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质量评价(三)
(时间:60分钟 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2分,共40分)
1. 自然界的生命现象多种多样,“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分别体现了生物的哪些生命现象( D )
①生物具有生长现象 ②生物有遗传特性
③生物能影响环境 ④生物能变异
A.①② B.③②
C.①④ D.③④
2. 如图是巴斯德实验的具体装置,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D )
A.该实验的成功之处在于他对曲颈瓶的设计
B.该实验设计体现了变量唯一原则,变量是微生物
C.该实验用到的探究方法主要是实验法
D.该实验证明了使肉汤变质的微生物是肉汤本身产生的
解析:此实验证明了细菌不是自然发生的,肉汤中的细菌是由空气中存在的细菌产生的。
3.下列关于显微镜的描述中,错误的是( C )
A.显微镜的放大倍数是①与③放大倍数的乘积
B.当光线较暗时,欲观察到明亮视野,应选用凹面镜和大光圈
C.观察视野中有一污点,移动装片和转动物镜污点均不动,则污点可能位于反光镜上
D.观察写有“bq”的玻片标本,视野中呈现的是“bq”
4.如图是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片下表皮的物像,从甲→乙进行的规范操作是( C )
①玻片向上移动 ②玻片向下移动 ③低倍镜换成高倍镜 ④高倍镜换成低倍镜 ⑤调节粗准焦螺旋 ⑥调节细准焦螺旋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⑥ D.①④⑤
解析:某同学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蚕豆叶片下表皮的物像,甲是低倍物镜下的物像,乙是高倍物镜下的物镜,从甲→乙进行的规范操作是②玻片向下移动,③低倍镜换成高倍镜,换用高倍镜后,视野内亮度变暗,因此一般选用较大的光圈并使用反光镜的凹面,然后⑥调节细准焦螺旋,直到观察的物像清晰。
5. 如图是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基本步骤。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 )
图一 图二
A.步骤①中滴的液体是清水
B.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外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C.用低倍镜观察时,视野中染色最深的结构是细胞核
D.在显微镜中观察到的图像如图二所示,可能是步骤④操作不规范
解析:步骤②从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撕取一片薄膜。
6. 如图是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
A.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⑥
B.含有遗传物质,能传递遗传信息的是④
C.⑦存在于植物体的所有活细胞中
D.③可以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
解析:液泡内含有细胞液,溶解着多种物质,切番茄时流出的红色汁液来自[⑤]液泡。
7. 如图是某生物细胞发生的一系列变化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C )
A.过程①变化最明显的是细胞核
B.经过过程②细胞的形态、结构和功能出现差异
C.经过过程①②形成了A、B、C等器官
D.B细胞和C细胞中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
解析:通过①细胞分裂、②细胞分化等过程形成了A、B、C等不同组织。
8.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下列有关水稻和青蛙结构层次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B )
A.水稻生长离不开细胞生长、分裂和分化
B.水稻和青蛙都具有的组织是上皮组织
C.从结构层次上分析,稻花属于器官
D.水稻与青蛙相比缺少系统这一结构层次
解析:植物的主要组织有保护组织、分生组织、薄壁组织、输导组织。动物组织有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肉组织、神经组织等,它们各自具有不同的功能。所以,青蛙具有上皮组织,水稻具有保护组织。
9.比较图中的四种生物,下列对它们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B )
A.①的叶可以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
B.②可作为监测空气污染程度的指示植物
C.③有输导组织,可以适应干旱的生活环境
D.④的果实叫白果,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10.如图为蓝莓植株的结构层次示意图(a、b表示某种生理过程,①~⑤表示某种结构),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D )
A.a过程中细胞核的变化最为明显
B.①②的细胞内遗传物质一样
