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突破提升(一) 识图作答类(一)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1.根据巴斯德实验的图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对照原则,B瓶起对照作用
B.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单一变量原则,变量是玻璃瓶颈
C.实验设置单一变量目的是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
D.该实验结论是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2.用显微镜观察写有“中国梦”的玻片,看到的物像是( D )
A B C D
3.小明同学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并用显微镜进行了观察。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叙述正确的是( B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中的①是反光镜,当环境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平面镜对光
B.图二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染液是碘液
C.要想观察到的细胞数量最多,应选择的镜头组合是图三中的②③
D.若要把图四中观察到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玻片应向左上方移动
解析:凹面反光镜使光线汇聚,因此,观察时若光线较弱,可选用图一中[①]反光镜的凹面。图二是给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染色,所用的液体是碘液,染色的主要目的是将细胞核染成深色,便于观察。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想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①②一端无螺纹为目镜,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③④一端有螺纹为物镜,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所以要想在视野内看到最多的细胞,宜选用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④。我们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是上下、左右均颠倒的物像,所以移动玻片标本时,标本移动的方向正好与物像移动的方向相反。图四中物像在视野的右下方,玻片标本要往右下方移动,物像才会移到视野中央。
4.图一、图二表示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两个步骤,图三、图四是显微镜下看到的两个视野,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图二操作中,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液体分别是稀碘液和清水
B.若将图三视野中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左上方移动
C.由图三视野变成图四视野,需调节的显微镜结构有转换器和粗准焦螺旋
D.与洋葱表皮细胞相比,图四中的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
5.如图是动、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
图一 图二
A.与图二相比,图一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
B.图二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
C.图一的①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
D.图一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解析:与图二动物细胞相比,图一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是[①]细胞壁、[③]叶绿体、[⑤]液泡。人的成熟红细胞没有细胞核,因此图二不能表示人的成熟红细胞。图一的[②]细胞膜能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①]细胞壁具有保护和支持作用。图一不可表示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因为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无叶绿体。
6.如图是某同学用显微镜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依次看到的视野。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 )
A.由视野①→②的操作是将临时玻片向右移动,使观察的细胞移到视野中央
B.由视野②→③的操作是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
C.由视野③→④的操作可先选用反光镜的“凹”面镜使视野变亮
D.由视野③→④可以通过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
7.同学在操作显微镜时,要让镜筒大幅度下降。下列操作中转动的结构及方向正确的是( A )
A B C D
8.如图是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过程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D )
A.正确的操作顺序是②③⑤④①
B.步骤①中染色用的液体是碘液
C.步骤④操作不当可导致出现气泡
D.步骤②中滴加的是清水
解析: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步骤②中滴加的是生理盐水,目的是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9.如图是显微镜结构和镜头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A.转动c可使物像更加清晰
B.视野范围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③
C.转动d可以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
D.当显微镜下看到的视野太暗时,可以调节g
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短;目镜放大倍数越小,镜头越长,显微镜放大倍数越小,视野越大,故视野最大的镜头组合是①和④。
10.有同学在学习了菠菜叶肉细胞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后,设计了如图,以比较这两种细胞结构之间的异同。在结构①~⑥中,属于甲部分的是( B )
①细胞壁 ②细胞膜 ③细胞质 ④细胞核 ⑤叶绿体 ⑥液泡
A.①③④⑤ B.②③④
C.①⑤⑥ D.②④⑤⑥
解析:植物细胞和动物细胞在结构上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和线粒体;不同点: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所以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和菠菜叶肉细胞共有的结构是②细胞膜、③细胞质、④细胞核。
11.如图为植物细胞分裂和分化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①②③④⑤细胞都具有分裂能力
B.①到②的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最明显
C.④⑤与①细胞中的遗传物质相同
D.细胞分裂增加了细胞的数量
解析:图中①②③的细胞具有分裂能力,而④⑤是分化形成的组织,只有分生组织具有分裂能力。
12.如图是动、植物细胞分裂示意图,下列关于细胞分裂的描述错误的是( B )
A.动、植物细胞分裂时都是细胞核内的遗传物质先复制,然后一分为二
B.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两核之间产生新的细胞膜
C.植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细胞中央形成新的细胞膜和细胞壁
D.细胞分裂后形成的新细胞与亲代细胞具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解析:动物细胞分裂末期是在原来细胞中间细胞膜向内凹陷缢裂成两个新的细胞,但不会产生新的细胞膜。
13.如图为动物体、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其中数字代表生理过程,字母代表各自不同的结构层次。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B )
A.过程1中细胞质最先平均分成两份
B.过程2表示的是细胞分化
C.血液和皮肤属于B层次
D.动物体比植物体多了一个D层次
