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6张PPT)
第1课时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第三章 细胞的代谢
第五节 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
课标内容要求 核心素养对接
1.说明植物细胞的叶绿体从太阳光中捕获能量。 2.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 1.从物质与能量视角,探索光合作用贯穿着物质与能量的变化。(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2.基于提取和分离叶绿体色素厘清原理与操作流程。(科学思维、科学探究)
必备知识·自主预习储备
一、光合作用的概述
1.光合作用的概念和意义
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和__________,它们以____________为原料,利用____合成____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为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__________。人、动物、真菌和大部分细菌直接或间接依靠自养生物的________生活。
2.光合作用的总反应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蓝细菌
二氧化碳和水
光能
糖类
物质和能量
光合产物
6CO2+12H2OC6H12O6+6O2+6H2O
3.光合作用的能量变化
光合作用是一个吸能反应,它利用太阳能将二氧化碳转变为糖,并将能量储存在______内。也就是说,光合作用是一个将光能转化为______的过程。
糖分子
化学能
二、光合作用在叶绿体中进行
三、活动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实验原理 光合色素是一类脂溶性物质,可以利用______将它们从叶绿体中提取出来,并且将它们分离开来,达到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目的。
脂溶剂
酶
裂解
光合色素
多种蛋白质
2.方法步骤
(1)将新鲜的菠菜叶(或刺槐叶等)放入______℃的烘箱中烘干,粉碎后取2 g干粉放入研钵中,加入少许__________和________,再加入
2~3 mL__________,充分、迅速研磨成匀浆。
(2)在一小玻璃漏斗基部放一块单层尼龙布,将______迅速倒入漏斗中。收集滤液到一支试管中,及时用____将试管口塞紧。
(3)制备滤纸条。将一张预先干燥过的定性滤纸剪成长__cm、宽_cm的滤纸条,再将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并在距这一端底部1 cm处用____画一条细的横线。
40~50
二氧化硅
碳酸钙
95%的酒精
研磨液
棉塞
10
1
铅笔
(4)点样。用________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画的横线均匀地画出一条______的滤液细线。待滤液干后再画一次,共画____次。
(5)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将2 mL______沿试管壁一侧倒入大试管中,将滤纸条(有滤液细线的一端朝下)略微斜靠着大试管内壁的另一侧,轻轻地插入层析液中,但要保证上面部分____。随后用______塞住试管口。注意,滤纸上的滤液细线要____层析液液面。
(6)观察实验结果。5~10 min以后,取出滤纸条。待滤纸条干燥后,观察滤纸条上的色素带。
(7)由于接触了层析液等化学药品,因此实验结束后一定要用____将手洗净。
毛细吸管
细而直
3~4
层析液
干燥
软木塞
高于
肥皂
四、光合色素
1.种类、含量与变化
四种不同颜色的光合色素,即_______、叶绿素b、________和叶黄素。这四种色素在叶肉细胞中的____是不同的,有些色素的含量会随着季节或者生理特性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叶绿素a
胡萝卜素
含量
2.组成与颜色
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__的有机分子,它们分别呈现______、______。叶绿体中还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__________,其中最多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都是由____链组成的分子,胡萝卜素为橙色,叶黄素为黄色。
镁
蓝绿色
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
碳氢
五、小资料 光合色素吸收的可见光
1.可见光的波长范围
光是辐射能的一种形式,辐射能以波的形式传播。光波像水波一样,有波峰和波谷。两个相邻的波峰之间的距离称为____。我们的眼睛能看到的光称为可见光,其波长为_________nm。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也在可见光范围内。
波长
400~760
