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0张PPT。战国 、秦、汉 封建国家分裂和民族大融合时期隋、唐 历史线索三国、两晋、南北朝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夏、商、西周、春秋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第1课 隋的统一与大运河南北朝南朝:宋——齐——梁——陈北朝:北魏西魏—北周东魏—北齐——隋建立581历史回顾589统一 一、隋的统一1.隋的建立2.隋的统一时间:
人物:
都城:年号: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开皇杨 坚589年时间:
经过:
影响:清人赵翼所言,“古来得天下易,未有如隋文帝者”。
——外戚夺取政权3.隋的疆域4.隋的富庶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隋富庶的原因是什么?原因:隋的统一、隋文帝励精图治——隋文帝“开皇之治”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二、贯通南北的动脉——杭州拱宸桥(大运河第一桥)隋朝大运河、京杭大运河、南北大运河 为什么要开凿?(原因/目的)
为什么能开凿?(条件)1、原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一2、条件:3、在位皇帝:隋炀帝4、概况:5、地位:6、作用/意义/影响:三点、四段、五水二、大运河的开通隋朝的富庶隋炀帝:605年——610年 2.大运河的开凿及概况涿郡(今北京)洛阳余杭(今杭州)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
三点:
中心洛阳、
北到涿郡、
南到余杭四段:
永济渠、通济渠、
邗沟、江南河五水:
海河、黄河、
淮水、长江、
钱塘江 3 + 4 + 5 = 1
( 三点) (四段) (五大水系)(一条运河)1、原因、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朝的统一2、条件:隋朝的富庶3、在位皇帝:隋炀帝4、概况:5、地位:6、作用/意义/影响:古代世界上最长的运河三点、四段、五水二、大运河的开通 想一想,怎样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 材料一:炀帝巡幸,乘龙舟而往江都。自扬、益、湘南至交、广、闽中等州,公家运漕,私行商旅,舳舻相继。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元和郡和县图志》
材料二:尽道隋亡是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阅读材料思考,想想怎么评价隋炀帝开凿大运河?6.大运河通航的影响
①积极影响:
②消极影响:大大促进南北政治、经济、文化交流,成为贯通南北的大动脉,对后世产生深远影响。但也给隋朝人民带来了沉重的苦难,成为隋朝灭亡 原因之一。暴君隋炀帝营建洛阳乘龙舟出游.发动对高丽的战争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隋末农民起义隋朝:581年——618年本课学习要点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统一全国,结束了东汉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历史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
2、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抵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千米,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伟大的创造力。
(数字巧妙记忆:5+4+3=1 / 1 2 3 4 5 )巩固与练习1.关于隋文帝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他是隋朝的开国皇帝
B.他在位时南北重归于统一
C.他在位时励精图治
D.他利用已有的经济实力,开通了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运河
2.假如你生活在隋炀帝末年的隋朝江都,最有可能看到的景象是( )
A.杨坚建立隋朝 B.隋灭陈,南北重归统一
C.隋炀帝乘龙舟 D.当时正在开凿大运河Dc3.在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位皇帝: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该皇帝是( )
A.秦始皇 B.孝文帝 C.隋文帝 D.隋炀帝D4.一位德国人曾这样描述大运河:“由广州通向北京,其长度在世界是独一无二的。”其实,大运河的南北两端应该是( )
A扬州、北京 B杭州、北京
C杭州、扬州 D广州、杭州
5.隋朝末年,家住涿郡的一位商人要沿着新开通的大运河乘船去洛阳,他必须经过( )
A.通济渠 B.永济渠 C.江南河 D.邗沟 BB填一填:《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评一评:比较胡曾、皮日休观点的异同点,概要分析他们的观点。 《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还。
(胡曾) 胡曾、皮日休都认识到大运河方便了隋炀帝巡游江南的不利一面,但皮日休更强调了大运河对南北经济交流的重大作用和对后世的积极影响,皮日休的观点是比较客观、公正的。胡曾把隋亡之因归于开凿大运河,没有认识到隋的灭亡,根本原因在于隋炀帝的暴政。“沿长江兵分八路全线出兵”,
“仅用四个月”灭陈,完成统一。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陈后主携二妃躲入枯井,也称“辱井”。隋为什么能完成统一大业?(统一的条件)《南方新课堂》合作探究2.北方____________,南方____________;民族大融合1.长期的__________,人民渴望________;3.________励精图治;分裂割据统一隋文帝经济发展1. 结束了东汉末年以来近四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继秦汉之后,中国第二次实现大规模统一; 隋统一的意义(影响)2. 为隋唐时期的空前强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