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41张PPT)
第3节
免疫失调
第4章 免疫调节
人教版高中生物 选择性必修1
1
举例说出免疫失调引发的疾病,了解过敏反应、自身免疫病等致病机理。
2
阐述HIV感染人体的机理,了解怎样预防艾滋病的传播。
>
<
目标一
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病
青霉素
特定组织蛋白
过敏原: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
B细胞
浆细胞
增殖分化
特殊抗体
青霉素过敏的过程
思考
注射青霉素之前为什么要做皮试实验呢?
正常抗体
特殊抗体
抗体的结构
抗体的结构与功能
肥大细胞
组胺等
化学物质
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毛细血管舒张
过敏性休克
分泌
再次注射青霉素
特殊抗体
组织水肿
青霉素过敏的过程
过敏反应的概念和特点
过敏反应: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概念:
特点:
(1)过敏有快慢之分,可能数分钟内出现反应(速发型过敏),也可能24h后出现反应(迟发性过敏)
(2)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B
细胞
浆
细胞
增殖分化
肥大细胞
特殊抗体
组胺等
化学物质
腹泻
刺激
胃肠平滑肌
收缩
首次摄入
再次摄入
分泌
鱼虾蛋白
分泌
吸附
活动1
完善鱼虾引起过敏性腹泻的过程
过敏原
B细胞
浆细胞
某些细胞表面
刺激
分化
产生
抗体
过敏原
再次刺激
释放组胺等物质
血管壁通透性增强、毛细血管扩张、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等
全身过敏反应
呼吸道过敏反应
消化道过敏反应
皮肤过敏反应
(过敏性休克)
(过敏性鼻炎)
(食物过敏性肠胃炎)
(荨麻疹)
吸附
(如肥大细胞)
过敏反应发生的机理
抗原 过敏原
性质
感染对象
一般是大分子物质
不一定是大分子物质,如青霉素
不具有个体差异性
具有个体差异性,不同过敏体质的过敏原不同
活动2
比较过敏原和抗原
比较内容 过敏反应 体液免疫
激发因素
反应时机
抗体分布
反应结果
联系 过敏原
抗原
机体再次接触过敏原
机体接触抗原
血液、组织液、外分泌液
吸附在某些细胞的表面
使细胞释放组胺等物质,引发过敏反应
抗体与抗原结合形成沉淀
过敏反应是异常的体液免疫
01
活动3
比较过敏反应和体液免疫
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主要措施)
过敏类型
海鲜过敏
螨虫过敏
皮毛过敏
花粉过敏
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预防措施
勤晒被子、床单
佩戴护目镜、口罩等
不吃鱼、虾、蟹
不养猫,不接触猫
抗组胺药物
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靶细胞
组织胺
抑制组胺等化学物质发挥功能
靶细胞
组织胺
抗组织胺类药物
抗组胺药物
抑制组胺等化学物质发挥功能
抗组胺药物化学结构与组胺相似,与组胺竞争靶细胞上的受体,不让组胺与受体结合,从而抑制过敏反应的产生。
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某人曾经有过某种链球菌感染,经抗生素治疗后很快痊愈了。可是有一天他突然感觉胸闷、头晕,医生告诉他这是链球菌感染引发的心脏瓣膜受损,属于风湿性心脏病。
普通的细菌感染怎么会和心脏病产生关系呢?
思考
免疫系统会不会攻击自身的正常物质呢?
资料3 某些链球菌表面有一种重要的抗原M,其空间结构与心脏瓣膜细胞表面某种蛋白质非常类似。
抗原M
特定蛋白
某种链球菌
人的心脏
资料1 组织细胞的正常工作离不开血液运来的氧气和养料,全身供血不足可以导致头晕、胸闷等症状。
资料2 人的心脏由两心室两心房组成,此外在心室与心房之间以及心室与动脉之间存在着心脏瓣膜,像单向阀门一样保证血液总是从心房流到心室,再从心室流到动脉进而运向全身的组织器官。
展示风湿性心脏病的相关资料
机体产生针对抗原M的特异性免疫
抗M抗体与细胞毒性T细胞作用于心脏瓣膜
心脏瓣膜受损
部分血液倒流,全身供血不足
头晕、胸闷等症状
通过活动,让学生归纳风湿性心脏病的致病机理
活动4
请根据资料,绘制链球菌感染引发头晕、胸闷等风湿性心脏病症状的流程图
自身免疫反应对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
免疫系统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
自身免疫病
条件一
条件二
自身免疫病的概念
系统性红斑狼疮
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病发病率较高,会对机体造成难以逆转的损伤。
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病因均尚未完全研究清楚,治疗困难。
早发现、早治疗对于缓解病情是非常重要的。
自身免疫病的其他实例
屠呦呦第一位获诺贝尔科学奖项的中国本土科学家,诺贝尔科学奖项是中国医学界迄今为止获得的最高奖项,也是中医药成果获得的最高奖项。
青蒿素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重大突破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自身免疫病的发病率较高,其中许多类型都缺乏有效的根治手段。对病情严重的自身免疫病患者进行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是一种目前很有前景的治疗方法。
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流程
自身免疫病的治疗
>
<
目标一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的概念和类型
由于遗传而生来就有
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类型一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指由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
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大多数免疫缺陷病,如艾滋病
类型二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
辅助性T细胞细胞膜
受体
HIV的感染过程
HIV的表面蛋白可以与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受体特异性结合,从而侵入细胞。
HIV的结构示意图
外壳
病毒包膜
核酸
逆转录酶
表面蛋白
HIV在细胞内的增殖过程
RNA
DNA
mRNA
逆转录
转录
翻译
蛋白质
思考
请结合下图思考并绘制HIV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HIV遗传信息的流动方向:
A阶段,HIV的数量为什么上升后又快速下降?