2.太阳光的光波组成
我们把看到的太阳光称为白光,它是由许多不同波长的光组成的。太阳光通过三棱镜折射后,便可分成红、橙、黄、绿、蓝、靛、紫等不同的颜色,这就是所谓的________。
可见光谱
3.光合色素对光的吸收
各种色素分子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它们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而另一些波长的光则____________。以某种物质对不同波长光的吸收率(可用百分率表示)为纵坐标,以波长为横坐标作图,所得的曲线就是该物质的________。下图是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透过或被反射
吸收光谱
判一判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
1.生物界的糖绝大部分来源于光合作用。 ( )
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CO2中的氧。 ( )
3.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这些色素与光合作用无关。 ( )
4.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是类胡萝卜素。 ( )
5.可用95%的酒精分离色素。 ( )
×
√
×
×
×
提示:1.√
2.×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中的氧。
3.× 叶绿体中含有多种色素,这些色素与光合作用有关,被称为光合色素。
4.× 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是叶绿素。
5.× 可用95%的酒精提取色素。
关键能力·重难探究达成
核心点一 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
1.实验注意事项
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提 取 色 素 选新鲜的绿色叶片 使滤液中色素含量高
研磨时加95%的酒精 提取色素
加少量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研磨充分和保护色素
迅速、充分研磨 防止乙醇过度挥发,充分溶解色素
盛放滤液的试管管口加棉塞 防止乙醇挥发和色素氧化
注意事项 操作目的
分 离 色 素 滤纸预先干燥处理 使层析液在滤纸上快速扩散
滤液细线要细、齐、直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平整不重叠
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次 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滤液细线不触及层析液 防止色素直接溶解到层析液中
2.绿叶中色素提取和分离实验异常现象分析
(1)收集到的滤液绿色过浅的原因分析
①未加石英砂(二氧化硅),研磨不充分。
②使用放置数天的绿叶,滤液色素(叶绿素)太少。
③一次加入大量的95%的酒精,提取浓度太低(正确做法:分次加入少量95%的酒精提取色素)。
④未加碳酸钙或加入过少,色素分子被破坏。
(2)滤纸条色素带重叠:没经干燥处理,滤液细线不能达到细、齐、直的要求,使色素扩散不一致造成的。
(3)滤纸条看不到色素带:①忘记画滤液细线;②滤液细线接触到层析液,且时间较长,色素全部溶解到层析液中。
(4)滤纸条只呈现胡萝卜素、叶黄素色素带:忘记加碳酸钙导致叶绿素被破坏或所用叶片为“黄叶”。
创新应用
1.分析讨论实验中各种材料和试剂的作用,完成下表。
实验材料或试剂 作用
95%的酒精 ________
层析液 ________
二氧化硅 __________
碳酸钙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过滤叶片研磨液,获得滤液
______ 使色素在其上分离,便于观察
提取色素
分离色素
使研磨充分
防止研磨时色素被破坏
单层尼龙布
滤纸条
2.实验结果及分析
下图是实验得到的色素在滤纸条上的分布图示,分析图示,填写下表:
项目 意义 结论
色素 带宽 窄 色素带的宽窄与色素含量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含量多少(用“>”表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色素 扩散 速度 色素扩散速度与溶解度的关系:扩散速度越快,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溶解度大小(用“>”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色素带越宽,说明
此种色素含量越多
叶绿素a>叶绿素b>叶黄素>胡萝卜素
色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越大
胡萝卜素>叶黄素>叶绿素a>叶绿素b
对点练习
1.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所用试剂和作用不相符的是( )
A.碳酸钙—保护叶肉细胞 B.二氧化硅—研磨充分
