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 愚公移山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C )
A.万仞(rèn) 魁父(kuí) 阻塞(sè)
B.荷担(hè) 叩(kòu) 箕畚(jī běn)
C.始龀(chǐ) 厝(cuò) 孀妻(shuānɡ)
D.穷匮(kuì) 雍南(yōnɡ) 朔东(shuò)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D )
A.面山而居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跳往助之 D.告之于帝
3(新考法)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C )
A.聚室而谋 不谋而合
图谋不轨 与虎谋皮
B.杂然相许 以身许国
封官许愿 只许州官放火
C.跳往助之 拔苗助长
爱莫能助 拔刀相助
D.汝心之固 固执己见
顽固不化 固若金汤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A )
A.毕力平险 B.始一反焉
C.汝之不惠 D.无陇断焉
5下列文学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B.《列子》一书历史上曾多次在濒于灭绝的情况下重新整理,其主体仍被当作先秦书。
C.《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杞人忧天”“滥竽充数”。
D.《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
6翻译句子。(6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分)
译文: (他)苦于山北路途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分)
译文: 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样的小山丘都不能削减,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
(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
译文: (他们)敲石头,挖泥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
7名句默写。(7分)
(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 惩山北之塞 , 出入之迂也 。
(2)《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 指通豫南 , 达于汉阴 。
(3)《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 寒暑易节 , 始一反焉 。
(4)(新考法)请将《愚公移山》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 以残年余力 不畏难,移山足显愚公志
下联:用讥嘲讪笑徒生事,搅局还添智叟言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愚公移山》,完成问题。(12分)
8你认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试简要概括。(3分)
答: 他抱负远大,信念坚定,有志造福子孙后代;不畏艰险,迎难而上,勇于改造客观世界。
9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 文中哪句话是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的 (3分)
答: 愚公移山的困难有:①山高而且大;②运土石的工具很小;③运土石的距离远、时间长。这可以从“寒暑易节,始一反焉”这句话中得知,也从侧面写出了移山的艰难。
10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话的区别。(3分)
答: 愚公之妻的话在于表示疑虑和担心(担心山移不走,且“焉置土石”);智叟的话显然是鄙视和嘲笑,笑愚公不自量力(连山上的草木都动不了一棵,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11课文以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山的神话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赞扬了愚公的伟大抱负、坚毅精神;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战胜自然的美好愿望。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4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 ”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选自《鲁公治园》)
【注释】①颠踬:跌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D )
A.甚矣,汝之不惠 公善之,欲行
B.且焉置土石 又何忧焉
C.帝感其诚 岂不诚大丈夫哉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公遂止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分)
译文: 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可以吗
(2)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 ”(3分)
译文: (他的)妻子说:“你不怕年龄小的儿女跌倒吗 ”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园 成 必 添 仆 妇 下 房 不 足 甚 可 虑 也
答: 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
15【甲】【乙】两文中,愚公的妻子与鲁公的妻子都对丈夫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其出发点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答: ①愚公的妻子不反对移山,她只是提出移山过程中实际要解决的问题,这是出自对丈夫的关心。②鲁公的妻子反对鲁公凿池,她担心年龄小的儿女跌倒在池里,看待问题片面。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6学校开展“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主题活动,你所在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创作一个课本剧——《我与愚公的相遇》。(5分)
(1)为配合课本剧演出,小组同学要做一幅海报,请你为此海报拟写宣传语。(2分)
答: 示例:立下移山志,开辟新天地
(2)为突显“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的主题,体现积极昂扬的时代精神,小组同学正在设计课本剧的结尾,请你将以下台词补充完整。(3分)
愚公:孩子,最近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山”,你该怎么做
我: 示例一:爷爷,我遇到了学习困难之“山”,我要发扬您的移山精神,攻坚克难。
示例二:爷爷,我遇到了“贪图玩乐颓废”之山,我会以您为榜样,激起斗志、立志学习、坚持不懈。
(掌声响起)24 愚公移山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2分)( )
A.万仞(rèn) 魁父(kuí) 阻塞(sè)
B.荷担(hè) 叩(kòu) 箕畚(jī běn)
C.始龀(chǐ) 厝(cuò) 孀妻(shuānɡ)
D.穷匮(kuì) 雍南(yōnɡ) 朔东(shuò)
2下列句子的句式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面山而居 B.吾与汝毕力平险
C.跳往助之 D.告之于帝
3(新考法)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2分)( )
A.聚室而谋 不谋而合
图谋不轨 与虎谋皮
B.杂然相许 以身许国
封官许愿 只许州官放火
C.跳往助之 拔苗助长
爱莫能助 拔刀相助
D.汝心之固 固执己见
顽固不化 固若金汤
4下面句子中没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 )
A.毕力平险 B.始一反焉
C.汝之不惠 D.无陇断焉
5下列文学常识论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列子,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
B.《列子》一书历史上曾多次在濒于灭绝的情况下重新整理,其主体仍被当作先秦书。
C.《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杞人忧天”“滥竽充数”。
D.《愚公移山》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不怕困难、坚持奋斗的精神。
6翻译句子。(6分)
(1)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2分)
(2)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2分)
(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2分)
7名句默写。(7分)
(1)《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 , 。
(2)《愚公移山》中表明移山的目标的句子是: , 。
(3)《愚公移山》中最能体现移山艰辛的句子是: , 。
(4)(新考法)请将《愚公移山》中适合填入下面对联的诗句写在横线上。
上联: 不畏难,移山足显愚公志
下联:用讥嘲讪笑徒生事,搅局还添智叟言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课内精读】
阅读课文《愚公移山》,完成问题。(12分)
8你认为愚公是一个怎样的人 试简要概括。(3分)
9从全文看,愚公移山的困难有几个方面 文中哪句话是从侧面写出移山的艰难的 (3分)
10愚公之妻和智叟的话表面相似,实际不同。请简析他们的话的区别。(3分)
11课文以天神帮助愚公移走两座山的神话结尾,这样安排有什么作用 (3分)
【迁移阅读】
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14分)
【甲】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 且焉置土石 ”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选自《愚公移山》)
【乙】鲁公治园,欲凿池,父曰:“无地置土。”公遂止。或曰:“土可垒山。”公善之,欲行。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①耶 ”公复止。或曰:“筑径通之,设栏护之,又何忧焉 ”公从之,又欲行。家人有止之者曰:“园成必添仆妇下房不足甚可虑也。”公犹夷②不能决,事又寝③。
(选自《鲁公治园》)
【注释】①颠踬:跌倒。②犹夷:迟疑不决的样子。③寝:停止。
1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甚矣,汝之不惠 公善之,欲行
B.且焉置土石 又何忧焉
C.帝感其诚 岂不诚大丈夫哉
D.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公遂止
13把文中画横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1)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 (2分)
(2)妻曰:“不畏小儿女颠踬耶 ”(3分)
14用“/”给下面句子断句(断三处)。(3分)
园 成 必 添 仆 妇 下 房 不 足 甚 可 虑 也
15【甲】【乙】两文中,愚公的妻子与鲁公的妻子都对丈夫的行为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但其出发点不同,请简要分析。(3分)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6学校开展“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主题活动,你所在学习小组的同学们要创作一个课本剧——《我与愚公的相遇》。(5分)
(1)为配合课本剧演出,小组同学要做一幅海报,请你为此海报拟写宣传语。(2分)
(2)为突显“用优秀寓言故事滋养心灵”的主题,体现积极昂扬的时代精神,小组同学正在设计课本剧的结尾,请你将以下台词补充完整。(3分)
愚公:孩子,最近你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山”,你该怎么做
我:
(掌声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