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免疫失调 课件(共23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文档属性

名称 4.3免疫失调 课件(共23张PPT2个视频)-2025-2026学年上学期高二生物(人教版)选必修1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31.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09-13 20:14:3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3张PPT)
免疫失调
第3节
主要内容
过敏反应
自身免疫病
免疫缺陷病
问题探讨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所困扰。
讨论:
1. 你还知道哪些过敏现象?
① 药物过敏(如青霉素过敏、链霉素过敏)
② 呼吸道过敏(如花粉过敏、尘螨过敏、毛屑过敏)
③ 消化道过敏(如食用鱼、虾、蟹、蛋、奶导致的过敏性肠胃炎)
④ 皮肤过敏(如荨麻疹、湿疹)等。
问题探讨
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能看到这样一些现象,有的人吃了鱼、虾等食物后,会发生腹痛、腹泻、呕吐,或是皮肤奇痒难熬;有的人吸入花粉后,会发生鼻炎或哮喘。这些都是过敏反应的表现。据统计,全世界20%—40%的人被过敏问题所困扰。
讨论:
2. 上诉过敏反应与免疫反应有什么关系?
从本质说,过敏反应就是机体接触过敏原后发生的一种免疫反应。
过敏反应

1. 概念
引起过敏反应的抗原物质叫做过敏原。
常见的过敏原种类(或含有过敏原):鱼、虾、牛奶、蛋类、花粉、花生、室内尘土、磺胺、奎宁、青霉素、皮屑、棉絮等。
已免疫的机体,在再次接触相同的抗原时,有时会发生引发组织损伤或
功能紊乱的免疫反应。
2. 过敏原:
过敏反应

3.发生机理
B细胞
刺 激
再次进入机体与吸附在细胞表面的抗体结合
过敏原
特殊
抗体
活化
浆细胞
皮肤、呼吸道或消化道黏膜以及血液中某些细胞(如肥大细胞)表面
产生
吸附
组织胺等物质
毛细血管扩张、血管壁通透性增强、平滑肌收缩、腺体分泌增多
产生


全身过敏反应
(抗体吸附在血液中的某些细胞表面时)
呼吸道过敏(流涕、打喷嚏、哮喘、呼吸困难)
消化道过敏
(食物过敏性肠胃炎)
皮肤过敏
(红肿、发疹)
肥大细胞为一种白细胞,肥大细胞可以分布于皮肤以及内脏粘膜下微血管周围,它可以分泌多种细胞因子(含有肝素、组织胺、5-羟色胺),参与免疫调节。
过敏反应

4.特点
(1)有快慢之分。
(2)许多过敏反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和个体差异。
5.过敏反应的预防与治疗
(1)找出过敏原,并尽量避免再次接触该过敏原,是预防过敏反应的主要措施。
(2)自己找不出,可由医生通过医学方法来检测。出现过敏症状,应及时去医院
诊断治疗。
过敏反应

6. 两种抗体的比较
过敏反应中的抗体 体液免疫中的抗体
性质 免疫球蛋白 免疫球蛋白
分布 吸附在皮肤、消化道或呼吸 道粘膜、某些血细胞表面 血清、组织液、外分泌液
反应时机 机体第二次接触过敏原时发生 机体第一次接触抗原就发生免疫反应
反应结果 使细胞释放组织胺,从而引发过敏反应 使抗原沉淀或形成细胞集团等
相同点 产生的抗体都来源于浆细胞, 化学本质都属于蛋白质(合成原料:氨基酸,合成场所:核糖体) 自身免疫病

1.自身免疫病:
在某些特殊情况下,免疫系统会对自身成分发生反应,如果自身免疫反应对
组织和器官造成损伤并出现了症状,就称为自身免疫病。
自身免疫病

2.常见实例1—风湿性心脏病的发病机理
酿脓链球菌
机体
侵入
体液免疫
引起
抗体
特异性结合
导致心脏瓣膜受损,关闭不严,血液有倒流现象,全身供血不足。
结构相似
心脏瓣膜上的一种物质
进攻
自身免疫病

3.常见实例2—类风湿性关节炎
自身免疫病

3.常见实例3—系统性红斑狼疮
症状:发热、关节痛、红斑、大量脱发、
白细胞减少等,本病大多见于年轻女性。
病因:至今尚未完全清楚,与遗传、免疫失调、
内分泌异常以及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
1.概念:指由于机体免疫功能不足或缺乏而引起的疾病,叫免疫缺陷症。
2.类型
先天性免疫缺陷病—由遗传而生来就有,如重症联合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病—由疾病和其他因素引起,如艾滋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1)致病病毒: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HIV)
外壳: 保护内部核酸(RNA)
的蛋白质外衣
病毒包膜: 来源于病毒最后所在的宿主细胞
核酸: 包含两条相同的RNA链,是复制更多病毒的遗传物质
逆转录酶: 两个拷贝,能够在病毒进入宿主细胞后将RNA转化为DNA
表面蛋白: 能使HIV和宿主细胞的受体结合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2)遗传物质:
(3)宿主细胞:
(4)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
(逆转录酶)
RNA
DNA
mRNA
逆转录
转录
翻译
蛋白质
RNA(突变率高,变异类型多,疫苗研制难度大)
辅助性T细胞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5)发病过程
A阶段,HIV的数量为什么上升后又
快速下降?
在HIV侵入人体后,初期迅速增殖,数量上升;由于此时病毒感染者的免疫系统
功能正常, 分泌抗HIV抗体,大量病毒被消灭,因此数量快速下降。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5)发病过程
B阶段,为什么辅助性T细胞数量
下降?
HIV主要侵入并破坏人体的辅助性T细胞,因此数量迅速下降。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5)发病过程
C阶段,临床艾滋病症状出现,
最终患者无法抵抗其他病毒、病菌的
入侵,或发生恶性肿瘤而死亡,
表明患者丧失了免疫系统的哪项功能
免疫防御;免疫监视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5)发病过程
HIV侵入人体,会导致人体的
免疫功能完全丧失吗?
不会
非特异性免疫还存在
免疫缺陷病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
(6)传播途径:性接触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
(7)预防艾滋病传播措施:
①采取安全的性行为,如使用避孕套;
②避免注射时经血液传播,不吸毒;
③接受检测并积极治疗HIV等性传播感染;
④不与他人共用牙刷和剃须刀;
⑤不用未经消毒的器械文眉、穿耳等。
1.一些人对猫过敏。目前研究发现,在猫体内存在的过敏原约有10种,其中最主要的是猫唾液中的蛋白质Fel d1 (简称F蛋白)。请判断下列推理是否合理。
(1)对F蛋白有过敏史的人若接触猫,可能会产生强烈的免疫反应( )
(2)猫的舔毛行为会增加人接触过敏原F蛋白的概率( )
(3)若有家庭成员对猫过敏,则应尽量避免在家中养猫( )
2.自身免疫性肝炎是由免疫系统攻击肝细胞引起的。下列与该病相关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肝细胞表面的某种结构相当于抗原
B. 细胞因子和抗体没有参与攻击肝细胞
C. 在该疾病中所发生的肝损伤是由过敏反应引起的
D. 在该免疫反应的发生过程中,只有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课堂巩固

A


感谢观看
202X/0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