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线段的和差培优提升训练(含答案)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6.4线段的和差培优提升训练(含答案)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76.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浙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09-14 08:51: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6.4线段的和差培优提升训练浙教版2025—2026学年七年级数学上册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
过不同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连接两点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点间的距离;两点之间,线段最短;不同三点A、B、C在一条直线上,若,则点B 是线段的中点.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2.如图,为线段的中点,,点在线段上,且是线段的三等分点,则的长是 ( )
A.2 B.2或1 C.4 D.2或4
3.已知线段和点,如果,且,则( )
A.点为中点 B.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
C.点在线段外 D.无法确定
4.如图,已知点为线段的中点,点在线段上.若,则的长是( )
A. B. C. D.
5.如果点C在线段上,则下列各式中:①,②,③,④,能说明C是线段中点的有( )
A.1个 B.2个 C.3个 D.4个
6.如图,已知线段,点B,D在线段上,,点C在线段上,则图中所有线段长度之和等于( )
A.400 B.612 C.1412 D.2024
7.点,,在同一条直线上,,,则的长为( )
A. B. C.或 D.无法确定
8.如图,已知A,B(B在A的左侧)是数轴上的两点,点A对应的数为12,且,动点P从点A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M,N始终为,的中点,设运动时间为t()秒,则下列结论中正确结论的个数是( )
①B对应的数是;
②点P到达点B时,;
③时,;
④在点P的运动过程中,线段的长度会发生变化.
A.①②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二、填空题
9.如图,,点是线段延长线上一点,在线段上取一点,使,点为线段的中点,则 .
10.如图,已知线段,点C是线段的中点,点D是线段的中点,E为线段上一点,若线段,则的长度为 .
11.如图,已知线段上有一点C,点D、点E分别为的中点,如果,则线段的长
12.已知线段,点C在线段所在的直线上,且点C到点A的距离为,则 .
三、解答题
13.已知点M在数轴原点的右侧,到原点的距离等于2,将点M向左平移3个单位长度后得到点N
(1)在数轴上标出点M和点N
(2)求线段的长度
(3)如果点A到点M和点N的距离相等,写出点A所表示数的相反数
14.点 A 在数轴上对应的数为a,点B对应的数为b,且a、b 满足
(1)求点 A,B所表示的数;
(2)点 P在直线上点 B右边一点,且,点Q为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15.如图,点C在线段上,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1)若,,求线段的长度;
(2)设,其他条件不变,你能猜出的长度吗?请用一句简洁的话表述你发现的规律.
16.如图,已知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和8.
(1)线段长是_______;
(2)若点C、点D分别是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3)若点P是数轴上任意一点,,求点P表示的数.
17.如图,在数轴上点A表示,点B表示b,点C表示c,并且是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b是数轴上最小的正整数,单项式的次数为c.
(1)由题意可得:______,______,______.
(2)点A、B、C在数轴上运动,若点A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左运动,点B和点C分别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和4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数轴向右运动,设点A、B、C同时运动,运动时间为t秒.
①当时,分别求的长度.
②在点A、B、C同时运动的过程中,的值是否随着时间t的变化而变化?若变化,说明理由;若不变,求出的值.
18.线段和在数轴上运动,点A开始时与原点重合,且.
(1)若,且点B为线段的中点,求线段的长.
(2)在(1)的条件下,线段和同时开始向右运动,线段的速度为4个单位/秒,线段的速度为2个单位/秒,经过t秒恰好有,求t的值.
(3)在(1)的条件下,线段和同时开始向左运动,线段的速度为m个单位/秒,线段的速度为n个单位/秒,设M为线段中点,N为线段中点,此时线段的长为定值吗?若是,请直接写出线段的长;若不是,请说明理由.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2.D
3.A
4.B
5.C
6.D
7.C
8.A
二、填空题
9.8.5
10.7
11.
12.4或8
三、解答题
13.【解】(1)解:如图所示;
(2)
答:线段的长度为3;
(3)因为点A到点M和点N的距离相等,所以点A表示的数为:
所以点A所表示的数的相反数是
14.【解】(1)∵ ,
∴,,
解得,,
即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3;
(2)由(1)得,,
∵,,
∴,
∴,
∵点为的中点,
∴,
∴.
15.【解】(1)∵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

(2)∵M,N分别是线段,的中点
∴,
∴.
规律:线段上任意一点把线段分成两部分,这两部分中点间的距离等于原线段长度的一半.
16.【解】(1)解:∵数轴上A、B两点所表示的数分别为和8,
∴;
故答案为∶10
(2)解:因为点,点分别是的中点,
所以,
所以;
(3)解:因为数轴上B点所表示的数为8,
所以,
因为,
所以,
当点在线段上时,

所以点表示的数为6;
当点在线段的延长线上时,

所以点表示的数为10,
综上,所以点表示的数为6或10.
17.【解】(1)解:多项式的二次项系数是,则,
数轴上最小的正整数是1,则,
单项式的次数为8,则,
故答案为:,1,8;
(2)解:①∵,,
∴当时,,;
②不改变,∵,,
∴.
∴的值随着时间的变化而改变.
18.【解】(1)解:∵B为线段的中点,,
∴,
∴,
∴;
(2)解:由题意得:B点表示的数为:,D点表示的数为:,
则:,
解得:或;
(3)解:设运动时间为t,
由题意得:A点表示的数为:,B点表示对数为:,C点表示的数为:,D点表示的数为:,
则:M点表示的数为:,N点表示的数为:,
∴,
∴线段的长为定值,定值为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