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10﹡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 (教师版+学生版)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二单元 10﹡美丽的颜色 同步练 (教师版+学生版)2025-2026学年语文部编版(2024)八年级上册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09:55:30

文档简介

10* 美丽的颜色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A.躁热(zào)    吹嘘(xū)
踱步(duó)  猝然(zú)
B.沥青(lì)   莹光(yínɡ)
咽喉(yān)  结核症(zhēnɡ)
C.骤雨(zhòu)  气氛(fèn)
冻缰(jiānɡ)  和颜悦色(yuè)
D.窒息(zhì)  离析(xī)
酸渍(zì) 筋疲力尽(jī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
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中,面对着_____的炉火,不知疲倦地炼制着那些可能蕴藏着未知元素的沥青油矿。她_____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生怕一丝疏忽会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实验机会。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但那份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让她忘却了_____。在无数次失败后,她终于提炼出了珍贵的镭,为世界科学史书写了_____的一页。
A.酷热 战战兢兢 辛苦 辉煌
B.炽热 小心翼翼 辛苦 辉煌
C.酷热 战战兢兢 艰苦 灿烂
D.炽热 小心翼翼 艰苦 灿烂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①青春之所以美丽的原因,是因为它朝气蓬勃,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②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③青春在人生的风雨中,积淀奋斗的力量。④拼搏奋斗,不仅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实现。
A.“美丽”是形容词,“际遇”是动词,“风雨”是名词。
B.“也”“更”都是副词,“在”“的”都是介词。
C.“建功立业”是主谓短语,“时代使命”是偏正短语。
D.第①句是病句,可将“的原因”去掉。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C )
A.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B.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作家。
C.传记,从叙述人称来看,有自传和他传,《美丽的颜色》属于自传。
D.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5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必然联系。其主要方面是(2分)( A )
A.有强烈的自信,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执着、勤奋地工作。
B.温和、沉静的性格。
C.坚持纯粹研究观念,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D.追求安静的生活,免受世俗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1分)
屠呦呦:把青蒿素献给世界
①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抗疟新药。项目就以1967年5月23日开会日期命名,遂为“523”项目。
②最初阶段,研究院安排屠呦呦一个人工作。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收集整理了2000多个方药,并以此为基础编撰了包含640多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经过两年时间,她的团队逐渐壮大,历经数百次失败,屠呦呦的目光锁定中药青蒿:他们发现青蒿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曾达到68%,但效果不稳定……
③说起研究的艰辛,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为了寻找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屠呦呦再次重温古代医书。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④“其一是青蒿有品种问题。中药有很多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 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肘后备急方》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是哪部分 其三,青蒿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 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 ”屠呦呦说。