问题01
B阶段,为什么辅助性T细胞数量下降?
问题02
C阶段,临床艾滋病症状出现,最终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表明患者丧失了免疫系统的什么功能
问题03
在HIV侵入人体后初期,迅速增殖,由于此时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功能正常,大量病毒被消灭,因此数量快速下降。
因为HIV主要侵染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
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入侵,表明丧失了免疫防御功能;患者发生恶性肿瘤,表明丧失了免疫监视功能。
HIV的感染过程
针对艾滋病病毒感染人体的不同环节,用三种或三种以上的药物通过联合用药来提高治疗效果,最大限度地抑制病毒的复制。将这种治疗方法形象地命名为“鸡尾酒”疗法。
何大一
鸡尾酒疗法
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目的是有效地降低艾滋病的病死率,逐步提高感染者和病人的生存质量,不断减少社会歧视,也为“到2030年实现全民健康覆盖,终结艾滋病”这样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作出贡献。这样做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我国对所有的HIV感染者或艾滋病患者实行“发现就治疗,而且免费”。
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性接触传播
血液传播
母婴传播
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
避免注射吸毒;
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
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切断传播途径:
预防艾滋病(AIDS)的措施
艾滋病(AIDS)的传播途径
艾滋病的治疗和预防
与艾滋病感染者握手会感染HIV?
艾滋病感染者的喷嚏会传播HIV?
与艾滋病感染者共同进餐会感染HIV?
4.与艾滋病感染者共用马桶?
活动5
请判断下列行为会感染艾滋病吗?
新冠引起的“细胞因子风暴”
根据上述事实,你认为医生在临床上是否可以通过抑制新冠肺炎患者免疫反应达到治疗目的?
过强的免疫反应不利于患者与病毒的斗争,因此如果在正确的时间给新冠肺炎患者提供免疫抑制药物则可以提高生存率。
回归情境
网络构建
错将“正常结构”作为免疫对象
将“非病原体”作为抗原
免疫功能先天或后天不足
自身免疫病
过敏反应
免疫缺陷病
免疫错误
免疫过强
免疫缺陷
免疫失调病的判断方法
1.下图为过敏性哮喘发病示意图,当外源性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后,会使机体产生相应的浆细胞并分泌抗体。当同种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后,可促使肥大细胞释放组胺等过敏介质,引起喘息、气促、胸闷和咳嗽等症状。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时,会引发组胺释放,从而导致过敏性哮喘症状的出现
B.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所分泌的抗体主要分布在血浆中
C.若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则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起抑制作用
D.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时间有快慢之分,不具有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
解析 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时不会发生过敏反应,同种过敏原再次(非首次)入侵时,才会引发组胺释放,导致出现过敏反应症状,A错误;
据图可知,当过敏原首次进入机体时,浆细胞所分泌的抗体吸附在肥大细胞等的表面,B错误;
过敏反应是体液免疫过强导致的,可以使用激素抑制免疫反应来辅助治疗过敏反应,C正确;
过敏反应的特点是发作时间有快慢之分,具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D错误。
2.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患者体内产生了能与促甲状腺激素受体特异性结合的抗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免疫学角度分析,Graves病是一种自身免疫病
B.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
C.患者C分泌量多,是因为该抗体能发挥与促甲状腺激素相似的作用
D.长期缺碘引起的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与Graves病患者血液中激素A、B含量均偏高
√
解析 Graves病是患者所产生的某种抗体与促甲状腺激素的受体结合,使甲状腺细胞持续激活,产生高水平的甲状腺激素所致,属于自身免疫病,A正确;
F代表B细胞增殖、分化为记忆B细胞和浆细胞的过程,B正确;
Graves病患者C甲状腺激素的分泌量比正常人更多的主要原因是患者体内的抗体起着与促甲状腺激素类似的功能,使甲状腺机能增强,C正确;
人体长期缺碘也会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与Graves病患者相比,地方性甲状腺肿患者由于缺碘导致甲状腺激素合成、分泌不足,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较弱,从而使得TSH(激素B)、TRH(激素A)的含量偏高,而Graves病患者由于甲状腺激素较多,反馈调节下丘脑和垂体的抑制作用增强,从而使得TSH、TRH的含量偏低,D错误。
3.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是一种免疫缺陷病,对患者采用的基因治疗方法是:取出患者的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时转入正常ADA基因,再将这些淋巴细胞转入患者体内,使其免疫功能增强,能正常生活。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正常ADA基因替换了患者的缺陷基因
B.正常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影响免疫功能
C.淋巴细胞需在体外扩增后再转入患者体内
D.腺苷酸脱氨酶(ADA)基因缺陷症属于先天性免疫缺陷病
√
解析 正常ADA基因并没有替换患者的缺陷基因,A错误;
正常ADA基因通过控制ADA的合成来增强免疫功能,B正确;
淋巴细胞需在体外培养至一定数量时再注入患者体内,以保证体内有足量的携带正常基因的淋巴细胞,C正确。
4.据一项研究显示,如果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还吸烟,那么他们死于肺癌的可能性比死于艾滋病的可能性会高出10倍左右。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艾滋病病毒在活细胞外能大量增殖
B.艾滋病病毒仅含有核糖体这一种细胞器
C.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不需戒烟
D.戒烟预防肺癌应成为护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重中之重
√
解析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在活细胞外不能生存和增殖,A错误;
艾滋病病毒没有细胞结构,没有核糖体这一结构,B错误;
结合题干信息可知,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是不能吸烟的,C错误;
艾滋病病毒携带者在接受抗逆转录药物治疗时,吸烟会增加其死于肺癌的可能性,因此戒烟预防肺癌应成为护理艾滋病病毒携带者的重中之重,D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