫
(机体在个体发育过程中与病原体接触后获得的)
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第1道防线:
皮肤、黏膜
皮肤的保护作用
呼吸道黏膜上纤毛的清扫作用
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第2道防线:
溶菌酶的杀菌作用
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比较项目 非特异性免疫 特异性免疫
作用对象
来源
基础
特点
二者联系 对多种病原体
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
作用范围广、 、
作用弱
作用范围小、有特异性、
。
人人生来就有的(固有免疫、天然免疫每个人都相同)
后天接触病原体后形成的(适应性免疫,每个人不同)
第一、二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无特异性
作用强
1. 免疫系统的三道防线
非特异性免疫与特异性免疫的比较
①特异性免疫是在非特异性免疫的基础上形成的。
②特异性免疫的形成过程,又反过来增强了机体的非特异性免疫。
③两者共同担负着机体的防御功能。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①鼻腔黏膜分泌杀菌物质抑制白喉杆菌的繁殖。____________
②体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____________
③唾液中的溶菌酶消灭白喉杆菌。_____________
④体液中的抗体与白喉杆菌反应。_____________
⑤吞噬细胞将白喉杆菌吞噬消化。_____________
⑥胃液中的盐酸可以破坏细菌的结构。_____________
⑦被白喉杆菌入侵的细胞被清除。_____________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第一道防线
第三道防线
【检测】人体感染白喉杆菌(白喉杆菌侵入易感者上呼吸道,通过常在咽部黏膜生长繁殖)后,将启动一系列的免疫反应,说出下列情况属于哪道防线?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免疫系统最基本的功能
正常:
异常:
机体抵抗病原体的入侵。
导致组织损伤或易被病原体感染。
正常:
异常:
正常:
异常:
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
对自身的抗原物质不产生免疫反应。
容易发生自身免疫病。
机体识别和清除突变的细胞,防止肿瘤
可识别这些突变的肿瘤细胞并消除。
会有肿瘤发生或持续的病毒感染。
2. 免疫系统的功能
免疫防御
免疫自稳
免疫监视
3. 某患者被确诊为肿瘤,这与该患者免疫系统某功能低下有关。这项功能是( )
A. 免疫防御 B. 免疫自稳 C. 免疫监视 D. 免疫识别
2. 被免疫细胞识别的外来分子是。( )
A. 抗体 B. 抗原 C. 细胞因子 D. 溶菌酶
练习与应用
教材P70
1.依据免疫系统组成和功能的知识判断下列表述是否正确。
(1)细胞因子可以由免疫细胞合成并分泌。( )
(2)人体内的白细胞可以抗击多种细菌,因此属于人体的第三道防线。( )
C
B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
×
二、免疫系统的功能
知识巩固
【概念检测】1.判断正误
(1)免疫监视是指机体清除衰老或损伤的细胞进行自我调节。( )
(2)特异性免疫实现了免疫防御、免疫监视和免疫自稳功能。( )
(3)免疫防御过强可能导致组织损伤。( )
(4)免疫监视是针对外来抗原。( )
大本P64
×
×
×
√
【即时训练】1.下列关于保卫人体的三道防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体的皮肤、黏膜和抗体等杀菌物质构成了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B.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淋巴细胞是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
C.唾液中的溶菌酶属于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
D.保卫人体的第一道防线属于非特异性免疫,保卫人体的第二道防线和第三道防线属于特异性免疫。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