C.95%的酒精—提取色素 D.层析液—分离色素
√
A [在“光合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中,碳酸钙是保护叶绿素不被破坏,A错误;二氧化硅是使研磨更充分,B正确;95%的酒精用于提取色素,C正确;层析液用于分离色素,D正确。]
2.某同学用菠菜叶进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
A.利用95%的酒精无水乙醇或蒸馏水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B.沿滤纸条上的铅笔细线画滤液细线
C.研磨时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
D.含有色素的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
√
A [绿叶中的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不溶于水,故常用95%的酒精提取色素,A错误;吸取少量滤液,沿铅笔细线均匀画出一条滤液细线,等滤液干燥后,再重复画一到两次,B正确;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更充分,碳酸钙可防止研磨过程中色素被破坏,故研磨时加入适量的二氧化硅和碳酸钙,C正确;色素易溶于有机溶剂,滤液细线不能触及层析液是为了防止色素溶解在层析液中,以防无法分离色素,D正确。]
3.为研究高光强对移栽幼苗光合色素的影响,某同学用乙醇提取叶绿体色素,用石油醚进行纸层析,右图为滤纸层析的结果(Ⅰ、Ⅱ、Ⅲ、Ⅳ为色素带)。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强光照导致了该植物叶绿素含量降低
B.类胡萝卜素含量增加有利于该植物抵御强光照
C.色素Ⅲ、Ⅳ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
D.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只能画一次
√
D [由图示可知,强光照下,Ⅲ、Ⅳ表示的叶绿素色素带变窄,说明叶绿素含量降低,故A项正确;类胡萝卜素可保护叶绿素免受强光照降解,故B项正确;Ⅲ是叶绿素a,Ⅳ是叶绿素b,都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但吸收光谱的吸收峰波长不同,故C项正确;画滤液线时,滤液在点样线上画3~4次,故D项错误。]
核心点二 捕获光能的色素及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叶绿体结构与功能的适应
(1)叶绿体基质和类囊体上含有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
(2)类囊体膜上分布有捕获光能的色素,且类囊体堆叠成基粒,增大了叶绿体内部的膜面积,为酶和色素提供了更多的附着位点。
2.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三大因素
3.用三棱镜观察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
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按如图所示进行观察。
(1)通过叶绿体色素提取液的光线,经三棱镜分色后,会发现在红光和蓝紫光区域的光线变暗,说明这部分光线被叶绿素吸收了。
(2)绿光几乎不被吸收而完全透过,所以看到的色素提取液颜色呈绿色。
创新应用
1880年美国生物学家恩格尔曼设计了一个实验研究光合作用的光谱。他将棱镜产生的光谱投射到丝状水绵体上,并在水绵悬液中放入好氧细菌,观察细菌的聚集情况(如图)。他得出光合作用在红光区和蓝光区最强。思考讨论下列问题:
(1)细菌的聚集情况说明了什么问题?
提示:细菌的聚集情况说明聚集处氧气含量高,光合速率高。
(2)该实验结果可得出怎样的结论?
提示:叶绿体主要吸收红光和蓝光用于光合作用,放出氧气。
对点练习
1.下图表示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谱(颜色深、浅分别表示吸收量多、少),甲、乙两图分别是( )
A.胡萝卜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B.叶绿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C.叶黄素、叶绿素的吸收光谱
D.叶黄素、胡萝卜素的吸收光谱
√
甲 乙
B [叶绿素分子的吸收光谱是红光部分(640~660 nm)和蓝紫光部分(430~450 nm)。由于叶绿素对绿色的光吸收最少,所以叶绿素溶液呈现绿色,叶片绿色亦是这个道理。类胡萝卜素包括胡萝卜素和叶黄素,胡萝卜素能够吸收蓝紫光,也能对叶绿素起保护作用,B符合题意。]
2.将甲、乙、丙、丁4盆长势相同的植物置于阳光下,甲添加红色光,乙添加绿色光,丙添加红色滤光片A,丁添加绿色滤光片B(如图)。经过一段时间,各盆中长势最旺的和长势最差的依次是下列哪一组( )
A.甲和乙
B.乙和丙
C.甲和丁
D.丙和丁
√
甲 乙 丙 丁
