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占领(zhàn) 业已(yǐ)
泻气(xiè) 锐不可当(dǎnɡ)
B.冲破(chōnɡ) 歼灭(qiān)
荻港(dí) 风平浪静(lànɡ)
C.丝毫(háo) 芜湖(wú)
激战(jī) 殷家汇(yīn)
D.督战(dū) 要塞(sè)
击溃 (kuì) 英勇擅战(shà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B )
在解放战争的伟大征程中,解放军以__________无畏的姿态,__________波涛汹涌的长江,面对着敌人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__________般迅速击溃敌人的防线。敌军士气低落,纷纷__________,再也无法阻挡人民解放军前进的铁流。这场横渡长江的壮举,不仅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与智慧,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A.坚毅 飞渡 摧枯拉朽 败退
B.坚决 横渡 摧枯拉朽 溃退
C.坚毅 横渡 轻而易举 败退
D.坚决 飞渡 轻而易举 溃退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①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②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③崇敬这些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展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艰辛”“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都是褒义词。
B.“在”和“更”都是副词。
C.“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发展”用词不当,应该改为“发挥”。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B.消息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抒情。
C.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5下列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C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问题。(11分)
本报沈阳11月29日电 (记者李龙伊、胡婧怡) ①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43名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英灵于70多年后,回到祖国安息。
②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出席仪式并致祭文。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出席仪式,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主持仪式。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奉命执行安葬仪式礼兵任务。
③陵园的下沉式纪念广场周围苍松肃立、翠柏含悲,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参加仪式的人们肃穆站立,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④上午10时,军乐队奏响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在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战士持枪护卫下,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缓步进入纪念广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致祭文后,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⑤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19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
⑥随着《思念曲》再次奏响,礼兵们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全场人员凝视着烈士棺椁,默默地排起长队礼送,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⑦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沈阳举行。烈士遗骸及遗物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至辽宁沈阳。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等负责同志,抗美援朝烈士家属代表、航天英雄代表、奥运冠军代表、文艺工作者代表,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代表、部队官兵代表、港澳台师生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近1000人参加仪式。
⑧2013年,中韩两国达成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从2014年至2024年,中韩双方已连续11年共同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中方已将981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5个字左右)(2分)
答: 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举行
7“本报沈阳11月29日电 (记者李龙伊、胡婧怡)”在消息中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是消息的电头部分,交代消息的发出单位、地点、时间以及报道者等相关信息,让读者更好地把握报道信息,也能进一步印证消息的真实性。
8第⑤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 有什么作用 (3分)
答: 属于消息的背景部分。交代消息的背景,让读者更好地了解烈士壮烈牺牲的原因和意义,增加对烈士们的敬仰之情,突出主题,也使消息结构更加完整。
970多年前,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不惧强敌,英勇战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假如你在现场凭吊,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烈士的敬意。(3分)