C.蓝莓果实的果肉与④都属于薄壁组织
D.海带经a、b过程形成茎、叶,它们与蓝莓花都属于器官结构层次
11.氧气是绝大多数生物生存的必需物质,下列关于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C )
①海豚——肺 ②蚯蚓——湿润的体壁 ③家鸽——肺和气囊 ④鳄鱼——肺 ⑤青蛙——肺和皮肤 ⑥蝗虫——气门
A.①②③⑥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④⑤ D.②④⑤⑥
解析:①海豚属于哺乳动物,肺发达。②蚯蚓属于环节动物,体壁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③家鸽属于鸟类,肺发达,气囊辅助呼吸但不进行气体交换。④鳄鱼属于爬行动物,适应陆地生活,气体交换部位是肺。⑤青蛙属于两栖动物,肺不发达,因此气体交换的部位是肺和皮肤。⑥蝗虫属于节肢动物中的昆虫,气门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气管是蝗虫气体交换的部位。因此,动物与其气体交换的场所对应正确的是①②④⑤。
12.在细胞分裂过程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A.甲、乙细胞分裂过程完全相同
B.Ⅰ过程遗传物质要先进行复制
C.Ⅱ过程细胞核一分为二
D.图甲Ⅱ过程要形成新的细胞壁
13.生物圈中的微生物种类繁多、数量庞大、分布极广,与人类生产、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下列有关微生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A.①经减毒或灭活后可制成疫苗
B.②形体极其微小,只有借助电子显微镜才能观察到
C.③属于原核生物,细胞有细胞壁、液泡、细胞核、细胞膜等结构
D.④为多细胞真菌,依靠蔓延到营养物质内部的菌丝,吸收有机物营寄生生活
14.下列关于四种动物的类群和主要特征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D )
A.水螅——腔肠动物——身体背腹扁平,有口无肛门
B.蛔虫——线虫动物——身体呈细线形,有口无肛门
C.沙蚕——软体动物——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
D.螳螂——节肢动物——身体分部,足和触角分节
解析:水螅属于腔肠动物,身体呈圆柱形,辐射对称,有口无肛门。蛔虫属于线虫动物,身体呈细线形或圆柱形,有口有肛门。沙蚕身体由许多相似的环状体节构成,属于环节动物。螳螂属于节肢动物,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并且分部,足和触角分节。
15.“生物体结构与功能相适应”是重要的生物学观点,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D )
A.鲫鱼靠尾部、躯干部和鳍的协调作用游泳
B.鸟类有发达的胸肌,收缩有力,利于飞行
C.兔的门齿和臼齿发达,与植食性生活相适应
D.蜥蜴体表覆盖角质鳞片,利于维持体温恒定
解析:蜥蜴的体表覆盖角质鳞片,有保护和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不能维持体温恒定。
16.下列有关生物实验操作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B )
A.“探究草履虫对刺激的反应”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草履虫的运动方向
B.“观察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时,需要用碘液染色
C.“观察葫芦藓和肾蕨”时,需用肉眼观察葫芦藓孢蒴里的孢子
D.“观察口腔上皮细胞”时,可用放大镜进行观察
17.抗生素的滥用,会导致细菌的耐药性不断增强,从而出现具有多重耐药性的细菌。携带遗传物质(NDM-1基因)的“超级细菌”的照片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C )
A.该超级细菌根据形态判断属于螺旋菌
B.超级细菌依靠芽孢进行繁殖
C.细菌一般要依赖有机物生活
D.F是其鞭毛,是超级细菌的运动器官
解析:该超级细菌呈杆状。超级细菌依靠分裂进行繁殖。大多数细菌的细胞中没有叶绿体,只能利用现成的有机物。超级细菌是单细胞生物,F是鞭毛,但不是器官。
18.如图是由三个圆构成的相关概念间包含关系图,符合这种所属关系的是( D )
A.[Ⅰ]线虫动物、[Ⅱ]医蛭、[Ⅲ]蛲虫
B.[Ⅰ]脊椎动物、[Ⅱ]鸟类、[Ⅲ]节肢动物
C.[Ⅰ]种子植物、[Ⅱ]孢子植物、[Ⅲ]被子植物
D.[Ⅰ]微生物、[Ⅱ]细菌、[Ⅲ]病毒
解析:蛲虫属于线虫动物,医蛭属于环节动物。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类、鸟类和爬行类,节肢动物属于无脊椎动物。种子植物根据种子外面有无果皮包被分为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病毒等。
19.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中,存在着大量的细菌和真菌。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春天,在树林中常常可以看到蘑菇,蘑菇不属于细菌和真菌,是一种植物
B.夏天,易发生痢疾,这大多是由痢疾杆菌引起的,痢疾杆菌属于真菌
C.秋天,掉在地上的水果长满了“毛毛”,这是霉菌的菌落