C [本实验是研究不同波长的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的实验。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绿色植物的作用光谱与吸收光谱基本是一致的。在阳光照射的条件下,甲添加红色光,则比单独在阳光下的光合作用有所增强;乙添加绿色光,对植物的光合作用来说属于无效光,对光合作用几乎没有影响;丙添加了红色滤光片,这种滤光片只能让红色光通过,其余的光很少或不能通过,所以光合作用相对较弱;丁添加绿色滤光片,这种滤光片只能让绿色光通过,所以丁植物几乎不进行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具有吸收、传递、转化光能的作用。下列关于植物细胞中的色素和叶绿体的说法,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中的色素都可以吸收光能,参与光合作用
B.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大棚的棚膜应选择无色透明的
C.叶绿体中的色素提取时用到石油醚,层析时用到了无水乙醇
D.叶绿体中的色素绝大多数分布在叶绿体内膜的两侧
√
B [细胞内的一些色素分布在液泡中,这些色素不参与光合作用的进行, A 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红光,大棚的棚膜选择无色透明的,可以让绝大多数光透过, B 正确;叶绿体中的色素都易溶于有机溶剂无水乙醇,这些色素在石油醚等溶剂中的溶解度不同,故可用无水乙醇提取,用石油醚分离叶绿体中的色素, C 错误;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分布在类囊体膜上, D错误。]
应用创新·问题情境探究
苏幕遮·怀旧
北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这是一首描写羁旅乡愁的词。此词借景抒情,情景交融,以绚丽多彩的笔墨描绘了碧云、黄叶、寒波、翠烟、芳草、斜阳、水天相接的江野辽阔苍茫的景色,勾勒出一幅清旷辽远的秋景图,抒写了夜不能寐、高楼独倚、借酒浇愁、怀念家园的深情。
通过赏析古诗词,感受古人借秋景抒发乡愁的深情,并能从秋叶连波、黄叶地等情境中挖掘其生物学原理,或设计实验探究其成因或影响因素,培养科学思维与学科探究素养。
(1)试从叶片色素的种类和含量角度分析,秋天树叶为什么变黄?(生命观念)
提示:秋天天气转凉,气温降低,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下降,类胡萝卜素的颜色逐渐凸显出来,叶片呈现黄色。
(2)请设计实验验证(1)的结论(写出实验思路即可)。(科学探究)
提示:选取正常绿色叶片和黄色叶片,进行色素的提取和分离,比较两种叶片所形成的四条色素带宽度即可验证。
(3)研究发现温度和光照都会影响叶绿素的合成,请简单设计实验,探究温度和光照对叶绿素合成的影响(写出实验思路即可)。(科学探究)
提示:实验思路:选取相同的某种植物叶片平分为四组,分别进行光照和低温、黑暗和低温、光照和室温、黑暗和室温、光照处理,每隔一段时间检测叶绿素的含量。
[课堂小结]
1.进行光合作用的生物主要为绿色植物和蓝细菌,它们以二氧化碳和水为原料,利用光能合成糖类等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为其自身的生长、发育和繁殖提供物质和能量。
2.叶绿体有内、外两层膜,其内膜里面充满了浓稠的液体,称为基质。基质中有许多类囊体。类囊体叠在一起,称为基粒,组成类囊体的膜称为光合膜。叶绿素及其他光合色素存在于光合膜上。光合膜上还分布了可以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的多种蛋白质。在类囊体的空腔内含有多种酶,这些酶与H2O的裂解有关。
3.光合色素是一类脂溶性物质,可以利用脂溶剂将它们从叶绿体中提取出来。
4.叶绿体中的叶绿素a和叶绿素b,都是含镁的有机分子,它们分别呈现蓝绿色、黄绿色。叶绿体中还有许多种黄色、橙色和红色的色素,合称为类胡萝卜素,其中最多的是胡萝卜素和叶黄素,它们都是由碳氢链组成的分子,胡萝卜素为橙色,叶黄素为黄色。
5.可见光,其波长为400~760 nm。植物光合作用所能利用的光也在可见光范围内。
6.各种色素分子之所以有不同的颜色,是因为它们吸收了某些波长的光而另一些波长的光则透过或被反射。叶绿体中的主要色素是叶绿素,这种色素吸收蓝紫光和红光而几乎不吸收绿光,所以呈绿色。
学习效果·随堂评估自测
2
4
3
题号
1
5
1.下列关于植物光合色素的提取和分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色素提取的原理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
B.提取色素所用的菠菜叶需保持新鲜,不可烘干
C.可能含有光合色素的生物膜有类囊体膜
D.分离结果中扩散距离较近两种色素主要由碳氢链组成
√
2
4
3
题号
1
5
C [色素分离的原理是在层析液中溶解度不同,A错误;提取色素所用的是新鲜菠菜,为了提高色素浓度,可先烘干,B错误;可能含有光合色素的生物膜有生物的类囊体膜,C正确;分离结果中扩散距离较近的两种色素是叶绿素a和叶绿素b,含有C、H、O、N、Mg,不是由碳氢链组成,D错误。]
2
4
3
题号
1
5
2.关于“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成熟的菠菜叶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
B.研磨时加入SiO2可防止色素被破坏
