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3.0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09-16 14:43:2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统编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23课《孟子》三章练习题(含答案)
积累与运用
1. 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A. 米粟(sù) 丈夫之冠(guān) 诸侯(zhū) 傅说(yuè)
B. 哉(zāi) 淫(yíng) 畎亩(quǎn) 百里奚(xī)
C. 衍(yǎn) 胶鬲(gé) 衡于虑(héng) 拂乱(fú)
D. 焉(yān) 曾益(céng) 拂士(bì) 忧患(huàn)
2.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环而攻之而不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寡助之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焉得为大丈夫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而后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各组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不同的一项是 ( )
A. 一怒而诸侯惧 学而不思则罔
B. 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C. 妾妇之道也 三里之城
D. 独行其道 穷则独善其身
4.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1)亲戚畔之 “____”同“____”, ____________
(2)往之女家 “____”同“____”, ____________
(3)曾益其所不能 “____”同“____”, ____________
(4)衡于虑 “____”同“____”, ____________
(5)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同“____”, ____________
5. 指出下列的一词多义。
(1)利:天时不如地利 _______ 兵革非不坚利也 _______
(2)戒:戒之曰 _______ 必敬必戒 ___
(3)道:妾妇之道也 ______ 独行其道 _____
(4)发:舜发于畎亩之中 _____征于色,发于声 ______
(5)士:管夷吾举于士 _______ 入则无法家拂士 _________
6.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词类活用。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域:(名→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固:(形→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威:(形→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富贵不能淫 淫:(使动) ________________
(5)贫贱不能移 移:(使动) ________________
(6)威武不能屈 屈:(使动) ________________
(7)必先苦其心志 苦:(使动) ________________
(8)劳其筋骨 劳:(使动) ________________
(9)饿其体肤 饿:(使动) ________________
(10)所以动心忍性 动:(使动) ________________忍:(使动) ________________
(11)人恒过 过:(名→动) ________________
7. 下列说法不恰当的一项是 ( )
A. 孟子是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有“亚圣”之称。
B. 《孟子》是记录孟子及其弟子言行的著作,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C. 《孟子》和《论语》《大学》《中庸》一起合称为“四书”。
D. 古时男子十八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8.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中,点明亡国原因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______ 。点明中心论点的句子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孟子·尽心上》中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与《富贵不能淫》一文中的“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 ”的意思相近。
9.你所在班级开展以“自强不息”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结合下面材料,谈谈你对“自强不息”精神内涵的理解。
①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郑燮《竹石》
②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屈原《离骚》
③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孟子·告子下》
“自强不息”的内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以“自强不息”为话题,在班级内组织一次演讲活动。第二位同学李红演讲的题目是《志当存高远》,第三位同学张鑫演讲的题目是《放飞青春梦想》。假如你是本次演讲活动的主持人王林,请你在李红演讲结束后,张鑫演讲之前说一段串词。
阅读理解
(一)阅读《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完成下列各题。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 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0、下列选项中加点字的意思都相同的一项是( )
A. 三里之城 亲戚畔之 B.环而攻之 环环相扣
C.兵革之利 天时地利 D.委而去之 相委而去
