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C )
A.载人(zǎi) 轨道(ɡuǐ) 航天(hánɡ)
B.核心(hé) 模式(mú) 船舱(cānɡ)
C.获悉(xī) 交会(huì) 节点(jié)
D.机诫(xiè) 程序(xù) 对接(jiē)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C )
记者获悉,中国空间站的最新__________技术验证阶段已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入新纪元。空间站的精心__________,不仅为科研实验提供了理想平台,还意味着航天员能在太空中更长时间地__________,进行深层次探索。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凸显了技术创新在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__________了坚实基础。
A.关键 设立 驻守 夯实
B.要害 设立 驻留 奠定
C.关键 设置 驻留 奠定
D.要害 设置 驻守 夯实
3(2025·沈阳大东区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D )
中国文学里,从不缺乏对远方的向往。古人很早就知道通过星辰判断方位,正所谓“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古代典籍《鹖冠子》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北斗七星的记载,它是中国古人辨别方位的重要星象。今天,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系统,仍然叫《北斗》。无独有偶,嫦娥奔月、羲和逐日、祝融探火,古代唯美的传说,在被今天的中国人一一传承与实现。
从古至今,文学的想象指明科技的发展方向,科技的进步回应文学的浪漫遐想,两者交相辉映,体现的是中国人跨越星球的浪漫情怀。
A.“对”“关于”都是介词,“仍然”“被”都是副词。
B.“古代典籍”“重要星象”“发展方向”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加点的“它”指代的是“关于北斗七星的记载”。
D.画线句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C )
A.到2030年,中国天宫空间站或将成为世界唯一空间站之一。
B.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C.两年时间里,我国把空间站三大舱体陆续送入太空,建成了国家太空实验室。
D.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进行长期驻留,生活大约三个月左右。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可能很多朋友都还在睡大觉,但我国航天员乘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已经前往中国空间站,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顺利入驻“天宫”啦!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神舟十九号虽然外形跟神舟十八号一样,但运输载荷能力大幅提升。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此次装载的货物在历次神舟飞船发射中“体积最大、数量最多、重量最重”。
相比神舟十八号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装载的货物体积增加了20%,重量增加超30%。
神舟飞船如何实现扩容 专家介绍,自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开始,神舟飞船的电源系统进行了升级换代,由过去的镉镍电池改为了锂电池。新电池重量更轻、能效更高,3块电池可以顶原先的6块电池。电池重量减轻,意味着神舟飞船在整船重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搭载更多空间站所需物资。
在体积上,为了装载更多物资,设计师发挥创造力,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进行了布局调整,比如将原来散放的物资归置在一起,腾出更多可利用空间。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对接模式的选择上,明明2小时对接更快,为何神舟十九号要用6.5小时
从单独的太空飞行上来讲,如果能够快速对接的话,那也避免了在太空之中所面对的风险问题,但我国采用6.5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对接于天宫空间站的前向对接口,是针对任务设定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点:
第一,此前我国采取过2小时对接模式,是运用在货运飞船上,而不是神舟载人飞船。任何时候,航天员才是放在第一位,而货运飞船就不一样了,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第二,6.5小时对接模式也是最好的方式。我国神舟飞船在技术不断提升之下,也是从2天缩短到6.5小时,它有三个优点:
从人的方面说,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空间更大的空间站,减少航天员不必要的体力与精力付出,使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
从任务角度来说,快速交会对接还可保障科研用品尽快送达空间站,这对某些试验可能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