C.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
D.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宽的是叶绿素a
√
B [成熟的菠菜叶含有较多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可用作光合色素提取的材料,A正确;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中,加入碳酸钙的目的是防止色素被破坏,B错误;画滤液细线时重复的目的是增加色素的含量,C正确;叶绿素a在四种色素中的含量最多,因此分离出的四条色素带中最宽的是叶绿素a,D正确。]
2
4
3
题号
1
5
3.仙人掌的肉质茎进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色素分布在( )
A.叶绿体的内膜上 B.细胞溶胶中
C.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D.叶绿体基质中
√
C [在叶绿体的结构中,类囊体构成了基粒,在类囊体的片层结构薄膜上分布着许多与光合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2
4
3
题号
1
5
4.下图为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片中两类色素吸收不同波长光的曲线图,请判定A和B分别为何种色素( )
A.叶绿素、类胡萝卜素
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
C.叶黄素、叶绿素a
D.叶绿素a、叶绿素b
√
A [根据曲线图分析可知,A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B主要吸收蓝紫光。因此A应为叶绿素,B应为类胡萝卜素。]
2
4
3
题号
1
5
5.通过科学实验发现,土壤中缺磷会导致植株矮小,叶色暗绿,依据叶色变化判断可能是缺少类胡萝卜素。试设计实验探究叶色暗绿是否由缺磷造成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实验所需主要用具:试剂、烧杯、漏斗、试管、研钵、完全培养液、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无水乙醇、SiO2、CaCO3、层析液等。
实验材料:正常生长的黄瓜幼苗。
(1)实验假设: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缺磷导致类胡萝卜素缺乏,从而引起叶色暗绿
2
4
3
题号
1
5
(2)实验步骤:
①取两个烧杯,分别编号为A、B,各放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的黄瓜幼苗。
②向A烧杯中加入适量________________,向B烧杯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置于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培养,培养到两组黄瓜幼苗叶片出现差异时。
③分别从A、B两组中选取等量叶片,用________________提取叶片色素,用__________法分离色素,观察比较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同一品种且长势相近、
苗龄相同
完全培养液
等量的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
95%的酒精
纸层析
A、B两组色素
带中类胡萝卜素色素带的宽度和颜色的深浅
2
4
3
题号
1
5
(3)实验结果预测: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叶色暗绿不是由缺磷导致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说明叶色暗绿是由缺磷导致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A、B两组类胡萝卜素色素带一致
A组比B组类胡萝卜素色素带宽,或B组缺少类胡萝卜素色素带
2
4
3
题号
1
5
解析:(1)依据实验探究的目的可以做出“缺磷导致类胡萝卜素缺乏,从而引起叶色暗绿”的假设。(2)由于本实验的自变量是磷的有无,故需要设置A、B两组,A组用完全培养液培养,B组用只缺磷的完全培养液培养,实验的因变量是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要检测叶色暗绿是否由类胡萝卜素缺乏引起,可用纸层析法进行判断。(3)若A、B两组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相近,说明叶色暗绿不是由缺磷导致的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若B组叶片中类胡萝卜素含量少于A组或没有,说明叶色暗绿是由缺磷导致的类胡萝卜素缺乏所致。
课时分层作业(14)
点击页面进入…
叶绿体与光合色素
(WORD版)
巩固课堂所学 · 激发学习思维
夯实基础知识 · 熟悉命题方式
自我检测提能 · 及时矫正不足
本节课掌握了哪些考点?
本节课还有什么疑问点?
课后训练
学习反思
课时小结
THANKS