答: 示例:敬爱的志愿军战士,你们是祖国的骄傲,你们是最可爱的人!请你们放心,我们一定会发扬你们的精神,努力学习,把祖国建设得更加强大,争取早日实现中国梦。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0学完本课后,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4分)
(1)有人以对联的形式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请你根据本文的内容,帮助他补足对联。(2分)
上联:挥师南下, 示例:雄鹰展翅越天堑 ,直破钟山驱敌寇;
下联:前情今表,庚子周年慷慨陈,从来仁义变江山。
(2)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2分)
示例:讲英雄故事
答: 唱英雄赞歌 展英雄图片 第一单元
1 消息二则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占领(zhàn) 业已(yǐ)
泻气(xiè) 锐不可当(dǎnɡ)
B.冲破(chōnɡ) 歼灭(qiān)
荻港(dí) 风平浪静(lànɡ)
C.丝毫(háo) 芜湖(wú)
激战(jī) 殷家汇(yīn)
D.督战(dū) 要塞(sè)
击溃 (kuì) 英勇擅战(shàn)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在解放战争的伟大征程中,解放军以__________无畏的姿态,__________波涛汹涌的长江,面对着敌人自以为固若金汤的防线,英勇的解放军战士们__________般迅速击溃敌人的防线。敌军士气低落,纷纷__________,再也无法阻挡人民解放军前进的铁流。这场横渡长江的壮举,不仅展现了人民解放军的英勇与智慧,更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
A.坚毅 飞渡 摧枯拉朽 败退
B.坚决 横渡 摧枯拉朽 溃退
C.坚毅 横渡 轻而易举 败退
D.坚决 飞渡 轻而易举 溃退
3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①英雄是中华民族的脊梁,是时代的引领者。②在历尽艰辛的硝烟岁月,英雄们信仰坚定、视死如归;在波澜壮阔的建设时期,英雄们百折不挠、坚韧不拔;在和平年代,英雄们负重前行、无私奉献。③崇敬这些英雄,不只是为了纪念历史、缅怀先烈,更是为了发展英雄精神的先导示范作用,凝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
A.“艰辛”“百折不挠”“坚韧不拔”都是褒义词。
B.“在”和“更”都是副词。
C.“信仰坚定”“视死如归”的短语结构完全相同。
D.第③句画横线的词语“发展”用词不当,应该改为“发挥”。
4下列关于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消息是迅速、简要地报道新近发生的事件的一种新闻体裁,最大特点是时效性强和真实客观。
B.消息的表达方式主要是叙述、描写为主,有时兼有议论、抒情。
C.消息的结构有五部分,即标题、导语、主体、背景、结语。其中标题、导语、主体必不可少。
D.消息正文的结构通常是按照重要性递减的原则安排的,即所谓“倒金字塔结构”。
5下列表达方式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2分)( )
A.人民解放军百万大军,从一千余华里的战线上,冲破敌阵,横渡长江。
B.和中路军所遇敌情一样,我西路军当面之敌亦纷纷溃退,毫无斗志,我军所遇之抵抗,甚为微弱。
C.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D.至发电时止,我东路各军已大部渡过南岸,余部二十三日可以渡完。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这则消息,完成问题。(11分)
本报沈阳11月29日电 (记者李龙伊、胡婧怡) ①29日上午,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安葬仪式在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举行,43名为保家卫国英勇牺牲在异国他乡的志愿军烈士英灵于70多年后,回到祖国安息。
②退役军人事务部党组书记、部长裴金佳出席仪式并致祭文。辽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郝鹏出席仪式,辽宁省委副书记、省长李乐成主持仪式。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奉命执行安葬仪式礼兵任务。
③陵园的下沉式纪念广场周围苍松肃立、翠柏含悲,环形的烈士英名墙下摆满了黄白相间的菊花。参加仪式的人们肃穆站立,缅怀先烈,铭记历史。
④上午10时,军乐队奏响婉转低回的《思念曲》,在解放军仪仗司礼大队战士持枪护卫下,礼兵护送志愿军烈士棺椁缓步进入纪念广场,全场奏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致祭文后,全体人员向烈士三鞠躬,27名礼兵连续鸣枪12响,向志愿军烈士致以崇高敬意。
⑤70多年前,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同朝鲜军民一道,历经2年零9个月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斗争中,19万多名中华英雄儿女献出了宝贵生命,他们永远是“最可爱的人”,他们的英勇事迹将永载史册。
⑥随着《思念曲》再次奏响,礼兵们抬起志愿军烈士棺椁绕广场半周,缓缓走向安葬地宫。全场人员凝视着烈士棺椁,默默地排起长队礼送,向烈士献花致敬,并瞻仰烈士英名墙。
⑦11月28日,第十一批在韩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遗骸迎回仪式在沈阳举行。烈士遗骸及遗物由我空军专机从韩国接回至辽宁沈阳。中央宣传部、中央对外联络部、外交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中央军委政治工作部和辽宁省委、省政府,沈阳市委、市政府,驻沈解放军、武警部队等负责同志,抗美援朝烈士家属代表、航天英雄代表、奥运冠军代表、文艺工作者代表,以及中央和国家机关青年干部代表、部队官兵代表、港澳台师生代表、青少年学生代表等近1000人参加仪式。
⑧2013年,中韩两国达成共识,韩方自2014年起每年向中方移交一批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及遗物。从2014年至2024年,中韩双方已连续11年共同实施在韩志愿军烈士遗骸交接,中方已将981位烈士遗骸接回祖国。
(选自《人民日报》,有删改)
6为这则消息拟写一个标题。(25个字左右)(2分)
7“本报沈阳11月29日电 (记者李龙伊、胡婧怡)”在消息中有什么作用 (3分)
8第⑤段属于消息的哪一部分 有什么作用 (3分)
970多年前,为了保家卫国,志愿军战士不惧强敌,英勇战斗,用鲜血和生命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和平。假如你在现场凭吊,请你写一段话表达对烈士的敬意。(3分)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10学完本课后,八年级(1)班开展“纪念渡江战役,向老英雄致敬”的主题班会活动。请根据下面的活动场景,完成相应的练习。(4分)
(1)有人以对联的形式纪念这场伟大的战争。请你根据本文的内容,帮助他补足对联。(2分)
上联:挥师南下, ,直破钟山驱敌寇;
下联:前情今表,庚子周年慷慨陈,从来仁义变江山。
(2)如果你是此次活动的策划者,请仿照示例,再设计两个活动环节。(2分)
示例:讲英雄故事
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