⑤屠呦呦反复考虑这些问题,最终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都达到了100%。
⑥尽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却发现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也带动同事参与。
⑦然而,青蒿素的首次临床观察出师不利。一连串疑问困扰着屠呦呦:不是青蒿素纯度的问题,也不是动物实验和数据的问题,难道是剂型 屠呦呦决定将青蒿素药物单体原粉直接装入胶囊,再一次临床试验。这次,患者在用药后平均31个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表明青蒿素胶囊疗效与实验室疗效是一致的。
⑧1982年,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身份,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奖章。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为全世界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全球每年有2亿多疟疾患者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疟疾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73.6万人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40.9万人。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⑨面对荣誉,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定。“共和国勋章”颁发人选公示前,评选组曾经联系过屠呦呦。当时,她一遍遍确认着一系列问题:这么重要的荣誉,我够格吗 组织上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 ……直到对方一再确认保证,她才同意接受。
⑩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居民楼里,屠呦呦依然没有习惯成为一位“明星”科学家,她的精力依然在科研。在屠呦呦的不断努力下,2019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大兴举行了青蒿素研究中心奠基仪式;愿景中的研究中心白色的主楼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青蒿。
6青蒿素的研究过程非常艰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屠呦呦成功研发青蒿素的过程。(2分)
答: 屠呦呦先是锁定了中药青蒿;然后用低沸点的乙醚提取;接着亲身试药;后来将青蒿素药物单体原粉直接装入胶囊。 
7第④段引用了屠呦呦的话,有何作用 (3分)
答: 体现了医学工作者研究上的重重障碍;突出了医药研究的突破之难、之艰。 
8在研究的过程中,屠呦呦为什么决定要亲身试药 (2分)
答: 因为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发现了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另外,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因此屠呦呦提出了亲身试药。 
9从全文看,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答: ①刻苦钻研、献身科学:从屠呦呦历经多次失败终于发明青蒿素可以看出;②淡泊名利:她一遍遍确认被授予“共和国勋章”自己够不够格,依然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居民楼。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实践活动】
10某校八年级(3)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5分)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答: 示例一:走近玛丽·居里,感受大家风采。
示例二:走近伟人,触摸科学。
(2)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3分)
答: 示例:她用尽一生的时间,去发现美丽的“镭”;她获得过无数荣誉,却视名利如粪土;她从一个漂亮的姑娘,变成物理学的一个计量单位“居里”,成为科学史上一块永远的里程碑。她就是玛丽·居里。  10* 美丽的颜色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躁热(zào)    吹嘘(xū)
踱步(duó)  猝然(zú)
B.沥青(lì)   莹光(yínɡ)
咽喉(yān)  结核症(zhēnɡ)
C.骤雨(zhòu)  气氛(fèn)
冻缰(jiānɡ)  和颜悦色(yuè)
D.窒息(zhì)  离析(xī)
酸渍(zì) 筋疲力尽(jī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居里夫人在简陋的实验室中,面对着_____的炉火,不知疲倦地炼制着那些可能蕴藏着未知元素的沥青油矿。她_____地操作着每一个步骤,生怕一丝疏忽会破坏这来之不易的实验机会。汗水浸湿了她的衣衫,但那份对科学的热爱与执着,让她忘却了_____。在无数次失败后,她终于提炼出了珍贵的镭,为世界科学史书写了_____的一页。