所以,6.5小时对接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最好、最快、最安全的对接模式,这也是我国常态化对接模式。
材料三:
从1998年选拔出以杨利伟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员,到2009年以刘洋、王亚平为代表的第二代航天员,再到此次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第三代航天员,我们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从神舟十八号的“80后”到神舟十九号的“90后”,中国空间站乘组此次换班,为航天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也彰显出我国航天人才培养体系正在日臻完善与成熟。
为了穿越千年的“天问”,踏上一路攀登的旅程。六十多年的航天梦,三十多年的载人飞天梦,正在中国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回望那无数个感动我们的倒计时发射、交会对接、出舱等场景,无一不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精准诠释。
(节选自“央广网”,有删改)
5结合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B )
A.材料一中,神舟十九号与神舟十八号相比,装载货物的体积和重量增加,是因为运输载荷能力大幅提升。
B.材料二中,神舟十九号对接选择6.5小时,主要是考虑货运飞船的安全。
C.材料三中,中国空间站乘组从“80后”到“90后”的换班,彰显了我国航天人才培养体系的日臻完善与成熟。
D.前两则材料中,均使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使得说明内容更加具体、真实。
6结合材料二,概括神舟十九号对接采取6.5小时对接模式的优点。(3分)
答: 示例:①缩短航天员在飞船中的滞留时间,减少体力、精力付出,提高太空飞行的舒适度。②保障科研用品尽快送达空间站,确保试验任务完成。③快速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保障安全。
7将三则材料组成一篇公众号推文,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大标题。请从备选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并紧扣材料阐述理由。(3分)
备选:A.神舟迭代再探“天宫”
B.科技攻关飞天逐梦
答: 选A,材料一中准确说明了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运输载荷能力大幅提升及电源系统进行了升级换代,由过去的镉镍电池改为了锂电池;材料二中说明我国神舟飞船在不断技术提升之下,对接也是从2天缩短到6.5小时;材料三提及航天人才培养及航天梦的逐步实现,整体围绕神舟系列飞船的发展与进步。这些充分展现了我国载人航天技术的迭代升级。A标题紧密联系材料内容,“再探‘天宫’”也符合神舟飞船前往空间站的任务,更加贴切。(紧密联系材料,言之成理即可)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8学校开展“扬帆起航,逐梦九天”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7分)
(1)下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文标识”,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该标识的构成及设计的妙处。(3分)
答: 示例: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标识整体由创意图案和“中国载人航天”几个大字构成。图案部分是由舱体与太阳能板构成的空间站外形,体现航天特色。图案融入“中国”的“中”字书法字体,彰显中华民族腾飞的力量;图案尾部如同火箭腾空时刺破苍穹的烈焰,体现出豪迈拼搏的航天精神。图案整体设计成一只展翅翱翔的鲲鹏,蕴含中国载人航天发展逾越天际、志存高远的自信。
(2)面对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小红准备写一副对联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她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4分)
问鼎苍穹 壮神州 揽月飞天 追日月 穿云驾雾 腾龙宇宙
上联: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
答: 示例一:问鼎苍穹穿云驾雾追日月 腾龙宇宙揽月飞天壮神州
示例二:穿云驾雾问鼎苍穹追日月 揽月飞天腾龙宇宙壮神州 2 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
稳基础·积累与运用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载人(zǎi) 轨道(ɡuǐ) 航天(hánɡ)
B.核心(hé) 模式(mú) 船舱(cānɡ)
C.获悉(xī) 交会(huì) 节点(jié)
D.机诫(xiè) 程序(xù) 对接(jiē)
2依次填入下面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
记者获悉,中国空间站的最新__________技术验证阶段已取得圆满成功,标志着我国航天技术迈入新纪元。空间站的精心__________,不仅为科研实验提供了理想平台,还意味着航天员能在太空中更长时间地__________,进行深层次探索。这一里程碑式的成就,凸显了技术创新在推动航天事业发展中的关键作用,为后续深空探测任务__________了坚实基础。
A.关键 设立 驻守 夯实
B.要害 设立 驻留 奠定
C.关键 设置 驻留 奠定
D.要害 设置 驻守 夯实
3(2025·沈阳大东区期中)下列各项中分析正确的一项是(2分)( )