D.冬天,食物不易变质,这是因为天气变冷,细菌的芽孢不能生存所致
20.如图是部分食肉目动物分类等级示意图,据图分析正确的是( D )
A.虎与花豹的亲缘关系比虎与狼的亲缘关系远
B.食肉目包括的动物种类比猫科少
C.“属”是最基本的分类单位
D.四种生物均是哺乳动物,其生殖发育的主要特征是胎生、哺乳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共60分)
21.(18分)图一表示相关实验的实验器材,图二表示几种实验试剂,图三是细胞结构示意图,图四是显微镜镜头。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实验时,不需要准备图一中的 ③ (填序号),在制作临时装片的过程中不需要选用图二中的 清水 试剂。
(2)对光时需要依次调节图一显微镜中的结构是 4、6、7 (填数字),观察临时装片时,首先转动[ 1 ] 粗准焦螺旋 使镜筒下降,此时眼睛应该注视图中[ 5 ] 物镜 。
(3)观察该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图像应该是由图三中 F (填“E”或“F”)构成的,E和F的主要区别是F没有 细胞壁、液泡、叶绿体 (填名称)结构,在细胞结构中[ ② ] 细胞膜 有保护和控制物质进出细胞的作用。
(4)如图四是显微镜的4个镜头,若要在视野中看到最少的细胞,应该选用的目镜和物镜的组合是 ②③ (填序号)。
22. (18分)《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的“水滴”状会标,包含桃花、大熊猫、孔雀、鱼、蝴蝶和身着民族服饰的小女孩等元素,此次大会在中国昆明举办,会议主题为“生态文明:共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如图为某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简单分类。请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将会标“水滴”中的动物进行了分类(如图)。①表示的分类依据是 身体内有无脊柱 。会标“水滴”中没有出现脊椎动物中的 两栖动物、爬行动物 两大类群,其中后一类群动物的生殖发育摆脱了对水环境的依赖。
(2)动物E的呼吸器官和运动器官分别是 鳃和鳍 。
(3)动物F体内有 膈肌 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它在生殖发育方面的特点是 胎生、哺乳 。
(4)蝴蝶在分类学上属于地球上最大的动物类群—— 节肢 动物,这类动物的体表有 外骨骼 ,可以起保护和支持作用,并能防止体内水分的蒸发。
(5)桃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同属于种子植物,但桃具有 果实 (填器官名称),属于 被子 植物。
解析:(1)根据动物体内有无脊柱,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脊椎动物中是卵生的有鱼类、两栖类、爬行类、鸟类,题干中的鱼和孔雀是卵生,题干中的大熊猫和人都是哺乳动物,F是大熊猫。在会标中没有出现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爬行动物是真正的陆生脊椎动物。
(2)[E]鱼生活在水中,用鳃呼吸,用鳍游泳。
(3)[F]大熊猫属于哺乳动物。体内有膈肌,可将体腔分为胸腔和腹腔两部分。
(4)蝴蝶属于节肢动物,身体和附肢分节,外骨骼有保护和支持作用。
(5)桃与国家一级保护植物红豆杉同属于种子植物,但桃种子外有果皮包被,属于被子植物。
23.(16分)如图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几种生物,请结合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同学对图中生物进行分类,A、B属于 孢子 植物,属于脊椎动物的有 E、F、G (填字母序号)。
(2)古代诗句中含有丰富的生物学知识,“箭茁脆甘欺雪菌,蕨芽珍嫩压春蔬”中描述的植物类群和图中的 B (填字母序号)所属类群一致;诗句“暮色苍茫看劲松,乱云飞渡仍从容”中所描述的植物与C相比,最大的不同是C种子外有 果皮 包被。
(3)图中D是节肢动物,其适应陆地生活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体表有 外骨骼 ,能防止体内水分蒸发。
(4)各种动物的呼吸方式各不相同,图中E的幼体用 鳃 呼吸,图中G特有的呼吸方式是 双重呼吸 ,G进行气体交换的器官是 肺 。
24. (8分)如图为五种微生物的形态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属于单细胞生物的有 A、C (填字母序号)。
(2)E生物与A、B、C、D在结构上最主要的区别是 E没有细胞结构 ,其生殖方式是 自我复制 。
(3)有的A在其生长发育后期可形成休眠体—— 芽孢 ,对干旱、严寒、高温等恶劣环境有很强的抵抗力。
(4)如图所示的生物中像图D一样通过a来繁殖后代的还有 B、C (填字母序号)。
(5)人类从 B (填字母序号)体内提取了最早的抗生素;制作馒头时要利用图中的 C (填字母序号)。
(6)营 腐生 生活的细菌、真菌等微生物能将生物遗体、粪便中的有机物分解成二氧化碳、水等,归还到大自然中,促进了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
1 /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