A.酷热 战战兢兢 辛苦 辉煌
B.炽热 小心翼翼 辛苦 辉煌
C.酷热 战战兢兢 艰苦 灿烂
D.炽热 小心翼翼 艰苦 灿烂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青春之所以美丽的原因,是因为它朝气蓬勃,有不畏艰难、勇往直前的拼搏精神。②生逢盛世,青年既面临着难得的建功立业的人生际遇,也肩负着“天将降大任于是人”的时代使命。③青春在人生的风雨中,积淀奋斗的力量。④拼搏奋斗,不仅是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更是对自我价值的深度挖掘与实现。
A.“美丽”是形容词,“际遇”是动词,“风雨”是名词。
B.“也”“更”都是副词,“在”“的”都是介词。
C.“建功立业”是主谓短语,“时代使命”是偏正短语。
D.第①句是病句,可将“的原因”去掉。
4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居里夫人,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原籍波兰,先后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和诺贝尔化学奖。
B.艾芙·居里是居里夫人的次女,法国作家。
C.传记,从叙述人称来看,有自传和他传,《美丽的颜色》属于自传。
D.记叙的顺序一般分为顺叙、倒叙、插叙、补叙四种。
5居里夫妇发现了镭,他们之所以取得巨大成就,与他们的性格特点有必然联系。其主要方面是(2分)( )
A.有强烈的自信,耐心地集中在一个目标,执着、勤奋地工作。
B.温和、沉静的性格。
C.坚持纯粹研究观念,不谋求物质上的利益。
D.追求安静的生活,免受世俗的侵扰和盛名的渲染。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文章,完成问题。(11分)
屠呦呦:把青蒿素献给世界
①1969年1月,39岁的屠呦呦突然接到紧急任务:以课题组组长的身份,与全国60家科研单位、500余名科研人员一起,研发抗疟新药。项目就以1967年5月23日开会日期命名,遂为“523”项目。
②最初阶段,研究院安排屠呦呦一个人工作。她仅用了3个月时间,就收集整理了2000多个方药,并以此为基础编撰了包含640多种药物的《疟疾单秘验方集》,送交“523”办公室。经过两年时间,她的团队逐渐壮大,历经数百次失败,屠呦呦的目光锁定中药青蒿:他们发现青蒿对小鼠疟疾的抑制率曾达到68%,但效果不稳定……
③说起研究的艰辛,屠呦呦老伴李廷钊记忆犹新:为了寻找效果不稳定的原因,屠呦呦再次重温古代医书。东晋葛洪的《肘后备急方》中几句话引起了她的注意:“青蒿一握,以水二升渍,绞取汁,尽服之。”
④“其一是青蒿有品种问题。中药有很多品种,青蒿到底是蒿属中的哪一种 其二,青蒿的药用部分,《肘后备急方》提到的绞汁到底绞的是哪部分 其三,青蒿采收季节对药效有什么影响 其四,最有效的提取方法是什么 ”屠呦呦说。
⑤屠呦呦反复考虑这些问题,最终选取了低沸点的乙醚提取。经历多次失败后,终于在1971年10月4日,编号191号的乙醚中性提取样品,对鼠疟和猴疟的抑制率都达到了100%。
⑥尽管有了乙醚中性提取物,但在个别动物的病理切片中,却发现疑似的副作用。只有确证安全后才能用于临床。疟疾有季节性,一旦错过当年的临床观察期,就要再等一年。于是,屠呦呦向领导提交了志愿试药报告,也带动同事参与。
⑦然而,青蒿素的首次临床观察出师不利。一连串疑问困扰着屠呦呦:不是青蒿素纯度的问题,也不是动物实验和数据的问题,难道是剂型 屠呦呦决定将青蒿素药物单体原粉直接装入胶囊,再一次临床试验。这次,患者在用药后平均31个小时内体温恢复正常,表明青蒿素胶囊疗效与实验室疗效是一致的。
⑧1982年,屠呦呦以抗疟新药——青蒿素第一发明单位第一发明人身份,在全国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上领取了发明证书及奖章。青蒿素的研制成功,为全世界饱受疟疾困扰的患者带来福音。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现在全球每年有2亿多疟疾患者受益于青蒿素联合疗法,疟疾死亡人数从2000年的73.6万人稳步下降到2019年的40.9万人。青蒿素的发现挽救了全球数百万人的生命。屠呦呦获得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⑨面对荣誉,屠呦呦一如既往地淡定。“共和国勋章”颁发人选公示前,评选组曾经联系过屠呦呦。当时,她一遍遍确认着一系列问题:这么重要的荣誉,我够格吗 组织上有没有征求大家的意见 ……直到对方一再确认保证,她才同意接受。
⑩居住在北京市朝阳区一栋普通居民楼里,屠呦呦依然没有习惯成为一位“明星”科学家,她的精力依然在科研。在屠呦呦的不断努力下,2019年8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在北京大兴举行了青蒿素研究中心奠基仪式;愿景中的研究中心白色的主楼就像一棵生机勃勃的青蒿。
6青蒿素的研究过程非常艰辛,请用简洁的语言概述屠呦呦成功研发青蒿素的过程。(2分)
7第④段引用了屠呦呦的话,有何作用 (3分)
8在研究的过程中,屠呦呦为什么决定要亲身试药 (2分)
9从全文看,屠呦呦是个什么样的人 请从两个方面简要分析。(4分)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实践活动】
10某校八年级(3)班以“走近玛丽·居里”为主题开展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5分)
(1)作为本次活动的主持人,请你拟写一则宣传标语。(2分)
(2)居里夫人的人生是奉献的一生,请你为她写一段赞美词。(3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