中国文学里,从不缺乏对远方的向往。古人很早就知道通过星辰判断方位,正所谓“朝看太阳辨西东,夜望北斗知北南”。古代典籍《鹖冠子》中就已经有了关于北斗七星的记载,它是中国古人辨别方位的重要星象。今天,我国国产卫星导航系统,仍然叫《北斗》。无独有偶,嫦娥奔月、羲和逐日、祝融探火,古代唯美的传说,在被今天的中国人一一传承与实现。
从古至今,文学的想象指明科技的发展方向,科技的进步回应文学的浪漫遐想,两者交相辉映,体现的是中国人跨越星球的浪漫情怀。
A.“对”“关于”都是介词,“仍然”“被”都是副词。
B.“古代典籍”“重要星象”“发展方向”三个短语的结构各不相同。
C.加点的“它”指代的是“关于北斗七星的记载”。
D.画线句中的书名号应改为双引号。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分)( )
A.到2030年,中国天宫空间站或将成为世界唯一空间站之一。
B.空间站建设和运营过程中,“天宫课堂”将持续太空授课活动,进行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航天科普教育。
C.两年时间里,我国把空间站三大舱体陆续送入太空,建成了国家太空实验室。
D.中国航天员将在空间站进行长期驻留,生活大约三个月左右。
巧提升·阅读与鉴赏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
2024年10月30日凌晨4时27分,可能很多朋友都还在睡大觉,但我国航天员乘着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已经前往中国空间站,并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航天员蔡旭哲、宋令东、王浩泽顺利入驻“天宫”啦!完成中国航天史上第5次“太空会师”。
神舟十九号虽然外形跟神舟十八号一样,但运输载荷能力大幅提升。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此次装载的货物在历次神舟飞船发射中“体积最大、数量最多、重量最重”。
相比神舟十八号任务,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装载的货物体积增加了20%,重量增加超30%。
神舟飞船如何实现扩容 专家介绍,自神舟十八号载人飞船开始,神舟飞船的电源系统进行了升级换代,由过去的镉镍电池改为了锂电池。新电池重量更轻、能效更高,3块电池可以顶原先的6块电池。电池重量减轻,意味着神舟飞船在整船重量没有变化的情况下,可以搭载更多空间站所需物资。
在体积上,为了装载更多物资,设计师发挥创造力,对神舟十九号载人飞船轨道舱进行了布局调整,比如将原来散放的物资归置在一起,腾出更多可利用空间。
(节选自《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材料二:
在对接模式的选择上,明明2小时对接更快,为何神舟十九号要用6.5小时
从单独的太空飞行上来讲,如果能够快速对接的话,那也避免了在太空之中所面对的风险问题,但我国采用6.5小时的快速交会对接,对接于天宫空间站的前向对接口,是针对任务设定的。原因主要分为两点:
第一,此前我国采取过2小时对接模式,是运用在货运飞船上,而不是神舟载人飞船。任何时候,航天员才是放在第一位,而货运飞船就不一样了,没有这方面的需求。
第二,6.5小时对接模式也是最好的方式。我国神舟飞船在技术不断提升之下,也是从2天缩短到6.5小时,它有三个优点:
从人的方面说,可以缩短航天员在飞船狭小空间中滞留的时间,几个小时就能抵达空间更大的空间站,减少航天员不必要的体力与精力付出,使太空飞行变得更加舒适。
从任务角度来说,快速交会对接还可保障科研用品尽快送达空间站,这对某些试验可能是至关重要,甚至是决定性的。
从安全的角度来说,如果空间站等航天器突遇紧急情况,快速交会对接可以快速地对故障实施抢修与紧急救援等工作。
所以,6.5小时对接模式,是我国现阶段最好、最快、最安全的对接模式,这也是我国常态化对接模式。
材料三:
从1998年选拔出以杨利伟为代表的第一代航天员,到2009年以刘洋、王亚平为代表的第二代航天员,再到此次经过层层选拔脱颖而出的第三代航天员,我们看到,我国航天事业的新生力量正在崛起。从神舟十八号的“80后”到神舟十九号的“90后”,中国空间站乘组此次换班,为航天事业注入新鲜血液,也彰显出我国航天人才培养体系正在日臻完善与成熟。
为了穿越千年的“天问”,踏上一路攀登的旅程。六十多年的航天梦,三十多年的载人飞天梦,正在中国几代航天科技工作者的接续奋斗中成为现实。回望那无数个感动我们的倒计时发射、交会对接、出舱等场景,无一不是对载人航天精神的精准诠释。
(节选自“央广网”,有删改)
5结合材料,下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材料一中,神舟十九号与神舟十八号相比,装载货物的体积和重量增加,是因为运输载荷能力大幅提升。
B.材料二中,神舟十九号对接选择6.5小时,主要是考虑货运飞船的安全。
C.材料三中,中国空间站乘组从“80后”到“90后”的换班,彰显了我国航天人才培养体系的日臻完善与成熟。
D.前两则材料中,均使用了列数字的方法,使得说明内容更加具体、真实。
6结合材料二,概括神舟十九号对接采取6.5小时对接模式的优点。(3分)
7将三则材料组成一篇公众号推文,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大标题。请从备选中选择最合适的一个,并紧扣材料阐述理由。(3分)
备选:A.神舟迭代再探“天宫”
B.科技攻关飞天逐梦
拓思维·实践与探究
8学校开展“扬帆起航,逐梦九天”综合实践活动,请你参与。(7分)
(1)下图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发布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中文标识”,请你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该标识的构成及设计的妙处。(3分)
(2)面对中国航天所取得的成就,小红准备写一副对联表达对祖国的美好祝福,但语言还没有组织好,请你运用对联知识,帮她把下列词语组合成一副对联。(4分)
问鼎苍穹 壮神州 揽月飞天 追日月 穿云驾雾 腾龙宇宙
上联:__________ 下联: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