解析:过程1由一个细胞变成两个细胞,是细胞分裂,分裂时,细胞核先由一个分成两个,染色体平均分成两份。新生成的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形态、结构、功能发生了不同的变化,出现了差异,这就是细胞的分化。所以图中过程2表示的是细胞分化。血液属于结缔组织,皮肤是由不同组织构成的器官。动物体比植物体多了[E]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14.下列有关动植物结构层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D )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A.图一中的细胞壁是植物细胞具有而动物细胞没有的结构
B.动植物的各种组织都是由细胞分化形成的
C.图二所示的胃的结构层次是器官
D.图四和图三的生物体结构层次是相同的
15.如图中①~⑥是人体的不同结构层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①通过细胞分化形成②
B.②通过细胞分裂形成③
C.整个人体都是由[①]卵细胞发育而成的
D.在上图的结构层次当中,人具有而植物没有的是[⑤]系统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55分)
16.(7分)洋葱味道辛辣,所含的蒜素具有降压、抑菌等作用。洋葱的叶分为管状叶和鳞片叶(如图二)。管状叶伸展于空中,进行光合作用;鳞片叶层层包裹形成鳞茎,富含营养物质。小明制作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进行观察,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图四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③④②①⑤ (填序号),步骤⑤滴加的液体是 碘液 。
(2)若视野中出现气泡,最可能的原因是图一中 ① (填序号)步骤操作不规范。
(3)图三中的 B (填字母序号)最可能是小明用显微镜观察到的视野图像。
(4)在显微镜下观察到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后,小明可调节图四中的[ ⑦ ]使物像更清晰。
(5)图二中,与鳞片叶相比,管状叶细胞中特有的能量转换器是 叶绿体 。鳞片叶中的蒜素存在于细胞的 液泡 (填结构名称)中。
17.(18分)在生物学实验课上,小涵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如图一)后,用显微镜(如图二)进行观察,观察到的部分视野如图三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图三
(1)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cadb 。
(2)图一中步骤b、c滴加的液体分别是 碘液 和 生理盐水 ,其中,步骤c滴加的液体作用是 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 。
(3)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进行对光,对光时选择低倍物镜和较 大 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如果外界光线较弱,为了保证视野亮度,需要用反光镜的 凹面镜 。
(4)在低倍镜下寻找物像时,先转动图二中的⑤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③接近载玻片。然后使一只眼注视①内,同时转动[ ⑤ ]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如图三甲所示。
(5)图三中的视野由甲→乙→丙的操作:先转动 转换器 换高倍物镜,此时视野变暗(如图三乙);将视野调亮,最后转动图二中的[ ⑥ ] 细准焦螺旋 使视野变得清晰(如图三丙)。
解析:(1)制作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可简单总结为擦→c滴(生理盐水)→a刮和涂→d盖→b染和吸(碘液和吸水纸)。可见,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cadb。
(2)细胞核内有染色体,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因此图一步骤b染色时,为了便于观察细胞的结构,要在盖玻片一侧滴加碘液,另一侧用吸水纸吸引,重复2~3次,使染液浸润到口腔上皮细胞标本的全部。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口腔上皮细胞如果放在清水中会吸水涨破,影响观察,因此为了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步骤C中,需要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
(3)显微镜的构造中能够调节光线强弱的是遮光器和反光镜。当光线强时,使用遮光器上的小光圈和反光镜的平面镜;当光线弱时,使用遮光器上的大光圈和反光镜的凹面镜。使用显微镜时,首先要进行对光。对光时选择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如果外界光线较弱,为了保证视野亮度,需要用反光镜的凹面镜,直到出现一个明亮而均匀的视野为止。
(4)显微镜的构造中能够升降镜筒的是粗准焦螺旋和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能够较大幅度地升降镜筒;细准焦螺旋升降镜筒的幅度较小,更重要的作用是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因此在低倍镜下寻找物像时,先转动图二中的[⑤]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此时眼睛应从侧面注视[③]物镜,以免压破装片和损伤镜头,直到[③]物镜接近载玻片后停止,然后另一只眼注视[①]目镜内,同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
(5)转换器的作用是调换不同放大倍数的物镜。细准焦螺旋的作用可以使物像更加清晰。低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特点是细胞体积小、数目多、视野亮;高倍镜下看到的物像特点是细胞体积大、数目少、视野暗。因此图三中的视野由甲→乙→丙的操作:先转动转换器换高倍物镜,此时视野变暗(如图三乙);再将视野调亮,最后转动图二中的[⑥]细准焦螺旋使视野变得清晰(如图三丙)。
18.(12分)如图为细胞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一 图二
(1)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的结构图应该是图 二 。
(2)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 1 ] 细胞壁 和[ 5 ] 液泡 。
(3)植物的绿色部分组成的细胞内有结构[ 3 ] 叶绿体 ,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4)位于细胞膜和细胞核之间,且常处于不断流动状态的结构是[ 6 ] 细胞质 。
(5)将图一和图二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 图二 (填“图一”或“图二”)所示细胞。
解析:(1)植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而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图一具有细胞壁、叶绿体和液泡,是植物细胞结构模式图,图二是动物细胞结构模式图。
(2)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的绿色部分,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没有叶绿体,有细胞壁、液泡,而人体口腔上皮细胞没有细胞壁、液泡,因此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比,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不具有的结构是[1]细胞壁和[5]液泡。
(3)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把光能转化为化学能贮存在有机物中,是绿色植物细胞特有的一种能量转换器。植物的绿色部分组成的细胞内有结构[3]叶绿体,是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
(4)[6]细胞质是细胞膜以内,细胞核以外的部分,是流动着的,这有利于物质交换,是细胞进行生命活动的主要场所。
(5)植物细胞外有细胞壁,细胞壁伸缩性差,硬度高,所以植物细胞不会吸水涨破;动物细胞没有细胞壁,有可能吸水涨破。将图一和图二所示细胞置于清水中,会涨破的是图二所示细胞。
19.(18分)葡萄果实表皮较薄,汁水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果。据图回答问题。
(1)从植物体结构层次的角度来看,我们食用的葡萄果实属于 器官 ,由多种不同的组织构成。而这些不同的组织是由一个或一种细胞通过不断的分裂和 分化 形成的。
(2)某生物兴趣小组同学利用显微镜观察葡萄果实切片(如图)。
①A区域位于最外侧,细胞排列紧密,属于 保护 组织。
②图中的B区域细胞体积较大,具有贮存营养的功能,属于 薄壁 组织。
(3)葡萄营养丰富,葡萄植株的营养器官是 根、茎、叶 。
(4)葡萄植株的结构层次是 细胞→组织→器官 →植物体(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