11.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2)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12、下列对课文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
A. 课文提到的“道”是人臣之道。
B. 课文谈论了战争,对于战争,孟子所持的观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在三个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中,“人和”最为重要。
C. 全文紧紧围绕“人和”这一中心,环环相扣,逐层推理,显示出极其严密的论证艺术和极强的逻辑性。
D. 作者借战争的取胜条件来谈政治主张,他主张国君施行仁政,只有这样才会“多助”,才会“天下顺之”,国家才会治理好。
13.举例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这一观点。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甲]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乙]
子奇治县
子奇年十六,齐君使治阿。既而君悔之,遣使追。追者反曰:“子奇必能治阿,共载皆白首页。夫以老者之智,以少者决之,必能治阿矣!”子奇至阿,铸库兵以作耕器,出仓廪以赈贫穷,阿县大治。魏闻童子治邑,库无兵,仓无粟,乃起兵击之。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遂败魏师。
14.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池非不深也。
②域民不以封疆之界。
③追者反曰。
④库无兵。
1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②出仓廪以赈贫穷。
16.下列句中加点的“以”字与其它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A.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B.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C.以河内守亚夫为将军。
D.夫以老者之智
17.请从乙文中找出形象印证甲文中“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这一道理的句子。
18.分析乙文阿县“败魏师”的根本原因。

(三)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
天祥至潮阳,见弘范①,不拜,弘范遂以客礼见之,与俱入厓山,使为书招张世杰②。天祥曰:“吾不能捍父母,乃教人叛父母,可乎?”索之固,乃书所作《过零丁洋》诗与之。弘范笑而置之。厓山破,军中置酒大会,弘范曰:“国亡,丞相忠孝尽矣,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天祥泫然③出涕,曰:“国亡不能救,为人臣者死有余罪,况敢逃其死而二其心乎?”弘范义之,遣使护送天祥至京师。天祥在道,不食八日,不死。天祥不寝处,坐达旦……天祥临刑殊从容,谓吏卒曰:“吾事毕矣。”
(选自《宋史·文天祥传》,有删改)
【注释】①弘范:元军将领,张弘范。②张世杰:宋军将领。③泫然:泪水滴下的样子。
19.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使为书招张世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天祥泫然出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谓吏卒曰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吾事毕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A. 弘范遂以客礼见之 属予作文以记之
B. 弘范笑而置之 朝而往
C. 弘范义之 或异二者之为
D. 乃教人叛父母,可乎 颓然乎其间者
21.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能改心以事宋者事皇上,将不失为宰相也。
22. 文中文天祥的哪些表现体现了“大丈夫”的气节?
答案
1、C 2.(1)围 (2)极点 (3)真正,确实 (4)怎么,哪里 (5)奋起。这里指有所作为 3.A 4.(1)畔--叛 背叛 (2)女--汝 你 (3)曾--增 增加 (4)衡--横
梗塞、不顺 (5)拂--弼 辅佐 5.(1)有利的条件 锐利 (2)告诫 谨慎 (3)准则,标准 道路 (4)兴起,指被任用 显露、流露 (5)狱官 贤士 6.(1)限制(在疆域内) (2)巩固 (3)震慑 (4)使……迷惑 (5)使……动摇 (6)使……屈服 (7)使……痛苦 (8)使……劳累 (9)使……饥饿 (10)使……受到震撼
使……坚忍 (11)犯错误 7.D 8。(1)天时不如地利 ,地利不如人和 (2)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得志 ,
与民由之,不得志, 独行其道9.(1)示例:刚正不阿,坚强不屈;勇于探索,执着追求;直面挑战,磨砺意志。(2)示例:感谢李红同学的精彩演讲。我们新时代的青少年,当放眼天下,志存高远,还应当顽强拼搏,放飞梦想。下面请欣赏张鑫同学的演讲《放飞青春梦想》,大家掌声有请。10.D 11、(1)使人民定居下来(而不迁到别的地方去),不能靠疆域的边界,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器的锐利。(2)所以能行仁政的君主不战则已,战就一定能胜利。12.A 13.示例:周文王和商纣王的故事能证明“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的观点。文王姬昌为西伯侯时,礼贤下士,供养老者,所以人民拥护,贤士归心,为后来周代商而立奠定了基础;商纣王不行仁政,以酷刑残害臣民,最终众叛亲离,葬送了商朝。
14.护城河 限制 同“返”,返回 兵器,武器
15.(1)有利于作战的气候条件,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时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打开粮仓来救济贫穷的人民。
16.C
17.阿人父率子,兄率弟,以私兵战。
18.子奇关心人民、重视生产,从而得到人民的拥护,因此轻而易举地打败魏国
19. (1)书信 (2)眼泪 (3)对……说 (4)完成
20. B
21. (若)能改变心意用侍奉宋朝皇上的态度侍奉我们的皇上,你将还可以做宰相。
22. ①文天祥见元军将领时拒行叩拜礼;②文天祥拒绝写书信招降张世杰;③文天祥不因国亡而有二心,拒绝元军将领的高官许诺;④文天祥不食不寝,以死效忠,从容就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